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桌人的目光都匯聚在老太君身上。
“覃嵐有個副將,是你給選的。”老太君將臉埋在舉起的碗裏喝湯。
“叫葉棲,十七了吧?”
“是我麾下百夫長的獨子,家世簡單,住在城南銀柳巷,剛滿十七,還未議親。”國公二子程繼開接過話來。
“程娘子應當是見過的。家世清白就好。”
“是程娘子自己有心嫁與葉棲?”
“不是,是我自己想的,打聽好了才好與她說,否則耽誤了人家小娘子。”
“祖母不心疼下霖兒嗎?他一連兩封家書,言辭懇切,難道不是對程娘子有意嗎?”二夫人楊氏急切地說。
“你想成全他,你娘家哥哥能同意嗎?”實際的原因卻是程家曆代絕不予親上加親,老太君怕日後曾孫傷心,曾外孫女麻煩。
“霖兒現在浴血沙場,心裏肯定惦念心儀的女娘,想早點迴來呢。要是迴來看見他最喜歡的被他曾祖母撮合著嫁了別人……那混賬還不得鬧翻天?”
“你可看輕你家兒子嘍,兒女情長他哪會放在心上?”
“他會的,您何時看過他寫家書?完了完了,要傷心死了!”
“那就且等他迴來再看。”
“可是許給了葉棲,也是去將軍府走動,跟咱們也差著一層。”程繼開幫著自己的夫人。
“把葉棲要迴來,在府上住一段,等楚歆認親的宴席辦了,再讓他迴去準備婚事不遲,我也定給他們備下大大的賀禮。”
楊大娘子這頓飯吃的如同嚼蠟,她家那個混球她最了解,上了戰場狠辣,私下裏為人著想不念自己,怕他傷心難過,整夜整夜地想著睡不著。
三十這一天,朝堂歇了假,街上的商鋪也都歇了業,路上大多隻剩流民。北風一吹,雪一邊下一邊化,抽在臉上就像下刀子。
荔逴寅時就起了身,走到外麵的時候,玉清嫂也跟著出來了。
街上早已有人在等著粥棚加水填米。有幾個勤快的,也不知是餓醒了還是太冷沒敢睡,正在清理粥棚前的積雪,棚裏的物件被飄進來的雪花覆蓋,他們用衣袖,小心地擦拭。還有幾個人不知哪裏找來木條子,在加固粥棚。荔逴走過去,仔細打量了他們。看到荔逴,幾個人紛紛迴頭給荔逴彎腰行禮。
“天這麽冷,你們這麽早就在這兒了?”
“昨天又有鬧事的人衝撞粥棚,今天過年了,也不知道還有沒有粥可以領?一家老人孩子,要是等到初五,怕餓死、凍死的就多了。哎!”因為餓和冷,他們都佝僂著身子。
荔逴點了幾個人,“你、你、你,還有你,你們幾個可還有力氣抬東西?你們幫我支個爐子。這粥棚以後由我接管,過年這幾天,發放粥、饅頭和烤餅,會烤餅續柴的8個人來幫忙,我還有好多生意需要夥計,有鋪子、房子需要修繕,能跑腿盤點的可以做夥計,像這位大叔一樣會修房子的,可以去做工匠,凡出力幫忙的,不止有餅吃,還有工錢發,有臨時的住處可以分配,願意的,在玉清嫂這裏報名。”
站著的、旁邊靠著的,牆角坐著的,好些人都挺挺腰,往荔逴這邊靠,眼裏有了光。
鶴塘搬來桌椅,幫著玉清嫂一起記錄大家應征的活計。
“哪家粥棚這麽早上工發粥的?”鶴塘一邊吐槽一邊幫忙。
幾個長得高壯的,跟著荔逴去了杏林春苑的後院,笑嗬嗬地抬著米和爐子走出來。
“大家快來看,真的有米麵和爐子,娘子她說的都是真的,大家能幹活的都快點找工,動起來就不冷了,等一會兒就有餅吃了!”
“荔逴你怎麽不叫我?我都來不及了?”桑羽腫著眼睛嘟著嘴,氣鼓鼓地說。衝進粥棚就醒了。
不過一刻,爐子已經支起,米也下了鍋,幾位年輕的婦人洗幹淨手,和了麵,幫著桑羽和玉清嫂幹活。
荔逴拉住剛剛幫忙招唿大家做事的壯漢,“我看你熱心又有力氣,你以前做什麽活計的?”
“娘子,我以前是幫著跑河運的,護著貨物經水路去各地,裝卸貨物,也幫人代收繳貨款。”
難怪這麽能張羅,那你見的人多,看人應該挺準,這樣,你幫我在流民中找20個能幹的,幫我維持著粥棚平穩,你要知道,粥棚安穩,大家才有吃食,粥棚塌了、封了,你們還得另找別的粥棚,我聽說年節期間各府粥棚至少少了一半,之前那些鬧事的,恐怕會盯上咱們,打殘打傷了他們不要緊,我們就是開醫館的,那些地痞綁了去城防營,整個正月都不能出來再鬧事了。你可明白?”
“是,我聽明白了!”
“再找10個人幫忙幹些力氣活,女娘們哪有力氣搬抬,這些糧食得來不易,我花了大價錢,撒地上吃不到嘴裏就可惜了。”
“成,肯定有願意的,早知有活計能做賺口飯吃,大家也不必忍凍挨餓。”
“我年後會接手漕運的生意,漕運我不在行,你就幫我,幹迴你的老本行。
男子怔住片刻,“多謝娘子搭救之恩!我秦放,一定幫娘子把粥棚守好!我在,粥棚就在!”
秦放本來以為荔逴要通過粥棚得些名聲或低價勞力,可看著餅子一張接一張地發給流民,知道那都是白花花的銀子流出去了。烤餅比熬粥、蒸饅頭可快得多,一會兒就能分給好些人,等不及喝粥的,抓起手邊的新雪也能把餅子順進肚子裏。真的流民吃飽了都願意找個事情幫忙,秦放找人並不太難,他讓鶴塘幫他單寫一張名單,寫了三份,他自己拿一份,給鶴塘一份留底,再給荔逴一張。
“娘子要是放心,這些人我可以教他們漕運的事,先幫娘子看著粥棚,管著這塊地方,等娘子接手漕運的生意,我們也能很快上手。”
“多謝!”荔逴給他行禮,秦放趕快溜了,再迴來時,帶著幾位老者。
“娘子,這幾位,都是村長,之前就管著村民地界,對管人管地很是熟悉,我看他們在流民中很有威望,說的話很多人會聽。我們這邊主要都是這幾個村子的人。”
“那就有勞幾位對各自村裏的人進行清點,如果有其他地方的人,也請幫忙登記造冊,之後我們按照冊子來安排臨時的住處。我有些地和鋪子在北市,齊齊整整的一塊,可以作為大家臨時的住處,等以後空出來,我還要用來做生意,大家出力掙一瓦遮頭,我落個便宜省些人工。”
“好,好啊,多些女公子。”眾人紛紛給荔逴行禮。
才半日,事情已經大概理順,村長們領著大夥分頭行動,不僅有了吃食,分了住處,還送走了三撥鬧事的人,大家有了奔頭,知道使把子力氣就能換來溫飽,領了吃食付出勞動,也不覺得是在討要,餅子吃起來格外的香。柳半程坐在屋頂上吹冷風看著大家,倒是沒用他動手。
到了晌午,雪停了,荔逴看見師父和四小隻也來領餅喝粥,又好笑又抱歉。吃飽喝足,他們也幫著給體弱的人送粥送餅。
柳半程陪著桑羽,領著村長們去北市看屋子,地方比想象中的要大,而且都是裏外兩間的小二樓,大家擠擠,還能省出好些地方不用都占著。
桑羽自從跟著荔逴,心裏總有一種好人有好報的想法,荔逴對人好,有對自己這樣悉心教導的,有對玉清嫂那樣相信依賴的,有對醫仙那樣哄著的,有對柳半程這種放任的,有對四小隻那樣糖衣炮彈的,有對流民慷慨散財的,也有不慣著縱著引著他們自食其力的,更有一些她也不懂得的對人好的方法,比如厲將軍,比如慶國公府的夫人們,比如琴鶴塘。總之桑羽看來,荔逴對所有人都好,隻是好的方式不一樣,而大家都會迴報以他們有的,信任、依賴、感激、幫助,還有錢。她昨天跟著荔逴算鋪子進賬,算到了子時末,有些她算得明白,有些還不是很懂,她知道僅昨日一天,鋪子的進賬就夠買下她幫荔逴看過的任意一間宅子。
皇宮的賞賜由一隊隊護衛護著進了各府。荔逴忙了一下午,準備了好些菜,領人護著送去了慶國公府。
宮裏的傳令官先進了慶國公府,荔逴也不忙,在門外舉著食盒等候。看宮裏的人走後,她才將食盒交給小廝。本來小廝想要進去通傳,被荔逴攔下了,隻在門口行禮,讓小廝轉達各位夫人安。
迴到杏林春苑,粥棚還在忙,荔逴也不再多管,隻吩咐要給足今晚的幹糧。
荔逴在廚房裏忙活,一個時辰後,6個冷盤、9個熱菜、熱湯熱飯就準備好了,守歲要吃的糕點、果子也都裝盤擺好。
玉清嫂第一次吃荔逴煮的飯菜,看著荔逴笑臉迎大家進門,忍不住哭了。桑羽趕緊幫她囫圇著抹幹。
大家落座,荔逴想到第一日來這裏,也是齊齊整整坐了一桌子,一直笑臉嫣然,她喜歡這種團聚。
“新的一年,祝鶴塘我的徒兒每日隻動手不動嘴,不再念我;祝荔逴我的小徒兒生意一本萬利,健健康康,少給我惹些麻煩;祝玉清你煮飯越來越好吃;祝桑羽更加勤快多多幫忙;祝半程這個呆子多說些話,不然悶葫蘆娶不到媳婦;祝杏林春苑你們四個,多多吃飯,慢點長大;祝我自己,嘿嘿,沒有病人,飲酒不醉!”
全桌人都笑出了聲。
“師父好像不是祝福,是要求。”鶴塘無奈地低著頭笑。
“大家今天辛苦了!遇見我這個禍事頭還義無反顧地幫我護我,過年呢,除了團聚,最重要的就是壓歲錢。”荔逴提出一個簍子,裏麵放了好些紅色的錢袋,一個個鄭重地發給大家,並送上自己的祝福。
“做了坊主果然不同哈?第一次拿到這麽大的紅封”柳半程笑著數錢,“他們四個那麽小,怎麽跟我的一樣多啊?”
“他們也要攢著娶媳婦啊!”
四小隻可能並不知道荔逴說的是什麽意思,隻是盯著半程將錢袋收起。
“年夜飯開席,讓我嚐嚐我的小徒弟煮的菜好不好吃,如果不好吃,我們還是玩烤餅啊?”
“嗯,好吃呀!”
玉清嫂邊吃邊流淚,連著點頭,荔逴隻是笑笑。
晚上一起守歲,即使一桌菜都吃光了,大家還是能繼續吃糕點,吃果子。四小隻整晚盯著醫仙,才沒讓他將所有糕餅連盤子一起端走藏起來。
“小徒弟,以後我每天都要吃糕點,不分給他們吃!”
“初五酒樓就開張了,以後糕餅酒菜隨便吃。反正是玉清嫂管著。”荔逴怕醫仙糾纏,拉著四小隻和桑羽在門外放煙花。星星點點的火光中,是每個人的笑臉。
北市也在放煙花,荔逴交給秦放,讓他帶迴去,畢竟是過年,隻有烤餅的年夜飯,也是年夜飯,不管光景如何,日子也會自己過去。有了光,就有希望,再苦的日子,挺一挺也總能過去。
在煙花爆竹聲中,一片喜慶熱鬧,一位村長說:“過年了,來年,平安順遂!”
大家眼含熱淚,互相道賀拜年。
慶國公府的年節從來過得簡單,家中幾位總要在重要節日領兵駐守,守著這熱鬧喜慶,守著那被煙花遮掩的人間星河。
玉樓坊的院子荔逴留給了紀封彥,女使們在放煙花,這是第一次封彥覺得熱鬧中隻有舒心,沒有擔憂,不禁看著煙花發呆傻笑。他也不知自己是醉了還是醒著,他看見阿意坐在屋頂,喝著他的酒,舉起酒壇與他同賀。第二天荔逴要來這裏過年,所以他剛過午夜,就讓院子裏的人都去酒樓歇下,自己則整夜守著小院,等著不知何時會來的荔逴。
城裏,趁著過年的契機,厲覃嵐和程仲霖帶著小股的士兵突襲了華燁縣叛軍的營地,趁著酒氣漫天的時刻,燒毀了整個營地,困死了所有的叛軍。
第二天一早,荔逴收拾好,帶著食盒、禮盒上了馬車。荔逴先開窗往外看,街道好像都睡著了,睡得深沉。
到了玉樓坊時,紀封彥正坐在門口的石獅子旁邊,無精打采地等著荔逴,看見馬車停下,猛迴頭去看,荔逴正緩緩走下馬車,他像小廝一般歡喜地迎上去。
荔逴把禮物和食盒都塞到封彥手上,迴頭對半程說:“他們如果想出去轉轉,你就帶他們去城外走走,不必等我,過了晚飯以後,再來接我就好,謝謝!”
半程燦爛一笑,看起來是對封彥,荔逴轉身進了園子。
“怎麽你自己迎出來?其他人呢?”
“謝謝你的禮物!昨天過了子時,我讓他們都去別處住了,早上才發現,沒人給咱們做飯了。”封彥一手捧著夾著東西,一手撓頭。
“那我們今天吃什麽?”
封彥低頭暗笑,“我吃你給我帶的食盒,你吃我給你煮的團圓麵。”
“覃嵐有個副將,是你給選的。”老太君將臉埋在舉起的碗裏喝湯。
“叫葉棲,十七了吧?”
“是我麾下百夫長的獨子,家世簡單,住在城南銀柳巷,剛滿十七,還未議親。”國公二子程繼開接過話來。
“程娘子應當是見過的。家世清白就好。”
“是程娘子自己有心嫁與葉棲?”
“不是,是我自己想的,打聽好了才好與她說,否則耽誤了人家小娘子。”
“祖母不心疼下霖兒嗎?他一連兩封家書,言辭懇切,難道不是對程娘子有意嗎?”二夫人楊氏急切地說。
“你想成全他,你娘家哥哥能同意嗎?”實際的原因卻是程家曆代絕不予親上加親,老太君怕日後曾孫傷心,曾外孫女麻煩。
“霖兒現在浴血沙場,心裏肯定惦念心儀的女娘,想早點迴來呢。要是迴來看見他最喜歡的被他曾祖母撮合著嫁了別人……那混賬還不得鬧翻天?”
“你可看輕你家兒子嘍,兒女情長他哪會放在心上?”
“他會的,您何時看過他寫家書?完了完了,要傷心死了!”
“那就且等他迴來再看。”
“可是許給了葉棲,也是去將軍府走動,跟咱們也差著一層。”程繼開幫著自己的夫人。
“把葉棲要迴來,在府上住一段,等楚歆認親的宴席辦了,再讓他迴去準備婚事不遲,我也定給他們備下大大的賀禮。”
楊大娘子這頓飯吃的如同嚼蠟,她家那個混球她最了解,上了戰場狠辣,私下裏為人著想不念自己,怕他傷心難過,整夜整夜地想著睡不著。
三十這一天,朝堂歇了假,街上的商鋪也都歇了業,路上大多隻剩流民。北風一吹,雪一邊下一邊化,抽在臉上就像下刀子。
荔逴寅時就起了身,走到外麵的時候,玉清嫂也跟著出來了。
街上早已有人在等著粥棚加水填米。有幾個勤快的,也不知是餓醒了還是太冷沒敢睡,正在清理粥棚前的積雪,棚裏的物件被飄進來的雪花覆蓋,他們用衣袖,小心地擦拭。還有幾個人不知哪裏找來木條子,在加固粥棚。荔逴走過去,仔細打量了他們。看到荔逴,幾個人紛紛迴頭給荔逴彎腰行禮。
“天這麽冷,你們這麽早就在這兒了?”
“昨天又有鬧事的人衝撞粥棚,今天過年了,也不知道還有沒有粥可以領?一家老人孩子,要是等到初五,怕餓死、凍死的就多了。哎!”因為餓和冷,他們都佝僂著身子。
荔逴點了幾個人,“你、你、你,還有你,你們幾個可還有力氣抬東西?你們幫我支個爐子。這粥棚以後由我接管,過年這幾天,發放粥、饅頭和烤餅,會烤餅續柴的8個人來幫忙,我還有好多生意需要夥計,有鋪子、房子需要修繕,能跑腿盤點的可以做夥計,像這位大叔一樣會修房子的,可以去做工匠,凡出力幫忙的,不止有餅吃,還有工錢發,有臨時的住處可以分配,願意的,在玉清嫂這裏報名。”
站著的、旁邊靠著的,牆角坐著的,好些人都挺挺腰,往荔逴這邊靠,眼裏有了光。
鶴塘搬來桌椅,幫著玉清嫂一起記錄大家應征的活計。
“哪家粥棚這麽早上工發粥的?”鶴塘一邊吐槽一邊幫忙。
幾個長得高壯的,跟著荔逴去了杏林春苑的後院,笑嗬嗬地抬著米和爐子走出來。
“大家快來看,真的有米麵和爐子,娘子她說的都是真的,大家能幹活的都快點找工,動起來就不冷了,等一會兒就有餅吃了!”
“荔逴你怎麽不叫我?我都來不及了?”桑羽腫著眼睛嘟著嘴,氣鼓鼓地說。衝進粥棚就醒了。
不過一刻,爐子已經支起,米也下了鍋,幾位年輕的婦人洗幹淨手,和了麵,幫著桑羽和玉清嫂幹活。
荔逴拉住剛剛幫忙招唿大家做事的壯漢,“我看你熱心又有力氣,你以前做什麽活計的?”
“娘子,我以前是幫著跑河運的,護著貨物經水路去各地,裝卸貨物,也幫人代收繳貨款。”
難怪這麽能張羅,那你見的人多,看人應該挺準,這樣,你幫我在流民中找20個能幹的,幫我維持著粥棚平穩,你要知道,粥棚安穩,大家才有吃食,粥棚塌了、封了,你們還得另找別的粥棚,我聽說年節期間各府粥棚至少少了一半,之前那些鬧事的,恐怕會盯上咱們,打殘打傷了他們不要緊,我們就是開醫館的,那些地痞綁了去城防營,整個正月都不能出來再鬧事了。你可明白?”
“是,我聽明白了!”
“再找10個人幫忙幹些力氣活,女娘們哪有力氣搬抬,這些糧食得來不易,我花了大價錢,撒地上吃不到嘴裏就可惜了。”
“成,肯定有願意的,早知有活計能做賺口飯吃,大家也不必忍凍挨餓。”
“我年後會接手漕運的生意,漕運我不在行,你就幫我,幹迴你的老本行。
男子怔住片刻,“多謝娘子搭救之恩!我秦放,一定幫娘子把粥棚守好!我在,粥棚就在!”
秦放本來以為荔逴要通過粥棚得些名聲或低價勞力,可看著餅子一張接一張地發給流民,知道那都是白花花的銀子流出去了。烤餅比熬粥、蒸饅頭可快得多,一會兒就能分給好些人,等不及喝粥的,抓起手邊的新雪也能把餅子順進肚子裏。真的流民吃飽了都願意找個事情幫忙,秦放找人並不太難,他讓鶴塘幫他單寫一張名單,寫了三份,他自己拿一份,給鶴塘一份留底,再給荔逴一張。
“娘子要是放心,這些人我可以教他們漕運的事,先幫娘子看著粥棚,管著這塊地方,等娘子接手漕運的生意,我們也能很快上手。”
“多謝!”荔逴給他行禮,秦放趕快溜了,再迴來時,帶著幾位老者。
“娘子,這幾位,都是村長,之前就管著村民地界,對管人管地很是熟悉,我看他們在流民中很有威望,說的話很多人會聽。我們這邊主要都是這幾個村子的人。”
“那就有勞幾位對各自村裏的人進行清點,如果有其他地方的人,也請幫忙登記造冊,之後我們按照冊子來安排臨時的住處。我有些地和鋪子在北市,齊齊整整的一塊,可以作為大家臨時的住處,等以後空出來,我還要用來做生意,大家出力掙一瓦遮頭,我落個便宜省些人工。”
“好,好啊,多些女公子。”眾人紛紛給荔逴行禮。
才半日,事情已經大概理順,村長們領著大夥分頭行動,不僅有了吃食,分了住處,還送走了三撥鬧事的人,大家有了奔頭,知道使把子力氣就能換來溫飽,領了吃食付出勞動,也不覺得是在討要,餅子吃起來格外的香。柳半程坐在屋頂上吹冷風看著大家,倒是沒用他動手。
到了晌午,雪停了,荔逴看見師父和四小隻也來領餅喝粥,又好笑又抱歉。吃飽喝足,他們也幫著給體弱的人送粥送餅。
柳半程陪著桑羽,領著村長們去北市看屋子,地方比想象中的要大,而且都是裏外兩間的小二樓,大家擠擠,還能省出好些地方不用都占著。
桑羽自從跟著荔逴,心裏總有一種好人有好報的想法,荔逴對人好,有對自己這樣悉心教導的,有對玉清嫂那樣相信依賴的,有對醫仙那樣哄著的,有對柳半程這種放任的,有對四小隻那樣糖衣炮彈的,有對流民慷慨散財的,也有不慣著縱著引著他們自食其力的,更有一些她也不懂得的對人好的方法,比如厲將軍,比如慶國公府的夫人們,比如琴鶴塘。總之桑羽看來,荔逴對所有人都好,隻是好的方式不一樣,而大家都會迴報以他們有的,信任、依賴、感激、幫助,還有錢。她昨天跟著荔逴算鋪子進賬,算到了子時末,有些她算得明白,有些還不是很懂,她知道僅昨日一天,鋪子的進賬就夠買下她幫荔逴看過的任意一間宅子。
皇宮的賞賜由一隊隊護衛護著進了各府。荔逴忙了一下午,準備了好些菜,領人護著送去了慶國公府。
宮裏的傳令官先進了慶國公府,荔逴也不忙,在門外舉著食盒等候。看宮裏的人走後,她才將食盒交給小廝。本來小廝想要進去通傳,被荔逴攔下了,隻在門口行禮,讓小廝轉達各位夫人安。
迴到杏林春苑,粥棚還在忙,荔逴也不再多管,隻吩咐要給足今晚的幹糧。
荔逴在廚房裏忙活,一個時辰後,6個冷盤、9個熱菜、熱湯熱飯就準備好了,守歲要吃的糕點、果子也都裝盤擺好。
玉清嫂第一次吃荔逴煮的飯菜,看著荔逴笑臉迎大家進門,忍不住哭了。桑羽趕緊幫她囫圇著抹幹。
大家落座,荔逴想到第一日來這裏,也是齊齊整整坐了一桌子,一直笑臉嫣然,她喜歡這種團聚。
“新的一年,祝鶴塘我的徒兒每日隻動手不動嘴,不再念我;祝荔逴我的小徒兒生意一本萬利,健健康康,少給我惹些麻煩;祝玉清你煮飯越來越好吃;祝桑羽更加勤快多多幫忙;祝半程這個呆子多說些話,不然悶葫蘆娶不到媳婦;祝杏林春苑你們四個,多多吃飯,慢點長大;祝我自己,嘿嘿,沒有病人,飲酒不醉!”
全桌人都笑出了聲。
“師父好像不是祝福,是要求。”鶴塘無奈地低著頭笑。
“大家今天辛苦了!遇見我這個禍事頭還義無反顧地幫我護我,過年呢,除了團聚,最重要的就是壓歲錢。”荔逴提出一個簍子,裏麵放了好些紅色的錢袋,一個個鄭重地發給大家,並送上自己的祝福。
“做了坊主果然不同哈?第一次拿到這麽大的紅封”柳半程笑著數錢,“他們四個那麽小,怎麽跟我的一樣多啊?”
“他們也要攢著娶媳婦啊!”
四小隻可能並不知道荔逴說的是什麽意思,隻是盯著半程將錢袋收起。
“年夜飯開席,讓我嚐嚐我的小徒弟煮的菜好不好吃,如果不好吃,我們還是玩烤餅啊?”
“嗯,好吃呀!”
玉清嫂邊吃邊流淚,連著點頭,荔逴隻是笑笑。
晚上一起守歲,即使一桌菜都吃光了,大家還是能繼續吃糕點,吃果子。四小隻整晚盯著醫仙,才沒讓他將所有糕餅連盤子一起端走藏起來。
“小徒弟,以後我每天都要吃糕點,不分給他們吃!”
“初五酒樓就開張了,以後糕餅酒菜隨便吃。反正是玉清嫂管著。”荔逴怕醫仙糾纏,拉著四小隻和桑羽在門外放煙花。星星點點的火光中,是每個人的笑臉。
北市也在放煙花,荔逴交給秦放,讓他帶迴去,畢竟是過年,隻有烤餅的年夜飯,也是年夜飯,不管光景如何,日子也會自己過去。有了光,就有希望,再苦的日子,挺一挺也總能過去。
在煙花爆竹聲中,一片喜慶熱鬧,一位村長說:“過年了,來年,平安順遂!”
大家眼含熱淚,互相道賀拜年。
慶國公府的年節從來過得簡單,家中幾位總要在重要節日領兵駐守,守著這熱鬧喜慶,守著那被煙花遮掩的人間星河。
玉樓坊的院子荔逴留給了紀封彥,女使們在放煙花,這是第一次封彥覺得熱鬧中隻有舒心,沒有擔憂,不禁看著煙花發呆傻笑。他也不知自己是醉了還是醒著,他看見阿意坐在屋頂,喝著他的酒,舉起酒壇與他同賀。第二天荔逴要來這裏過年,所以他剛過午夜,就讓院子裏的人都去酒樓歇下,自己則整夜守著小院,等著不知何時會來的荔逴。
城裏,趁著過年的契機,厲覃嵐和程仲霖帶著小股的士兵突襲了華燁縣叛軍的營地,趁著酒氣漫天的時刻,燒毀了整個營地,困死了所有的叛軍。
第二天一早,荔逴收拾好,帶著食盒、禮盒上了馬車。荔逴先開窗往外看,街道好像都睡著了,睡得深沉。
到了玉樓坊時,紀封彥正坐在門口的石獅子旁邊,無精打采地等著荔逴,看見馬車停下,猛迴頭去看,荔逴正緩緩走下馬車,他像小廝一般歡喜地迎上去。
荔逴把禮物和食盒都塞到封彥手上,迴頭對半程說:“他們如果想出去轉轉,你就帶他們去城外走走,不必等我,過了晚飯以後,再來接我就好,謝謝!”
半程燦爛一笑,看起來是對封彥,荔逴轉身進了園子。
“怎麽你自己迎出來?其他人呢?”
“謝謝你的禮物!昨天過了子時,我讓他們都去別處住了,早上才發現,沒人給咱們做飯了。”封彥一手捧著夾著東西,一手撓頭。
“那我們今天吃什麽?”
封彥低頭暗笑,“我吃你給我帶的食盒,你吃我給你煮的團圓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