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大明佃農的悲慘一生


    從那時之後接下來一段時間,好像所有人都已經淡忘了這件事情。


    就連李臨淵也沒有了任何的消息,隻是每天待在自己的官衙裏麵。


    剛開始的時候臨江侯府的人,還派人盯著李臨淵的一舉一動,後來確定李臨淵沒有任何的舉動了,也不再派人盯著他。


    然而此時,李臨淵在屋內奮筆疾書,在他身旁,已經放了厚厚的一遝書稿。


    當寫完最後一個字的時候,李臨淵鬆了一口氣,不得不說在這個時代,想寫一本書也隻能靠自己,一個字一個字地去寫,實在是太過於費勁。


    如今用了這麽長的時間,才總算是把它寫完。


    書的第一頁寫著兩個大字《駱駝》。


    這是李臨淵參照後世的某一本著作寫的。


    主要是寫一個叫祥子的老農民一生種地,隻可惜他祖上的田產已經全部被元朝的貴族給占了。


    他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夠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地。


    因此從剛一開始他幹活就比別人要賣力得多。


    可是花了大半輩子的時間,依然在不停地勞作,好不容易買了自己的地,甚至成了家。


    卻沒想到被人陷害,自家的地又被別人家給買走了。


    後來祥子終其一生,再加上他媳婦的嫁妝,也算是有了一些薄田。


    結果這時,自家的地又被當地的貴族給看上了,硬是用一鬥小米,要把他家的地給買下來。


    有道是民不與官鬥的事情,雖然心中無奈,但是也隻能同意了這件事情。


    最終自己的妻子生了大病,他也不得不將自己的那剩餘的一點錢財全部賣掉。


    最終隻能成為一個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佃戶,人也變得越來越麻木。


    直到最後餓死在他這一生耕作的田地裏麵。


    這個故事和後世的某本巨著,如出一轍。


    隻不過將背景寫成了元朝。


    剛開始的祥子充滿激情,盡管沒有自己的田地,但是幹起活來特別賣力。


    即便是家裏有著一文錢,都要攢下來買一塊屬於自己的地。


    經過幾十年的積蓄之後,總算是有了一些結果。


    可是努力了這麽久,最終卻因為勳貴的壓榨。


    最終一次又一次地破滅了自己的夢想。


    經過三次失敗之後,祥子也徹底失去了希望。


    從而變成了一個偷奸耍滑,麻木不仁的老佃戶。


    這個故事更具有感染力,很顯然如今大明王朝的農民大多數都是如此。


    他們的一生亦全部都奉獻在這一片,他們耕種了一輩子的土地上。


    結果到頭來卻失去了自己的土地。


    在這裏麵揭示了權貴的險惡。


    甚至於李臨淵在最後寫上了一句話,大明佃農的悲慘一生。


    隻要能夠把這個東西宣揚出去,看到的人定然能夠聯想到這邊的事情,那麽即便是他們對自己的封鎖,恐怕也不攻自破了。


    雖然這些人能夠防得住自己的奏折。


    但是絕對杜絕不了天下悠悠眾口。


    中原的農民可以說最老實,不過隻要能夠給他們一口吃的,他們便不再去想其他的事情,在自己的土地上不斷地辛勤工作。


    然而現實卻是,盡管他們在不停地工作不停地努力,但是真正留給他們的並不是特別多。


    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當時前元的時候就是這個樣子。


    若是能夠給農民留下最後一口吃的,他們也斷然不會走上反叛的絕路。


    就像在這本書裏麵的祥子一樣,可以說是當代農民的典型代表。


    尤其是那些佃戶,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他們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卻還是要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種。


    事實上那些勳貴購買土地的錢,根本就沒有多少,隻不過他們有這個權力,有這個實力罷了。


    如今朝堂之上,那些人竟然能夠做到這個位置,定然不是傻子。


    這本書是以話本的形式寫的,不過還存在著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現在的讀書人並沒有太多,許多人都不識字。


    所以即便是將這話本流傳出去,相信也隻是在上層社會中火爆。


    恐怕並沒有多大的效果。


    最好的辦法就是像是鍘美案一樣,把他演成戲曲,這樣看的人也就多了。


    畢竟在這個時候戲曲才是真正能夠吸引人注意力的東西。


    想到這一個地方,李臨淵便離開了縣衙去找戲班子。


    由於上一次鍘美案非常火爆,再加上朝廷並沒有管理這件事情,這讓許多人都看到了機會。


    自從大明建國以來,基本上平民並沒有多少的娛樂方式。


    而如今已經相當於解開了這一個限製,於是戲曲變得非常的火爆。


    隻不過到現在為止,能夠表演的戲曲並不是特別地多。


    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李臨淵之前所寫的鍘美案。


    再好的東西時間太長了,也沒有任何的趣味性,但是各地的百姓依然樂此不疲。


    於是李臨淵來到縣裏麵打聽哪個戲班子比較有名。


    經過一番尋找之後,別人告訴李臨淵,距離這不遠的陳家溝有個陳家班。


    這陳家班的班主可是有名的戲班頭子,所有的戲經過他的手都變得惟妙惟肖的。


    李臨淵聽完後點了點頭,隨後來到了陳家溝。


    這陳家班,雖然說是縣裏有名的戲劇班,但戲班投資並非這本地人,至於來自什麽地方沒人知道,畢竟這戲劇不過是賤籍,沒有人會注意他們如何。


    李臨淵來到陳家班之後,直接找到了戲班頭子。


    這時,戲班頭子看到李臨淵竟然是正九品的官員,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


    “草民劉平拜見大人!”


    李臨淵聽完之後點了點頭笑著說道。


    “劉班主不必客氣,今日我來找班主是為了一個戲曲而來!”


    隻見這時李臨淵直接掏出來自己寫好的本子遞給了劉班主。


    劉班主聽到之後非常的好奇,要知道現在的戲曲也就那麽幾個,很少有人會在這方麵下功夫。


    如今在大明的文人圈裏麵,也是存在著鄙視鏈的。


    立書著作的人瞧不起寫詩詞歌賦的,寫詩詞歌賦的,同樣也瞧不起寫戲本子話劇的。


    所以真正有名的話,本子並沒有多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明批判百官,老朱求別罵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更兩萬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更兩萬啊並收藏人在大明批判百官,老朱求別罵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