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太子召,再言北事
人在大明批判百官,老朱求別罵 作者:日更兩萬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83章 太子召,再言北事
工學院裏麵所收攏的都是一些三教九流。
但是隨著他們在大明各個地方擔任要職。
影響力也越來越大,這無疑是動了天下儒生的蛋糕,因此得罪了整個的文官集團。
在徐輝祖這人看來,以這李臨淵所做的這些事情,未來絕對不會有任何的前途在的。
可是不管是自己的父親,徐達甚至是徐妙錦,徐增壽都被這個人迷得神魂顛倒。
等到李臨淵進入到魏國公府之後,徐輝祖便對他一陣的冷嘲熱諷。
而李臨淵並沒有當成一迴事,隻是當做沒聽見罷了,畢竟對於這個愣頭青自己也並沒有太過於在意。當初自己答應了徐達保他的安寧,自然會說到做到。
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可能會吃一些苦頭,就怪不得別人了。
此時東宮之內,太子朱標看著手中的一眾奏折,非常的頭疼。
尤其是藍玉所做的那些事情,讓他心中一陣鬱悶。
看著藍玉一步步地走進深淵,他心中也有一些不忍。但是事情已經鬧到了這種程度,這已經不是他能夠決定得了的了。但願這藍玉不會繼續作死下去,否則的話即便是自己也沒有辦法救他。
此時太子朱標突然間想到了李臨淵。
如今大明的工學院進行得如火如荼,甚至也因為這一個原因,科舉考試都出現了一定的變化。
課堂上的官員比起之前效率要高上了許多,不得不說這些全部都是李臨淵的功勞。
尤其是李臨淵所獻上的番薯,在許多的鹽堿地當中都得到了使用。
現在浙江不光擺脫了大水的威脅,甚至賦稅比起之前還要多上了許多,這完全都是他的功勞。
許多的事情自己沒有辦法,或許這人知道一些什麽。
“來人哪,去請李臨淵來府上一敘!”
很快太子朱標派出去的人,便來到了太子的府邸,等他們到達了太子的府邸之後,才知道李臨淵此時已經去了魏國公府。
就在徐輝祖因為李臨淵的事情和徐增壽,徐妙錦置氣的時候。
外麵的管家突然間傳來消息說太子派人來了。
徐輝祖聽到這一個消息,頓時心中非常震驚,進而轉為滿臉的笑意。
自從中山王徐打死了之後,無論是朱元璋還是太子,朱標沒少往自己家裏麵送東西。
但是盡管如此,自己的位置依然是不上不下的,這讓他心中非常的鬱悶。
不管怎麽說,魏國公府,可是當年的開國六國公之首,就算是如今沒落了,也不至於變成現在這一個樣子,莫非太子朱標來找自己是要對自己重用。
講到這一個地方之後,他心中非常激動,立刻將那人給請了進來。
這是太子東宮的屬官來到這裏之後,徐輝祖一臉恭敬地說道。
“不知太子殿下有何要事,我等必然竭盡全力!”
隻見這時太子派來的人笑了笑說道。
“原來是魏國公當麵,瞧你說的,咱還能有什麽大事不成,隻是聽說李臨淵來到了魏國公的府上,而太子殿下找李臨淵有要事相商,所以專門打發咱家跑一趟,愛情衛國功讓咱家帶著李大人一並去了!”
徐輝祖聽到之後頓時臉色青一陣白一陣,沒想到太子殿下想找的人並不是自己,而是李臨淵。
想到這個地方的時候,他的眼神中充滿驚訝。
如果說是自家的人看重李臨淵,這或許是因為這李臨淵的一些原因。
但是連太子朱標都找到了李臨淵,這讓他心中不得不懷疑這李臨淵究竟有什麽樣的本事,竟然能夠得到太子殿下的青睞。
李臨淵知道太子朱標來尋找自己,自然不敢有絲毫的耽擱。
等來到東宮之後,李臨淵恭敬地拜。
“陳李臨淵拜見太子殿下!”
太子朱標停下了手中的朱筆。
“李臨淵,你來了,怎麽樣?這次北上之行還順利吧?”
李臨淵笑了笑說。
“托殿下洪福,這一路上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隻是各地的官員能力確有不足,如今工學院已經建成,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這等行為便會改變!”
太子朱標聽完後點了點頭。
“這件事情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成的,孤曾經也聽過一些關於北方的事情,但是奈何沒有親自去見一見,正好你從北方來,想必對於北方的事情了解的應該非常清楚,我想聽聽關於你的建議!”
李臨淵聽完之後點了點頭,隻見他思考一番說道。
“經過我們連年對北方的戰鬥,如今脫古思帖木兒手中的精銳部隊已經被消滅!”
“但是以臣看來,這也隻不過是暫時的事情罷了!”
“自先秦以來,一直都有著胡患,而北方一直都是中原的防禦中心!”
“自西周以來,北麵的匈奴日益強大,即便是秦始皇,在剛剛建國之初,也隻能構建長城以抵禦北方匈奴的進攻!”
“漢朝建立之初民生凋敝,以漢高帝手中之精兵,卻不能動其分毫,甚至還陷入白登之圍,而經過文景之治之後,漢朝的國力極為強盛!”
“最終漢武帝以衛青,霍去病為將,終於將北方的匈奴打得四分五裂!”
“在這一段時間之內,漢朝的國力極為強悍,在當時被稱為遺一漢可擋五胡,也正是因為這一個原因,無論是北麵的烏桓,鮮卑還是匈奴,一個個地都不敢進攻大漢!”
“而經過三國數百年的戰亂之後,中原大地陷入了動蕩時期,大晉建國之初,便有八王之亂,因此五胡亂華,衣冠南渡!”
“盡管如此,經過了數百年的戰亂之後,中原崛起,隋朝定鼎天下!”
“可是北方沒有了鮮卑沒有了匈奴卻依然有一個強大的部落崛起那就是突厥!”
“隋唐兩代將突厥打廢,等到唐朝中後期迴紇崛起,中原進入到了五代十國時期!”
“在這段時期,北麵的黨項契丹人崛起,而到宋朝後期,契丹人沒落之後,女真人崛起,等到金朝沒落之後,蒙古崛起!”
“就一百年經洪武大帝多次北伐才有了現在的局麵!”
工學院裏麵所收攏的都是一些三教九流。
但是隨著他們在大明各個地方擔任要職。
影響力也越來越大,這無疑是動了天下儒生的蛋糕,因此得罪了整個的文官集團。
在徐輝祖這人看來,以這李臨淵所做的這些事情,未來絕對不會有任何的前途在的。
可是不管是自己的父親,徐達甚至是徐妙錦,徐增壽都被這個人迷得神魂顛倒。
等到李臨淵進入到魏國公府之後,徐輝祖便對他一陣的冷嘲熱諷。
而李臨淵並沒有當成一迴事,隻是當做沒聽見罷了,畢竟對於這個愣頭青自己也並沒有太過於在意。當初自己答應了徐達保他的安寧,自然會說到做到。
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可能會吃一些苦頭,就怪不得別人了。
此時東宮之內,太子朱標看著手中的一眾奏折,非常的頭疼。
尤其是藍玉所做的那些事情,讓他心中一陣鬱悶。
看著藍玉一步步地走進深淵,他心中也有一些不忍。但是事情已經鬧到了這種程度,這已經不是他能夠決定得了的了。但願這藍玉不會繼續作死下去,否則的話即便是自己也沒有辦法救他。
此時太子朱標突然間想到了李臨淵。
如今大明的工學院進行得如火如荼,甚至也因為這一個原因,科舉考試都出現了一定的變化。
課堂上的官員比起之前效率要高上了許多,不得不說這些全部都是李臨淵的功勞。
尤其是李臨淵所獻上的番薯,在許多的鹽堿地當中都得到了使用。
現在浙江不光擺脫了大水的威脅,甚至賦稅比起之前還要多上了許多,這完全都是他的功勞。
許多的事情自己沒有辦法,或許這人知道一些什麽。
“來人哪,去請李臨淵來府上一敘!”
很快太子朱標派出去的人,便來到了太子的府邸,等他們到達了太子的府邸之後,才知道李臨淵此時已經去了魏國公府。
就在徐輝祖因為李臨淵的事情和徐增壽,徐妙錦置氣的時候。
外麵的管家突然間傳來消息說太子派人來了。
徐輝祖聽到這一個消息,頓時心中非常震驚,進而轉為滿臉的笑意。
自從中山王徐打死了之後,無論是朱元璋還是太子,朱標沒少往自己家裏麵送東西。
但是盡管如此,自己的位置依然是不上不下的,這讓他心中非常的鬱悶。
不管怎麽說,魏國公府,可是當年的開國六國公之首,就算是如今沒落了,也不至於變成現在這一個樣子,莫非太子朱標來找自己是要對自己重用。
講到這一個地方之後,他心中非常激動,立刻將那人給請了進來。
這是太子東宮的屬官來到這裏之後,徐輝祖一臉恭敬地說道。
“不知太子殿下有何要事,我等必然竭盡全力!”
隻見這時太子派來的人笑了笑說道。
“原來是魏國公當麵,瞧你說的,咱還能有什麽大事不成,隻是聽說李臨淵來到了魏國公的府上,而太子殿下找李臨淵有要事相商,所以專門打發咱家跑一趟,愛情衛國功讓咱家帶著李大人一並去了!”
徐輝祖聽到之後頓時臉色青一陣白一陣,沒想到太子殿下想找的人並不是自己,而是李臨淵。
想到這個地方的時候,他的眼神中充滿驚訝。
如果說是自家的人看重李臨淵,這或許是因為這李臨淵的一些原因。
但是連太子朱標都找到了李臨淵,這讓他心中不得不懷疑這李臨淵究竟有什麽樣的本事,竟然能夠得到太子殿下的青睞。
李臨淵知道太子朱標來尋找自己,自然不敢有絲毫的耽擱。
等來到東宮之後,李臨淵恭敬地拜。
“陳李臨淵拜見太子殿下!”
太子朱標停下了手中的朱筆。
“李臨淵,你來了,怎麽樣?這次北上之行還順利吧?”
李臨淵笑了笑說。
“托殿下洪福,這一路上並沒有什麽太大的問題,隻是各地的官員能力確有不足,如今工學院已經建成,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這等行為便會改變!”
太子朱標聽完後點了點頭。
“這件事情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成的,孤曾經也聽過一些關於北方的事情,但是奈何沒有親自去見一見,正好你從北方來,想必對於北方的事情了解的應該非常清楚,我想聽聽關於你的建議!”
李臨淵聽完之後點了點頭,隻見他思考一番說道。
“經過我們連年對北方的戰鬥,如今脫古思帖木兒手中的精銳部隊已經被消滅!”
“但是以臣看來,這也隻不過是暫時的事情罷了!”
“自先秦以來,一直都有著胡患,而北方一直都是中原的防禦中心!”
“自西周以來,北麵的匈奴日益強大,即便是秦始皇,在剛剛建國之初,也隻能構建長城以抵禦北方匈奴的進攻!”
“漢朝建立之初民生凋敝,以漢高帝手中之精兵,卻不能動其分毫,甚至還陷入白登之圍,而經過文景之治之後,漢朝的國力極為強盛!”
“最終漢武帝以衛青,霍去病為將,終於將北方的匈奴打得四分五裂!”
“在這一段時間之內,漢朝的國力極為強悍,在當時被稱為遺一漢可擋五胡,也正是因為這一個原因,無論是北麵的烏桓,鮮卑還是匈奴,一個個地都不敢進攻大漢!”
“而經過三國數百年的戰亂之後,中原大地陷入了動蕩時期,大晉建國之初,便有八王之亂,因此五胡亂華,衣冠南渡!”
“盡管如此,經過了數百年的戰亂之後,中原崛起,隋朝定鼎天下!”
“可是北方沒有了鮮卑沒有了匈奴卻依然有一個強大的部落崛起那就是突厥!”
“隋唐兩代將突厥打廢,等到唐朝中後期迴紇崛起,中原進入到了五代十國時期!”
“在這段時期,北麵的黨項契丹人崛起,而到宋朝後期,契丹人沒落之後,女真人崛起,等到金朝沒落之後,蒙古崛起!”
“就一百年經洪武大帝多次北伐才有了現在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