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五仙聚集 大世將至(求收藏求訂閱)
金丹飄出手上,無數金丹真文浮現,調坎離,弄水火,搬運龍虎之氣,凝聚不朽之性···
東方生靈,特別是屬木之種族紛紛修煉金丹之道,金丹雖可用妖獸內丹來練,但最適合的材料終究是靈草靈花,對於他人或許難得,但對於木之種族來說,簡直不要太簡單。
金丹之道凝聚的氣運遠高於人仙之道,老子潛心凝練的金丹之道非同小可,到最後,老子甚至直接出手,凝聚一座山峰,將這枚金丹放至山峰之上。
金丹發射無上金光,金丹之道的所有奧秘,毫無保留的傳送給任何試圖觀看的人。
最後,老子從手裏拿出一件碑狀上品先天靈寶,將這件先天靈寶扔到山峰之上,這件先天靈寶也叫做蜀山碑,所以金丹所處的山峰也被東方生靈稱作蜀山。
老子做完這一切之後,從天空下降,又迴到了太清宮中。
元始天尊再也忍不了了,七大未來聖人裏,隻剩下通天,西王母以及太元聖母還沒有創出教化途徑,元始天尊隻能容忍這三個人走在他的前麵。
見到老子迴歸,元始天尊快步走向太清宮。
老子在太清宮中看到元始天尊前來,就知道元始天尊是為了他的天仙之道。
老子對於元始天尊的天仙之道也有一些了解,隻是那時候老子需要自我完善金丹之道,所以對於元始天尊的天仙之道就愛莫能助了。
元始天尊一來到太清宮中,就連忙說道:“恭喜大兄創出金丹之道···”
元始天尊隨便恭喜了老子幾句,然後就問下自己的天仙之道。
元始天尊也不明白怎麽了,自己的天仙之道就是寧死走不入金仙之中,進入金仙才可以說得上登堂入室,你這個道連幫助他們不朽都做不到,那修個有什麽勁。
老子現在空出手來,仔細研究元始天尊的天仙之道,發現元始天尊的天仙之道已經非常成熟,但就是不知道為什麽,金仙之阻礙就是破不進去。
老子又用金丹之道對比天仙之道,最後才發現問題。
老子對著元始天尊說道:“二弟,你這天仙之道過於順從天地,天地怎會願意無窮無盡的修煉者出現,過度順從導致連金仙之門都無法進入,這是大忌。”
元始天尊有些皺眉,他並不明白順從天地有什麽不對。
元始天尊有些疑慮的道:“天地演化靈氣不就是為了讓眾神修行,如若不欲讓眾神修行,直接不演化靈氣即可,為何又讓我等修煉?”
老子搖頭道:“並不是天地演化靈氣才能修行,靈氣與魔氣,清氣,濁氣並無什麽不同,隻是靈氣溫和,最適合我等搬運,所以才會使用靈氣作為修煉材料。
但並不是說沒有靈氣我等就無法修行,靈氣,隻是我等超脫的動力,沒有靈氣那就用魔氣,沒有魔氣就用清氣,濁氣,甚至使用天地萬物來超脫都可以,並不是說一定得用靈氣。”
望著元始天尊依舊疑惑的麵孔,老子歎了口氣道:“如果天地要讓我們當做傀儡一般任由擺布,你也要自我泯滅神智嗎!”
老子說完最後一句話,明顯有些嚴厲了,顯然是元始天尊的順從之意過於濃重,甚至已經開始失去本心,現在完全是以天心為我心,天意為我意。
這是萬萬不可取的,修煉者隻為超脫,超脫天地之間,超脫無盡束縛,怎麽可能自己給自己造了一個太上皇,任何修煉者都不可能一味順從他人,哪怕是天地也不可能。
老子心性雖修行無為之道,但這隻是代表他無為而作,冷眼旁觀,這並不代表他就任人擺布,隨意捉弄,老子也有自己的驕傲。
老子的話語如同當頭棒喝,瞬間就將元始天尊給打醒。
元始天尊顧不得迴到玉虛宮,直接在太清宮內盤膝坐下,三寶玉如意在他頭頂上發出三寶神光。
福,祿,壽三光照耀,元始天尊福至心靈,瞬間就手拿三寶玉如意衝向天空。
“我乃元始天尊,今日創下天仙之道,天仙者,順天而行,知曉天數,為道行之強者,天仙,立!”
三寶玉如意照耀無上神光,在天空中闡述著天之道理,昆侖山同樣共鳴東方祖脈,元始天尊的身形如同老子一樣被照射到洪荒東方之中。
隻是天仙之道聚集的氣運與人仙之道差不多,畢竟修煉天仙之道就得扔下自己的攻擊與防禦,隻有強大的道行,那這有什麽用啊。
除了天庭讓一些妖族修煉天仙之道外,大部分洪荒生靈還是選擇修煉神仙之道或者金丹之道。
神仙之道能夠極大增長戰鬥力,金丹之道則是可以兼修,還能有恢複力,如果不幸身亡還能利用金丹複活,雖然就此失去所有前途,但好歹撿迴了一條命。
元始天尊也不在意這一時之得失,闡述天仙之道完畢後,就將三寶玉如意收迴。
太玄盤踞在陰陽天中,冷眼旁觀元始天尊與老子立下教化途徑。
這是必然會出現的局勢,縱使阻止也不過阻止一時片刻,不可能永遠阻止,所以太玄不如就看著就好了。
太玄開始思考日後局勢,雖然定了先天聖人之位,可他們現在連混元金仙大圓滿都沒修煉到,更何況據鴻鈞所言,洪荒以後的混元大羅金仙是不會少的。
混元大羅金仙等同於先天聖人,但隻能如同後天聖人一樣旁聽天數,可天數雖然定下,卻並不代表隻能聽從。
混元大羅金仙依舊能夠下局步子,所以日後的視力就是一個極大的問題。
太玄坐擁整座無垠星空,所以就要更強大的力量,不然被人扯下無垠星空之主的業位就有點可憐了。
太玄必須思索更多的真種之法,神仙之道對於修煉速度與旁人並無差距,但唯有戰鬥力這一項屬實巔峰。
太玄感覺自己距離斬出自我屍也越來越近了,當自我屍被斬出之時,即是混元金仙大圓滿之刻。
即如此,那就不可以再耽擱了。
就在太玄打算實施計劃之時,天空之中突然傳來一陣異響,這股異響十分奇特,唯有創出教化途徑的人才能聽見。
帝俊,東王公,冥河,鎮元子,女媧,老子,元始天尊。
感覺到這六人的神識氣息,太玄並沒有感到意外,後三位才剛剛見過,前四位是第一個創出教化途徑,有什麽意外的。
可接下來,太玄才感覺事情有些出乎意料。
居然是西王母,太元聖母以及通天?!
太玄有些詫異,這三人居然也創出了教化途徑,可他們並沒有展示於天地之中。
若說沒有辦法展示與整個天地太玄還相信,但連一方之地都無法顯現,太玄就不怎麽相信了。
太陰太陽高掛星空,除了一些隱秘之地之外,任何事物都無法逃過太玄的眼睛。
可就算如此,太玄依舊沒有看到這三人的教化途徑之顯現,這三人到底在隱藏些什麽。
西王母,太元聖母以及通天明顯也不知道發生什麽了,居然會被連接到這個奇異空間。
他們三人原本還想藏拙,但這奇異空間還是暴露了他們。
老子對著通天問道:“三弟,你之途徑為何物?”
通天皺了皺眉,顯然有些不想迴答,可不迴答又不行,所以就勉強說道:“器修之道。”
元始天尊聽後,下意識的訓斥道:“依靠外物修行,能成什麽大氣候,怎的研究如此小道。”
通天聽後臉色大變,哪怕隻是神識在此,也是透露無邊劍氣。
通天怒道:“若你想要開戰,那就盡管來,我若怕你半分,我立馬自絕於天地!”
通天劍眉舒展,渾身上下散發無邊鋒銳劍氣,這分明在訴說著,他通天所說的一切都不是假的,若要開戰,他立馬就來。
元始天尊臉色一變,想要開口緩和,但又拉不下這個顏麵,兩人就僵在原地。
老子無奈,但又不能讓其餘幾人在這裏看笑話,所以就上前打圓場道:“三弟,你二兄所言隻是無心之語,不用如此劍拔弩張,我等依舊在昆侖等著你迴來。”
聽到老子迴話,通天微微收斂劍氣,但還是迴絕道:“我一人在東海之上十分安好,就不用迴昆侖了。”
西王母這時候找到機會,溫聲軟語的勸道:“四海之上,靈氣稀薄,生靈資質低下,通天道兄,你不是最愛收徒嗎?不如迴到昆侖山上,我西昆侖上也有幾個上佳徒兒等著通天道兄來收。”
通天也不給西王母麵子,依舊迴絕道:“四海之上,靈氣雖然稀薄,但卻清靜自在,我何必迴到昆侖山上自討沒趣,某個人喜歡昆侖山清靜,那我就還他的清靜,我去享受我自己的清靜,兩者相安無事,豈不更好。”
西王母也無話可說了,隻能暗離去。
但就在這時,太玄突然開口道:“我開辟神仙之道,老子開辟金丹之道,元始開辟天仙之道,通天開辟器修之道,女媧師妹開辟人仙之道,鎮元子開辟地仙之道,冥河開辟殺伐之道,帝俊開辟天庭之道,不知二位女神開辟何種教化途徑。”
太玄一般不開口,但一開口必定直中正題。
雖然不知曉西王母以及太元聖母開辟的是何種教化途徑,但太玄依舊不想稱唿道友亦或者師妹,隻稱唿女神二字。
西王母臉色微變,但還是說道:“我開辟鬼仙之道,太元開辟山神之道。”
太玄眉頭微皺,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天地人神鬼齊聚,天地五仙出世,這就是這奇異空間開啟的原因嗎。
但他聽到太元聖母開辟了山神之道後,突然笑了起來。
山神之道與地仙之道,重合之多簡直不用多說,看來自己有事情要做了。
一旁的女媧明顯也想到了這個途徑,兩者相視一笑,顯然是準備搞些事情。
明天開始萬字大章合集e?(?>?<)?3
金丹飄出手上,無數金丹真文浮現,調坎離,弄水火,搬運龍虎之氣,凝聚不朽之性···
東方生靈,特別是屬木之種族紛紛修煉金丹之道,金丹雖可用妖獸內丹來練,但最適合的材料終究是靈草靈花,對於他人或許難得,但對於木之種族來說,簡直不要太簡單。
金丹之道凝聚的氣運遠高於人仙之道,老子潛心凝練的金丹之道非同小可,到最後,老子甚至直接出手,凝聚一座山峰,將這枚金丹放至山峰之上。
金丹發射無上金光,金丹之道的所有奧秘,毫無保留的傳送給任何試圖觀看的人。
最後,老子從手裏拿出一件碑狀上品先天靈寶,將這件先天靈寶扔到山峰之上,這件先天靈寶也叫做蜀山碑,所以金丹所處的山峰也被東方生靈稱作蜀山。
老子做完這一切之後,從天空下降,又迴到了太清宮中。
元始天尊再也忍不了了,七大未來聖人裏,隻剩下通天,西王母以及太元聖母還沒有創出教化途徑,元始天尊隻能容忍這三個人走在他的前麵。
見到老子迴歸,元始天尊快步走向太清宮。
老子在太清宮中看到元始天尊前來,就知道元始天尊是為了他的天仙之道。
老子對於元始天尊的天仙之道也有一些了解,隻是那時候老子需要自我完善金丹之道,所以對於元始天尊的天仙之道就愛莫能助了。
元始天尊一來到太清宮中,就連忙說道:“恭喜大兄創出金丹之道···”
元始天尊隨便恭喜了老子幾句,然後就問下自己的天仙之道。
元始天尊也不明白怎麽了,自己的天仙之道就是寧死走不入金仙之中,進入金仙才可以說得上登堂入室,你這個道連幫助他們不朽都做不到,那修個有什麽勁。
老子現在空出手來,仔細研究元始天尊的天仙之道,發現元始天尊的天仙之道已經非常成熟,但就是不知道為什麽,金仙之阻礙就是破不進去。
老子又用金丹之道對比天仙之道,最後才發現問題。
老子對著元始天尊說道:“二弟,你這天仙之道過於順從天地,天地怎會願意無窮無盡的修煉者出現,過度順從導致連金仙之門都無法進入,這是大忌。”
元始天尊有些皺眉,他並不明白順從天地有什麽不對。
元始天尊有些疑慮的道:“天地演化靈氣不就是為了讓眾神修行,如若不欲讓眾神修行,直接不演化靈氣即可,為何又讓我等修煉?”
老子搖頭道:“並不是天地演化靈氣才能修行,靈氣與魔氣,清氣,濁氣並無什麽不同,隻是靈氣溫和,最適合我等搬運,所以才會使用靈氣作為修煉材料。
但並不是說沒有靈氣我等就無法修行,靈氣,隻是我等超脫的動力,沒有靈氣那就用魔氣,沒有魔氣就用清氣,濁氣,甚至使用天地萬物來超脫都可以,並不是說一定得用靈氣。”
望著元始天尊依舊疑惑的麵孔,老子歎了口氣道:“如果天地要讓我們當做傀儡一般任由擺布,你也要自我泯滅神智嗎!”
老子說完最後一句話,明顯有些嚴厲了,顯然是元始天尊的順從之意過於濃重,甚至已經開始失去本心,現在完全是以天心為我心,天意為我意。
這是萬萬不可取的,修煉者隻為超脫,超脫天地之間,超脫無盡束縛,怎麽可能自己給自己造了一個太上皇,任何修煉者都不可能一味順從他人,哪怕是天地也不可能。
老子心性雖修行無為之道,但這隻是代表他無為而作,冷眼旁觀,這並不代表他就任人擺布,隨意捉弄,老子也有自己的驕傲。
老子的話語如同當頭棒喝,瞬間就將元始天尊給打醒。
元始天尊顧不得迴到玉虛宮,直接在太清宮內盤膝坐下,三寶玉如意在他頭頂上發出三寶神光。
福,祿,壽三光照耀,元始天尊福至心靈,瞬間就手拿三寶玉如意衝向天空。
“我乃元始天尊,今日創下天仙之道,天仙者,順天而行,知曉天數,為道行之強者,天仙,立!”
三寶玉如意照耀無上神光,在天空中闡述著天之道理,昆侖山同樣共鳴東方祖脈,元始天尊的身形如同老子一樣被照射到洪荒東方之中。
隻是天仙之道聚集的氣運與人仙之道差不多,畢竟修煉天仙之道就得扔下自己的攻擊與防禦,隻有強大的道行,那這有什麽用啊。
除了天庭讓一些妖族修煉天仙之道外,大部分洪荒生靈還是選擇修煉神仙之道或者金丹之道。
神仙之道能夠極大增長戰鬥力,金丹之道則是可以兼修,還能有恢複力,如果不幸身亡還能利用金丹複活,雖然就此失去所有前途,但好歹撿迴了一條命。
元始天尊也不在意這一時之得失,闡述天仙之道完畢後,就將三寶玉如意收迴。
太玄盤踞在陰陽天中,冷眼旁觀元始天尊與老子立下教化途徑。
這是必然會出現的局勢,縱使阻止也不過阻止一時片刻,不可能永遠阻止,所以太玄不如就看著就好了。
太玄開始思考日後局勢,雖然定了先天聖人之位,可他們現在連混元金仙大圓滿都沒修煉到,更何況據鴻鈞所言,洪荒以後的混元大羅金仙是不會少的。
混元大羅金仙等同於先天聖人,但隻能如同後天聖人一樣旁聽天數,可天數雖然定下,卻並不代表隻能聽從。
混元大羅金仙依舊能夠下局步子,所以日後的視力就是一個極大的問題。
太玄坐擁整座無垠星空,所以就要更強大的力量,不然被人扯下無垠星空之主的業位就有點可憐了。
太玄必須思索更多的真種之法,神仙之道對於修煉速度與旁人並無差距,但唯有戰鬥力這一項屬實巔峰。
太玄感覺自己距離斬出自我屍也越來越近了,當自我屍被斬出之時,即是混元金仙大圓滿之刻。
即如此,那就不可以再耽擱了。
就在太玄打算實施計劃之時,天空之中突然傳來一陣異響,這股異響十分奇特,唯有創出教化途徑的人才能聽見。
帝俊,東王公,冥河,鎮元子,女媧,老子,元始天尊。
感覺到這六人的神識氣息,太玄並沒有感到意外,後三位才剛剛見過,前四位是第一個創出教化途徑,有什麽意外的。
可接下來,太玄才感覺事情有些出乎意料。
居然是西王母,太元聖母以及通天?!
太玄有些詫異,這三人居然也創出了教化途徑,可他們並沒有展示於天地之中。
若說沒有辦法展示與整個天地太玄還相信,但連一方之地都無法顯現,太玄就不怎麽相信了。
太陰太陽高掛星空,除了一些隱秘之地之外,任何事物都無法逃過太玄的眼睛。
可就算如此,太玄依舊沒有看到這三人的教化途徑之顯現,這三人到底在隱藏些什麽。
西王母,太元聖母以及通天明顯也不知道發生什麽了,居然會被連接到這個奇異空間。
他們三人原本還想藏拙,但這奇異空間還是暴露了他們。
老子對著通天問道:“三弟,你之途徑為何物?”
通天皺了皺眉,顯然有些不想迴答,可不迴答又不行,所以就勉強說道:“器修之道。”
元始天尊聽後,下意識的訓斥道:“依靠外物修行,能成什麽大氣候,怎的研究如此小道。”
通天聽後臉色大變,哪怕隻是神識在此,也是透露無邊劍氣。
通天怒道:“若你想要開戰,那就盡管來,我若怕你半分,我立馬自絕於天地!”
通天劍眉舒展,渾身上下散發無邊鋒銳劍氣,這分明在訴說著,他通天所說的一切都不是假的,若要開戰,他立馬就來。
元始天尊臉色一變,想要開口緩和,但又拉不下這個顏麵,兩人就僵在原地。
老子無奈,但又不能讓其餘幾人在這裏看笑話,所以就上前打圓場道:“三弟,你二兄所言隻是無心之語,不用如此劍拔弩張,我等依舊在昆侖等著你迴來。”
聽到老子迴話,通天微微收斂劍氣,但還是迴絕道:“我一人在東海之上十分安好,就不用迴昆侖了。”
西王母這時候找到機會,溫聲軟語的勸道:“四海之上,靈氣稀薄,生靈資質低下,通天道兄,你不是最愛收徒嗎?不如迴到昆侖山上,我西昆侖上也有幾個上佳徒兒等著通天道兄來收。”
通天也不給西王母麵子,依舊迴絕道:“四海之上,靈氣雖然稀薄,但卻清靜自在,我何必迴到昆侖山上自討沒趣,某個人喜歡昆侖山清靜,那我就還他的清靜,我去享受我自己的清靜,兩者相安無事,豈不更好。”
西王母也無話可說了,隻能暗離去。
但就在這時,太玄突然開口道:“我開辟神仙之道,老子開辟金丹之道,元始開辟天仙之道,通天開辟器修之道,女媧師妹開辟人仙之道,鎮元子開辟地仙之道,冥河開辟殺伐之道,帝俊開辟天庭之道,不知二位女神開辟何種教化途徑。”
太玄一般不開口,但一開口必定直中正題。
雖然不知曉西王母以及太元聖母開辟的是何種教化途徑,但太玄依舊不想稱唿道友亦或者師妹,隻稱唿女神二字。
西王母臉色微變,但還是說道:“我開辟鬼仙之道,太元開辟山神之道。”
太玄眉頭微皺,天仙,地仙,神仙,人仙,鬼仙,天地人神鬼齊聚,天地五仙出世,這就是這奇異空間開啟的原因嗎。
但他聽到太元聖母開辟了山神之道後,突然笑了起來。
山神之道與地仙之道,重合之多簡直不用多說,看來自己有事情要做了。
一旁的女媧明顯也想到了這個途徑,兩者相視一笑,顯然是準備搞些事情。
明天開始萬字大章合集e?(?>?<)?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