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新的任務,北上督糧


    朱元璋點了點頭,好像還真的是這麽一迴事。李臨淵並沒有停下,仿佛說到激動之處了。


    “隻可惜百姓的話語權實在是太少,各種思想也沒有辦法繼續活躍!”


    “所以以臣看來,最好的辦法就是開啟民智,隻有百姓懂得的東西多了,未來我們的大明才會更加的強大。”“而儒家如今所推崇的是民可由之,不可使知之,以臣看來這些人完完全全是曲解了孔夫子的意思!”


    “孔老夫子當時想說的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所以孔夫子才會因材施教,培養出來一大批有才能的人,大明人人,皆可治學,人人皆可學習!”


    朱元璋聽到之後皺了皺眉頭,對於這個他還是有著非常多的擔心的。


    “如果像你所說的這樣,那我大明百姓全部都是那些讀書的腐儒,那天底下還有誰去打仗,誰去修城,誰去勞作!”


    李臨淵聽到後則繼續說道。


    “陛下,雖然天下人很多,但是天下能學的學問也是非常多的,也不一定非得要學習儒學,世事洞明皆學問,天下有著諸般的學問,凡是能夠將一行研究到極致的,便可以稱為聖,聖人並非天降之人!”


    “自古以來一條路是萬萬走不出康莊大道的,最好的辦法便是百花齊放,比如農聖賈思勰,兵聖孫武,茶聖陸羽,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正是如此!”


    朱元璋聽到之後,不由得眼前一亮。


    對於這所謂的兵聖,茶聖的說法,在民間早就已經有了。


    隻可惜在儒家眾人眼裏看來,隻有孔孟程朱可被稱為聖,其他人隻不過徒有其名罷了。


    要是自己將這一個名頭給他們,或許會有一大批的追隨者去學習相應的技術。


    比如學習農業方麵的事情就可以使得糧食種得更多。


    種的茶多了,品質好了,就可以向外銷售,賺取大量的金銀迴來。


    研究更多的兵法,也可以讓他們在對外戰爭當中戰無不勝。


    想法確實很好,但是朱元璋心中還是有著許多的思慮。


    畢竟這樣的政策可以說是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可是動了儒家的根基。


    必然會遭到儒家之人瘋狂的反擊。


    而如今的天下讀書人,儒術又是當今統治的根基。


    這樣的事情可不是簡簡單單紅口白牙,一句話就能夠解決的。


    隻見這時,朱元璋點了點頭。


    “這件事情朕還需要再想一想,不過你確實是一個人才,放在京城也確實可惜了,這樣吧,李臨淵聽旨!”


    李臨淵跪在地上。


    “臣接旨!”


    “今有能臣吏部都給事中李臨淵剛正不阿,屢有功勳,當今北方蒙古韃子入侵,邊境地區民生凋敝,我天兵陳列於北方,然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特命令李臨淵為糧草先行官兼督糧欽差大臣,不日北上監督糧草運轉!”


    李臨淵心中極為驚訝,朱元璋不是已經拒絕了這件事情了嗎?怎麽突然間又同意了?不過這是朱元璋下的命令,他也沒有任何反駁的餘地。


    “臣接旨!”


    看著李臨淵沒有任何的不滿,朱元璋滿意地點了點頭。


    “是不是很好奇,為什麽咱突然改變主意了!”


    隻見這時朱元璋拿出了一本奏折,直接扔給了李臨淵。


    “你看看就明白了!”


    李臨淵看上麵所記載的內容,頓時嚇了一跳。


    所有的人都知道運糧草時無論是水路還是陸路,都會有著極大的損耗,當然走水路損耗要少上一些。


    可是上麵出現的損耗觸目驚心,更讓人驚訝的是,一邊籌集糧草非常不易,一些糧食商人趁此機會坐地起價。


    被朱元璋砍了一批之後,老實多了。


    但是糧食到達北方軍營的卻少之又少,而且調度非常地緩慢。


    如今前線的戰鬥都已經快開始了,糧食卻遲遲到不了。


    朱元璋心裏也是著急了。


    又想到徐達當時推薦李臨淵的事情。


    所以想著幹脆就做個順水人情,滿足這一對翁婿。


    隻見這時朱元璋說道。


    “軍隊乃是我大明國之根本,北伐韃虜也是我大明的既定國策,無論任何人也不可作出更改!”


    “若是有人敢在我大明的軍糧上動手腳,不拿我大明的士兵當成一迴事兒,你要將這件事情調查得清清楚楚!”


    李臨淵聽到之後點了點頭。


    事實上他是不願意接受這個活的,主要是關於糧草方麵的事情自然有著大利,既然虧空了這麽多那麽很顯然這背後有些人的手筆,自己既然動了那人的蛋糕,恐怕這件事情不是這麽簡單就過去的了。


    朱元璋想了想之後說道。


    “用不了多久就會有三個月的糧草北上,到時候這三個月的糧草就由你來押送,順便我要你調查清楚這沿途糧道的運輸情況,這件事情絕對不是一個偶然,定然是有人從中作梗!”


    隻見這是李臨淵想了想之後說道。


    “陛下,我大明糧道開辟已久,想來程序已經非常的成熟,卻還是會發生這樣的事情,義臣看來其中的效率極有問題,而且這來往需要數天,有一些緊急的事情,不知陳可該如何處理!”


    朱元璋聽了後,覺得也非常有道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並不是所有的事情自己都非要抓到手裏的。


    自己隻需要看結果怎麽樣就行了。


    “我知道你想的是什麽,不要擔心這麽多,我可以給你先斬後奏的權利,而且這一次押送糧草的主將是天德家的三小子,那人我見過,武功也算是不錯!”


    “這段時間你和他多熟悉熟悉,對你來說沒有壞處!”


    李臨淵聽到之後非常的驚訝,徐家的老三那豈不是徐增壽?據說這徐增壽和徐達的關係極好,也正是這一個原因,燕王朱棣靖難之役上為燕王做出了不少的貢獻。


    隻可惜這倒黴孩子最後因為滯留在應天府,所以被建文帝抓個正著直接被建文帝給殺了。


    否則的話,以他的功勞未必會比張玉,朱能這些人差。


    朱元璋深深地看了一眼李臨淵。


    “朕覺得你剛正不阿,有些能力,這件事情對我大明而言也是非常的重要,你可千萬不要讓我失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明批判百官,老朱求別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更兩萬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更兩萬啊並收藏人在大明批判百官,老朱求別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