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玄一聽曹操的謀劃,整個人都呆住了。


    誰能有曹操圓滑?


    就這麽輕輕碰一下,宦官就要粉碎一樣,而曹操不沾一點血水。


    他望著蔡邕和曹操,左右衡量半晌,最終脫口而出道:


    “天子不登高,登高則百姓離散,宦官們掌握的那一點經學不足掛齒。他們想要憑借經學的隻言片語蒙騙陛下,也要過老夫這一關。”


    “在《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又稱‘極數’,指天之高為‘九重’。”


    “‘九’為老陽,是陽極數,兩個陽極數重在一起,九九歸一,一元肇始,萬象更新。”


    “九月初九,日與月皆逢九,是謂‘兩九相重’,故曰‘重九’,同時又是兩個陽數合在一起,故謂之‘重陽’。”


    “九九重陽節源自天象崇拜,起始於上古,最初記載於《呂氏春秋·季秋紀》,在節日中,天子可登高祈壽。”


    重陽節普及於漢朝,到了魏晉時期逐漸成為盛典。


    橋玄為登高,找到了理論依據,蔡邕在一旁進行補充、完善。


    曹操的第一個難題,迎刃而解。


    “孟德,老夫有一個疑惑,登高真的有用嗎?”橋玄敏銳地捕捉到了破綻。


    “當然有用。”


    “宦官之所以阻止陛下登臨永安宮了望台,是因為在了望台上,可以將他們的宮室一覽無遺。”


    “他們的宅邸奢靡,僭越皇威,這已經觸犯到了陛下的底線。曹節、張讓、趙忠的宅邸,可比太尉府氣派多了。”


    “即使籌劃失敗,我們也沒有太大的損失。宦官的猜忌,根本不足為懼。隻是這麽好的機會,絕對不能錯過。”


    所謂黨爭,本就是一次次地試探底線。一計不成,再來一計。


    曹操不信,堂堂天子能夠容忍宦官踩在他的頭上。


    宦官的存在價值,是忠心耿耿。


    一旦他們越過這一條警戒線,他們將一文不值。


    真正要辦事,士族才是首選。


    隻不過士族有私心,不可能完全倚靠劉宏。


    “善。”


    橋玄極度緊張的心,鬆懈下來。


    曹操的計謀完美之處在於,留有了退路。


    宦官根本不知道,是誰在背後搗鬼。


    就算知道了,他們也沒有證據,隻能被迫吃悶虧。


    “宦官能夠阻擋陛下第一次,肯定能阻擋第二次。他們能夠找到無數的借口,來為自己的貪婪辯解。”


    “如果此計不成,老夫決定死諫,陛下總會去看一眼!”


    蔡邕堅定的眼神中,帶著決死的意誌。


    “先生何苦如此?”曹操幾許感慨,不知從何說起。


    “能夠名垂於竹帛,老夫死而無憾。”蔡邕豪氣道。


    “有孟德在,此計一定能成。”


    “宦官也不是鐵板一塊,要撕開一條口子,輕而易舉。”


    橋玄緩解了一下緊張的氣氛,曹操卻不看好橋玄的論調。


    本來還有一個趙忠可以利用,現在連趙忠也算計下去了。


    還能倚靠誰?


    中常侍呂強是不錯的選擇,可要找上他,勢必會泄露消息。


    曹操不想冒險!


    “現在距離九九重陽節,還有一定的時間,足夠我們完善計劃。”曹操自信道。


    “孟德,你能調動宮裏的力量?”


    橋玄驚奇的目光,落在了曹操身上。


    “實不相瞞,學生和宋家有親密,能夠獲得一些情報。隻是現在宋家自身難保,他們提供的幫助非常有限。”曹操遺憾道。


    橋玄不禁感慨,憑借這一點情報,就製定出了縝密的計劃,真乃天人也。


    隻要曹操用心輔佐天子,何愁漢室不興?


    三人繼續密謀,曹操隱約提起了何貴人這一枚棋子。


    “何貴人一直受寵,和宦官的關係也不錯。疏不間親,要是讓她參與進來,如何會聽我們的?”橋玄疑惑道。


    “當然不能直接讓她聽我們的,可以循循善誘。倘若直接謀劃宦官,他們的報複肯定會讓朝野動蕩。”


    “何貴人不一樣。”


    曹操點到即止,沒有深入剖析皇權。


    這不是他應該謀劃的力量,容易惹來禍患。


    何貴人是最好的擋箭牌!


    橋玄和蔡邕精神一振,互相交換了目光。


    “老夫看這步棋不錯,隻是孟德一定要小心!”橋玄讚賞道。


    他已經很謹慎地表態了。


    橋玄錯以為,曹操準備謀劃何貴人,讓皇後迴歸宮廷。


    實際上曹操根本不可能答應!


    宋皇後好不容易脫離了險境,怎麽可能繼續深入虎穴?


    曹操承諾要保護好宋家,當然要信守諾言。


    趁著這一次機會,正好把宋家的事情一起辦了。


    曹操告辭後,留下橋玄、蔡邕悵然若失。


    “孟德要在京師燒起一團大火,經學之爭隻是表麵,真正的目標是曹節等宦官。”


    “這一場大火,不知道會蔓延到哪裏。你我年紀都大了,該承擔的責任都承擔起來。”


    “若計謀泄露,或者不幸失敗,一定要保全孟德,為大漢朝堂留下薪火。”


    這是橋玄深思熟慮後,做出的決策。


    “橋公所言極是,和老夫的想法不謀而合。屆時我們一群老頭子死諫,陛下和宦官自然不會繼續關注孟德。”


    “孟德創造出這麽好的機會,一定不能輕易錯過。能否將宦官一網打盡,就看這一次謀劃了。”


    “老夫好久沒有這麽激動了,這遠比上書陛下,還要來得刺激。老夫唯一擔心的是,孟德會深陷此道,而忘記了自己背負的使命。”


    蔡邕認為陰謀詭計始終是小道,登不上大雅之堂。


    要是經常陷入這種思維,很有可能走不出來。


    “這就是黨爭,正義執言傷害不到宦官分毫,隻能耍一點小手段了。”


    “老夫相信孟德是一個磊磊落落的大丈夫,一心為國而謀。手段都是其次,心意才是最真摯、最真誠的。”


    “世道如此,為朝廷、為百姓做一點事,也隻能拐著彎來。直來直往,不僅事情辦不成,還會搞砸連累家人。”


    橋玄活了一把年紀,越來越清醒。


    曹操年輕的時候,不也是當過愣頭青?


    事實證明,性格剛強、不阿權貴、為官清廉,拯救不了大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穿越成曹操,振興魏武雄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世家千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世家千年並收藏三國:穿越成曹操,振興魏武雄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