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嫂嫂安好。」陳繡茗福了福身子道。


    「怎麽如此多禮了,快來坐著。來的也這般快,可有累著了?」陳仲初此時就不似當初在宮裏那般拘束,談話間多了幾分親近。


    「不累,哥哥迴的比昨日早些了。」陳繡茗坐下後看著對麵的陳側畔「方才在外邊兒就聽見哥哥在考校側畔,側畔如今學至何書了?」


    「今日事少,處理完了就得了令早些迴了。」陳仲初雖是覺得陳側畔頑皮,可也不敢讓陳側畔像自己二弟三弟一般進入軍中。


    且不說陳側畔是膝下獨子難免不舍,就是陳側畔也沒有二弟三弟一般聰慧有武藝保身,所以陳仲初也隻能讓陳側畔多讀些書,哪怕不能躋身官場也能有些學識見識在非常時刻自保其身。


    至於陳側畔今後的生活倒是不必擔心,這些年來陳仲初命人置下的田地經營的鋪子收益不錯,哪怕以後陳側畔是一個沒有絲毫進項的無用之人也能夠他一生的花銷。


    「姑姑安好,側畔愚鈍如今還在習《大學》。」陳側畔說起也很是臉熱,自己與家中各個長輩比起來的確是太過愚鈍。


    「兄長也不必太過著急,側畔如此稚齡習得《大學》已是不錯了。況且側畔這個年歲正是坐不住的時候,莫不如兄長再仔細問問側畔對何事物更感興趣,再請專精此道的人加以教習引導,說不得也是一條出路。」陳繡茗明白自家兄長是有些鑽牛角尖了。


    也是,小陳夫人在生陳側畔時就壞了身子,按照陳仲初的性子是不可能納妾的,這陳側畔以後沒有親兄弟互相幫扶,所以陳仲初就想讓他自己更出眾一些,於何事都有利一些。因此倒是忘了聖人所說的因材施教了。


    「唉,也是我過於心急了。」陳仲初搖了搖頭,外人不知陳家事皆言陳家除病弱的陳繡茗外滿門俊才,可陳家人知道自家最看得清的就是陳繡茗,可能也正是因為如此陳繡茗才病弱不堪。


    「在宮中可是犯過心疾?」陳仲初想通之後便開始擔心陳繡茗的身子了。


    以前陳繡茗的心疾總是發作,每每都讓人擔憂不已,所以陳仲初才會這樣問。


    「哥哥放心,王太醫醫術高超給配了藥丸,按時吃了些,心疾至今未發作過。隻是前些日子天氣太過炎熱胸口有些悶也無大礙。」


    「夫君也別隻顧著說話,再不傳膳怕是要餓著妹妹了。」小陳夫人一直未說話,眼見著就要晚了才開口提醒陳仲初。


    陳仲初聽了妻子的話命人傳膳,蘇嬤嬤出於小心先就試了菜。


    陳仲初也沒對蘇嬤嬤這一番行為有任何不滿,畢竟蘇嬤嬤也是為了陳繡茗著想,畢竟陳繡茗出宮是許多人都看見了的,保不齊有人妒嫉就在吃食裏做手腳。


    四人圍坐圓桌,桌上的菜品都是常見的蘇州菜式,可這也是陳繡茗能吃的菜品中最喜歡的菜。


    小陳夫人與陳繡茗相處的時間並不是很多所以不可能將陳繡茗的愛好摸得如此透徹,這菜品必定是陳仲初特意吩咐的了。


    一頓晚膳,所有人都用的很是滿意,盡管沒有言語,可是時不時碗裏多出的菜就成了交流感情的方式。在宮裏待了半年多的陳繡茗再次感受到了熟悉的屬於家的溫馨。


    用過晚膳後陳仲初也隻是坐了一刻鍾喝了養胃茶就去了書房處理公事去了,而陳繡茗與小陳夫人和陳側畔聊了一會兒子就覺著有些發困,也迴了自己的院子。


    陳仲初今日迴的早些並不是因為事少,而是因為不知為何康熙突然下旨命所有都先迴去,見李德全離去之前看了自己一眼,陳仲初隱隱約約知道這源頭與陳繡茗有關所以就沒有說明。


    陳仲初雖然不想陳繡茗進宮但是又毫無辦法,再又見了康熙對陳繡茗的態度也是安心了不少。


    無論康熙是否對陳繡茗有心,隻要能為了外朝寵著陳繡茗也是好事,陳家在康熙心裏就是屬於沒有站隊,且清廉有能力的存在自是得康熙得喜歡。


    隻是康熙怎麽都想不到自己對陳繡茗的寵,在陳家人心裏全是為了朝堂……


    那些抬著陳繡茗迴去的太監全是康熙的人,加上蘇嬤嬤如今也不全是陳繡茗的人,所以康熙對陳繡茗的行蹤了如指掌。


    在給太後請安之後突然想起陳繡茗的康熙,就讓李德全說說陳繡茗迴去陳府後的情況,也虧得李德全昨日看了傳迴來的信件才知道今日陳繡茗要與陳仲初一起用晚膳。


    當時康熙就覺著陳繡茗也該和家裏再多相處相處就讓李德全去傳了旨,命南書房的先迴去了。


    李德全傳旨之後走時就看了陳仲初一眼,能讓萬歲爺如此小心,為了放陳仲初迴府連著讓所有大臣迴去的陳繡茗在萬歲爺心裏還是有些分量的。


    入了秋的京城逐漸涼了下來,怕陳繡茗身子經不住這換季的太後還特意命人帶著王太醫和許多賞下的東西來了陳府。


    「陳姑娘身子無事,保養也是得宜……隻是最近幾日嬤嬤得注意姑娘的身子。」王太醫說的隱晦,有著經驗的兩位嬤嬤也知道王太醫說的是什麽,笑著應下了便客客氣氣的將王太醫送了出去。


    果不其然,幾日後的早晨,陳繡茗醒來就覺得身子有些不舒服,蘇嬤嬤扶著陳繡茗起床後發現床上的暗紅色斑塊兒,快速的命人去取熱水給陳繡茗擦洗身子。


    柳嬤嬤聽了就轉身去將箱子裏這幾日做的月事帶拿了出來。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清之康熙陳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懿書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懿書玥並收藏大清之康熙陳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