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酸如刁難,跟禦史鬥嘴
人在大明批判百官,老朱求別罵 作者:日更兩萬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31章 酸如刁難,跟禦史鬥嘴
中秋佳節,應天府中處處人喧馬沸,處處花燈綻放,夜晚宛若白晝。
向來沒有多少休沐的大明王朝,朱元璋大手一揮,賞了眾人半天休沐。
此時十裏秦淮河上,花船林立,才子佳人處處可見。
因為宵禁的原因,每到晚上整個應天府都極為安靜。
像這次中秋佳節,卻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李臨淵如約來到了秦淮河上的詩會。
這一次的詩會極為盛大,來來往往的文人雅士極多。
李臨淵收拾好之後,也來到了燈會的現場。
等到李臨淵遞交了手中的請帖,隨後便找了一個位置坐下。
眾人看著李臨淵指指點點,這段時間李臨淵在整個應天府之中,也算是名聲極大,自然認識他的人極多,但是因為身份的原因,並沒有人過來與李臨淵攀談。
如今的理學,儒家弟子還是占著大多數。
盡管李臨淵的行為得到了皇帝的認可,但是在如今的社會之中,還算是極為叛逆的存在。
這十幾個翰林院的儒生互相看了一眼,點了點頭。
隻見這些人來到了李臨淵麵前。
這時領頭的人笑著說道。
“我當是誰呢?原來是李臨淵,你哪來的臉麵來這個地方的,一個不尊聖人之道,不讀聖人之言的人,怎配活在這世上?”
這名儒生的聲音不小,周圍的人都已經聽到了這些話,一些人皺了皺眉頭。
而大多數的人則是麵含戲謔,想看看這件事情究竟會如何發展。
李臨淵抬頭看了這些人,極為不屑地說道。
“一群白癡腐儒!”
聽到李臨淵如此不屑,這些人心中一怒。
這李臨淵什麽意思?難道不把他們放在眼裏不成?隻見這時,那名儒生頓時指著李臨淵大叫。
“我等身為大明文人,怎可如此粗鄙,而你不尊聖人之道,怎配為官,我看你若是識趣,幹脆扒了你那一身官服,迴家種地的好!”
“正好你不是喜歡經世致用之學嗎?讓你迴家種地正好隨了你的心思!”
旁邊的幾個儒生聽完之後頓時哈哈大笑,看著李臨淵充滿不屑。
很顯然,這些人都是故意衝著李臨淵來的,如今李臨淵的名聲極大,看來他們這些人想要踩著李臨淵名揚天下。
隻可惜李臨淵怎麽可能給他們這個機會。
隻見李臨淵看著這些人說道。
“你們這些人一個個自稱是飽學之士,混了這麽長時間,依然在翰林院裏麵當一個毫無用處的書生,每天除了報了個聖賢書在那裏讀,沒有任何的用處!”
“若是你們但凡有一點用處,相信陛下聖明,竟然會點爾等做官!”
“隻可惜你沒有於國而言,沒有絲毫的用處,既不會治理朝政,也不懂世俗經濟,隻知道抱著一本書在那裏讀,給你們一口吃的,都是浪費糧食!”
“如果我真的迴去種地,那麽種出來的糧食,你們一粒都不配吃,雨果兒也沒有任何的用處,活著浪費空氣,死了浪費土地,像爾等之人比起那茅廁裏的臭蟲還尚有不如!”
“一個個的自視清高,實則狗屁不通,好好的正道不走,非得想一些歪門邪道!”
“想要靠沽直賣名來獲得名聲,一個個說自己懷才不遇,結果遇到事情之後隻能抱著那幾本破書,絲毫本事沒有,要爾等究竟有何用處!”
“本官恥於與爾等言論,若是爾等還有一點廉恥之心,當放下手中破書,深入民間體察民情,看一看我大明的百姓究竟是怎麽生活的,而你們這些人拿著我大明的米錢,又在做著什麽事情!”
“若我是爾等,早就已經羞愧自殺,爾等卻還蠅營狗苟,自賣自誇,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李臨淵的一番輸出,頓時將眾人說的沒脾氣了。
他們的臉色紅一陣青一陣,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麽為好。
此時人群當中也有不少人看不起這些隻會清談的儒生,一個個的自命不凡,卻沒有任何的用處。
多少的事情都是壞在他們的手中。
這時一個儒生滿臉氣急地說道。
“你也不比我們好上多少,本來你也隻不過是一個區區的禦史,芝麻綠豆點兒的官,要不是靠著諂媚聖上,攻訐同僚,你又怎麽可能有現在這個位置,你可知道你現在這一個位置是多少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才換來的,你才是天下之大邪惡!”
這是李臨淵不由得冷冷一笑。
“本官所彈劾的所有官員沒有一個人是清白的,感官也絕對不會誣陷任何一個好人,這些人號稱自己讀著聖人之書卻幹著貪贓枉法欺壓百姓的生活!”
“他們一個個地枕著真金白銀,住著高堂玉宇,家中奴仆遍地,妻妾成群,外麵田畝連綿不絕!”
“結果他們治下的,百姓一個個易子而食,為我大明官員他們的錢又怎麽來的,還不是從百姓累累白骨手中搶來的!”
“你們所謂的聖人之道難道就是踏著天下百姓的白骨遺憾萬裏而肥其一家!”
“若真是如此這樣的人,難道還不該殺?”
“他們家裏人享受著用百姓的血骨換來的生活,自然也要付出相應的代價,你說他們無辜,哪些慘死在他們手中的百姓又該向誰哭去?”
一時之間這些儒生臉色慘白,一句話也不敢說了。
仿佛在他眼中早已經看見了處處白骨,千裏無生機的景象。
這時旁邊的一個儒生還不服。
“那也隻不過是他們,我們翰林院的官員可許多都是清貴至極,家中無剩餘資財,難道還不能成為天下之表率嗎?”
李臨淵聽完後頓時哈哈大笑。
“清貴又何妨,可曾為家國百姓做出一點實事,如果隻是研究那幾本破書,又研究出什麽大學問?”
“能否讓天下百姓吃飽穿暖,能否讓前線將士活著歸家,又能否讓每個百姓都能識字讀書?”
“沒有任何能力的清官,比之一些有能力的貪官也遠遠不如,至少他們可以讓百姓吃得飽飯!”
這些人聽完之後臉色通紅,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麽去反駁。
中秋佳節,應天府中處處人喧馬沸,處處花燈綻放,夜晚宛若白晝。
向來沒有多少休沐的大明王朝,朱元璋大手一揮,賞了眾人半天休沐。
此時十裏秦淮河上,花船林立,才子佳人處處可見。
因為宵禁的原因,每到晚上整個應天府都極為安靜。
像這次中秋佳節,卻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李臨淵如約來到了秦淮河上的詩會。
這一次的詩會極為盛大,來來往往的文人雅士極多。
李臨淵收拾好之後,也來到了燈會的現場。
等到李臨淵遞交了手中的請帖,隨後便找了一個位置坐下。
眾人看著李臨淵指指點點,這段時間李臨淵在整個應天府之中,也算是名聲極大,自然認識他的人極多,但是因為身份的原因,並沒有人過來與李臨淵攀談。
如今的理學,儒家弟子還是占著大多數。
盡管李臨淵的行為得到了皇帝的認可,但是在如今的社會之中,還算是極為叛逆的存在。
這十幾個翰林院的儒生互相看了一眼,點了點頭。
隻見這些人來到了李臨淵麵前。
這時領頭的人笑著說道。
“我當是誰呢?原來是李臨淵,你哪來的臉麵來這個地方的,一個不尊聖人之道,不讀聖人之言的人,怎配活在這世上?”
這名儒生的聲音不小,周圍的人都已經聽到了這些話,一些人皺了皺眉頭。
而大多數的人則是麵含戲謔,想看看這件事情究竟會如何發展。
李臨淵抬頭看了這些人,極為不屑地說道。
“一群白癡腐儒!”
聽到李臨淵如此不屑,這些人心中一怒。
這李臨淵什麽意思?難道不把他們放在眼裏不成?隻見這時,那名儒生頓時指著李臨淵大叫。
“我等身為大明文人,怎可如此粗鄙,而你不尊聖人之道,怎配為官,我看你若是識趣,幹脆扒了你那一身官服,迴家種地的好!”
“正好你不是喜歡經世致用之學嗎?讓你迴家種地正好隨了你的心思!”
旁邊的幾個儒生聽完之後頓時哈哈大笑,看著李臨淵充滿不屑。
很顯然,這些人都是故意衝著李臨淵來的,如今李臨淵的名聲極大,看來他們這些人想要踩著李臨淵名揚天下。
隻可惜李臨淵怎麽可能給他們這個機會。
隻見李臨淵看著這些人說道。
“你們這些人一個個自稱是飽學之士,混了這麽長時間,依然在翰林院裏麵當一個毫無用處的書生,每天除了報了個聖賢書在那裏讀,沒有任何的用處!”
“若是你們但凡有一點用處,相信陛下聖明,竟然會點爾等做官!”
“隻可惜你沒有於國而言,沒有絲毫的用處,既不會治理朝政,也不懂世俗經濟,隻知道抱著一本書在那裏讀,給你們一口吃的,都是浪費糧食!”
“如果我真的迴去種地,那麽種出來的糧食,你們一粒都不配吃,雨果兒也沒有任何的用處,活著浪費空氣,死了浪費土地,像爾等之人比起那茅廁裏的臭蟲還尚有不如!”
“一個個的自視清高,實則狗屁不通,好好的正道不走,非得想一些歪門邪道!”
“想要靠沽直賣名來獲得名聲,一個個說自己懷才不遇,結果遇到事情之後隻能抱著那幾本破書,絲毫本事沒有,要爾等究竟有何用處!”
“本官恥於與爾等言論,若是爾等還有一點廉恥之心,當放下手中破書,深入民間體察民情,看一看我大明的百姓究竟是怎麽生活的,而你們這些人拿著我大明的米錢,又在做著什麽事情!”
“若我是爾等,早就已經羞愧自殺,爾等卻還蠅營狗苟,自賣自誇,我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李臨淵的一番輸出,頓時將眾人說的沒脾氣了。
他們的臉色紅一陣青一陣,一時之間不知道該說什麽為好。
此時人群當中也有不少人看不起這些隻會清談的儒生,一個個的自命不凡,卻沒有任何的用處。
多少的事情都是壞在他們的手中。
這時一個儒生滿臉氣急地說道。
“你也不比我們好上多少,本來你也隻不過是一個區區的禦史,芝麻綠豆點兒的官,要不是靠著諂媚聖上,攻訐同僚,你又怎麽可能有現在這個位置,你可知道你現在這一個位置是多少人妻離子散,家破人亡才換來的,你才是天下之大邪惡!”
這是李臨淵不由得冷冷一笑。
“本官所彈劾的所有官員沒有一個人是清白的,感官也絕對不會誣陷任何一個好人,這些人號稱自己讀著聖人之書卻幹著貪贓枉法欺壓百姓的生活!”
“他們一個個地枕著真金白銀,住著高堂玉宇,家中奴仆遍地,妻妾成群,外麵田畝連綿不絕!”
“結果他們治下的,百姓一個個易子而食,為我大明官員他們的錢又怎麽來的,還不是從百姓累累白骨手中搶來的!”
“你們所謂的聖人之道難道就是踏著天下百姓的白骨遺憾萬裏而肥其一家!”
“若真是如此這樣的人,難道還不該殺?”
“他們家裏人享受著用百姓的血骨換來的生活,自然也要付出相應的代價,你說他們無辜,哪些慘死在他們手中的百姓又該向誰哭去?”
一時之間這些儒生臉色慘白,一句話也不敢說了。
仿佛在他眼中早已經看見了處處白骨,千裏無生機的景象。
這時旁邊的一個儒生還不服。
“那也隻不過是他們,我們翰林院的官員可許多都是清貴至極,家中無剩餘資財,難道還不能成為天下之表率嗎?”
李臨淵聽完後頓時哈哈大笑。
“清貴又何妨,可曾為家國百姓做出一點實事,如果隻是研究那幾本破書,又研究出什麽大學問?”
“能否讓天下百姓吃飽穿暖,能否讓前線將士活著歸家,又能否讓每個百姓都能識字讀書?”
“沒有任何能力的清官,比之一些有能力的貪官也遠遠不如,至少他們可以讓百姓吃得飽飯!”
這些人聽完之後臉色通紅,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麽去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