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送牌匾,以工代賑


    李臨淵心中非常的相信,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他們對於許多的事情看得都是非常的明白,如果能夠真真切切的讓他們得到好處,那麽他們才願意去做,但是如果讓他們得不到任何的好處的話,就算是說破了大天,也沒有辦法改變他們的想法。


    沐英聽到之後想了想便同意了這個辦法。


    於是李臨淵便開始自己的計劃。


    江浙一帶,自古繁華,此地人煙世事,而且處處都有著嘹亮的讀書聲。


    而就在這一個非常簡單的小巷子裏麵,一個簡單的大院裏。


    一名老人緊緊地握著手中的書卷,教著底下的這些孩子讀書。


    這人便是已經致仕迴家教書的宋濂。


    雖然宋濂已經不做官,辭職在家。


    但是這畢竟是曾經做過兩任帝師的存在,更何況還是天底下唯一的一個儒家學術集大成者,許多的人對他都是非常尊敬。


    當聽說宋濂已經不做官,反而是在家教書,許多人都要把自己的孩子送過來。


    甚至來來往往拜訪的人也是非常地多。


    宋濂也並沒有和這些人有太多的交流,反而是收了幾個自己感覺還不錯的弟子,準備在此了此殘生。


    就在這時,外麵的家丁急忙地跑了進來,手中還拿著一封書信。


    宋濂看到之後,不由得皺了皺眉頭,自從自己辭官在家,給自己寫信的人也不在一個少數,隻不過大部分的書信沒有多大的意思,自己也不想參與朝堂上的事情,所以根本就沒有做多少的迴應。


    因此沒有過多長時間,仿佛朝堂上的人也知道了這樣的事情,也不再冷臉貼熱屁股。


    所以他接到的書信比起之前要少了許多。


    可是看到麵前的這一封書信,他不由得皺了皺眉頭,因為這一封書信正是李臨淵寫的。


    對於李臨淵這段時間的舉動,他也是知道一些的。


    尤其是那些儒家的人,被他帶去了邊境。


    雖然他感覺非常地可惜,但是至少也是有一些功勞在的。


    事實證明確實是如此,李臨淵在書信中寫了這些儒家之人到達邊境地區的所作所為。


    這讓他心中非常地滿意,雖然這些人平時沒有什麽太大的貢獻,想不到的邊境地區竟然能夠做出這樣的事情,這不由得讓他眼前一亮。


    要知道教化邊境的百姓,本來就是一件非常麻煩而且困難的事情,這些人竟然有信心去做這樣的事情,很顯然,這樣的一份信心都是非常的難的。


    隻看到李臨淵在這書信的最後寫出了希望宋年能夠親自寫一幅字,然後由他做成牌匾送給這些儒家之人。


    聽到這些話之後,宋濂不由地歎了一口氣。


    本來自己隻是想在這一個地方安享晚年,沒想到就連自己的這一個想法都不是這麽好實現的。


    想到這一個地方之後,他心中非常的鬱悶,但是去同樣也是非常的高興。


    本來他以為以李臨淵的性格,隻要他進行改革,必然會將他們儒家之人趕盡殺絕。


    結果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這李臨淵反而是給他們儒家之人找了另外一條道路,這樣他不由得鬆了一口氣。


    隻要是他們如家還有一條路走,那可就算是太好了。


    如果能夠緩和李臨淵和這儒家弟子之間的關係,那麽就算是要自己一百幅的字,他也不會拒絕的。


    想到這一個地方之後,他立刻寫了許多的字,然後派人送給李臨淵。


    李臨淵看著這些自信中非常的滿意自己的書法就不怎麽樣,對於這上麵的字究竟好不好,他也並不是特別的清楚,反正在他看來隻要是有作用的就行。


    於是他立刻命令手底下的人將這些字全部都做成了一個個的牌匾。


    然後將他們給了這些儒家之人。


    包括孔祭酒在內的所有儒家致人看到這一塊牌匾之後,心中非常的高興。


    有了這一塊牌匾就足以證明他們這段時間的付出是值得的。


    更重要的是這可是大儒宋濂親自執筆寫的字,就算是朝堂上的官員,許多都沒有宋濂親自寫的字,想到這一個地方之後,他們一個個心中都是非常地得意。


    然後當著李臨淵的麵開始品評著這些字。


    而此時沐瑩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心中非常的無奈,他也沒有想到李臨淵竟然會用這樣的辦法,不過事實證明這樣的辦法確實非常的有用。


    不過這些並不是朱元璋的命令,想到這一個地方之後,為了安全起見,他決定將這邊所有發生的事情又寫了一封信,告訴了朱元璋。


    朱元璋知道這件事情之後,不由得皺了皺眉頭,沒想到李臨淵竟然會有這樣的想法。


    想想也確實是這樣,這些人可不在乎什麽錢財,甚至有一些脾氣大的,連自己的命都不在意,隻是在乎這樣的一個名氣罷了。


    想一想讓宋濂寫了幾個字,便可以不用花錢去獎賞他們,這樣的好事上哪去找取。


    不過在這書信裏麵,他突然間看到了一件特殊的事情,隻見上麵提出了以工代賑,這四個字他之前從來沒有聽說過不由的,心中非常的好奇。


    按照沐英的說法,這是李臨淵提出來的,將這筆錢才用在以工代賑之上。


    於是朱元璋將自己手底下的許多文臣全部都找了過來詢問這方麵的事情。


    然而讓他驚訝的是自己手底下的人知道這幾個字之後,不由得皺了皺眉頭,很顯然他們也從來沒有聽說過。


    甚至許多的官員將曾經的古書都翻了一遍,依然沒有任何的線索。


    這讓朱元璋非常地好奇,隻不過既然是李臨淵提出來的建議,肯定有他的獨到之處。


    講到這一個地方之後,朱元璋立刻寫信給沐英,讓他趕緊將這四個字的意思給調查清楚。


    如果對於他們大明來說是一件非常有用的事情的話,或許也可以在其他的地方使用。


    沐英本來並沒有在意這些事情,但是接到朱元璋的書信之後,不敢有絲毫的怠慢,於是立刻派人去將李臨淵請過來詢問這件事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明批判百官,老朱求別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更兩萬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更兩萬啊並收藏人在大明批判百官,老朱求別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