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哀民生之多艱
嬌嬌入農門,遍地瓜果香 作者:坐山觀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常海平不日到了潘家集,也不通知當地的縣令,住到客棧裏麵,要微服私訪一番。
換好了老百姓的衣服,常海平帶著幾個隨從出了客棧,去了最熱鬧的大街。他久居京城,倒也不怕被人認出來。
這個縣城很小,不過兩條主街,街道兩邊是低矮的店鋪,賣的都是些生活必須品,幹貨、米麵糧油、布匹等等。
一家書店也沒有。
看來這裏讀書人不多。
不少百姓在擺地攤賣菜,那菜上還有新鮮的泥巴,一看就是剛剛采摘的;有有人在賣野味,用草繩子捆著一隻穿山甲。
這些人身上的衣服打滿了補丁,有幾個人的袖子都短了半截,露出來消瘦的手腕。
他們的臉上沒有一絲笑意,個個苦著臉,眼睛無神,跟個活死人差不多。
一個老農守著一輛獨輪車,上麵放著兩桶木炭,都是整段的大木頭,燒得顏色發灰,一看就是上好的木炭。
這老農皮膚黧黑,滿是褶子,這麽冷的天,還穿著單衣,腳上套著草鞋,沒有襪子。白發上沾滿了枯草和煙灰,兩隻枯瘦的手也滿是灰,十根手指頭彎彎曲曲,指甲裏滿是黑色的泥土。
這樣的木炭點燃後沒有灰塵很小,味道也不大。隻有富貴人家才舍得用。
常海平就過去跟老者攀談,“老伯,您這是從哪裏來的?”
他穿得很普通,隻不過沒打補丁罷了。
那老者卻誠惶誠恐地低頭行禮,“咱從石樓村來的。”
石樓村,最邊境的村落,最窮的村落。
“哦,這一車炭,能賣多少錢?”
“您看著給。”
那老伯不敢抬頭。
常海平暗歎,“別怕,老人家,你的木柴從哪兒砍的?”
老者低聲說:“先生,咱是從祁雲山山腳下砍的鬆樹,拉到家裏燒的。眼看著要過冬了,要掙點兒錢過冬。”
“天這麽冷,你也不多穿點兒?”
老者搖搖頭,“先生,咱們隻盼著天更冷點兒,這樣,碳才能賣個好價錢。”
常海平心有戚戚。
祈雲山,高聳入雲,山頂終年白雪皚皚,一山四季,是一座奇山。
潘家集就背靠祈雲山。祈雲山的山腳下,無數條支流從祈雲山流下匯集成一條大河,河流這邊是大梨,對麵就是北狄。
到了冬天,河流結冰,北狄人就騎著高頭大馬從冰河上過來,拉著雪橇車,搶走大梨百姓的人口和財物。
常海平掏出來一把銅錢,塞給老者,“老伯,給我說說你們村的事。”
那老者不敢收,常海平就笑,“老伯,收好了。”
那老者這才抖抖索索地掏出來一個破舊的荷包裝好銅錢,塞到懷裏去捂住,這才開口,“我們那個村子,都是那些殺千刀的北狄人害的。前幾年還好,村子裏還有不少年輕人,現在啊,都被搶走了。”
“村裏現在隻剩下了老人,連個孩子都沒有。都被搶走了。”
“這幾年,餓死的老死的,村子裏眼看著沒活人了。”
“我家裏還剩下我和老婆子。我的兒子、媳婦都,都…”
那老者眼圈兒一紅,再也說不下去。
常海平就歎氣。
有人拍了拍獨輪車,“喂,老頭子,這碳賣我。”
說完,扔過來兩個銅錢,讓從人搬了碳桶就走。
那老者大叫:“貴人,使不得呀,使不得。我這碳可是好碳,從祈雲山上砍的鬆木文火燒了一天一夜才好。”
那人扭頭冷笑,“好家夥,祈雲山是國家的,你偷砍國家的木頭,看在你這麽可憐的份上,我才沒告官,還給你兩個錢。你還不知足?”
那老者跪在地上不敢抬頭,隻拉住他的褲腳哭求,“貴人,您多給幾個,多給幾個。”
那人冷冷哼了一聲,踹開老者,耀武揚威地走了。
旁邊賣菜的人都垂著頭不敢看。
常海平站起來,看了看隨從。
兩個隨從跟上去。
老者還在地上跪著哭泣,常海平又掏出來一把銅錢給他,“老伯,趕緊迴家去吧。”
他也沒心思再逛街。
不過是,隨從過來,跟他耳語一陣。
可恨,搶碳的卻是這裏縣令石重山的管家。
暫且不動他,迴去後好好設局再動手。
第二天,常海平帶著隨從巡邊,專門往邊境的村莊裏去。
十幾個村子就跟那老者說的一樣,不少房屋都是斷壁殘垣,還有火燒的痕跡。
屋頂傾斜,門窗都破爛不堪。
一點兒人間煙火氣都沒有,冷冷清清的沒有人煙。
這邊的地都荒蕪,一個人影子也看不到。
想到趙家窪和劉家窪那邊的熱鬧,常海平就歎氣。
現在還沒到寒冬,河水清澈見底,對麵牛羊遍地,炊煙嫋嫋,這裏淒苦一片。
對比鮮明。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這一日,一行人就在祈雲山腳下休息,這兒有一個小木屋。隨從點了篝火做飯燒水,常海平抬頭看巍峨的山頂上白雲和白雪相連,分不清楚彼此。
書中說這裏成群的牛羊,大片的湖水,百姓安居樂業。
現在湖水還在,白雪還在,牛羊和百姓不在了。
這人世間,老百姓如此淒苦,當政者照舊把酒言歡,為了自己的安穩求和。
可恨。
常海平背著手,愁眉苦臉,拿出來那個小荷包看,想到這個嬌滴滴的小奶團子,他的心情才好了一點兒。
小奶團子正在奮筆疾書,她忙得很。
垂著毛茸茸的小腦袋,額角上的頭發有點兒卷曲,還有點兒發黃。趙大水就認為是沒吃好,沒營養,正在廚房裏給她舔半碗雞湯。
雞湯泡白饅頭,讓她中間加一頓。
他進了書房,垂著頭看小奶團子寫東西。
小奶團跟老太太申請,用上好的白紙縫了一個厚厚的小冊子,標記上頁碼,做成書冊的模樣,然後一上午都沒出門。
這都寫了好幾頁了,也不歇一會兒。
趙大水輕輕放下碗,“乖,吃點兒東西。”
嬌嬌抬起來小腦袋,衝著趙大水微微一笑,“爹,嬌嬌忙呢。”
這是不讓打擾她了。
趙大水心疼,隻好拿了小勺子一口一口喂她喝湯,中間喂兩口泡饅頭。
嬌嬌就跟小鳥崽崽一樣,喂一口,她就吃一口,嘴角都是雞湯油。
喂了半碗,嬌嬌也寫好了。
像模像樣地垂著小腦袋趴在小冊子上麵吹了吹,拍了拍小手,“大功告成了耶。”
趙大水就笑,“哎喲,我們嬌嬌厲害,寫了這麽多字。”
嬌嬌歪著小腦袋,兩眼亮晶晶地看著他,轉了轉眼珠,甜甜地笑,“爹爹,這是給你做的呀。”
說完,給趙大水看第一頁。
上麵寫著:劉家窪計劃
趙大水眼睛一亮,伸手就要拿來看。
嬌嬌一把合上,粉粉嫩的小嘴笑著,“爹爹,嬌嬌想蘭爺爺了呢。”
這小家夥!
趙大水沒法子,隻好同意,“明兒帶你去看蘭爺子。”
嬌嬌高興了,白粉粉的腮幫子上還沾著雞湯,“好耶。”
隨後,把小冊子塞給趙大水,自己跑出去玩了。
趙大水打開第一頁,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我的天尊老爺!
換好了老百姓的衣服,常海平帶著幾個隨從出了客棧,去了最熱鬧的大街。他久居京城,倒也不怕被人認出來。
這個縣城很小,不過兩條主街,街道兩邊是低矮的店鋪,賣的都是些生活必須品,幹貨、米麵糧油、布匹等等。
一家書店也沒有。
看來這裏讀書人不多。
不少百姓在擺地攤賣菜,那菜上還有新鮮的泥巴,一看就是剛剛采摘的;有有人在賣野味,用草繩子捆著一隻穿山甲。
這些人身上的衣服打滿了補丁,有幾個人的袖子都短了半截,露出來消瘦的手腕。
他們的臉上沒有一絲笑意,個個苦著臉,眼睛無神,跟個活死人差不多。
一個老農守著一輛獨輪車,上麵放著兩桶木炭,都是整段的大木頭,燒得顏色發灰,一看就是上好的木炭。
這老農皮膚黧黑,滿是褶子,這麽冷的天,還穿著單衣,腳上套著草鞋,沒有襪子。白發上沾滿了枯草和煙灰,兩隻枯瘦的手也滿是灰,十根手指頭彎彎曲曲,指甲裏滿是黑色的泥土。
這樣的木炭點燃後沒有灰塵很小,味道也不大。隻有富貴人家才舍得用。
常海平就過去跟老者攀談,“老伯,您這是從哪裏來的?”
他穿得很普通,隻不過沒打補丁罷了。
那老者卻誠惶誠恐地低頭行禮,“咱從石樓村來的。”
石樓村,最邊境的村落,最窮的村落。
“哦,這一車炭,能賣多少錢?”
“您看著給。”
那老伯不敢抬頭。
常海平暗歎,“別怕,老人家,你的木柴從哪兒砍的?”
老者低聲說:“先生,咱是從祁雲山山腳下砍的鬆樹,拉到家裏燒的。眼看著要過冬了,要掙點兒錢過冬。”
“天這麽冷,你也不多穿點兒?”
老者搖搖頭,“先生,咱們隻盼著天更冷點兒,這樣,碳才能賣個好價錢。”
常海平心有戚戚。
祈雲山,高聳入雲,山頂終年白雪皚皚,一山四季,是一座奇山。
潘家集就背靠祈雲山。祈雲山的山腳下,無數條支流從祈雲山流下匯集成一條大河,河流這邊是大梨,對麵就是北狄。
到了冬天,河流結冰,北狄人就騎著高頭大馬從冰河上過來,拉著雪橇車,搶走大梨百姓的人口和財物。
常海平掏出來一把銅錢,塞給老者,“老伯,給我說說你們村的事。”
那老者不敢收,常海平就笑,“老伯,收好了。”
那老者這才抖抖索索地掏出來一個破舊的荷包裝好銅錢,塞到懷裏去捂住,這才開口,“我們那個村子,都是那些殺千刀的北狄人害的。前幾年還好,村子裏還有不少年輕人,現在啊,都被搶走了。”
“村裏現在隻剩下了老人,連個孩子都沒有。都被搶走了。”
“這幾年,餓死的老死的,村子裏眼看著沒活人了。”
“我家裏還剩下我和老婆子。我的兒子、媳婦都,都…”
那老者眼圈兒一紅,再也說不下去。
常海平就歎氣。
有人拍了拍獨輪車,“喂,老頭子,這碳賣我。”
說完,扔過來兩個銅錢,讓從人搬了碳桶就走。
那老者大叫:“貴人,使不得呀,使不得。我這碳可是好碳,從祈雲山上砍的鬆木文火燒了一天一夜才好。”
那人扭頭冷笑,“好家夥,祈雲山是國家的,你偷砍國家的木頭,看在你這麽可憐的份上,我才沒告官,還給你兩個錢。你還不知足?”
那老者跪在地上不敢抬頭,隻拉住他的褲腳哭求,“貴人,您多給幾個,多給幾個。”
那人冷冷哼了一聲,踹開老者,耀武揚威地走了。
旁邊賣菜的人都垂著頭不敢看。
常海平站起來,看了看隨從。
兩個隨從跟上去。
老者還在地上跪著哭泣,常海平又掏出來一把銅錢給他,“老伯,趕緊迴家去吧。”
他也沒心思再逛街。
不過是,隨從過來,跟他耳語一陣。
可恨,搶碳的卻是這裏縣令石重山的管家。
暫且不動他,迴去後好好設局再動手。
第二天,常海平帶著隨從巡邊,專門往邊境的村莊裏去。
十幾個村子就跟那老者說的一樣,不少房屋都是斷壁殘垣,還有火燒的痕跡。
屋頂傾斜,門窗都破爛不堪。
一點兒人間煙火氣都沒有,冷冷清清的沒有人煙。
這邊的地都荒蕪,一個人影子也看不到。
想到趙家窪和劉家窪那邊的熱鬧,常海平就歎氣。
現在還沒到寒冬,河水清澈見底,對麵牛羊遍地,炊煙嫋嫋,這裏淒苦一片。
對比鮮明。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這一日,一行人就在祈雲山腳下休息,這兒有一個小木屋。隨從點了篝火做飯燒水,常海平抬頭看巍峨的山頂上白雲和白雪相連,分不清楚彼此。
書中說這裏成群的牛羊,大片的湖水,百姓安居樂業。
現在湖水還在,白雪還在,牛羊和百姓不在了。
這人世間,老百姓如此淒苦,當政者照舊把酒言歡,為了自己的安穩求和。
可恨。
常海平背著手,愁眉苦臉,拿出來那個小荷包看,想到這個嬌滴滴的小奶團子,他的心情才好了一點兒。
小奶團子正在奮筆疾書,她忙得很。
垂著毛茸茸的小腦袋,額角上的頭發有點兒卷曲,還有點兒發黃。趙大水就認為是沒吃好,沒營養,正在廚房裏給她舔半碗雞湯。
雞湯泡白饅頭,讓她中間加一頓。
他進了書房,垂著頭看小奶團子寫東西。
小奶團跟老太太申請,用上好的白紙縫了一個厚厚的小冊子,標記上頁碼,做成書冊的模樣,然後一上午都沒出門。
這都寫了好幾頁了,也不歇一會兒。
趙大水輕輕放下碗,“乖,吃點兒東西。”
嬌嬌抬起來小腦袋,衝著趙大水微微一笑,“爹,嬌嬌忙呢。”
這是不讓打擾她了。
趙大水心疼,隻好拿了小勺子一口一口喂她喝湯,中間喂兩口泡饅頭。
嬌嬌就跟小鳥崽崽一樣,喂一口,她就吃一口,嘴角都是雞湯油。
喂了半碗,嬌嬌也寫好了。
像模像樣地垂著小腦袋趴在小冊子上麵吹了吹,拍了拍小手,“大功告成了耶。”
趙大水就笑,“哎喲,我們嬌嬌厲害,寫了這麽多字。”
嬌嬌歪著小腦袋,兩眼亮晶晶地看著他,轉了轉眼珠,甜甜地笑,“爹爹,這是給你做的呀。”
說完,給趙大水看第一頁。
上麵寫著:劉家窪計劃
趙大水眼睛一亮,伸手就要拿來看。
嬌嬌一把合上,粉粉嫩的小嘴笑著,“爹爹,嬌嬌想蘭爺爺了呢。”
這小家夥!
趙大水沒法子,隻好同意,“明兒帶你去看蘭爺子。”
嬌嬌高興了,白粉粉的腮幫子上還沾著雞湯,“好耶。”
隨後,把小冊子塞給趙大水,自己跑出去玩了。
趙大水打開第一頁,看。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我的天尊老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