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玉宮既然不仁在先,自然就不能怪盛興公不義!
雪地中疾行百裏替他們解圍,損失了好幾位高手,居然隻喝到一杯清茶,這口氣,米亦竹實在是有些咽不下去。
此次寒玉宮損失的弟子,全部都來自於孤城,等到棺木陸陸續續的運迴,孤城的許多人家都換上了白燈籠。
哭聲一片。
城主得知消息後,對孤城兒郎的損失極為悲痛,據說好幾天都吃不下飯。
城主做的不僅僅是這些,事發突然,寒玉宮準備的棺木自然都很普通,城主將他們全部換成了楠木,還比照陣亡的例子給他們發放了撫恤。
這些花費,全部來自於城主府。
這段時間,幾乎每日都有人到城主府磕頭。
人心都是肉長的,此消彼長,漸漸的,一股對寒玉宮不滿的情緒開始慢慢的在孤城蔓延。
這自然是米亦竹的傑作,不過也離不開吳學士的推波助瀾。
這頭老狐狸從一開始就嗅到了機會,然後默默的在背後配合。
如果認為米亦竹就隻有這一招,那就大錯特錯了,在今年最後一次的議政會上,米亦竹破天荒的提出了自己的條陳。
請政務院每年撥給白真仙五萬枚金幣,全力扶持他開宗立派。
此事,米亦竹已提前與各方溝通過,白真仙已徹底融會貫通,而且又正是一展抱負的年紀,自然沒有意見;政務院對寒玉宮極為忌憚,將他們視為頭號大敵,巴不得有人出來分掉他們的影響力;長老們,現在則完全看城主和盛興公的臉色行事。
至於城主,米亦竹早早就將自己的想法稟告上去,得到了他的首肯。
大家演演戲,走個過場,金幣增加至十萬枚,同時還在西城外選址,修建真仙宮。
這幾招一出,孤城那些原本打算明年將自家的孩子送到寒玉宮的人家,又動搖了起來。
寒玉宮在孤城有無數的眼線,很快,宮主就得知了消息,然後將諸位大佬召集至大殿,商議對策。
盛興公愛財的名聲早已傳遍了這片土地,最後,大家一致決定破財消災。
就像城主不會輕易離開城主府一樣,宮主也不會輕易離開寒玉宮。他指定那位姓殷的老頭,前往孤城與盛興公談判。
由此可以看出寒玉宮的傲慢!
也許是在寒玉宮待的時間太久,讓殷老頭對自己的定位有了顯著的偏差,他大剌剌的上門,直接表示想見盛興公。
大門口當值的侍衛看向殷老頭的目光,就像是在看一個傻子。
殷老頭還不自知,身後跟著的寒玉宮的弟子更是猖狂,居然躍躍欲試。
侍衛見殷老頭一大把年紀,告訴他,這裏是孤城,不是寒玉宮。
殷老頭一行人穿著寒玉宮的服飾,侍衛自然知道他們來自何處。
吃了閉門羹後,殷老頭被一名寒玉宮的弟子邀請到家中做客,從他家長輩的言談舉止中,才明白過來這裏是孤城。
在孤城,盛興公意味著什麽?
接連又吃了幾次閉門羹後,有人給他出了個主意,然後,殷老頭就托人求到了懷山的門下。
一千枚金幣送進去,又被原封不動的退了出來,懷總管表示對此事無能為力。
殷老頭一輩子都在代表寒玉宮,與外界打交道,哪還不知道這其中的意思,於是,再次送進去的金幣,就變成了五千枚。
這一次,孔方兄起了作用,在懷山‘艱苦卓絕’的努力下,殷老頭終於見到了盛興公。
老頭彎腰行禮,態度十分恭敬。
劉忠坐在一側,陰惻惻的提醒他應該跪拜,米亦竹笑說著免了。
請殷老頭在右側坐下,劉忠坐在左側。
不管是敵是友,隻要是高手,米亦竹都會給予必要的尊重。
沒有寒暄,米亦竹開口,直接讓他說明來意。
殷老頭先是代表寒玉宮,對米亦竹伸出援手表示感謝,接著又表示寒玉宮的弟子籌集了四萬五千枚金幣,用作盛興公撫恤之用。
米亦竹現在家資頗豐,對這幾萬枚金幣倒是不太在意,不過他對這個有零有整的數字,感到十分奇怪。
殷老頭說原本是準備了五萬枚金幣,然後就閉上了嘴巴,看向站在米亦竹身後的懷山。
懷山臉色大變,急忙彎腰低頭。
米亦竹轉過頭看了看懷山,笑著說你這家夥還算老實。
“不該奴婢拿的,一枚金幣也不能要!”懷山的臉上突然掛上了笑容。
米亦竹將頭轉迴來,笑著對殷老頭說自己收到的還是五萬枚金幣。
殷老頭這才明白,自己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過他對懷山那有些陰狠的目光,表現得毫不在乎。
一個盛興府的太監,還沒有放在殷老頭的眼裏。
收了錢的米亦竹,心情明顯好上許多,不但耐著性子跟殷老頭聊了會天,還讓劉忠代自己陪他吃了頓飯,據說兩位一段聊得十分愉快。
其實就算寒玉宮不來求和,米亦竹也不會采取進一步的行動,春節將至,他也變得忙碌起來。
最重要的,就是主持內府的年終總結。
卷宗,可以讓劉忠代為批閱,內府,自己平日裏也可以不去,可這年終的大會,米亦竹不得不親自參加。
內府已提前將各局的總結送來,看著那厚厚的一摞卷宗,米亦竹頭痛無比。
打開最上麵的一卷,才看了幾行,米亦竹就覺得有些頭暈,他合上卷宗,想了想,把這歸結於體內的毒素不允許自己從事這項繁重的任務。
喚來劉忠,讓他認真看完,然後提煉出其中的精華,直接講給自己聽。
等到了總結大會的那天,米亦竹帶著懷山和劉忠,不情不願的上了馬車。等到了內府,方總管早已帶著大小官員,整整齊齊的站在大門外等候。
米亦竹扶著懷山的手臂下車,方總管帶著眾人立刻跪了下去。
笑嗬嗬的上前將方總管扶起,然後吩咐諸位起身,目光掃視一圈後,抬腿朝大門口走去。
進到大堂,主事以上的跟著進去,小吏們則在院子裏候著,需要他們的時候,才能進去迴話。
這該死的等級製度!
米亦竹在正中坐下,剛才掃視一圈,他發現了三道熟悉的身影。
兩位是米亦竹的伴讀,現在在院子裏老老實實的站著,還有一位,則是他的姐夫,現在已晉為主事,正在階下站著。
方總管坐在米亦竹的左側,劉忠坐在他的右側,懷山則站在他的身後伺候。
階下有座的,都是員外郎,或者是與員外郎同級,其餘的主事,都規規矩矩的站成幾排,一個個彎腰低頭做恭敬狀。
主事們先說,員外郎總結,方總管和劉忠負責點評。
至於米亦竹,他給自己的角色定位,隻是出席!
隻有中書局的阮主事匯報時,他才認真聽了兩句,見方總管和劉忠在輕輕點頭,這才放下心來,繼續開始不負責任的神遊天外。
這一匯報,就用去了大半天的時間,最後,方總管請米亦竹訓示。
米亦竹精神一振,他的發言十分簡短,大意無非就是有解決不了的事情,匯報給方總管,方總管要是拿不定主意,找劉忠商議。除了想要給內府謀求福利,或者是捅了什麽天大的摟子,否則,最好不要來麻煩自己。
盛興公可是很忙的,光是對付魔教這一件事情,就得讓他必須全身心的投入。
眾人都知道米亦竹的慵懶,可當他這麽直白的當著眾人的麵講出來,還是讓大家感到非常意外。
一個個的,麵麵相覷!
講完後,米亦竹隨即起身,說已經在醉仙樓安排了酒席,落衙後大家自行前往。
辛苦了一年,盛興公決定犒勞大家一下,順道也與民同樂。
就連院中的小吏,也在受邀之列。
等諸位官員將米亦竹送上馬車,院內,已是一片歡騰。
雪地中疾行百裏替他們解圍,損失了好幾位高手,居然隻喝到一杯清茶,這口氣,米亦竹實在是有些咽不下去。
此次寒玉宮損失的弟子,全部都來自於孤城,等到棺木陸陸續續的運迴,孤城的許多人家都換上了白燈籠。
哭聲一片。
城主得知消息後,對孤城兒郎的損失極為悲痛,據說好幾天都吃不下飯。
城主做的不僅僅是這些,事發突然,寒玉宮準備的棺木自然都很普通,城主將他們全部換成了楠木,還比照陣亡的例子給他們發放了撫恤。
這些花費,全部來自於城主府。
這段時間,幾乎每日都有人到城主府磕頭。
人心都是肉長的,此消彼長,漸漸的,一股對寒玉宮不滿的情緒開始慢慢的在孤城蔓延。
這自然是米亦竹的傑作,不過也離不開吳學士的推波助瀾。
這頭老狐狸從一開始就嗅到了機會,然後默默的在背後配合。
如果認為米亦竹就隻有這一招,那就大錯特錯了,在今年最後一次的議政會上,米亦竹破天荒的提出了自己的條陳。
請政務院每年撥給白真仙五萬枚金幣,全力扶持他開宗立派。
此事,米亦竹已提前與各方溝通過,白真仙已徹底融會貫通,而且又正是一展抱負的年紀,自然沒有意見;政務院對寒玉宮極為忌憚,將他們視為頭號大敵,巴不得有人出來分掉他們的影響力;長老們,現在則完全看城主和盛興公的臉色行事。
至於城主,米亦竹早早就將自己的想法稟告上去,得到了他的首肯。
大家演演戲,走個過場,金幣增加至十萬枚,同時還在西城外選址,修建真仙宮。
這幾招一出,孤城那些原本打算明年將自家的孩子送到寒玉宮的人家,又動搖了起來。
寒玉宮在孤城有無數的眼線,很快,宮主就得知了消息,然後將諸位大佬召集至大殿,商議對策。
盛興公愛財的名聲早已傳遍了這片土地,最後,大家一致決定破財消災。
就像城主不會輕易離開城主府一樣,宮主也不會輕易離開寒玉宮。他指定那位姓殷的老頭,前往孤城與盛興公談判。
由此可以看出寒玉宮的傲慢!
也許是在寒玉宮待的時間太久,讓殷老頭對自己的定位有了顯著的偏差,他大剌剌的上門,直接表示想見盛興公。
大門口當值的侍衛看向殷老頭的目光,就像是在看一個傻子。
殷老頭還不自知,身後跟著的寒玉宮的弟子更是猖狂,居然躍躍欲試。
侍衛見殷老頭一大把年紀,告訴他,這裏是孤城,不是寒玉宮。
殷老頭一行人穿著寒玉宮的服飾,侍衛自然知道他們來自何處。
吃了閉門羹後,殷老頭被一名寒玉宮的弟子邀請到家中做客,從他家長輩的言談舉止中,才明白過來這裏是孤城。
在孤城,盛興公意味著什麽?
接連又吃了幾次閉門羹後,有人給他出了個主意,然後,殷老頭就托人求到了懷山的門下。
一千枚金幣送進去,又被原封不動的退了出來,懷總管表示對此事無能為力。
殷老頭一輩子都在代表寒玉宮,與外界打交道,哪還不知道這其中的意思,於是,再次送進去的金幣,就變成了五千枚。
這一次,孔方兄起了作用,在懷山‘艱苦卓絕’的努力下,殷老頭終於見到了盛興公。
老頭彎腰行禮,態度十分恭敬。
劉忠坐在一側,陰惻惻的提醒他應該跪拜,米亦竹笑說著免了。
請殷老頭在右側坐下,劉忠坐在左側。
不管是敵是友,隻要是高手,米亦竹都會給予必要的尊重。
沒有寒暄,米亦竹開口,直接讓他說明來意。
殷老頭先是代表寒玉宮,對米亦竹伸出援手表示感謝,接著又表示寒玉宮的弟子籌集了四萬五千枚金幣,用作盛興公撫恤之用。
米亦竹現在家資頗豐,對這幾萬枚金幣倒是不太在意,不過他對這個有零有整的數字,感到十分奇怪。
殷老頭說原本是準備了五萬枚金幣,然後就閉上了嘴巴,看向站在米亦竹身後的懷山。
懷山臉色大變,急忙彎腰低頭。
米亦竹轉過頭看了看懷山,笑著說你這家夥還算老實。
“不該奴婢拿的,一枚金幣也不能要!”懷山的臉上突然掛上了笑容。
米亦竹將頭轉迴來,笑著對殷老頭說自己收到的還是五萬枚金幣。
殷老頭這才明白,自己這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不過他對懷山那有些陰狠的目光,表現得毫不在乎。
一個盛興府的太監,還沒有放在殷老頭的眼裏。
收了錢的米亦竹,心情明顯好上許多,不但耐著性子跟殷老頭聊了會天,還讓劉忠代自己陪他吃了頓飯,據說兩位一段聊得十分愉快。
其實就算寒玉宮不來求和,米亦竹也不會采取進一步的行動,春節將至,他也變得忙碌起來。
最重要的,就是主持內府的年終總結。
卷宗,可以讓劉忠代為批閱,內府,自己平日裏也可以不去,可這年終的大會,米亦竹不得不親自參加。
內府已提前將各局的總結送來,看著那厚厚的一摞卷宗,米亦竹頭痛無比。
打開最上麵的一卷,才看了幾行,米亦竹就覺得有些頭暈,他合上卷宗,想了想,把這歸結於體內的毒素不允許自己從事這項繁重的任務。
喚來劉忠,讓他認真看完,然後提煉出其中的精華,直接講給自己聽。
等到了總結大會的那天,米亦竹帶著懷山和劉忠,不情不願的上了馬車。等到了內府,方總管早已帶著大小官員,整整齊齊的站在大門外等候。
米亦竹扶著懷山的手臂下車,方總管帶著眾人立刻跪了下去。
笑嗬嗬的上前將方總管扶起,然後吩咐諸位起身,目光掃視一圈後,抬腿朝大門口走去。
進到大堂,主事以上的跟著進去,小吏們則在院子裏候著,需要他們的時候,才能進去迴話。
這該死的等級製度!
米亦竹在正中坐下,剛才掃視一圈,他發現了三道熟悉的身影。
兩位是米亦竹的伴讀,現在在院子裏老老實實的站著,還有一位,則是他的姐夫,現在已晉為主事,正在階下站著。
方總管坐在米亦竹的左側,劉忠坐在他的右側,懷山則站在他的身後伺候。
階下有座的,都是員外郎,或者是與員外郎同級,其餘的主事,都規規矩矩的站成幾排,一個個彎腰低頭做恭敬狀。
主事們先說,員外郎總結,方總管和劉忠負責點評。
至於米亦竹,他給自己的角色定位,隻是出席!
隻有中書局的阮主事匯報時,他才認真聽了兩句,見方總管和劉忠在輕輕點頭,這才放下心來,繼續開始不負責任的神遊天外。
這一匯報,就用去了大半天的時間,最後,方總管請米亦竹訓示。
米亦竹精神一振,他的發言十分簡短,大意無非就是有解決不了的事情,匯報給方總管,方總管要是拿不定主意,找劉忠商議。除了想要給內府謀求福利,或者是捅了什麽天大的摟子,否則,最好不要來麻煩自己。
盛興公可是很忙的,光是對付魔教這一件事情,就得讓他必須全身心的投入。
眾人都知道米亦竹的慵懶,可當他這麽直白的當著眾人的麵講出來,還是讓大家感到非常意外。
一個個的,麵麵相覷!
講完後,米亦竹隨即起身,說已經在醉仙樓安排了酒席,落衙後大家自行前往。
辛苦了一年,盛興公決定犒勞大家一下,順道也與民同樂。
就連院中的小吏,也在受邀之列。
等諸位官員將米亦竹送上馬車,院內,已是一片歡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