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向死而生,救命稻草
人在大明批判百官,老朱求別罵 作者:日更兩萬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11章 向死而生,救命稻草
韓國公李善長大口地喘著氣,這個話本來的實在是太及時了。
仿佛垂死之人得到了救命的良藥。
韓國公李善長激動得雙手顫抖,看著麵前的李貴說道。
“人家是否還有書局,現在還能照常用嗎?”
李貴聽到後滿臉好奇,不過還是點了點頭。
“老爺,自然是可以的,之前為了少爺讀書,當時咱們開了一個書局,雖然生意不怎麽樣,但是材料什麽的都還齊全!”
李善長聽完後激動地點了點頭。
“你現在去把存義叫過來!”
李存一聽到李善長的傳喚,心中極為激動。
莫非是自己大哥想清楚了不成?隻見他興衝衝地跑了進來,看著李善長激動地說道。
“大哥,咱們什麽時候動手,隻要你一聲令下,咱們淮西的老兄弟全部都聽你的!”
隻見這時,李存義摩拳擦掌,眼神當中充滿了激動。
韓國公李善長臉色瞬間變得難看了起來。
這家夥肯定又趁自己猶豫的時候擅自決定了。
李善長舉起手中的拐杖,指著麵前的李存義說道。
“你是不是去聯係費聚,唐勝宗他們了?”
李存義聽完後頓時得意地點了點頭。
“那是當然,我早就知道大哥會有這樣的選擇,所以提前幫你聯係那群老兄弟,你放心咱們那群老兄弟說了,等到那個時候,他們都聽大哥你的,到時大哥你就是名副其實的皇帝了!”
想到這裏,他一臉的激動。
這時李善長冷哼了幾聲。
“你給我記住,我李善長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無論如何我也不可能造反的,你不要費這個心思了!”
李存義聽到李善長的話,如同晴天霹靂一般。
難道自己猜錯了不成,隻見他一臉疑惑地說道。
“大哥,那姓朱的皇帝已經這樣對咱們了,咱們難道還不反抗嗎?”
“要是再這樣下去,吉安侯陸仲亨的下場就是咱們的前車之鑒,我可不想死,而且我侄子他們年齡還小,你忍心看著他們出事嗎?”
聽到李存義滿臉憤怒的話語。
李善長笑了笑說道。
“放心,咱們不會有事的,我已經想到了解決這件事情的辦法!”
李存一聽完後滿臉地懵逼,按照他的想法,這件事情已經沒有了任何解決的可能性。
擺在他們麵前的就隻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造反。
剛才還沒有任何主意的李善長,怎麽突然間就有了辦法呢?“大哥你說的辦法是什麽?之前我怎麽沒聽你說過!”
這時李善長笑著點了點頭。
“這是我剛剛想到的辦法!”
隻見這時,他把手中的書稿遞給了李存義。
李純易粗略地翻了翻,好像什麽東西都沒有發現。
“大哥,你究竟想讓我看什麽,這沒有什麽特殊的,都到這個時候了,咱們哪還有這個心情研究學問,還是把這個留給咱侄子吧!”
李善長歎了一口氣,自己這弟弟不學無術,他心裏是非常的清楚的,隻見他無奈地搖了搖頭。
“這上麵記錄的就是能夠救我們的辦法,隻需要咱們將這個東西印出來,到那時說不定地下就會留我們一命!”
李存義聽完後不由地倒吸了一口涼氣,這些字,就能夠救他們的性命,很顯然,他有些難以置信。
李善長心中非常的清楚,這水滸中所寫的內容和他們這些老兄弟的曾經很相像。
這白手起家的水泊梁山就像是他們淮西集團。
也沒有任何的背景,都是白手起家,隻不過他們這些人的能力,比起那些山賊要強上很多。
所以才能一步步地奪取天下,最終建立大明。
然而最後那些梁山好漢的下場都非常的淒慘,讀起來不由得讓人有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
或許朱元璋看到之後,會想起當年他們的情誼,留他們一條生路。
如今他們已經沒有其他的路可以走了。
對於李存義所說的那兩條路,在李善長看來完全就是絕路。
造反哪有這麽容易的事情,更何況自己區區一介文官,淮西勳貴們手中的兵權也被拿得七七八八了。
更重要的是這暗地裏麵還有一個無孔不入的錦衣衛。
你自己那群老兄弟的尿性估計還沒開始行動,就被這些錦衣衛查了個幹淨。
所以這麽做絕對不可取。
李存義雖然不知道這個本子有什麽用處,但是聽到李善長說他管用,那麽必然是管用的。
別看他平時不學無術,但是對這一個兄長,他可是非常地敬重。
隻見這時,他恭恭敬敬地捧起手中的書稿。
“那大哥我這就吩咐人去把這書稿給印了,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夠搞定!”
李善長聽完後點了點頭。
“去吧,一定要記住,必須要以我韓國公府的名義發出去,而且這次的動靜鬧得越大越好,不要吝惜銀錢!”
李存義聽完後點了點頭。
韓國公府的產業和勢力極為龐大,當李善長的命令發出去之後,你家的書局瞬間的開動起來,無數的仆從工匠投入到這件事情之中。
沒有用多長時間,這本話本就直接被印了出來。
等到這本書印好了之後,韓國公李善長立刻命人將他們全部發布出去。
為了保命,這兩兄弟也是竭盡全力。
這些話本要麽就不要錢銀,要麽要得極少。
許多家裏買不起書的寒門子弟,聽到竟然有這好事,一個個爭先恐後地前去購買。
沒有用多長時間,這本書便傳遍了整個大明王朝的大街小巷。
淮西勳貴們聽到這個消息也是非常的好奇。
自從吉安侯陸仲亨出事之後,淮西勳貴集團人人自危,現在他們連出門都不敢出了,生怕出什麽事情被朱元璋盯上。
而作為勳貴之首的韓國公李善長,更是這件事情的焦點,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盯著他,如今韓國公李善長如此大張旗鼓地宣揚這個話本,這背後的事情絕對不簡單,說不定這就是韓國公李善長所想的破局之策,若是能夠做好的話,或許可以保護他們一麵。
韓國公李善長大口地喘著氣,這個話本來的實在是太及時了。
仿佛垂死之人得到了救命的良藥。
韓國公李善長激動得雙手顫抖,看著麵前的李貴說道。
“人家是否還有書局,現在還能照常用嗎?”
李貴聽到後滿臉好奇,不過還是點了點頭。
“老爺,自然是可以的,之前為了少爺讀書,當時咱們開了一個書局,雖然生意不怎麽樣,但是材料什麽的都還齊全!”
李善長聽完後激動地點了點頭。
“你現在去把存義叫過來!”
李存一聽到李善長的傳喚,心中極為激動。
莫非是自己大哥想清楚了不成?隻見他興衝衝地跑了進來,看著李善長激動地說道。
“大哥,咱們什麽時候動手,隻要你一聲令下,咱們淮西的老兄弟全部都聽你的!”
隻見這時,李存義摩拳擦掌,眼神當中充滿了激動。
韓國公李善長臉色瞬間變得難看了起來。
這家夥肯定又趁自己猶豫的時候擅自決定了。
李善長舉起手中的拐杖,指著麵前的李存義說道。
“你是不是去聯係費聚,唐勝宗他們了?”
李存義聽完後頓時得意地點了點頭。
“那是當然,我早就知道大哥會有這樣的選擇,所以提前幫你聯係那群老兄弟,你放心咱們那群老兄弟說了,等到那個時候,他們都聽大哥你的,到時大哥你就是名副其實的皇帝了!”
想到這裏,他一臉的激動。
這時李善長冷哼了幾聲。
“你給我記住,我李善長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無論如何我也不可能造反的,你不要費這個心思了!”
李存義聽到李善長的話,如同晴天霹靂一般。
難道自己猜錯了不成,隻見他一臉疑惑地說道。
“大哥,那姓朱的皇帝已經這樣對咱們了,咱們難道還不反抗嗎?”
“要是再這樣下去,吉安侯陸仲亨的下場就是咱們的前車之鑒,我可不想死,而且我侄子他們年齡還小,你忍心看著他們出事嗎?”
聽到李存義滿臉憤怒的話語。
李善長笑了笑說道。
“放心,咱們不會有事的,我已經想到了解決這件事情的辦法!”
李存一聽完後滿臉地懵逼,按照他的想法,這件事情已經沒有了任何解決的可能性。
擺在他們麵前的就隻有一條路可以走,那就是造反。
剛才還沒有任何主意的李善長,怎麽突然間就有了辦法呢?“大哥你說的辦法是什麽?之前我怎麽沒聽你說過!”
這時李善長笑著點了點頭。
“這是我剛剛想到的辦法!”
隻見這時,他把手中的書稿遞給了李存義。
李純易粗略地翻了翻,好像什麽東西都沒有發現。
“大哥,你究竟想讓我看什麽,這沒有什麽特殊的,都到這個時候了,咱們哪還有這個心情研究學問,還是把這個留給咱侄子吧!”
李善長歎了一口氣,自己這弟弟不學無術,他心裏是非常的清楚的,隻見他無奈地搖了搖頭。
“這上麵記錄的就是能夠救我們的辦法,隻需要咱們將這個東西印出來,到那時說不定地下就會留我們一命!”
李存義聽完後不由地倒吸了一口涼氣,這些字,就能夠救他們的性命,很顯然,他有些難以置信。
李善長心中非常的清楚,這水滸中所寫的內容和他們這些老兄弟的曾經很相像。
這白手起家的水泊梁山就像是他們淮西集團。
也沒有任何的背景,都是白手起家,隻不過他們這些人的能力,比起那些山賊要強上很多。
所以才能一步步地奪取天下,最終建立大明。
然而最後那些梁山好漢的下場都非常的淒慘,讀起來不由得讓人有一種兔死狐悲的感覺。
或許朱元璋看到之後,會想起當年他們的情誼,留他們一條生路。
如今他們已經沒有其他的路可以走了。
對於李存義所說的那兩條路,在李善長看來完全就是絕路。
造反哪有這麽容易的事情,更何況自己區區一介文官,淮西勳貴們手中的兵權也被拿得七七八八了。
更重要的是這暗地裏麵還有一個無孔不入的錦衣衛。
你自己那群老兄弟的尿性估計還沒開始行動,就被這些錦衣衛查了個幹淨。
所以這麽做絕對不可取。
李存義雖然不知道這個本子有什麽用處,但是聽到李善長說他管用,那麽必然是管用的。
別看他平時不學無術,但是對這一個兄長,他可是非常地敬重。
隻見這時,他恭恭敬敬地捧起手中的書稿。
“那大哥我這就吩咐人去把這書稿給印了,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就能夠搞定!”
李善長聽完後點了點頭。
“去吧,一定要記住,必須要以我韓國公府的名義發出去,而且這次的動靜鬧得越大越好,不要吝惜銀錢!”
李存義聽完後點了點頭。
韓國公府的產業和勢力極為龐大,當李善長的命令發出去之後,你家的書局瞬間的開動起來,無數的仆從工匠投入到這件事情之中。
沒有用多長時間,這本話本就直接被印了出來。
等到這本書印好了之後,韓國公李善長立刻命人將他們全部發布出去。
為了保命,這兩兄弟也是竭盡全力。
這些話本要麽就不要錢銀,要麽要得極少。
許多家裏買不起書的寒門子弟,聽到竟然有這好事,一個個爭先恐後地前去購買。
沒有用多長時間,這本書便傳遍了整個大明王朝的大街小巷。
淮西勳貴們聽到這個消息也是非常的好奇。
自從吉安侯陸仲亨出事之後,淮西勳貴集團人人自危,現在他們連出門都不敢出了,生怕出什麽事情被朱元璋盯上。
而作為勳貴之首的韓國公李善長,更是這件事情的焦點,不知道有多少雙眼睛盯著他,如今韓國公李善長如此大張旗鼓地宣揚這個話本,這背後的事情絕對不簡單,說不定這就是韓國公李善長所想的破局之策,若是能夠做好的話,或許可以保護他們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