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孔祭酒你人還怪好嘞
人在大明批判百官,老朱求別罵 作者:日更兩萬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212章 孔祭酒你人還怪好嘞
李臨淵對此可是非常地拒絕的,每天辦大明日報,他已經夠累的了,哪裏想在這朝堂之上再繼續站著。
不過幸運的是他的官職位置比較小,在朝堂上這麽多的大臣中,顯得毫不起眼。
反正沒有人注意自己,他便躲在一旁打瞌睡。
就在這個時候孔祭酒突然間站了起來,走到中間。
“陛下,臣彈劾李臨淵妖言惑眾,在他所辦的大明日報上麵,全部都是一些不利於我大明發展的言論,尤其是最近一期的報紙,他在上麵寫了許多不利於科舉考試的事情!”
“科舉考試乃是我大明的基礎,是為大明選擇官員最重要的辦法,若是連科舉考試都受到影響的話,這對於我大明來說絕對是極大的損失!”
“還請陛下為我等讀書人做主!”
此時茶道上的一些官員聽到這話非常地鬱悶,尤其是翰林院的官員們。
說實在的,他們根本就不想去管這件事情,雖然這大明遇到他們。
確實。
不符合他們的利益,但是影響也不算是太大,再加上大明的百姓們都喜歡你,朱元璋的性格,隻要是百姓喜歡的事情,他都不會有太大的反對。
也就是說無論這一次他們怎麽說都沒有任何的效果,真的不明白這孔祭酒為何如此的執著,難道他和李臨淵的仇恨真的如此之大了。
朱元璋看著孔祭酒又站了出來,心裏非常的鬱悶,可以看出他身後的這些官員隻不過是跟隨他一起站出來表達一個態度,事實上他們對於這件事情也並不是特別的在意。
院長心中也非常地疑惑,這孔祭酒究竟怎麽了,非得抓住李臨淵不放?上一次的事情還沒有結束,這一次的事情又搞出來了,想到這一個地方之後,他心中非常地煩躁,隨後喊著。
“李愛卿何在?”
這時在一旁打瞌睡的李臨淵突然間被身邊的人叫醒。
李臨淵突然間一愣,滿臉疑惑地看著眾人。
“怎麽了,退潮了嗎?”
旁邊的人聽完之後頓時笑了笑,沒想到這李臨淵膽子真的大,竟然敢在這麽多人麵前睡著。
隻見這時有禦史言官噌的一聲站了出來。
“陛下,臣彈劾李臨淵殿前失儀,有失體統,還請陛下責罰!”
李臨淵聽到之後,頓時臉色一黑,最近怎麽找自己麻煩的人這麽多。
隻見他死死地盯著這名禦史一眼。
然而這個禦史毫不畏懼,說完之後便直接迴到了隊列之內。
隻不過是他的工作而已,必須完成,至於朱元璋怎麽判斷,那就和自己沒有任何的關係了。
朱元璋擺了擺手。
“既然如此就罰俸祿三個月,以示懲戒!”
眾人聽完之後撇了撇嘴,對於這一個懲罰並不是特別的在意,這李臨淵不管怎麽說也是創辦了這大明日報。
雖然據他們了解,這報紙中有極大一部分的錢財是流向皇宮的。
但是盡管一少部分也是一筆龐大的數字,所以李臨淵根本就不用在意這些。
隻見這個時候,朱元璋盯著麵前的李臨淵說道。
“剛才孔祭酒告你在大明日報之中說了許多不利於科舉考試的言論,對於這件事情你該如何分辨!”
李臨淵聽到之後皺了皺眉頭,很顯然他對於這孔祭酒非常的不爽,不過他有這樣的做法,倒也算是情理之中。
想必他已經看到了,那聊齋裏麵的葉生是以他為原型寫的。
想到這一個地方之後,李臨淵直接走了出來,滿臉無辜地說道。
“還請陛下明察,這件事情和我確實沒有什麽關係,那上麵的內容都是一個叫夢筆先生的傳過來的,和我的關係實在不大,再說了上麵隻不過是說了一個故事而已,又怎麽可能影響到科舉考試!”
隻見這時孔祭酒憤怒地說道。
“簡直是一派胡言,這報紙上麵的那人身負才華卻屢試不第,這天底下怎麽可能會出現這樣的事情,還不都是你胡亂捏造的!”
李臨淵聽到之後,頓時笑了笑。
“話可不能這麽說,這天底下有才能的人在科舉考試中連連碰壁的事情可不少,如今在朝堂之上,可就有這麽一位!”
“此人才華橫溢,滿腹經綸,隻可惜在科舉考場上考了許多次,都沒能成功,誰知道就在這樣一個時候家裏麵突然間給他提供了一個不錯的位置!”
“也正是借助了他家族的影響曆史的他在朝堂之上很混得開,沒有過多長時間便成為了朝堂之上舉足輕重的大員!”
“不得不說,這人實在是幸運,出生在一個好的人家,如果是普通的人家的話想要考上就不是這麽容易的事情了!”
隨後他將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孔祭酒陰惻惻地說道。
“說起來那位大人做的也是這樣教書育人的工作,在朝堂之上也是非常的有名望,當然了,孔祭酒大人的才華自然是毋庸置疑,肯定是飽讀詩書之人和那個靠自己的家庭背景上來的人,完全不能相提並論!”
“說實在的,我一直以來都是特別佩服像祭酒大人這樣的,朝堂之上不知道有多少的官員都得到了祭酒大人的指導,我心裏麵可是佩服得緊!”
聽到這話朝堂上頓時陷入了一陣的安靜。
孔祭酒的臉色青一陣白一陣非常的難看。
他心裏麵非常地清楚,這李臨淵說的就是自己就差一點指名道姓了。
可是問題是現在是在朝堂之上,自己偏偏還沒有辦法反駁。
能不能讓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看自己的笑話,如果這件事情傳到翰林醫院去,讓那些翰林院的官員們知道這件事情,恐怕他再也沒有臉在翰林院裏麵待著了。
朝堂上一些知道真相的官員都低著頭憋著笑。
對於當年孔祭酒的事情,他們心裏也是非常地清楚的,所以在心裏麵他們是看不起像孔祭酒這一種,靠著家族威望上來的人。
所以明裏暗裏地對他充滿了諷刺,尤其是李臨淵在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麵前將這件事情說了出來。
估計這人的臉麵徹底地丟光了,今後想要在官員們麵前挺起腰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李臨淵對此可是非常地拒絕的,每天辦大明日報,他已經夠累的了,哪裏想在這朝堂之上再繼續站著。
不過幸運的是他的官職位置比較小,在朝堂上這麽多的大臣中,顯得毫不起眼。
反正沒有人注意自己,他便躲在一旁打瞌睡。
就在這個時候孔祭酒突然間站了起來,走到中間。
“陛下,臣彈劾李臨淵妖言惑眾,在他所辦的大明日報上麵,全部都是一些不利於我大明發展的言論,尤其是最近一期的報紙,他在上麵寫了許多不利於科舉考試的事情!”
“科舉考試乃是我大明的基礎,是為大明選擇官員最重要的辦法,若是連科舉考試都受到影響的話,這對於我大明來說絕對是極大的損失!”
“還請陛下為我等讀書人做主!”
此時茶道上的一些官員聽到這話非常地鬱悶,尤其是翰林院的官員們。
說實在的,他們根本就不想去管這件事情,雖然這大明遇到他們。
確實。
不符合他們的利益,但是影響也不算是太大,再加上大明的百姓們都喜歡你,朱元璋的性格,隻要是百姓喜歡的事情,他都不會有太大的反對。
也就是說無論這一次他們怎麽說都沒有任何的效果,真的不明白這孔祭酒為何如此的執著,難道他和李臨淵的仇恨真的如此之大了。
朱元璋看著孔祭酒又站了出來,心裏非常的鬱悶,可以看出他身後的這些官員隻不過是跟隨他一起站出來表達一個態度,事實上他們對於這件事情也並不是特別的在意。
院長心中也非常地疑惑,這孔祭酒究竟怎麽了,非得抓住李臨淵不放?上一次的事情還沒有結束,這一次的事情又搞出來了,想到這一個地方之後,他心中非常地煩躁,隨後喊著。
“李愛卿何在?”
這時在一旁打瞌睡的李臨淵突然間被身邊的人叫醒。
李臨淵突然間一愣,滿臉疑惑地看著眾人。
“怎麽了,退潮了嗎?”
旁邊的人聽完之後頓時笑了笑,沒想到這李臨淵膽子真的大,竟然敢在這麽多人麵前睡著。
隻見這時有禦史言官噌的一聲站了出來。
“陛下,臣彈劾李臨淵殿前失儀,有失體統,還請陛下責罰!”
李臨淵聽到之後,頓時臉色一黑,最近怎麽找自己麻煩的人這麽多。
隻見他死死地盯著這名禦史一眼。
然而這個禦史毫不畏懼,說完之後便直接迴到了隊列之內。
隻不過是他的工作而已,必須完成,至於朱元璋怎麽判斷,那就和自己沒有任何的關係了。
朱元璋擺了擺手。
“既然如此就罰俸祿三個月,以示懲戒!”
眾人聽完之後撇了撇嘴,對於這一個懲罰並不是特別的在意,這李臨淵不管怎麽說也是創辦了這大明日報。
雖然據他們了解,這報紙中有極大一部分的錢財是流向皇宮的。
但是盡管一少部分也是一筆龐大的數字,所以李臨淵根本就不用在意這些。
隻見這個時候,朱元璋盯著麵前的李臨淵說道。
“剛才孔祭酒告你在大明日報之中說了許多不利於科舉考試的言論,對於這件事情你該如何分辨!”
李臨淵聽到之後皺了皺眉頭,很顯然他對於這孔祭酒非常的不爽,不過他有這樣的做法,倒也算是情理之中。
想必他已經看到了,那聊齋裏麵的葉生是以他為原型寫的。
想到這一個地方之後,李臨淵直接走了出來,滿臉無辜地說道。
“還請陛下明察,這件事情和我確實沒有什麽關係,那上麵的內容都是一個叫夢筆先生的傳過來的,和我的關係實在不大,再說了上麵隻不過是說了一個故事而已,又怎麽可能影響到科舉考試!”
隻見這時孔祭酒憤怒地說道。
“簡直是一派胡言,這報紙上麵的那人身負才華卻屢試不第,這天底下怎麽可能會出現這樣的事情,還不都是你胡亂捏造的!”
李臨淵聽到之後,頓時笑了笑。
“話可不能這麽說,這天底下有才能的人在科舉考試中連連碰壁的事情可不少,如今在朝堂之上,可就有這麽一位!”
“此人才華橫溢,滿腹經綸,隻可惜在科舉考場上考了許多次,都沒能成功,誰知道就在這樣一個時候家裏麵突然間給他提供了一個不錯的位置!”
“也正是借助了他家族的影響曆史的他在朝堂之上很混得開,沒有過多長時間便成為了朝堂之上舉足輕重的大員!”
“不得不說,這人實在是幸運,出生在一個好的人家,如果是普通的人家的話想要考上就不是這麽容易的事情了!”
隨後他將目光看向了一旁的孔祭酒陰惻惻地說道。
“說起來那位大人做的也是這樣教書育人的工作,在朝堂之上也是非常的有名望,當然了,孔祭酒大人的才華自然是毋庸置疑,肯定是飽讀詩書之人和那個靠自己的家庭背景上來的人,完全不能相提並論!”
“說實在的,我一直以來都是特別佩服像祭酒大人這樣的,朝堂之上不知道有多少的官員都得到了祭酒大人的指導,我心裏麵可是佩服得緊!”
聽到這話朝堂上頓時陷入了一陣的安靜。
孔祭酒的臉色青一陣白一陣非常的難看。
他心裏麵非常地清楚,這李臨淵說的就是自己就差一點指名道姓了。
可是問題是現在是在朝堂之上,自己偏偏還沒有辦法反駁。
能不能讓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看自己的笑話,如果這件事情傳到翰林醫院去,讓那些翰林院的官員們知道這件事情,恐怕他再也沒有臉在翰林院裏麵待著了。
朝堂上一些知道真相的官員都低著頭憋著笑。
對於當年孔祭酒的事情,他們心裏也是非常地清楚的,所以在心裏麵他們是看不起像孔祭酒這一種,靠著家族威望上來的人。
所以明裏暗裏地對他充滿了諷刺,尤其是李臨淵在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麵前將這件事情說了出來。
估計這人的臉麵徹底地丟光了,今後想要在官員們麵前挺起腰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