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安陽公主駕到
人在大明批判百官,老朱求別罵 作者:日更兩萬啊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元璋看過後,臉色稍稍緩和了下來。
心中也有些疑惑,猜測是不是自己錯怪了駙馬,他也是收到了惡奴的欺瞞,被蒙在鼓裏?
想到這,朱元璋轉過頭,和顏悅色地朝著老翰林道:“陳愛卿,依朕之見,駙馬是否做了錯事還有待商榷,不如就把此案交給宗人府勘查吧~”
此話一出,老翰林陳壽頓時被氣的臉色漲紅,忍不住朝著駙馬歐陽侖大罵道:“事到如今,你還敢欺瞞陛下,巧舌如簧的詭辯麽?”
“老翰林此話何意,事情的確非我所做,那惡奴我已讓人送到了應天府,地皮還有賠償也送去了貢生家中。且不說這些事並非我所做,退一萬步說,就算是我所為,罪也不致死吧?”
“誣陷張氏鄉紳,讓他們全族流放,害的張家小姐自殺怎麽說?”
歐陽侖聞聲,臉上流露出幾分哀傷,故意帶著哭腔歎道:“當年張氏一族被抄家,我得到消息後也曾扼腕歎息,但我與張家小姐見過幾麵,並無其他關係。至於張氏被抄家,乃是他們巧取豪奪兼並百姓土地,觸犯了陛下定下的國策。我雖受到張氏恩惠,卻也知天地君親師,陛下恩情才大於天,自然不能為張家說話……”
這番詭辯,更是讓老翰林氣得不行。
同時,朝堂眾多大臣,有暗中收過歐陽侖賄賂的,也開始幫著說話,搖旗呐喊。
眼看著朝堂情勢對自己有利起來,歐陽侖心中大鬆了一口氣,覺得自己度過了這次難關。
但是!
就在這時,老翰林陳壽卻冷哼一聲,轉身朝著朱元璋躬身道:“陛下,老臣有人證!”
朱元璋聞聲,微微蹙眉。
他雖然有些不舍愛女安慶公主為此事難過,但駙馬要真如同奏章上所言,不僅恩將仇報,為了榮華富貴陷害對他有恩的張家,還欺行霸市巧取豪奪。
這等惡人,就算為了安慶公主,也必須法辦了!
想到這,朱元璋果斷抬手道:“宣!”
另一邊,原本已經勝券在握的歐陽侖,直接被老翰林的話嚇了一大跳!
差點就當著滿朝文武的麵,跳起來說不可能!
因為當年他誣陷張家做的極為隱蔽,而且知道這些事情的人,要麽被流放去了邊疆,要麽早就屍骨不存了。
對方又是從哪裏找來的人證?
一時間,歐陽侖又驚又怕,後背都被汗水打濕了。
與此同時。
後宮!
安陽公主跪在馬皇後身前,苦苦哀求道:“母後,父皇最聽你的話了,你就幫幫女兒,救救駙馬吧!”
馬皇後看著女兒梨花帶雨的麵龐,無奈的歎了口氣。
“安陽,不是母後不願幫你,而是駙馬若真如奏章上所言,恩將仇報,欺行霸市,此等惡人,就不配為駙馬!也不配為你夫婿。倘若他沒有做這些惡事,你父皇也不會冤枉了他!”
“可是……”
“沒有什麽可是!你想想,他連有大恩的張家小姐都能害死,往後難保不會如此對你!”
馬皇後是人人稱頌的賢後,和朱元璋堪稱是曆代帝後楷模。
甚至還要超過李世民和長孫這對帝後。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馬皇後性格沉穩,而且世事洞明。
打天下的時候,每次朱元璋犯錯,都是馬皇後及時勸導。他們夫妻二人攜手下,這才有了如今的大明王朝。
眼看馬皇後油鹽不進,任憑自己如何哀求都不鬆口。
安陽隻能氣唿唿地起身道:“母後,你不肯幫女兒,女兒自己去求父皇!”
說完,就提起裙擺,急匆匆離開了後宮。
馬皇後看到女兒的模樣,無奈搖了搖頭。
不過,畢竟是自己生的女兒,她又怎麽會不疼惜。
馬皇後朝自己的貼身侍女招了招手,叮囑道:“讓太子抓緊些,查明真相就趕緊稟報給皇帝!”
“奴婢遵命!”
沒錯,早在前幾天,民間風言風語,將矛頭指向駙馬歐陽侖的時候,實際上馬皇後就有所耳聞。
不過她並沒有大張旗鼓的把人歐陽侖叫來訓話,反而是暗中囑咐太子朱標,讓朱標暗中探查。
安陽公主跑出後宮,一路直奔朝會大殿。
後麵一群太監宮女想阻攔,奈何安陽公主因為有帝後寵愛,刁蠻慣了,根本不理會這些太監宮女。
直接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就闖進了大殿之中。
安陽一進宮殿,立刻就看到癱坐在地上,滿臉死灰的歐陽侖。
而在歐陽侖不遠處,一個穿著補丁,看上去二十來歲的年輕男子,正跪在地上,一五一十訴說著當年歐陽侖陷害張家的往事。
禦座上的朱元璋看到闖進來的安陽公主,目光一凝,嗬斥道:“安陽,朝會大殿豈能隨意亂闖,還不快快退下!”
安陽也顧不得那麽許多,疾走兩步來到歐陽侖身旁,直接朝著朱元璋跪求道:“父皇,女兒沒求過您什麽事,今日女兒想求求您,饒了駙馬一命吧!”
“饒他一命?”
朱元璋臉色陰沉的可怕!
“這種不知廉恥,狼心狗肺的畜生,就算淩遲處死,朕都覺得便宜了他!”
朱元璋白手起家,經曆了無數的背叛!
所以他生平最恨的,就是歐陽侖這種狼心狗肺,恩將仇報的畜生。
說來也巧,張家人的確都死的死流放的流放,但其中偏偏有個少年家生子躲過一劫。
而且他不僅躲過一劫,而且他親姐姐還是張家小姐的貼身婢女,對歐陽侖和張家小姐的事情知道的一清二楚。
不僅如此,他手中甚至留有昔年歐陽侖和張家小姐的書信往來。
老翰林陳壽將這少年帶上來後,認證物證俱在,甚至還有張氏鄉紳當地官員和歐陽侖勾結,陷害張家的證據。
鐵證如山,歐陽侖就算再巧舌如簧,也沒法在這麽多證據麵前辯駁。
“父皇~”
安陽公主淚如雨下,苦苦哀求。
但朱元璋決定了的事,絕不會輕易更改。
他冷著臉,宣布道:“將駙馬歐陽侖押入刑部大牢,著刑部大理寺還有錦衣衛,一並徹查駙馬之罪行!”
心中也有些疑惑,猜測是不是自己錯怪了駙馬,他也是收到了惡奴的欺瞞,被蒙在鼓裏?
想到這,朱元璋轉過頭,和顏悅色地朝著老翰林道:“陳愛卿,依朕之見,駙馬是否做了錯事還有待商榷,不如就把此案交給宗人府勘查吧~”
此話一出,老翰林陳壽頓時被氣的臉色漲紅,忍不住朝著駙馬歐陽侖大罵道:“事到如今,你還敢欺瞞陛下,巧舌如簧的詭辯麽?”
“老翰林此話何意,事情的確非我所做,那惡奴我已讓人送到了應天府,地皮還有賠償也送去了貢生家中。且不說這些事並非我所做,退一萬步說,就算是我所為,罪也不致死吧?”
“誣陷張氏鄉紳,讓他們全族流放,害的張家小姐自殺怎麽說?”
歐陽侖聞聲,臉上流露出幾分哀傷,故意帶著哭腔歎道:“當年張氏一族被抄家,我得到消息後也曾扼腕歎息,但我與張家小姐見過幾麵,並無其他關係。至於張氏被抄家,乃是他們巧取豪奪兼並百姓土地,觸犯了陛下定下的國策。我雖受到張氏恩惠,卻也知天地君親師,陛下恩情才大於天,自然不能為張家說話……”
這番詭辯,更是讓老翰林氣得不行。
同時,朝堂眾多大臣,有暗中收過歐陽侖賄賂的,也開始幫著說話,搖旗呐喊。
眼看著朝堂情勢對自己有利起來,歐陽侖心中大鬆了一口氣,覺得自己度過了這次難關。
但是!
就在這時,老翰林陳壽卻冷哼一聲,轉身朝著朱元璋躬身道:“陛下,老臣有人證!”
朱元璋聞聲,微微蹙眉。
他雖然有些不舍愛女安慶公主為此事難過,但駙馬要真如同奏章上所言,不僅恩將仇報,為了榮華富貴陷害對他有恩的張家,還欺行霸市巧取豪奪。
這等惡人,就算為了安慶公主,也必須法辦了!
想到這,朱元璋果斷抬手道:“宣!”
另一邊,原本已經勝券在握的歐陽侖,直接被老翰林的話嚇了一大跳!
差點就當著滿朝文武的麵,跳起來說不可能!
因為當年他誣陷張家做的極為隱蔽,而且知道這些事情的人,要麽被流放去了邊疆,要麽早就屍骨不存了。
對方又是從哪裏找來的人證?
一時間,歐陽侖又驚又怕,後背都被汗水打濕了。
與此同時。
後宮!
安陽公主跪在馬皇後身前,苦苦哀求道:“母後,父皇最聽你的話了,你就幫幫女兒,救救駙馬吧!”
馬皇後看著女兒梨花帶雨的麵龐,無奈的歎了口氣。
“安陽,不是母後不願幫你,而是駙馬若真如奏章上所言,恩將仇報,欺行霸市,此等惡人,就不配為駙馬!也不配為你夫婿。倘若他沒有做這些惡事,你父皇也不會冤枉了他!”
“可是……”
“沒有什麽可是!你想想,他連有大恩的張家小姐都能害死,往後難保不會如此對你!”
馬皇後是人人稱頌的賢後,和朱元璋堪稱是曆代帝後楷模。
甚至還要超過李世民和長孫這對帝後。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馬皇後性格沉穩,而且世事洞明。
打天下的時候,每次朱元璋犯錯,都是馬皇後及時勸導。他們夫妻二人攜手下,這才有了如今的大明王朝。
眼看馬皇後油鹽不進,任憑自己如何哀求都不鬆口。
安陽隻能氣唿唿地起身道:“母後,你不肯幫女兒,女兒自己去求父皇!”
說完,就提起裙擺,急匆匆離開了後宮。
馬皇後看到女兒的模樣,無奈搖了搖頭。
不過,畢竟是自己生的女兒,她又怎麽會不疼惜。
馬皇後朝自己的貼身侍女招了招手,叮囑道:“讓太子抓緊些,查明真相就趕緊稟報給皇帝!”
“奴婢遵命!”
沒錯,早在前幾天,民間風言風語,將矛頭指向駙馬歐陽侖的時候,實際上馬皇後就有所耳聞。
不過她並沒有大張旗鼓的把人歐陽侖叫來訓話,反而是暗中囑咐太子朱標,讓朱標暗中探查。
安陽公主跑出後宮,一路直奔朝會大殿。
後麵一群太監宮女想阻攔,奈何安陽公主因為有帝後寵愛,刁蠻慣了,根本不理會這些太監宮女。
直接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就闖進了大殿之中。
安陽一進宮殿,立刻就看到癱坐在地上,滿臉死灰的歐陽侖。
而在歐陽侖不遠處,一個穿著補丁,看上去二十來歲的年輕男子,正跪在地上,一五一十訴說著當年歐陽侖陷害張家的往事。
禦座上的朱元璋看到闖進來的安陽公主,目光一凝,嗬斥道:“安陽,朝會大殿豈能隨意亂闖,還不快快退下!”
安陽也顧不得那麽許多,疾走兩步來到歐陽侖身旁,直接朝著朱元璋跪求道:“父皇,女兒沒求過您什麽事,今日女兒想求求您,饒了駙馬一命吧!”
“饒他一命?”
朱元璋臉色陰沉的可怕!
“這種不知廉恥,狼心狗肺的畜生,就算淩遲處死,朕都覺得便宜了他!”
朱元璋白手起家,經曆了無數的背叛!
所以他生平最恨的,就是歐陽侖這種狼心狗肺,恩將仇報的畜生。
說來也巧,張家人的確都死的死流放的流放,但其中偏偏有個少年家生子躲過一劫。
而且他不僅躲過一劫,而且他親姐姐還是張家小姐的貼身婢女,對歐陽侖和張家小姐的事情知道的一清二楚。
不僅如此,他手中甚至留有昔年歐陽侖和張家小姐的書信往來。
老翰林陳壽將這少年帶上來後,認證物證俱在,甚至還有張氏鄉紳當地官員和歐陽侖勾結,陷害張家的證據。
鐵證如山,歐陽侖就算再巧舌如簧,也沒法在這麽多證據麵前辯駁。
“父皇~”
安陽公主淚如雨下,苦苦哀求。
但朱元璋決定了的事,絕不會輕易更改。
他冷著臉,宣布道:“將駙馬歐陽侖押入刑部大牢,著刑部大理寺還有錦衣衛,一並徹查駙馬之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