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殿下,我…我身子不礙事了。」方海感動地說不出話來,其實他已經做好了被逐出二皇子府的打算,畢竟父親已經被貶出朝堂,於二皇子而言,方家已經沒有什麽用了。
他沒想到二皇子竟然如此重情重義,還看重他的才華,肯教他繼續效力。
第16章 做飯吧
二皇子笑容溫和:「如此,本王就放心了,你且下去吧。」
方海感激涕零地退下了,二皇子當即就冷了臉,他拍了拍李川連的肩膀道:「川連當初一定不解,方海此人隻是個繡花枕頭,本王為何還要你與他平起平坐吧。」
李川連頷首不語,他是二皇子的伴讀,兩人可以說是情同兄弟,可後來就有了方海的加入,他不傻,方海吟詩作詞有些天賦,但謀略方麵卻沒有什麽可取之處。
之所以待方海如上賓,是因為他背後的方尚書。
朝堂上雖說局勢簡單,畢竟繼承人隻有兩位,大公主又毀容、斷腿,二皇子就成了唯一的人選,可百鉞向來有禪讓的先例,這個唯一的繼承人並不穩固。
尤其自左相江三言告老還鄉後,朝堂上隻剩下一個右丞相褚源,聖上也從來不提選拔左丞相的事。
以右丞相褚源為首的保皇派,隻忠心於當今聖上,真正投靠二皇子的人隻有工部尚書和禮部尚書兩位大臣。
如今禮部的方尚書被踢出朝堂,眼下能在朝堂上為二皇子說上話的人就隻剩下工部尚書了。
李川連想到這跪下去道:「是川連無用,伯父他們一心為公,並不想參與朝堂之爭,待殿下您登上大寶,我們李家自然會忠於您。」
二皇子眼神幽暗,隨後笑笑道:「川連不必自責,李家都是肱骨之臣,忠於父皇並無不對,本王登基後自然也會繼續重用,隻要李家不倒戈到皇姐那邊就好。」
李家祖上兩代都是太師,在朝堂上的分量舉足輕重,他雖然爭取到了李家這一輩中的佼佼者做伴讀,但大公主的啟蒙老師卻是李家人。
二皇子微微仰頭,深吸一口氣,父皇不公,朝臣不公,誰都不把他放在眼裏,他偏要讓這些人看看,到底誰才是真龍天子。
「殿下放心,我伯父他們絕不會站到大公主那邊的。」
李川連語氣篤定,祖父李錙,也就是百鉞的開國太師,曾官拜丞相的李太傅留下祖訓,李氏子孫隻忠於坐鎮龍椅的聖上,絕不歸附於任何勢力,也絕不參與皇子們的黨派之爭。
所以,即使沒辦法爭取到伯父他們的支持,也不用擔心李家會選擇大公主。
二皇子麵沉如水,他對李家的家訓也有耳聞,所以才沒有遷怒李川連:「離皇姐大婚隻有十幾日了,你多上上心,務必要把事情做到滴水不漏。」
「殿下放心,到時候不會有人知道是我們出的手,不過國師府那位小姐若是被押入天牢,以後還怎麽為我們所用?」
李川連一臉困惑,不懂二皇子的安排,前朝那幫烏合之眾缺一個帶頭的,齊予的身份最是合適,若是齊予死了,那麽這幫人就隻有剿滅了,免得招攬不成反而擋了路。
見李川連想不通,二皇子心道再怎麽為人稱道的當世才子,心思謀略與他相比終究還是弱了些:「你覺得一個頂著駙馬頭銜的國師府小姐好掌控,還是一個落草為寇、人人喊打的逃犯更好掌控。」
「殿下的意思是……我懂了,殿下高明。」李川連想到什麽,頓覺豁然開朗,他就說殿下絕不會做這些無用的殺招,原來是釜底抽薪之計,屆時那齊予別無選擇,隻有歸順。
二皇子暗笑一聲:「既然齊予不走我們安排的路,那就讓她走投無路,到時候誰給她指條生路,她還不得跪著搖尾巴。」
李川連忽然覺得這樣子的二皇子有些陌生,陌生的讓人遍體生寒,隨後他搖了搖頭,把自己莫名其妙的想法丟之腦後。
夜色沉沉,京郊小院裏一直推著輪椅的人也停下了腳步。齊予看著久久不語的大公主,輕聲道:「公主,天色不早了,該用晚飯了。」
大公主看著昏暗的天空,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何,竟然就這樣被齊予推著養了一下午的神,看來這京郊的環境確實宜人,小院也幽靜,果然很適合小住幾日。
「本宮讓國師府的人都迴去了,來得急也沒有帶廚子,這附近可有酒樓茶肆?」
她好像很久沒有這樣冒失了,上一次顧頭不顧尾還是年少時,今日也不知怎麽了,許是終於下定決心要反擊,卻還忍不住顧念曾經的手足親情,所以才致使心思雜亂吧。
寒水那丫頭也不知道怎麽迴事,這一躲出去就半天,竟然也忘了帶廚子過來的事,看來最近是太縱著這丫頭了。
人不在也中槍的寒水:您不是說就住一天嗎?什麽時候改主意了!
齊予扶著輪椅的手微微用力,讓國師府的人都迴去了?還要帶廚子?聽著意思是要常住?
她忍不住也有點懷疑了,這個反派公主不會真的對她圖謀不軌?蟬衣說的都是真的?太可怕了吧。
「這裏是京郊,沒有酒樓,不如讓公主府的人簡單做一點?另外,我有些想李媽媽和爹爹了,準備明日一早就迴國師府。」
齊予鬥著膽子暗示一番,什麽帶廚子來,要來也是來伺候您自己的,反派的愛,她要不起。
大公主轉動輪椅,麵對著齊予,盯了許久也不說話。
</br>
他沒想到二皇子竟然如此重情重義,還看重他的才華,肯教他繼續效力。
第16章 做飯吧
二皇子笑容溫和:「如此,本王就放心了,你且下去吧。」
方海感激涕零地退下了,二皇子當即就冷了臉,他拍了拍李川連的肩膀道:「川連當初一定不解,方海此人隻是個繡花枕頭,本王為何還要你與他平起平坐吧。」
李川連頷首不語,他是二皇子的伴讀,兩人可以說是情同兄弟,可後來就有了方海的加入,他不傻,方海吟詩作詞有些天賦,但謀略方麵卻沒有什麽可取之處。
之所以待方海如上賓,是因為他背後的方尚書。
朝堂上雖說局勢簡單,畢竟繼承人隻有兩位,大公主又毀容、斷腿,二皇子就成了唯一的人選,可百鉞向來有禪讓的先例,這個唯一的繼承人並不穩固。
尤其自左相江三言告老還鄉後,朝堂上隻剩下一個右丞相褚源,聖上也從來不提選拔左丞相的事。
以右丞相褚源為首的保皇派,隻忠心於當今聖上,真正投靠二皇子的人隻有工部尚書和禮部尚書兩位大臣。
如今禮部的方尚書被踢出朝堂,眼下能在朝堂上為二皇子說上話的人就隻剩下工部尚書了。
李川連想到這跪下去道:「是川連無用,伯父他們一心為公,並不想參與朝堂之爭,待殿下您登上大寶,我們李家自然會忠於您。」
二皇子眼神幽暗,隨後笑笑道:「川連不必自責,李家都是肱骨之臣,忠於父皇並無不對,本王登基後自然也會繼續重用,隻要李家不倒戈到皇姐那邊就好。」
李家祖上兩代都是太師,在朝堂上的分量舉足輕重,他雖然爭取到了李家這一輩中的佼佼者做伴讀,但大公主的啟蒙老師卻是李家人。
二皇子微微仰頭,深吸一口氣,父皇不公,朝臣不公,誰都不把他放在眼裏,他偏要讓這些人看看,到底誰才是真龍天子。
「殿下放心,我伯父他們絕不會站到大公主那邊的。」
李川連語氣篤定,祖父李錙,也就是百鉞的開國太師,曾官拜丞相的李太傅留下祖訓,李氏子孫隻忠於坐鎮龍椅的聖上,絕不歸附於任何勢力,也絕不參與皇子們的黨派之爭。
所以,即使沒辦法爭取到伯父他們的支持,也不用擔心李家會選擇大公主。
二皇子麵沉如水,他對李家的家訓也有耳聞,所以才沒有遷怒李川連:「離皇姐大婚隻有十幾日了,你多上上心,務必要把事情做到滴水不漏。」
「殿下放心,到時候不會有人知道是我們出的手,不過國師府那位小姐若是被押入天牢,以後還怎麽為我們所用?」
李川連一臉困惑,不懂二皇子的安排,前朝那幫烏合之眾缺一個帶頭的,齊予的身份最是合適,若是齊予死了,那麽這幫人就隻有剿滅了,免得招攬不成反而擋了路。
見李川連想不通,二皇子心道再怎麽為人稱道的當世才子,心思謀略與他相比終究還是弱了些:「你覺得一個頂著駙馬頭銜的國師府小姐好掌控,還是一個落草為寇、人人喊打的逃犯更好掌控。」
「殿下的意思是……我懂了,殿下高明。」李川連想到什麽,頓覺豁然開朗,他就說殿下絕不會做這些無用的殺招,原來是釜底抽薪之計,屆時那齊予別無選擇,隻有歸順。
二皇子暗笑一聲:「既然齊予不走我們安排的路,那就讓她走投無路,到時候誰給她指條生路,她還不得跪著搖尾巴。」
李川連忽然覺得這樣子的二皇子有些陌生,陌生的讓人遍體生寒,隨後他搖了搖頭,把自己莫名其妙的想法丟之腦後。
夜色沉沉,京郊小院裏一直推著輪椅的人也停下了腳步。齊予看著久久不語的大公主,輕聲道:「公主,天色不早了,該用晚飯了。」
大公主看著昏暗的天空,她也不知道自己為何,竟然就這樣被齊予推著養了一下午的神,看來這京郊的環境確實宜人,小院也幽靜,果然很適合小住幾日。
「本宮讓國師府的人都迴去了,來得急也沒有帶廚子,這附近可有酒樓茶肆?」
她好像很久沒有這樣冒失了,上一次顧頭不顧尾還是年少時,今日也不知怎麽了,許是終於下定決心要反擊,卻還忍不住顧念曾經的手足親情,所以才致使心思雜亂吧。
寒水那丫頭也不知道怎麽迴事,這一躲出去就半天,竟然也忘了帶廚子過來的事,看來最近是太縱著這丫頭了。
人不在也中槍的寒水:您不是說就住一天嗎?什麽時候改主意了!
齊予扶著輪椅的手微微用力,讓國師府的人都迴去了?還要帶廚子?聽著意思是要常住?
她忍不住也有點懷疑了,這個反派公主不會真的對她圖謀不軌?蟬衣說的都是真的?太可怕了吧。
「這裏是京郊,沒有酒樓,不如讓公主府的人簡單做一點?另外,我有些想李媽媽和爹爹了,準備明日一早就迴國師府。」
齊予鬥著膽子暗示一番,什麽帶廚子來,要來也是來伺候您自己的,反派的愛,她要不起。
大公主轉動輪椅,麵對著齊予,盯了許久也不說話。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