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明緬條約的影響力,李臨淵有輔國之才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在李臨淵他們剛剛來到這雲南的時候,雲南還是一個非常偏僻貧瘠的地區,而且經常會發生各種動亂。


    可是這段時間有著李臨淵的治理,不光已經徹底地修好了昆明城,而且各個部落都已經穩定了不少,甚至都開始大規模地種糧食,用不了多長時間,他們這地方完全就可以自給自足。


    除此之外,對阿瓦王朝的這一場戰爭也讓他們收獲極多。


    如果真的用這種方式的話,用不了多長時間,他有這個自信將西南地區經營成另一個江南。


    很快朱元璋得到了這件事情的處理,不由得哈哈大笑。


    尤其是戶部尚書,心中更是高興。


    以前每一次聽說打仗,他都感覺非常地頭疼,因為每一次打仗所需要調動的物資和錢財,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大明建立初期國庫並不是特別的寬裕,所以他恨不得能夠將一枚銅錢掰成兩半花,又怎麽願意去隨便打仗?然而這一場戰鬥倒是讓他非常的意外,本來以為需要花費大量的錢財,結果讓他沒有想到的是沐英僅靠西南的軍隊,就直接將這阿瓦王朝徹底的平定了,順便還得到了不少的錢財。


    這些完全可以解了他的燃眉之急,如今的他一聽說有仗打,尤其是西南地區的戰爭,就是極為高興。


    很快阿瓦王朝派出去的使者,正式向大明稱臣。


    雙方定下了條約,並且每年進貢。


    而這一個消息傳迴西南之後,緬甸地區的各個小國家頓時不淡定了,本來以為這阿瓦王朝的投降,隻不過是一時的權宜之計。


    等到他們的實力徹底的恢複,或者是等沐英的雲南軍撤出阿瓦之後,他們絕對會再一次的反派結果,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阿瓦王朝竟然是真的投降了,除了每年進貢之外,而且還擁有著大明的保護。


    這些小國家心中非常的害怕,對於大明王朝的實力,他們心中可是極為地清楚的,也是大明王朝,並沒有把這些小國家當成一迴事,否則的話他們幾個國家就算是聯合在一起都不夠人家給滅的。


    這時幾個小國家的國王全部聚集在一起,麵露憂愁。


    “怎麽辦?誰知道阿瓦王那個老家夥竟然如此軟弱,竟然直接投降了,如果大明的軍隊要是幫助他的話,我們可怎麽辦?”


    眾人突然間想到了沐英手中的軍隊,頓時一陣不寒而栗。


    這一場戰鬥很快就被傳出去了,尤其是沐英手中的那一支軍隊,確實是可怕至極,就連強大的阿瓦王朝都沒能頂得住,瞬間土崩瓦解,就憑他們手中的那些士兵,根本就不是這西平侯沐英的對手。


    畢竟這時一個國王走了出來。


    “諸位且聽我一言,如今大家的心情我非常理解,確實以我們現在的實力絕對不能和他們硬碰硬,否則的話我們就是拿雞蛋碰石頭!”


    “但是我們還有其他的辦法,雖然他們投靠了大明,但是和我們關係並不大,我們也完全可以投靠大明!”


    “大明的實力非常的強大,之所以收攏了阿瓦王朝,肯定是沒有把這阿瓦王朝放在心裏麵,隻要我們給足了東西,給足了麵子的話,相信大明王朝絕對也可以將我們收到麾下,到那時即便是阿瓦王朝小進攻,我們也得讓大明皇帝同意!”


    “相信我們作為他的附屬國,大明王朝絕對不會看著咱們滅亡的!”


    這些國家聽完之後頓時引擎飲料,這確實是一個解決問題的辦法,到那時他們和阿瓦王朝一樣全部都是大明的附屬國。


    就算是阿瓦王朝祥進攻他們也是師出無名,在這個過程當中必須要讓大明對他們產生好感,想到這一個地方之後,這些國家的人紛紛的迴去搜刮大量的奇珍異寶,然後派使者前去應天府當中將他送給朱元璋。


    自從西南的戰鬥結束之後,朱元璋這幾天的心情都非常得好。


    尤其是從西南各個地方送來的大量金銀財寶,讓他笑得合不攏嘴。


    沒辦法,他實在是窮怕了,雖然大明建立已經很多年,但是各個地方的災難從來沒有停止過。


    甚至北麵還需要打仗,也正是因為這一個原因導致大明王朝實在是太缺錢了。


    看著這麽多的前台送過來,他心中可是極為地高興。


    朝堂之上,西南地區各個國家的國王派使者或者大臣前來,請求內附。


    朱元璋聽到這個消息心中非常地高興,這可是真正意義上的萬國來朝,多少年都沒有的世界,沒想到今天讓自己給完成了。


    每一個使者來到大明的態度都是非常的謙卑,希望大明能夠保護他們的安全,成為他們的宗主國。


    當然作為迴報,他們每年會進貢大量的金銀財寶以及糧食。


    西南地區的糧食產量可以說是非常的高的,也正是因為這一個原因,他們準備將這麽多的糧食一批一批的往大明運。


    相信大明皇帝自然會非常地高興,然而事實確實是如此。


    朱元璋看了這麽多的糧食,心中極為激動,自己最缺的就是糧食,山東大旱以及河南地區,各個地方都是缺糧食的。


    操場上的官員看到這些東西也是非常的激動,他們怎麽也沒有想到西南的這些國家竟然有著如此多的糧食,這一次打仗即便是那些不願意打仗的文官,心中也是非常的滿意。


    因為在這條款當中,有一條就是薛洋他們儒家的思想。


    正是因為這一個原因,他們對李臨淵的態度比起之前不知道要好了多少。


    甚至也有一些人想著,如果李臨淵一直都是心向著他們儒家的,那麽這人未來的前途定然不可限量。


    朱元璋立刻將這些人全部都冊封了一遍。


    尤其是主導這件事情的李臨淵朱元璋更是滿意。


    如果沒有李臨淵的話,恐怕這場戰爭的結果絕對不會有著這麽大的收獲。


    甚至還是當著所有文武百官的麵稱李臨淵才是真正的輔國之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明批判百官,老朱求別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更兩萬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更兩萬啊並收藏人在大明批判百官,老朱求別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