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工學院露臉,決心
人在大明批判百官,老朱求別罵 作者:日更兩萬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96章 工學院露臉,決心
李臨淵剛剛從牢房裏麵出來,朱元璋看到後,眼前一亮,便一把拉住李臨淵的手。
“李愛卿,事情怎麽樣了?那杜神醫願不願意為我而醫治?”
這時,李臨淵笑著點了點頭。
“幸不辱命,如今杜清源已經同意了,現在正在大殿之外等候!”
朱元璋聽到後,頓時笑得合不攏嘴。
“好,好得很,咱果然沒有看錯你,如果太子的病治好了,咱給你記一大功!”
很快杜清源便被帶了。
“草民杜清源拜見陛下,拜見太子!”
朱元璋聽完之後點了點頭。
“杜神醫快快免禮,之前聽杜神醫說出吾兒的病狀,我心裏麵還有些不相信結果,沒有想到這些事情真的發生了,我錯怪了杜神醫,還請杜神醫,莫要與我一般見識!”
事情關於太子朱標的安危,此時朱元璋可以說將姿態放的已經很低。
杜清源為人古怪,但是也不是不識時務。
朱元璋都已經親自來請自己了,這麵子方麵早就已經給得足夠了。
“陛下嚴重了,太子殿下為國為民,憂思成疾,草民定然竭盡全力,醫者仁心,作為一個醫者,自然不會袖手旁觀!”
“不過在此之前還請允許我診斷一番!”
太子朱標急忙地走了上來,杜清源立刻給太子朱標把脈,然後又詢問了他平時的一些飲食習慣以及生活狀態,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看到杜清源這個表情,朱元璋和太子朱標兩人都是心中一陣突突。
這樣的表情讓他們實在是有一些害怕,難道真的有什麽治不了的事情不成?隻見這時朱元璋著急地問道。
“杜神醫,太子的病究竟怎麽樣?”
隻見這時,杜清源滿臉沉重地說道。
“這病因我已經知道得差不多了,之前太子殿下就得過背癰,這種病極為難治,之前雖然治過,但是並沒有根除!”
“而太子殿下因為長時間的積勞成疾,再加上不注意飲食,各方麵的事情匯集在一起,才導致了他的身體機能大為下降!”
“再加上之前背癰之毒早就已經擴散到他的五髒六腑,若是不早一點治療的話,恐怕之後稍微有一點小病都會引起極為巨大的影響!”
太子朱標聽完之後點了點。
“怪不得,前段時間我隻是感覺有一些感染了風寒,卻沒想到痛苦異常,即便是背部也有一些發癢,和神醫所說得如出一轍!”
朱元璋聽到之後,心中非常震驚,想不到太子朱標之前的病症竟然沒有完全治好,更重要的是,這段時間太子朱標生病的事情自己完全不知道。
隻見這時,他一臉憤怒地看著太子朱標。
“既然生病了,為何不告訴朕!”
太子朱標尷尬的撓了撓頭。
“父親每天日理萬機批不完的奏折,實在是太辛苦了,就是孩兒這點小事還需要告訴父皇的話,那實在是大大的不孝!”
朱元璋聽到這話之後,臉上有一些不太好看。
雖然說每天自己的批改奏折的工作量非常大,但是比起之前已經好了不少,也多虧太子朱標被培養起來之後。
許多的事情他都可以幫著處理,而正是因為這一個原因,他也想讓太子朱標能夠盡早地接替他的位置。
未來能夠做一個好皇帝,所以說在許多的方麵對他的要求都是非常地嚴格。
想到這一個地方之後,他心中有一些後悔,早知道自己就不應該對太子朱標這麽嚴格,否則的話又怎麽可能積勞成疾。
想到這一個地方,朱元璋冷哼一聲,最後將目光看向了一旁的杜清源,賠笑著說道。
“杜神醫,你看這病能否根除?”
隻見這時,杜清源聽到後,笑著點了點頭。
“這倒不是什麽太大的問題,迴頭我會配上一些藥留給太子殿下,這些藥在太醫院裏麵都能夠找到,隻不過今後太子殿下需要注意休息,甚至多加鍛煉!”
“否則的話這病難以根除!”
朱元璋聽到之後,像是一個小學生一般。
急忙地點著頭。
等到杜清源離開之後,朱元璋滿臉不屑地看著太醫院裏麵的太醫。
“你們這群廢物,連太子殿下的病都看不好,我要你有什麽用處,趁著杜神醫在這一個地方好好地學一學,若是以後再出現這樣的情況,就別怪咱不客氣!”
這些太醫一個個聽著急忙點頭求饒。
等到他們離開之後,太子朱標說道。
“這件事情多虧了杜神醫,當然裏麵也有著李臨淵的功勞,如果不是李臨淵興建工學院,召集天下諸子百家的傳人,恐怕咱們也沒有辦法發現這些事情!”
朱元璋聽完之後點了點頭,但又是不由地歎了一口氣。
當年馬皇後病重,無藥可醫。
最終自己隻能看著他撒手人寰,正是因為當時的事情,自己可是好好地殺了一批太醫。
現在看來,這些人的醫術還差一些火候。
隻可惜當時自己不知道有杜清源這個人的存在。
如果知道這個人的話,早一點把他請來,說不定馬皇後還不能這麽早地離開。
想到這一個地方之後,他心中暗下決心,不管怎麽樣,哪怕是這滿朝文武百官都反對,自己也要把這工學院給新建出來。
要知道在這工學院之中。
這些醫家的弟子,平時可是最低調的,基本上不曾和其他人有過多少的交流,甚至朱元璋自己也都沒有太過於在意。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自己差一點沒有在意的存在,保住了他們大明的未來江山社稷,太子朱標對於大明來說極為重要,榮耀對於朱元璋也是如此。
如果太子朱標出什麽事情的話,恐怕以朱元璋的性格估計整個朝堂上都會因此而遭殃。
而且麵臨的更重要的問題就是大明後繼無人。
太子朱標可是朱元璋從小培養的,不光擁有著極為強大的手腕,背後的實力也是非常的強大,除了太子朱標任何一個人坐上這一個位置都得花上不小的力氣。
所以杜清源可謂是居功至偉。
李臨淵剛剛從牢房裏麵出來,朱元璋看到後,眼前一亮,便一把拉住李臨淵的手。
“李愛卿,事情怎麽樣了?那杜神醫願不願意為我而醫治?”
這時,李臨淵笑著點了點頭。
“幸不辱命,如今杜清源已經同意了,現在正在大殿之外等候!”
朱元璋聽到後,頓時笑得合不攏嘴。
“好,好得很,咱果然沒有看錯你,如果太子的病治好了,咱給你記一大功!”
很快杜清源便被帶了。
“草民杜清源拜見陛下,拜見太子!”
朱元璋聽完之後點了點頭。
“杜神醫快快免禮,之前聽杜神醫說出吾兒的病狀,我心裏麵還有些不相信結果,沒有想到這些事情真的發生了,我錯怪了杜神醫,還請杜神醫,莫要與我一般見識!”
事情關於太子朱標的安危,此時朱元璋可以說將姿態放的已經很低。
杜清源為人古怪,但是也不是不識時務。
朱元璋都已經親自來請自己了,這麵子方麵早就已經給得足夠了。
“陛下嚴重了,太子殿下為國為民,憂思成疾,草民定然竭盡全力,醫者仁心,作為一個醫者,自然不會袖手旁觀!”
“不過在此之前還請允許我診斷一番!”
太子朱標急忙地走了上來,杜清源立刻給太子朱標把脈,然後又詢問了他平時的一些飲食習慣以及生活狀態,不由得皺了皺眉頭。
看到杜清源這個表情,朱元璋和太子朱標兩人都是心中一陣突突。
這樣的表情讓他們實在是有一些害怕,難道真的有什麽治不了的事情不成?隻見這時朱元璋著急地問道。
“杜神醫,太子的病究竟怎麽樣?”
隻見這時,杜清源滿臉沉重地說道。
“這病因我已經知道得差不多了,之前太子殿下就得過背癰,這種病極為難治,之前雖然治過,但是並沒有根除!”
“而太子殿下因為長時間的積勞成疾,再加上不注意飲食,各方麵的事情匯集在一起,才導致了他的身體機能大為下降!”
“再加上之前背癰之毒早就已經擴散到他的五髒六腑,若是不早一點治療的話,恐怕之後稍微有一點小病都會引起極為巨大的影響!”
太子朱標聽完之後點了點。
“怪不得,前段時間我隻是感覺有一些感染了風寒,卻沒想到痛苦異常,即便是背部也有一些發癢,和神醫所說得如出一轍!”
朱元璋聽到之後,心中非常震驚,想不到太子朱標之前的病症竟然沒有完全治好,更重要的是,這段時間太子朱標生病的事情自己完全不知道。
隻見這時,他一臉憤怒地看著太子朱標。
“既然生病了,為何不告訴朕!”
太子朱標尷尬的撓了撓頭。
“父親每天日理萬機批不完的奏折,實在是太辛苦了,就是孩兒這點小事還需要告訴父皇的話,那實在是大大的不孝!”
朱元璋聽到這話之後,臉上有一些不太好看。
雖然說每天自己的批改奏折的工作量非常大,但是比起之前已經好了不少,也多虧太子朱標被培養起來之後。
許多的事情他都可以幫著處理,而正是因為這一個原因,他也想讓太子朱標能夠盡早地接替他的位置。
未來能夠做一個好皇帝,所以說在許多的方麵對他的要求都是非常地嚴格。
想到這一個地方之後,他心中有一些後悔,早知道自己就不應該對太子朱標這麽嚴格,否則的話又怎麽可能積勞成疾。
想到這一個地方,朱元璋冷哼一聲,最後將目光看向了一旁的杜清源,賠笑著說道。
“杜神醫,你看這病能否根除?”
隻見這時,杜清源聽到後,笑著點了點頭。
“這倒不是什麽太大的問題,迴頭我會配上一些藥留給太子殿下,這些藥在太醫院裏麵都能夠找到,隻不過今後太子殿下需要注意休息,甚至多加鍛煉!”
“否則的話這病難以根除!”
朱元璋聽到之後,像是一個小學生一般。
急忙地點著頭。
等到杜清源離開之後,朱元璋滿臉不屑地看著太醫院裏麵的太醫。
“你們這群廢物,連太子殿下的病都看不好,我要你有什麽用處,趁著杜神醫在這一個地方好好地學一學,若是以後再出現這樣的情況,就別怪咱不客氣!”
這些太醫一個個聽著急忙點頭求饒。
等到他們離開之後,太子朱標說道。
“這件事情多虧了杜神醫,當然裏麵也有著李臨淵的功勞,如果不是李臨淵興建工學院,召集天下諸子百家的傳人,恐怕咱們也沒有辦法發現這些事情!”
朱元璋聽完之後點了點頭,但又是不由地歎了一口氣。
當年馬皇後病重,無藥可醫。
最終自己隻能看著他撒手人寰,正是因為當時的事情,自己可是好好地殺了一批太醫。
現在看來,這些人的醫術還差一些火候。
隻可惜當時自己不知道有杜清源這個人的存在。
如果知道這個人的話,早一點把他請來,說不定馬皇後還不能這麽早地離開。
想到這一個地方之後,他心中暗下決心,不管怎麽樣,哪怕是這滿朝文武百官都反對,自己也要把這工學院給新建出來。
要知道在這工學院之中。
這些醫家的弟子,平時可是最低調的,基本上不曾和其他人有過多少的交流,甚至朱元璋自己也都沒有太過於在意。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自己差一點沒有在意的存在,保住了他們大明的未來江山社稷,太子朱標對於大明來說極為重要,榮耀對於朱元璋也是如此。
如果太子朱標出什麽事情的話,恐怕以朱元璋的性格估計整個朝堂上都會因此而遭殃。
而且麵臨的更重要的問題就是大明後繼無人。
太子朱標可是朱元璋從小培養的,不光擁有著極為強大的手腕,背後的實力也是非常的強大,除了太子朱標任何一個人坐上這一個位置都得花上不小的力氣。
所以杜清源可謂是居功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