一切如她計劃一般順利進行著,唯一的區別就是她沒有特意讓父兄注意康熙的行蹤,她沒去莊子裏住那些時日。


    「娘,你怎麽來了, 聽秦嬤嬤說府裏來了貴客娘不用去陪貴客的家眷嗎?」陳繡茗剛喝完了藥正吃著蜜餞,見陳夫人來了忙起身。


    「那貴客帶了子嗣來小住幾日, 來的女眷隻有一個老夫人,她身子不大好你爹囑咐了不要去擾了人家的清淨。」拉著陳繡茗坐下後陳夫人倒是說了一句話「娘知道你平日裏不怎麽出去, 這幾日天兒好要是想出去賞花兒得先讓下人去看看有沒人男子, 要是前些年也不必這麽小心翼翼的, 隻是你如今也快到了議親的年紀了該多注意些。」


    「娘放心, 女兒知道的。」陳繡茗這些年也習慣了這個時代對女子的約束, 把話記在了心裏。


    陳繡茗並不想進宮,這也是她這些年暗中推動父兄步步高升的原因。據記載她會成為康熙的妃嬪,但是她不是選秀進的宮,那她極有可能是在這次康熙南巡時被『獻上去』的或是被康熙看上了帶迴去的,了解父兄性子的她知道後一種可能性更大。


    之後幾天都是晴天,屋裏每日都會換上新鮮的花卉,久病之後的陳繡茗倒是來了興致想去看看院子裏的花。陳府種花的園子在前院和後院中間,隻要提前讓人去看看就不會遇見人。


    「嬤嬤,讓人去看看花園裏有沒有人,今兒天好我想去瞧瞧。」她已經很小心的避開了一切與康熙接觸的機會,聽秦嬤嬤說那些貴客明天就要走了,壓在心裏的事兒已經快解決了。


    鬆了口氣整個人都高興了很多,在屋子裏呆久了身子骨都乏的很,出去走走總歸好些。


    「誒,難得小姐想出去走走,奴婢立馬讓人去瞧瞧。」秦嬤嬤轉身就讓人去了,自己去拿了一套厚一些的衣服。


    下人迴來的時候說之前府裏的貴客去過花園現在已經走了,秦嬤嬤伺候著給陳繡茗換了衣裳,帶著一眾人出了院子。


    園子裏隻種了些許珍貴的花草,大多都是尋常花草樹木,夏日裏開的正艷的石榴花看著也是很讓人歡喜。


    「我記得去年這幾棵石榴樹已經結了果子了吧?」陳繡茗輕聲的問著秦嬤嬤。


    「是呢,隻是去年的果子是頭果滋味兒不大好就賞了奴婢們了,今年如何倒是不知道,小姐要想吃奴婢讓人記下。」難得陳繡茗問起吃的,秦嬤嬤便上了心。


    「嗯。」陳繡茗點了點頭,轉身的時候發現路旁的樹枝上像是掛了什麽東西,伸手拿了下來是一枚玉佩。


    正想問秦嬤嬤就聽見一陣腳步聲傳來,那聲音不像是女子的,一個遲疑就看見了腳步聲的主人,一位年歲看起來已經不小的男子。


    礙於禮數陳繡茗便轉過了身子,那男子也是知道自己衝撞了她停下了腳步道:「無意冒犯小姐,隻是方才在逛園子是丟失了一枚玉佩前來尋。」


    陳繡茗聽了這話,拉了拉擋在自己身後的秦嬤嬤,將玉佩遞過去。


    秦嬤嬤展開手掌,問道:「貴客丟的是這枚?」


    「正是,多謝。」男子收了玉佩讓旁邊的下人拿著「冒犯小姐還望勿怪罪,在下先告退不擾小姐雅興。」


    那人一走陳繡茗也沒了繼續逛園子的興致,更多的是因為心裏的害怕,她已經猜到了剛才那人就是康熙。那玉佩入手生溫不是凡品,上麵雕刻的紋樣也是精巧,提心弔膽的陳繡茗夜間也沒睡好,在第二日聽秦嬤嬤說那些貴客已經走了才放下了心。


    她是自幼患有心疾,隻要康熙沒有將她帶迴宮裏去她必定不可能再進宮了,因為她會在選秀最初就會因心疾被刷下去,都不必去京城。


    一切如陳繡茗所想她因為心疾一直呆在家中直到選秀結束,而在選秀結束之後陳繡茗便順從陳岐山和陳夫人的安排與揚州一家書香世家的嫡幼子許下了親事,按規矩陳繡茗在家裏呆了兩年就在出嫁的前一夜那人暴病身亡。


    她聽了之後隻是苦苦的說了一句「許是我福薄。」之後她身子也敗壞了下去,陳家夫婦也沒心思再去給她相看人家一心去找醫術高超的大夫。


    康熙在第一次見了陳繡茗之後對她驚人的容貌的確上了些心,第二日一走事情多了也把陳繡茗忘在了腦後,選秀的時候康熙倒是想起了這事兒見秀女中都沒有陳繡茗便讓李德全去查查,知道了原因康熙也沒說什麽。


    之後陳家父子步步高升求康熙賜下了一個太醫給陳繡茗診治,朝堂上風起雲湧也讓康熙起了心思讓人去清查官員,隻是後來查出的東西讓他發了好大一通脾氣。


    他怎麽也想不透自己的兒子為什麽要在私底下做出讓他心寒的動作,康熙在幹清宮坐了一夜,一夜未眠之後第二日如往常一般上朝隻是心裏怎麽想的就是外人所不知道的了。


    陳繡茗因為陳家父子升職一同遷來了京城,再一次見到康熙是除夕宴上太後看她容貌好就召上前來說了幾句話,之後太後時不時讓陳繡茗進宮,康熙來時礙於陳繡茗的名聲也隻待一會兒便走了。


    二人說的話並不多但是在說話時都能接的上話,陳繡茗早就放下了警惕心,兩人就像是忘年交一般。


    一日康熙來太後這裏請安的時候突然問起她的親事,陳繡茗便將自己的打算說了「臣女的身子怕是好不了了,臣女之前也曾議過親的,現在隻想服侍在爹娘跟前兒。」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清之康熙陳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懿書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懿書玥並收藏大清之康熙陳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