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給大明官兵讀楊家將
人在大明批判百官,老朱求別罵 作者:日更兩萬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50章 給大明官兵讀楊家將
李臨淵聽到這個名字,心中非常震驚,沒想到燕王朱棣竟然親自來找自己。
看來他來的目的應該和徐增壽一樣,但更多的是為了招攬自己。
此時徐增壽聽完後,頓時眼前一亮。
“原來是大姐夫,大姐夫來了,咱們去看一看吧!”
李臨淵點了點頭兩個人出去之後李臨淵看著麵前的燕王朱棣。
此時的燕王朱棣穿著一身常服,身邊隻跟著張玉一個人。
李臨淵走過去之後恭恭敬敬地拜道。
“下官拜見燕王殿下!”
燕王朱棣急忙將李臨淵扶起來。
“秉言不用客氣,這一次來我不是以燕王的名義來的,咱們都是一家人,不必如此客氣,我聽說秉言你受到了藍玉的刁難,擔心你心裏有氣,所以專門過來看一看,這也是妙雲的意思!”
李臨淵聽完後鬆了一口氣,但是他哪裏真的敢把燕王朱棣當成自家人。
要知道現在太子朱標還在,隻要朱標不出問題的話,那朱棣就永遠沒有機會。
這件事情也就無從談起。
此時李臨淵直接將朱棣給迎了進去。
等到進去之後沒有外人,徐增壽便在那裏一臉憤怒地說著,藍玉的囂張霸道。
幾個人聊了一會兒之後,李臨淵非常好奇,為什麽這些將領很少有經常待在軍營當中的。
隻見這是燕王朱棣,聽完後笑了笑。
“也並不是我們都不待在軍中,實在是軍中,除了操練之外沒有其他的事情,實在是乏味至極!”
當時徐增壽也是點了點頭。
“以前在應天府的時候,我還可以看看係什麽的,但是這北平畢竟是邊關重鎮,又怎麽可能有這些東西!”
“應天府裏麵大多數都是達官貴人,自然喜歡看,而這北平大多數都是軍戶,他們能夠識字就已經不錯了,至於聽戲看戲,他們可是一點兒都不懂的!”
“再加上現在的這些戲曲裏麵的東西和戰場上的完全不符合,若是直接將他們搬到軍隊裏麵飛,但不會有任何的作用,反而會影響軍隊的戰鬥力!”
李臨淵聽完後頓時若有所思。
對於這樣的事情,他還是知道一些。
此時的軍隊還沒有什麽忠君愛國的思想,在這方麵的觀念也非常的淡薄。
這也就導致了許多的士兵隻知道自己的將軍是誰,為自己的將軍打仗。
而一旦戰鬥失利,便會直接潰敗下來,甚至各尋生路。
如果不是在戰場上後麵有督戰隊,或者是怕連累自己的家人,這些人打仗根本不可能這麽賣力。
而一支軍隊如果沒有精神沒有信仰的話,那麽戰鬥力無論如何也提不上來。
這時李臨淵突然間有了一個想法。
像浙江那邊的情況改革軍隊倒是容易,畢竟剛剛出現了大水,對於這件事情,他們必須采用這樣的辦法。
但是北麵的軍隊就不一樣了,這裏幾乎全部都是驕兵悍將。
而且常年征戰,根本就不可能讓他們做一些工匠什麽之類的活。
再加上那些將軍將自己手中的軍隊看得死死的,又怎麽可能讓他們去為百姓做事。
雖然這種辦法暫時行,牧童倒不如去培養這些士兵忠君愛國的思想。
如果將這個思想培養好的話,那麽不管發生什麽事情,哪怕有將軍叛亂。
恐怕這些視頻也絕對不會跟從他們的。
而這種愛國的思想一旦形成,那麽軍隊的戰鬥力絕對會提升很多。
想到這個地方之後,李臨淵的思緒便一發不可收拾。
一個人聊了很多的事情。
李臨淵卻驚訝地發現,雖然這些人都聽過一些古代的名將,但是對於很多的事跡也隻是一知半解。
就像燕王朱棣他們都喜歡李靖,韓信,霍去病這樣的大將,甚至也喜歡研究他們的兵法。
但是這樣在整個大明王朝的軍隊當中,也隻不過是一小部分而已。
大多數的士兵別說兵法了,就連這些將軍知道的也並不是特別多。
他們聽說最多的就是前朝的一些事情。
像是武穆嶽飛,楊家將,折家軍或種家軍之類的。
雖然也有著他們的一些故事流傳,但是流傳的並不是特別多。
對於這些人當中,如果單單論精忠報國的話,嶽飛絕對是最好的一個例子。
但是嶽飛的結局實在是太過於悲慘,更何況在那個時候奸臣當道,盡管也是抗擊北方的遊牧民族,但確實是毀在自己人的手中。
所以這件事情並不適合傳揚。
此時李臨淵卻有了一個更好的選擇,那就是楊家將。
楊門忠烈可以說在如今的大明都是有著極大的名聲的。
盡管到後來楊家沒落了,但是楊家依然出了許多的教材。
比如嶽飛手下踏白軍統帥楊再興。
不管是哪一代,都秉承著忠君愛國的思想。
如果是編寫一個這樣的話本或者是戲劇。
一方麵軍隊裏的士兵喜歡看,而且還能夠宣傳這一類的事情。
此時李臨淵滿腦子想的都是這件事情,而燕王朱棣想要趁此機會再一次地拉攏李臨淵,卻發現這時李臨淵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仿佛在想什麽,其他的事情並沒有將他的拉攏當成一迴事。
這倒是讓他心中有一陣的鬱悶。
然而燕王朱棣作為朱元璋的兒子,卻有一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性格。
李臨淵越是沒有答應他的招攬,他越是想要將李臨淵招攬到自己的麾下。
盡管這一次沒有成功,他相信下一次定然可以成功。
畢竟自己的身後還有一個黑衣僧人姚廣孝幫助謀劃。
等到他們全部都離開之後,李臨淵迫不及待地跑到了書房裏麵。
張素裳聽到李臨淵直接進入了書房,非常的奇怪,於是也走了進去。
這時他看到李臨淵正在寫什麽東西,不由地眼前一亮。
難道李臨淵又在寫新的話本或者是戲曲了不成?等到他走上情緒,卻看到第1頁上麵赫然寫著三個大字,楊家將。
看到這三個字他不由得眼前一亮,這可是一個很好的主題,畢竟楊家滿門忠烈,不管在什麽時候,都是受人尊敬的存在。
想到這一個地方,他仿佛也知道李臨淵究竟想要幹什麽了。
也沒有多說話,隻是在一旁幫李臨淵研墨,順便做李臨淵的第1個讀者。
李臨淵聽到這個名字,心中非常震驚,沒想到燕王朱棣竟然親自來找自己。
看來他來的目的應該和徐增壽一樣,但更多的是為了招攬自己。
此時徐增壽聽完後,頓時眼前一亮。
“原來是大姐夫,大姐夫來了,咱們去看一看吧!”
李臨淵點了點頭兩個人出去之後李臨淵看著麵前的燕王朱棣。
此時的燕王朱棣穿著一身常服,身邊隻跟著張玉一個人。
李臨淵走過去之後恭恭敬敬地拜道。
“下官拜見燕王殿下!”
燕王朱棣急忙將李臨淵扶起來。
“秉言不用客氣,這一次來我不是以燕王的名義來的,咱們都是一家人,不必如此客氣,我聽說秉言你受到了藍玉的刁難,擔心你心裏有氣,所以專門過來看一看,這也是妙雲的意思!”
李臨淵聽完後鬆了一口氣,但是他哪裏真的敢把燕王朱棣當成自家人。
要知道現在太子朱標還在,隻要朱標不出問題的話,那朱棣就永遠沒有機會。
這件事情也就無從談起。
此時李臨淵直接將朱棣給迎了進去。
等到進去之後沒有外人,徐增壽便在那裏一臉憤怒地說著,藍玉的囂張霸道。
幾個人聊了一會兒之後,李臨淵非常好奇,為什麽這些將領很少有經常待在軍營當中的。
隻見這是燕王朱棣,聽完後笑了笑。
“也並不是我們都不待在軍中,實在是軍中,除了操練之外沒有其他的事情,實在是乏味至極!”
當時徐增壽也是點了點頭。
“以前在應天府的時候,我還可以看看係什麽的,但是這北平畢竟是邊關重鎮,又怎麽可能有這些東西!”
“應天府裏麵大多數都是達官貴人,自然喜歡看,而這北平大多數都是軍戶,他們能夠識字就已經不錯了,至於聽戲看戲,他們可是一點兒都不懂的!”
“再加上現在的這些戲曲裏麵的東西和戰場上的完全不符合,若是直接將他們搬到軍隊裏麵飛,但不會有任何的作用,反而會影響軍隊的戰鬥力!”
李臨淵聽完後頓時若有所思。
對於這樣的事情,他還是知道一些。
此時的軍隊還沒有什麽忠君愛國的思想,在這方麵的觀念也非常的淡薄。
這也就導致了許多的士兵隻知道自己的將軍是誰,為自己的將軍打仗。
而一旦戰鬥失利,便會直接潰敗下來,甚至各尋生路。
如果不是在戰場上後麵有督戰隊,或者是怕連累自己的家人,這些人打仗根本不可能這麽賣力。
而一支軍隊如果沒有精神沒有信仰的話,那麽戰鬥力無論如何也提不上來。
這時李臨淵突然間有了一個想法。
像浙江那邊的情況改革軍隊倒是容易,畢竟剛剛出現了大水,對於這件事情,他們必須采用這樣的辦法。
但是北麵的軍隊就不一樣了,這裏幾乎全部都是驕兵悍將。
而且常年征戰,根本就不可能讓他們做一些工匠什麽之類的活。
再加上那些將軍將自己手中的軍隊看得死死的,又怎麽可能讓他們去為百姓做事。
雖然這種辦法暫時行,牧童倒不如去培養這些士兵忠君愛國的思想。
如果將這個思想培養好的話,那麽不管發生什麽事情,哪怕有將軍叛亂。
恐怕這些視頻也絕對不會跟從他們的。
而這種愛國的思想一旦形成,那麽軍隊的戰鬥力絕對會提升很多。
想到這個地方之後,李臨淵的思緒便一發不可收拾。
一個人聊了很多的事情。
李臨淵卻驚訝地發現,雖然這些人都聽過一些古代的名將,但是對於很多的事跡也隻是一知半解。
就像燕王朱棣他們都喜歡李靖,韓信,霍去病這樣的大將,甚至也喜歡研究他們的兵法。
但是這樣在整個大明王朝的軍隊當中,也隻不過是一小部分而已。
大多數的士兵別說兵法了,就連這些將軍知道的也並不是特別多。
他們聽說最多的就是前朝的一些事情。
像是武穆嶽飛,楊家將,折家軍或種家軍之類的。
雖然也有著他們的一些故事流傳,但是流傳的並不是特別多。
對於這些人當中,如果單單論精忠報國的話,嶽飛絕對是最好的一個例子。
但是嶽飛的結局實在是太過於悲慘,更何況在那個時候奸臣當道,盡管也是抗擊北方的遊牧民族,但確實是毀在自己人的手中。
所以這件事情並不適合傳揚。
此時李臨淵卻有了一個更好的選擇,那就是楊家將。
楊門忠烈可以說在如今的大明都是有著極大的名聲的。
盡管到後來楊家沒落了,但是楊家依然出了許多的教材。
比如嶽飛手下踏白軍統帥楊再興。
不管是哪一代,都秉承著忠君愛國的思想。
如果是編寫一個這樣的話本或者是戲劇。
一方麵軍隊裏的士兵喜歡看,而且還能夠宣傳這一類的事情。
此時李臨淵滿腦子想的都是這件事情,而燕王朱棣想要趁此機會再一次地拉攏李臨淵,卻發現這時李臨淵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仿佛在想什麽,其他的事情並沒有將他的拉攏當成一迴事。
這倒是讓他心中有一陣的鬱悶。
然而燕王朱棣作為朱元璋的兒子,卻有一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性格。
李臨淵越是沒有答應他的招攬,他越是想要將李臨淵招攬到自己的麾下。
盡管這一次沒有成功,他相信下一次定然可以成功。
畢竟自己的身後還有一個黑衣僧人姚廣孝幫助謀劃。
等到他們全部都離開之後,李臨淵迫不及待地跑到了書房裏麵。
張素裳聽到李臨淵直接進入了書房,非常的奇怪,於是也走了進去。
這時他看到李臨淵正在寫什麽東西,不由地眼前一亮。
難道李臨淵又在寫新的話本或者是戲曲了不成?等到他走上情緒,卻看到第1頁上麵赫然寫著三個大字,楊家將。
看到這三個字他不由得眼前一亮,這可是一個很好的主題,畢竟楊家滿門忠烈,不管在什麽時候,都是受人尊敬的存在。
想到這一個地方,他仿佛也知道李臨淵究竟想要幹什麽了。
也沒有多說話,隻是在一旁幫李臨淵研墨,順便做李臨淵的第1個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