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文章對味了大明第一筆杆子
人在大明批判百官,老朱求別罵 作者:日更兩萬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38章 文章對味了?大明第一筆杆子
朱元璋看著手中的書稿,非常地滿意。
果然還是原來的味道,這書稿的內容和自己之前所看到的聊齋幾乎都是同一種風格的,一看就是同一個作者寫的。
如今他已經沉浸在看著書稿的內容,臉色不停地變換一會兒咬牙切齒,一會兒卻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等到看完之後,此時的朱元璋仿佛還有一些意猶未盡。
“不愧是夢筆先生寫出來的文章,果然和那些庸俗的文章比起來就是不一樣!”
“我也沒有想到李臨淵竟然是夢筆先生這小子看著年齡不大,沒想到對於這些事情的感悟倒是很是深刻!”
說到這裏,朱元璋便自言自語地說道。
“其實我早就猜測李臨淵可能是夢筆先生,他自從剛開始當禦史的時候就是一副剛正不阿的樣子,而且曾經為了當地的白淨淨染染上京告玉狀他是把百姓放在心裏麵的,和那些官員不一樣!”
錦衣衛指揮使毛驤聽完後,急忙地跪在地上說道。
“陛下慧眼獨具,陛下聖明!”
然而他內心則是不屑的,撇了撇嘴,如果不是自己猜測出了李臨淵的真實身份,並且把他的真實身份給挖出來的話,估計現在的朱元璋還在糊塗著呢,這時候倒好將所有的功勞全部都攬到了他自己的身上。
但是人家畢竟是皇上,沒辦法也隻能夠捏著鼻子的同意了。
朱元璋看著麵前的錦衣衛指揮,使毛驤非常的滿意,雖然這家夥許多的方麵不怎麽樣,但是關鍵時候還真的算是有用。
“這一次你的功勞不小,不錯不錯!”
錦衣衛指揮使毛驤聽到功勞兩個字,頓時眼前一亮,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說道。
“這些都是托了陛下的洪福,臣並沒有多少的功勞!”
然而說到這一個地方的時候,他心中非常地開心,這也就意味著接下來自己將會得到不少的賞賜,這可是他最喜歡的環節了。
也不知道這一次朱元璋為賞賜他一些什麽,想到這一個地方之後,他心裏就是非常地興奮。
畢竟這個時候朱元璋笑著說。
“你剛才殿前失儀,我罰了你二十軍棍,這一次又立了這樣的功勞,就功過相抵了吧!”
聽到這話,錦衣衛指揮使毛驤頓時臉色非常的尷尬。
合著自己立下了這麽大的功勞,就隻是免了自己的二十軍棍,這叫什麽事兒,好歹也得賞自己一點東西啊,想到這一個地方之後他急忙的說。
“功是功,過是過,既然陳犯了錯誤,若是就這麽唿吸的話,恐怕天下文武百官不服,還請陛下切勿姑息,臣願領責罰!”
好的。
毛驤咬了咬牙,做出了這樣的一個決定,雖然說那些棍棒打在身上確實是很疼的,但是也比因為這點小事就舍了,自己的功勞要好得多。
而此時的朱元璋聽到後確實笑了笑,頓時一臉感動地說道。
“想不到愛卿竟是如此的體恤為國,既然如此,朕也不好說什麽了,就罰你獎賞抵消,另外拖出去打二十軍棍!”
聽到這話,毛驤心中更加地尷尬了。
合著自己幾天幾夜沒合眼,好不容易完成了朱元璋交代的事,最終一點功勞都沒有,還挨了二十軍棍。
果然凡是和李臨淵沾邊的事情,絕對沒有好事。
想到這一個地方他不情不願地迴去挨軍棍了。
朱元璋此時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見到李臨淵,於是立刻命令別人去傳詔李臨淵。
李臨淵心中早就已經有了準備。
錦衣衛指揮使毛驤迴去之後,竟然會將這件事情告訴朱元璋,朱元璋可沒有那一個耐心,向來都是雷厲風行。
果然沒有過多長時間傳旨的太監,已經到了這一個地方。
李臨淵稍微整理了一番之後,便跟隨著這一個太監來到了皇宮之中。
就在這時看著兩個錦衣衛,拖著一個人正在朝著宮外走。
這讓他非常地疑惑,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隻見他向前走去仔細一看卻發現麵前這人竟然是錦衣衛指揮使毛驤。
如今他完成了這樣的事情,不應該是立了不小的功勞嗎?怎麽突然間變成了現在這番模樣。
旁邊的太監小聲地說道。
“剛才毛指揮使前來匯報,結果在大殿之內大唿小叫,殿前失儀,所以陛下把他給拖了出去!”
李臨淵聽完後點了點頭。
“要是這樣的話就沒事了,本來立了一個功勞,這家夥恃寵而驕,被罰也是正常,該啊!”
果然看見此時的毛驤臨走之時,那幽怨的小眼睛。
李臨淵來到大殿之前,朱元璋看著李臨淵笑了笑說。
“李大人真的是好本事,我找了這麽長時間的夢筆先生,沒想到竟然是你小子,連朕都瞞,真是可惡!”
李臨淵聽到之後非常的尷尬,急忙地說。
“陛下這也是無奈之舉,你也知道這聊齋的故事實在是有些太敏感,若是陛下來做的話,竟然不會出任何的事情,但是我隻是一個芝麻綠豆大點的小官,又無權無勢,若是真的用了自己的名字的話,絕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並且我當時作為欽差,正在北方押運糧草,若是這個時候受到了別人的攻擊,豈不是對國家不利,我自己的事情是小,但是如果影響到了國家的運行的話,那我就萬死莫辭了!”
朱元璋聽完後頓時滿意地點了點頭。
“聽聽,這才是真正的胸襟格局,虧著自己朝堂上的那一群官員,每天都喊著為國分憂,喊著自己是忠臣,結果一個個的做的那都是什麽是完全比不上李臨淵!”
想到這一個地方之後,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
“你能這麽想,朕心中非常的欣慰,過這聊齋的故事確實是非常好的,我打算把這件事情收歸為官營,等你寫出來的聊齋之後,我會把它比我大明官方的名義給他發放出去,就算那群人有什麽想法,也不敢有絲毫的動靜,你覺得如何?”
“你放心,有朕在後麵那些人就算是敢說什麽,我也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的,這一點朕還是能夠保證!”
朱元璋看著手中的書稿,非常地滿意。
果然還是原來的味道,這書稿的內容和自己之前所看到的聊齋幾乎都是同一種風格的,一看就是同一個作者寫的。
如今他已經沉浸在看著書稿的內容,臉色不停地變換一會兒咬牙切齒,一會兒卻深深地歎了一口氣。
等到看完之後,此時的朱元璋仿佛還有一些意猶未盡。
“不愧是夢筆先生寫出來的文章,果然和那些庸俗的文章比起來就是不一樣!”
“我也沒有想到李臨淵竟然是夢筆先生這小子看著年齡不大,沒想到對於這些事情的感悟倒是很是深刻!”
說到這裏,朱元璋便自言自語地說道。
“其實我早就猜測李臨淵可能是夢筆先生,他自從剛開始當禦史的時候就是一副剛正不阿的樣子,而且曾經為了當地的白淨淨染染上京告玉狀他是把百姓放在心裏麵的,和那些官員不一樣!”
錦衣衛指揮使毛驤聽完後,急忙地跪在地上說道。
“陛下慧眼獨具,陛下聖明!”
然而他內心則是不屑的,撇了撇嘴,如果不是自己猜測出了李臨淵的真實身份,並且把他的真實身份給挖出來的話,估計現在的朱元璋還在糊塗著呢,這時候倒好將所有的功勞全部都攬到了他自己的身上。
但是人家畢竟是皇上,沒辦法也隻能夠捏著鼻子的同意了。
朱元璋看著麵前的錦衣衛指揮,使毛驤非常的滿意,雖然這家夥許多的方麵不怎麽樣,但是關鍵時候還真的算是有用。
“這一次你的功勞不小,不錯不錯!”
錦衣衛指揮使毛驤聽到功勞兩個字,頓時眼前一亮,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說道。
“這些都是托了陛下的洪福,臣並沒有多少的功勞!”
然而說到這一個地方的時候,他心中非常地開心,這也就意味著接下來自己將會得到不少的賞賜,這可是他最喜歡的環節了。
也不知道這一次朱元璋為賞賜他一些什麽,想到這一個地方之後,他心裏就是非常地興奮。
畢竟這個時候朱元璋笑著說。
“你剛才殿前失儀,我罰了你二十軍棍,這一次又立了這樣的功勞,就功過相抵了吧!”
聽到這話,錦衣衛指揮使毛驤頓時臉色非常的尷尬。
合著自己立下了這麽大的功勞,就隻是免了自己的二十軍棍,這叫什麽事兒,好歹也得賞自己一點東西啊,想到這一個地方之後他急忙的說。
“功是功,過是過,既然陳犯了錯誤,若是就這麽唿吸的話,恐怕天下文武百官不服,還請陛下切勿姑息,臣願領責罰!”
好的。
毛驤咬了咬牙,做出了這樣的一個決定,雖然說那些棍棒打在身上確實是很疼的,但是也比因為這點小事就舍了,自己的功勞要好得多。
而此時的朱元璋聽到後確實笑了笑,頓時一臉感動地說道。
“想不到愛卿竟是如此的體恤為國,既然如此,朕也不好說什麽了,就罰你獎賞抵消,另外拖出去打二十軍棍!”
聽到這話,毛驤心中更加地尷尬了。
合著自己幾天幾夜沒合眼,好不容易完成了朱元璋交代的事,最終一點功勞都沒有,還挨了二十軍棍。
果然凡是和李臨淵沾邊的事情,絕對沒有好事。
想到這一個地方他不情不願地迴去挨軍棍了。
朱元璋此時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見到李臨淵,於是立刻命令別人去傳詔李臨淵。
李臨淵心中早就已經有了準備。
錦衣衛指揮使毛驤迴去之後,竟然會將這件事情告訴朱元璋,朱元璋可沒有那一個耐心,向來都是雷厲風行。
果然沒有過多長時間傳旨的太監,已經到了這一個地方。
李臨淵稍微整理了一番之後,便跟隨著這一個太監來到了皇宮之中。
就在這時看著兩個錦衣衛,拖著一個人正在朝著宮外走。
這讓他非常地疑惑,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隻見他向前走去仔細一看卻發現麵前這人竟然是錦衣衛指揮使毛驤。
如今他完成了這樣的事情,不應該是立了不小的功勞嗎?怎麽突然間變成了現在這番模樣。
旁邊的太監小聲地說道。
“剛才毛指揮使前來匯報,結果在大殿之內大唿小叫,殿前失儀,所以陛下把他給拖了出去!”
李臨淵聽完後點了點頭。
“要是這樣的話就沒事了,本來立了一個功勞,這家夥恃寵而驕,被罰也是正常,該啊!”
果然看見此時的毛驤臨走之時,那幽怨的小眼睛。
李臨淵來到大殿之前,朱元璋看著李臨淵笑了笑說。
“李大人真的是好本事,我找了這麽長時間的夢筆先生,沒想到竟然是你小子,連朕都瞞,真是可惡!”
李臨淵聽到之後非常的尷尬,急忙地說。
“陛下這也是無奈之舉,你也知道這聊齋的故事實在是有些太敏感,若是陛下來做的話,竟然不會出任何的事情,但是我隻是一個芝麻綠豆大點的小官,又無權無勢,若是真的用了自己的名字的話,絕對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並且我當時作為欽差,正在北方押運糧草,若是這個時候受到了別人的攻擊,豈不是對國家不利,我自己的事情是小,但是如果影響到了國家的運行的話,那我就萬死莫辭了!”
朱元璋聽完後頓時滿意地點了點頭。
“聽聽,這才是真正的胸襟格局,虧著自己朝堂上的那一群官員,每天都喊著為國分憂,喊著自己是忠臣,結果一個個的做的那都是什麽是完全比不上李臨淵!”
想到這一個地方之後,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
“你能這麽想,朕心中非常的欣慰,過這聊齋的故事確實是非常好的,我打算把這件事情收歸為官營,等你寫出來的聊齋之後,我會把它比我大明官方的名義給他發放出去,就算那群人有什麽想法,也不敢有絲毫的動靜,你覺得如何?”
“你放心,有朕在後麵那些人就算是敢說什麽,我也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的,這一點朕還是能夠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