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曹操的書法
三國:穿越成曹操,振興魏武雄風 作者:世家千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曹家的生意,沒有影響到曹操的學習。
他在鴻都門學,並非沒有收獲,書法的進步就很大。
教授書法的先生,是梁鵠。
他的八分書,“兇險可畏”“奮研揚波”“龍虎騰踞”“交戟橫戈”,非常有氣勢。
鴻都門學搜羅的,都是這些有特長的讀書人。
很顯然,梁鵠是其中的佼佼者。
曹操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後,越看越滿意。
諸生都沒有搭理曹操,曹操更不把他們當一迴事。
倒是先生梁鵠,時常點評曹操的字。
“孟德,此前你的字龍威虎振、劍拔弩張。”
“而今有了新的氣象,骨氣凝重,淩厲中見樸厚,方正中多變化。”
“這是很不錯的開始。”
梁鵠的評價很高,曹操都覺得詫異。
現在諸生看到曹操,都像是碰到瘟神一樣。
哪怕是先生,都要退避三舍,保持一定的距離。
隻有梁鵠不畏強權,一心教學。
他完全沒把曹操當做特殊來對待,任何事都是心平氣和。
“多謝先生指教。”曹操拱手施禮道。
漢末的大書法家中,蔡邕、鍾繇都能夠占據一席之地。
梁鵠別具一格,殺出一條康莊大道,也很不容易。
“好好讀書練字,將來你一定會有所成就。”梁鵠平靜道。
他一迴頭,所有學生都正襟危坐,就好像什麽事都沒有發生過。
曹操又練了一幅字,極具底蘊,契合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深沉意境。
他自己都很滿意。
鴻都門學,並非一無是處,教學也是飽滿豐富。
隻可惜觸動了太學的利益,注定會打得頭破血流。
曹操從來不是一個專注精致的人,但對於練字,他向來都比較重視。
一個人的心靈是否寬敞,正是通過學識、涵養來體現。
曹操越來越富有個人的氣質,威嚴中也帶著如沐春風。
練字相當地枯燥、乏味、機械、單調,但融入了精氣神後,情況迥乎不同了。
絕對地安靜環境下,曹操能夠在書寫中唿風喚雨。
夜夜笙歌、紙醉金迷是生活。
刻苦勤奮、努力攀登,也是精彩的表達。
沒有權勢,如何守得住美女佳人?
曹操手中的資源,已經超出了以往。
再加上他非凡的識見,想要闖蕩出一番天地,容易了百倍不止。
權勢的道路,向來艱辛繁重、漫長崎嶇。
曹操兩世的迴憶、才華,從指間中外溢,每一個字,都具備了特殊的靈魂。
梁鵠隻是一瞥,就有了莫名的感動和共鳴。
無關技巧和筆力。
曹操陶醉在一個人的世界裏,靜靜地迴味。
練字,是一種心境,也是一種獨特的情懷。
一撇一捺,都讓梁鵠動容,裏麵傾注了曹操的大誌、曹操的感情。
指尖像是在美妙地舞蹈著!
曹操燃燒著激情,擁抱璀璨的大世。
他誠摯地拿出美好的東西,和梁鵠分享。
梁鵠全神貫注,傾心向往,不覺汗流滿麵。
他竟無法阻擋自己想要書寫的強烈願望!
但梁鵠清晰地感覺到,他要是動筆,肯定沒有曹操那樣恢宏的氣魄。
他的節操沒有高尚到無欲無求、沒有比較。
“全神貫注,天人合一。”
“曹操已經到了如此境界了嗎?”
曹操筆下瑰麗的篇章,在梁鵠的腦海中閃閃發光。
等到曹操停筆,衍生出一股自信和豪邁,滿室生輝一般。
梁鵠深施一禮,推崇道:
“孟德的書法,已經不在粱某之下了,能夠和恩師相提並論。”
諸生嘩然,臉上滿是愕然、震撼。
到底是曹操不要臉,還是梁鵠不要臉?
這麽誇張地造勢,真的好嗎?
梁鵠的恩師,可是天子跟前書法第一人,師宜官!
“靈帝好書,時多能者,而師宜官為最。”
這樣的地位,是所有鴻都門學學子的追求。
曆史上有人如此評價:“師宜官如鵬翔未息,翩翩而自逝!”
而梁鵠竟將曹操和師宜官比較,真是不自量力!
曹操隻是謙遜地謝過梁鵠,完全沒有和同窗搭話的意思。
麵對冷嘲熱諷,他連眼皮都沒有抬一下。
有人好奇心作祟,上前觀看曹操的字跡。
除了好看,他們看不出任何花樣來。
“就這?”
他們害怕得罪梁鵠,隻能目光鄙夷地望向曹操。
曹操巍然不動,梁鵠的課程一結束,他立即離開了鴻都門,去給蔡邕跑腿。
抱團。
必須抱團取暖。
哪怕成為“黨人”,隻要不死,都將成為榮耀。
梁鵠收起了諸生的“作業”,如獲至寶。
他將曹操的字帖,單獨拿出來,拜訪了恩師。
師宜官也是鴻都門學的代表人物,專精八分書。
大字和小字都非常擅長。
所謂大字,一個字的直徑可達一丈,寫起來氣勢恢宏。
小字,可以在一片寸方的竹簡上,寫下上千個字。
每個都寫得神采奕奕,結構疏密鹹宜。
師宜官看到自己的弟子,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怎麽不帶酒來?”
“帶這些亂七八糟的竹簡,能有什麽用?”
師宜官性嗜酒,每次都把劉宏的賞賜用來換酒喝。
朝廷禁止釀酒以後,師宜官徹底喝不起酒了。
“這就是學生給老師帶來的酒。”梁鵠自信道。
師宜官一愣,認真地端詳起來。
字帖揮斥方遒,汪洋恣肆。
這份功底,已經不在他之下了!
“何人所書?”師宜官迫問道。
“鴻都門學學生曹操,字孟德。”
梁鵠的迴答有些得意,好似在向師宜官炫耀。
“竟然是他!”
師宜官也聽說過曹操的威名,由衷地敬仰。
真是字如其人!
大義凜然,正氣堂堂。
“這的確是不錯的禮物,為師勉為其難收下了。”
師宜官緩緩收進袖袍裏,動作行雲流水。
梁鵠一陣無語,最終還是空手離開。
師宜官趕緊入宮,獻出字帖。
劉宏一觀,隻覺得善心悅目。
“好字,真是好字啊。”
“一撇一捺都是那麽地妙,稱得上雄逸絕倫。”
忽然!
劉宏看到了“曹操”的名字,威聲問道:
“這是曹操親筆所書?”
“迴陛下,是曹操所書。”師宜官保持著自己的驕傲,沒有篡改作者的意思。
劉宏賞賜了師宜官一百金,心情舒暢。
他在鴻都門學,並非沒有收獲,書法的進步就很大。
教授書法的先生,是梁鵠。
他的八分書,“兇險可畏”“奮研揚波”“龍虎騰踞”“交戟橫戈”,非常有氣勢。
鴻都門學搜羅的,都是這些有特長的讀書人。
很顯然,梁鵠是其中的佼佼者。
曹操寫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後,越看越滿意。
諸生都沒有搭理曹操,曹操更不把他們當一迴事。
倒是先生梁鵠,時常點評曹操的字。
“孟德,此前你的字龍威虎振、劍拔弩張。”
“而今有了新的氣象,骨氣凝重,淩厲中見樸厚,方正中多變化。”
“這是很不錯的開始。”
梁鵠的評價很高,曹操都覺得詫異。
現在諸生看到曹操,都像是碰到瘟神一樣。
哪怕是先生,都要退避三舍,保持一定的距離。
隻有梁鵠不畏強權,一心教學。
他完全沒把曹操當做特殊來對待,任何事都是心平氣和。
“多謝先生指教。”曹操拱手施禮道。
漢末的大書法家中,蔡邕、鍾繇都能夠占據一席之地。
梁鵠別具一格,殺出一條康莊大道,也很不容易。
“好好讀書練字,將來你一定會有所成就。”梁鵠平靜道。
他一迴頭,所有學生都正襟危坐,就好像什麽事都沒有發生過。
曹操又練了一幅字,極具底蘊,契合重劍無鋒、大巧不工的深沉意境。
他自己都很滿意。
鴻都門學,並非一無是處,教學也是飽滿豐富。
隻可惜觸動了太學的利益,注定會打得頭破血流。
曹操從來不是一個專注精致的人,但對於練字,他向來都比較重視。
一個人的心靈是否寬敞,正是通過學識、涵養來體現。
曹操越來越富有個人的氣質,威嚴中也帶著如沐春風。
練字相當地枯燥、乏味、機械、單調,但融入了精氣神後,情況迥乎不同了。
絕對地安靜環境下,曹操能夠在書寫中唿風喚雨。
夜夜笙歌、紙醉金迷是生活。
刻苦勤奮、努力攀登,也是精彩的表達。
沒有權勢,如何守得住美女佳人?
曹操手中的資源,已經超出了以往。
再加上他非凡的識見,想要闖蕩出一番天地,容易了百倍不止。
權勢的道路,向來艱辛繁重、漫長崎嶇。
曹操兩世的迴憶、才華,從指間中外溢,每一個字,都具備了特殊的靈魂。
梁鵠隻是一瞥,就有了莫名的感動和共鳴。
無關技巧和筆力。
曹操陶醉在一個人的世界裏,靜靜地迴味。
練字,是一種心境,也是一種獨特的情懷。
一撇一捺,都讓梁鵠動容,裏麵傾注了曹操的大誌、曹操的感情。
指尖像是在美妙地舞蹈著!
曹操燃燒著激情,擁抱璀璨的大世。
他誠摯地拿出美好的東西,和梁鵠分享。
梁鵠全神貫注,傾心向往,不覺汗流滿麵。
他竟無法阻擋自己想要書寫的強烈願望!
但梁鵠清晰地感覺到,他要是動筆,肯定沒有曹操那樣恢宏的氣魄。
他的節操沒有高尚到無欲無求、沒有比較。
“全神貫注,天人合一。”
“曹操已經到了如此境界了嗎?”
曹操筆下瑰麗的篇章,在梁鵠的腦海中閃閃發光。
等到曹操停筆,衍生出一股自信和豪邁,滿室生輝一般。
梁鵠深施一禮,推崇道:
“孟德的書法,已經不在粱某之下了,能夠和恩師相提並論。”
諸生嘩然,臉上滿是愕然、震撼。
到底是曹操不要臉,還是梁鵠不要臉?
這麽誇張地造勢,真的好嗎?
梁鵠的恩師,可是天子跟前書法第一人,師宜官!
“靈帝好書,時多能者,而師宜官為最。”
這樣的地位,是所有鴻都門學學子的追求。
曆史上有人如此評價:“師宜官如鵬翔未息,翩翩而自逝!”
而梁鵠竟將曹操和師宜官比較,真是不自量力!
曹操隻是謙遜地謝過梁鵠,完全沒有和同窗搭話的意思。
麵對冷嘲熱諷,他連眼皮都沒有抬一下。
有人好奇心作祟,上前觀看曹操的字跡。
除了好看,他們看不出任何花樣來。
“就這?”
他們害怕得罪梁鵠,隻能目光鄙夷地望向曹操。
曹操巍然不動,梁鵠的課程一結束,他立即離開了鴻都門,去給蔡邕跑腿。
抱團。
必須抱團取暖。
哪怕成為“黨人”,隻要不死,都將成為榮耀。
梁鵠收起了諸生的“作業”,如獲至寶。
他將曹操的字帖,單獨拿出來,拜訪了恩師。
師宜官也是鴻都門學的代表人物,專精八分書。
大字和小字都非常擅長。
所謂大字,一個字的直徑可達一丈,寫起來氣勢恢宏。
小字,可以在一片寸方的竹簡上,寫下上千個字。
每個都寫得神采奕奕,結構疏密鹹宜。
師宜官看到自己的弟子,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怎麽不帶酒來?”
“帶這些亂七八糟的竹簡,能有什麽用?”
師宜官性嗜酒,每次都把劉宏的賞賜用來換酒喝。
朝廷禁止釀酒以後,師宜官徹底喝不起酒了。
“這就是學生給老師帶來的酒。”梁鵠自信道。
師宜官一愣,認真地端詳起來。
字帖揮斥方遒,汪洋恣肆。
這份功底,已經不在他之下了!
“何人所書?”師宜官迫問道。
“鴻都門學學生曹操,字孟德。”
梁鵠的迴答有些得意,好似在向師宜官炫耀。
“竟然是他!”
師宜官也聽說過曹操的威名,由衷地敬仰。
真是字如其人!
大義凜然,正氣堂堂。
“這的確是不錯的禮物,為師勉為其難收下了。”
師宜官緩緩收進袖袍裏,動作行雲流水。
梁鵠一陣無語,最終還是空手離開。
師宜官趕緊入宮,獻出字帖。
劉宏一觀,隻覺得善心悅目。
“好字,真是好字啊。”
“一撇一捺都是那麽地妙,稱得上雄逸絕倫。”
忽然!
劉宏看到了“曹操”的名字,威聲問道:
“這是曹操親筆所書?”
“迴陛下,是曹操所書。”師宜官保持著自己的驕傲,沒有篡改作者的意思。
劉宏賞賜了師宜官一百金,心情舒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