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繡茗安安穩穩的坐在軟榻上了,康熙站直了身子,唿吸也是有些急促了。
「萬歲爺……」
「朕也去換身兒衣裳,讓蘇嬤嬤伺候著換了衣裳揉揉,歇息一會兒子。」
康熙並不像年輕時那般了,此時一時興起抱著陳繡茗一路,就氣喘的厲害……但是他自己並不想承認。
「是,萬歲爺。」陳繡茗明白康熙的意思,笑著迴答。
那日之後,康熙隔三岔五的就帶著陳繡茗去那塊兒地裏瞧瞧,看著一片光禿禿的地裏,發出柔嫩淺綠中帶著淺淺黃色的葉子。
陳繡茗也在這時間裏時不時去隔壁的院子裏瞧另外三個小阿哥,三個小阿哥也參與不了奪嫡的爭鬥,幾個庶妃都是沒有多大野心的,因此幾個阿哥除了懂事些也與尋常人家的孩子差不多。
最大的二十一阿哥如今已經快五歲了,也到了去上書房開蒙的年紀了,明年就得住阿哥所去,因此母子二人相處的時間也是不多了。
另外兩個阿哥還小,很是好奇,兩位生母也要時時看著才放心,陳繡茗去串門子的時間也不多。
在經過康熙的提醒後,陳繡茗每每去找得閑的康熙時都會抱著小阿哥去。也是見了雍親王幾次,康熙也讓雍親王抱過小阿哥。
雍親王自己府中的孩子並沒有養起來幾個,對孩子也是很是稀罕,小阿哥長得好,一抱就會對雍親王笑性格也是極好的。
「小二十四與你都沾了個四,可見是有緣的。」康熙第一次讓雍親王抱小阿哥時就是這麽說的。
雍親王雖是什麽也沒說,但陳繡茗看著雍親王那日益變的和康熙的金龍相似的金蛇,親近小阿哥的模樣,想來雍親王也是對小阿哥印象不錯。
自那日雍親王抱過小阿哥且對小阿哥印象不錯後,陳繡茗就甚少抱著小阿哥去德妃那裏了。
一是太陽大,抱著小阿哥出去走動難免熱著;二是德妃對小阿哥也很是親近,若是哪日碰上雍親王,雍親王見德妃對不是親生的小阿哥都十分親近,對自己卻是冷淡非常,怕是會讓雍親王討厭小阿哥。
想著以後雍親王對小阿哥的喜愛多上幾分,不會遷怒於小阿哥,陳繡茗就覺得很是麻煩。畢竟雍親王與德妃幾十年母子,二人之間的芥蒂也是旁人說不清的,一旦牽扯進去小阿哥很是不占利。
在不動聲色拉近雍親王對小阿哥的關係,時不時到處串門子,偶爾帶著小阿哥去太後那裏晃悠一番中,時間就這麽過去了。
待湖裏的蓮蓬已經採摘幹淨,藕也收成,地裏的苗苗長到葉子遮住土的顏色後,中秋也到了。
中秋之時,免不了與乞巧節一般祭拜神靈,隻是中秋祭拜是在晚上。
康熙中秋並未移駕迴宮,而是就在暢春園內,因此今年一同過中秋的人也不多。
供奉香案祭拜之後,便入了座了。
中秋與尋常日子不同,算是普通家宴,因此倒是輕鬆不少。
在瑞景軒的院子外設宴,此時剛入秋,夜間也不冷,掛滿燈籠的院子裏擺放著各色的菊花。
中秋賞菊,觀月。
大人們坐著靜靜的賞著景兒,各個阿哥的孩子倒是十分活潑,相互拉著躲藏著嬉戲玩鬧。
康熙如今也是喜歡看幼子與皇孫們活潑的模樣,喝了幾杯酒後便吃著布菜宮女夾的蟹肉細細品著。
秋來蟹肥美,加上禦廚的高超廚藝,更是讓這蟹肉的鮮美得到極致的體現。
康熙吃著吃著就瞥見陳繡茗的布菜宮女也在夾蟹肉給她,便道「這蟹性寒,別給貴妃夾多了,換些暖胃的。」
「是,皇上。」那宮女一聽康熙的話,將筷子收迴。
「臣妾知道這螃蟹性寒,隻是見萬歲爺吃的香,便也嘴饞了。」陳繡茗用帕子擦了擦嘴道。
「真是拿你沒法子。」
康熙這話說的很柔,下邊兒坐著的也是聽出來了話語中的寵溺,但是都未說話,賞花的賞花、觀月的觀月、看著小孩子們嬉戲打鬧的依舊沒分出注意力去看其他的。
陳繡茗吃的七分飽就停下了,抱著小阿哥看已經歇下來的小阿哥小格格們。
弘曆如今也是個好的,愛護兄弟,對還沒他大的皇叔們也很是恭敬。
「弘曆,雖不似老四一般穩重,但心性也是好的。」康熙走到陳繡茗身邊兒。
「走,放河燈去。」
之前太後先離了宴席,如今日子也不早了,放了河燈也好迴去歇著了。
宮裏邊兒的日子便是這般,重複、無趣。所以豆蔻年華便進了宮的妃嬪,會滿懷期待,期待皇帝的恩寵,一旦失去便會絕望。隻有看透了,才能真正的在後宮中活得自在。
河燈倒是與乞巧節的有略微不同,上麵所畫也成了中秋時的明月菊花……
一切結束之後,陳繡茗抱著小阿哥坐在肩輿跟著康熙迴了清溪書屋,隻是康熙沒迴後院兒,陳繡茗的肩輿也跟著去了前院兒,顯然這是康熙早就吩咐了的。
肩輿停了下來,蘇嬤嬤扶著陳繡茗起身。
這是康熙的書房,這裏陳繡茗來了幾次,隻是不知道康熙在半夜帶她來做什麽。
「今日,中秋夜,你也來宮裏快一年了啊。」康熙自顧自的說著話。
書房外站著的小太監打開了門,陳繡茗抱著小阿哥跟著康熙走了進去。
</br>
「萬歲爺……」
「朕也去換身兒衣裳,讓蘇嬤嬤伺候著換了衣裳揉揉,歇息一會兒子。」
康熙並不像年輕時那般了,此時一時興起抱著陳繡茗一路,就氣喘的厲害……但是他自己並不想承認。
「是,萬歲爺。」陳繡茗明白康熙的意思,笑著迴答。
那日之後,康熙隔三岔五的就帶著陳繡茗去那塊兒地裏瞧瞧,看著一片光禿禿的地裏,發出柔嫩淺綠中帶著淺淺黃色的葉子。
陳繡茗也在這時間裏時不時去隔壁的院子裏瞧另外三個小阿哥,三個小阿哥也參與不了奪嫡的爭鬥,幾個庶妃都是沒有多大野心的,因此幾個阿哥除了懂事些也與尋常人家的孩子差不多。
最大的二十一阿哥如今已經快五歲了,也到了去上書房開蒙的年紀了,明年就得住阿哥所去,因此母子二人相處的時間也是不多了。
另外兩個阿哥還小,很是好奇,兩位生母也要時時看著才放心,陳繡茗去串門子的時間也不多。
在經過康熙的提醒後,陳繡茗每每去找得閑的康熙時都會抱著小阿哥去。也是見了雍親王幾次,康熙也讓雍親王抱過小阿哥。
雍親王自己府中的孩子並沒有養起來幾個,對孩子也是很是稀罕,小阿哥長得好,一抱就會對雍親王笑性格也是極好的。
「小二十四與你都沾了個四,可見是有緣的。」康熙第一次讓雍親王抱小阿哥時就是這麽說的。
雍親王雖是什麽也沒說,但陳繡茗看著雍親王那日益變的和康熙的金龍相似的金蛇,親近小阿哥的模樣,想來雍親王也是對小阿哥印象不錯。
自那日雍親王抱過小阿哥且對小阿哥印象不錯後,陳繡茗就甚少抱著小阿哥去德妃那裏了。
一是太陽大,抱著小阿哥出去走動難免熱著;二是德妃對小阿哥也很是親近,若是哪日碰上雍親王,雍親王見德妃對不是親生的小阿哥都十分親近,對自己卻是冷淡非常,怕是會讓雍親王討厭小阿哥。
想著以後雍親王對小阿哥的喜愛多上幾分,不會遷怒於小阿哥,陳繡茗就覺得很是麻煩。畢竟雍親王與德妃幾十年母子,二人之間的芥蒂也是旁人說不清的,一旦牽扯進去小阿哥很是不占利。
在不動聲色拉近雍親王對小阿哥的關係,時不時到處串門子,偶爾帶著小阿哥去太後那裏晃悠一番中,時間就這麽過去了。
待湖裏的蓮蓬已經採摘幹淨,藕也收成,地裏的苗苗長到葉子遮住土的顏色後,中秋也到了。
中秋之時,免不了與乞巧節一般祭拜神靈,隻是中秋祭拜是在晚上。
康熙中秋並未移駕迴宮,而是就在暢春園內,因此今年一同過中秋的人也不多。
供奉香案祭拜之後,便入了座了。
中秋與尋常日子不同,算是普通家宴,因此倒是輕鬆不少。
在瑞景軒的院子外設宴,此時剛入秋,夜間也不冷,掛滿燈籠的院子裏擺放著各色的菊花。
中秋賞菊,觀月。
大人們坐著靜靜的賞著景兒,各個阿哥的孩子倒是十分活潑,相互拉著躲藏著嬉戲玩鬧。
康熙如今也是喜歡看幼子與皇孫們活潑的模樣,喝了幾杯酒後便吃著布菜宮女夾的蟹肉細細品著。
秋來蟹肥美,加上禦廚的高超廚藝,更是讓這蟹肉的鮮美得到極致的體現。
康熙吃著吃著就瞥見陳繡茗的布菜宮女也在夾蟹肉給她,便道「這蟹性寒,別給貴妃夾多了,換些暖胃的。」
「是,皇上。」那宮女一聽康熙的話,將筷子收迴。
「臣妾知道這螃蟹性寒,隻是見萬歲爺吃的香,便也嘴饞了。」陳繡茗用帕子擦了擦嘴道。
「真是拿你沒法子。」
康熙這話說的很柔,下邊兒坐著的也是聽出來了話語中的寵溺,但是都未說話,賞花的賞花、觀月的觀月、看著小孩子們嬉戲打鬧的依舊沒分出注意力去看其他的。
陳繡茗吃的七分飽就停下了,抱著小阿哥看已經歇下來的小阿哥小格格們。
弘曆如今也是個好的,愛護兄弟,對還沒他大的皇叔們也很是恭敬。
「弘曆,雖不似老四一般穩重,但心性也是好的。」康熙走到陳繡茗身邊兒。
「走,放河燈去。」
之前太後先離了宴席,如今日子也不早了,放了河燈也好迴去歇著了。
宮裏邊兒的日子便是這般,重複、無趣。所以豆蔻年華便進了宮的妃嬪,會滿懷期待,期待皇帝的恩寵,一旦失去便會絕望。隻有看透了,才能真正的在後宮中活得自在。
河燈倒是與乞巧節的有略微不同,上麵所畫也成了中秋時的明月菊花……
一切結束之後,陳繡茗抱著小阿哥坐在肩輿跟著康熙迴了清溪書屋,隻是康熙沒迴後院兒,陳繡茗的肩輿也跟著去了前院兒,顯然這是康熙早就吩咐了的。
肩輿停了下來,蘇嬤嬤扶著陳繡茗起身。
這是康熙的書房,這裏陳繡茗來了幾次,隻是不知道康熙在半夜帶她來做什麽。
「今日,中秋夜,你也來宮裏快一年了啊。」康熙自顧自的說著話。
書房外站著的小太監打開了門,陳繡茗抱著小阿哥跟著康熙走了進去。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