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儒家的作用,大秦的先進律法
我最強外交官,代替國家出使萬界 作者:心心之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陸尋拿出地圖看了一眼:
“鹽的事情怎麽樣了?”
嬴政不知道陸尋這會問鹽幹嘛,但還是如實道:
“大秦境內所有郡縣均已經完成改革,除了上仙讓扶蘇去的臨淄,那邊上仙沒說話,寡人也就沒讓人去管。”
陸尋摩挲了一下下巴:
“那這會扶蘇應該已經碰了一鼻子灰了。”
“陛下,接下來大秦的主要目標,就是西域這一片,打通之後再往後就是孔雀王朝和後麵的大夏王朝了。”
“打到這裏,大秦徹底進入中東,再往後除了非洲,一個比一個難打,陛下要做好準備。”
嬴政歎了一口氣:
“難呐,光是真正吃下東胡都需要很長時間,那些刁民雖然表麵臣服,但我大秦一旦陷入戰事,他們恐怕會立刻揭竿而起,到時候我大秦腹背受敵....”
陸尋收起地圖輕笑了一聲:
“所以在這之前,我們得帶大軍去一趟臨淄,儒家雖然有太多不可取的想法,但對於大秦來說,儒家是不可或缺的。”
“想要徹底收服一個國家,不僅要從武力上,在精神方麵同樣重要,也就是文化入侵。”
“大秦沒有什麽宗教,否則派出一個傳教士,就能迅速收攏民心,當下也隻能把儒生當傳教士用了,傳播儒家思想也能安撫人民。”
嬴政聽後恍然大悟:
“原來上仙是這個意思,可要寡人去尋找幾個宗教給上仙過過目?”
陸尋搖了搖頭:
“算了,宗教最大的麻煩就是前期好用,但後期就成了尾大不掉的麻煩,儒生也挺好。”
“那我明後就出發,去解決一下儒生的問題,這群人非暴力不合作,必須要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
“寡人也去。”
嬴政突然站了起來。
陸尋愣了愣,不過很快就啞然失笑起來,很顯然這群儒生是給嬴政氣狠了,以至於嬴政必須要去看著他們被毀滅。
“朝堂之上沒人不要緊麽?”
“無礙,有李斯看著出不了什麽錯漏。”
“那陛下今天就可以讓其他人員出發了,明日我們開車應該會比他們先到。”
嬴政點頭離開,陸尋坐在椅子上緩緩點燃了一根煙。
“老爺,您為什麽不把儒家滅了?”
舒心最近跟著陸尋學會了太多,甚至接觸到了她原本階層根本接觸不到的人,這就導致她的各種思維模式成長的非常快。
可以這麽講,光是舒心一個人,就已經超過了80%的普通人,甚至還有50%的官員。
所以這姑娘現在十分勤學好問。
“你覺得呢?思考思考。”
陸尋一邊享受著舒怡給自己遞來洗好的杏子,一邊笑眯眯的問。
舒心沉思了很久,足足有一刻鍾的時間,她才抬起頭:
“奴....小女子認為,老爺不喜歡儒家的原因是因為儒家大多依附於統治階級,然後大行享樂,根本原因就是儒家觀念中把人分了太多等級。”
“正所謂子子民民臣臣君君,它把階層分的太清晰了,在人與人之間劃出了一道道的鴻溝。且從某一個方麵來說,儒家的觀念是懦弱的。”
“在同樣知書達理之人麵前,我們講究禮讓、謙虛沒有任何問題,但麵對的是昔日匈奴那般蠻子呢?他們隻會抓住你的謙虛和禮讓不停的討要好處。”
“我們的知書達理,在對方眼裏就是懦弱的表現。”
陸尋挑了挑眉,舒心的悟性遠超想象!
這姑娘大有可為啊!
“不知道....小女子說的對不對,請老爺指點。”
陸尋點了點頭:
“你說的幾乎涵蓋了所有的點,儒家的問題就在這,它善用權術,擅弄輿論,將自己偽裝成弱者,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對你進行抨擊。”
“但恰恰這些點,就是帝王們所希望看到的。”
“我就是要把人的階級分的清清楚楚,這樣一來,百姓就不會升起反抗的念頭。”
“不僅是大秦的儒家,在其他國家所奉行的佛教也是如此,理念是人生來就該受苦,隻有受苦,下輩子才能享福。”
“你看,它們把幸福寄托於下輩子,這輩子就會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這就是帝王術。”
“這也是陛下為什麽那麽怨恨儒家,卻遲遲不肯下手將他們清除的原因,第一是難度過高,第二是如果能得到他們的幫助,那陛下治理國家的難度會降低幾十倍不止。”
舒心聽後柳眉微蹙:
“老爺,那儒家為何要反陛下?按理來說他們應該依附於現在的朝廷才對啊?而且在小女子親眼見到陛下之前,小女子一直以為陛下是個非常殘暴的人,利用殘酷的律法來剝削我等百姓。”
“直到真正見過,小女子才發現陛下十分....和藹。”
陸尋聽後哈哈大笑起來:
“這陛下可就太冤枉了。”
“大秦律法嚴苛是真,但並不是沒有人情味,在我看到大秦律法之後我不禁感歎這律法的開創者,簡直是個天才。”
“你們可記得二月禁止砍伐樹木,禁止打獵的律法?在你們看來,這就是陛下對你們的壓迫。”
“但實際上從宏觀角度上來看,這是一個超越時代幾千年的先進理念,因為二月是動物產子,萬物複蘇的時期。”
“這是最早的動物保護法,這種律法太多了,甚至還有未成年人保護等等。”
“至於你們為什麽會認為陛下暴政?因為這是有人在給自己鋪路呀。”
“他們想反秦,想奪權,那就得給自己按一個漂亮的名頭,比如我是為了解放天下百姓,斬殺了暴君,這就是師出有名,名正言順。”
“儒家反秦的根本原因,是他們對周禮的迷信,他們已經神話了周朝,認為那是最完美的製度,分封諸侯,諸侯治國。”
“但實際上,目光短淺的他們隻看到了眼下各地百姓安居樂業,卻看不到更遠的未來,分封製帶來的隱患。”
“分封製最大的弊端就是人民的進步被禁錮了,我們無法集舉國之力去做某件事。”
“比如這一次的鹽政變革,如果是分封製,那這變法永遠都實行不下去,因為地方的老大不是天子,是諸侯王。”
“在諸侯王的一畝三分地上,隻有人家說了算,這才是問題根本。”
“邊境被入侵了?關我屁事,我就做我的逍遙王爺,沒打到我頭上那就和我沒關係。這就是大多數諸侯王的想法。”
“而陛下正在挑戰這一延續了千百年的陋習,結束延續千年的封建習俗,被人汙蔑、指責都很正常。”
“因為這個時代的百姓是沒有發言權的,它們的聲音無法傳達出來,而那些真正利益遭受到侵犯的貴族,才是這些言論的罪魁禍首。”
舒心沉默了許久,抬起頭道:
“小女子在想,如果上層能夠聽到百姓的聲音,那各種律法、所謂暴政的問題是不是都解決了?”
“因為當前百姓和政權根本的矛盾,是因為有太多官員從中作梗,為了自己的利益,故意隱瞞底層的聲音,讓陛下乃至百官都聽不見。”
“上層以為百姓安居樂業風調雨順,但實際上各地都是隱患,百姓的委屈得不到聲張,自然會轉化為滿腔的憤怒和怨恨。”
陸尋摩挲了一下下巴:
“舒心,你想不想去當官兒?”
“鹽的事情怎麽樣了?”
嬴政不知道陸尋這會問鹽幹嘛,但還是如實道:
“大秦境內所有郡縣均已經完成改革,除了上仙讓扶蘇去的臨淄,那邊上仙沒說話,寡人也就沒讓人去管。”
陸尋摩挲了一下下巴:
“那這會扶蘇應該已經碰了一鼻子灰了。”
“陛下,接下來大秦的主要目標,就是西域這一片,打通之後再往後就是孔雀王朝和後麵的大夏王朝了。”
“打到這裏,大秦徹底進入中東,再往後除了非洲,一個比一個難打,陛下要做好準備。”
嬴政歎了一口氣:
“難呐,光是真正吃下東胡都需要很長時間,那些刁民雖然表麵臣服,但我大秦一旦陷入戰事,他們恐怕會立刻揭竿而起,到時候我大秦腹背受敵....”
陸尋收起地圖輕笑了一聲:
“所以在這之前,我們得帶大軍去一趟臨淄,儒家雖然有太多不可取的想法,但對於大秦來說,儒家是不可或缺的。”
“想要徹底收服一個國家,不僅要從武力上,在精神方麵同樣重要,也就是文化入侵。”
“大秦沒有什麽宗教,否則派出一個傳教士,就能迅速收攏民心,當下也隻能把儒生當傳教士用了,傳播儒家思想也能安撫人民。”
嬴政聽後恍然大悟:
“原來上仙是這個意思,可要寡人去尋找幾個宗教給上仙過過目?”
陸尋搖了搖頭:
“算了,宗教最大的麻煩就是前期好用,但後期就成了尾大不掉的麻煩,儒生也挺好。”
“那我明後就出發,去解決一下儒生的問題,這群人非暴力不合作,必須要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
“寡人也去。”
嬴政突然站了起來。
陸尋愣了愣,不過很快就啞然失笑起來,很顯然這群儒生是給嬴政氣狠了,以至於嬴政必須要去看著他們被毀滅。
“朝堂之上沒人不要緊麽?”
“無礙,有李斯看著出不了什麽錯漏。”
“那陛下今天就可以讓其他人員出發了,明日我們開車應該會比他們先到。”
嬴政點頭離開,陸尋坐在椅子上緩緩點燃了一根煙。
“老爺,您為什麽不把儒家滅了?”
舒心最近跟著陸尋學會了太多,甚至接觸到了她原本階層根本接觸不到的人,這就導致她的各種思維模式成長的非常快。
可以這麽講,光是舒心一個人,就已經超過了80%的普通人,甚至還有50%的官員。
所以這姑娘現在十分勤學好問。
“你覺得呢?思考思考。”
陸尋一邊享受著舒怡給自己遞來洗好的杏子,一邊笑眯眯的問。
舒心沉思了很久,足足有一刻鍾的時間,她才抬起頭:
“奴....小女子認為,老爺不喜歡儒家的原因是因為儒家大多依附於統治階級,然後大行享樂,根本原因就是儒家觀念中把人分了太多等級。”
“正所謂子子民民臣臣君君,它把階層分的太清晰了,在人與人之間劃出了一道道的鴻溝。且從某一個方麵來說,儒家的觀念是懦弱的。”
“在同樣知書達理之人麵前,我們講究禮讓、謙虛沒有任何問題,但麵對的是昔日匈奴那般蠻子呢?他們隻會抓住你的謙虛和禮讓不停的討要好處。”
“我們的知書達理,在對方眼裏就是懦弱的表現。”
陸尋挑了挑眉,舒心的悟性遠超想象!
這姑娘大有可為啊!
“不知道....小女子說的對不對,請老爺指點。”
陸尋點了點頭:
“你說的幾乎涵蓋了所有的點,儒家的問題就在這,它善用權術,擅弄輿論,將自己偽裝成弱者,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對你進行抨擊。”
“但恰恰這些點,就是帝王們所希望看到的。”
“我就是要把人的階級分的清清楚楚,這樣一來,百姓就不會升起反抗的念頭。”
“不僅是大秦的儒家,在其他國家所奉行的佛教也是如此,理念是人生來就該受苦,隻有受苦,下輩子才能享福。”
“你看,它們把幸福寄托於下輩子,這輩子就會勤勤懇懇任勞任怨,這就是帝王術。”
“這也是陛下為什麽那麽怨恨儒家,卻遲遲不肯下手將他們清除的原因,第一是難度過高,第二是如果能得到他們的幫助,那陛下治理國家的難度會降低幾十倍不止。”
舒心聽後柳眉微蹙:
“老爺,那儒家為何要反陛下?按理來說他們應該依附於現在的朝廷才對啊?而且在小女子親眼見到陛下之前,小女子一直以為陛下是個非常殘暴的人,利用殘酷的律法來剝削我等百姓。”
“直到真正見過,小女子才發現陛下十分....和藹。”
陸尋聽後哈哈大笑起來:
“這陛下可就太冤枉了。”
“大秦律法嚴苛是真,但並不是沒有人情味,在我看到大秦律法之後我不禁感歎這律法的開創者,簡直是個天才。”
“你們可記得二月禁止砍伐樹木,禁止打獵的律法?在你們看來,這就是陛下對你們的壓迫。”
“但實際上從宏觀角度上來看,這是一個超越時代幾千年的先進理念,因為二月是動物產子,萬物複蘇的時期。”
“這是最早的動物保護法,這種律法太多了,甚至還有未成年人保護等等。”
“至於你們為什麽會認為陛下暴政?因為這是有人在給自己鋪路呀。”
“他們想反秦,想奪權,那就得給自己按一個漂亮的名頭,比如我是為了解放天下百姓,斬殺了暴君,這就是師出有名,名正言順。”
“儒家反秦的根本原因,是他們對周禮的迷信,他們已經神話了周朝,認為那是最完美的製度,分封諸侯,諸侯治國。”
“但實際上,目光短淺的他們隻看到了眼下各地百姓安居樂業,卻看不到更遠的未來,分封製帶來的隱患。”
“分封製最大的弊端就是人民的進步被禁錮了,我們無法集舉國之力去做某件事。”
“比如這一次的鹽政變革,如果是分封製,那這變法永遠都實行不下去,因為地方的老大不是天子,是諸侯王。”
“在諸侯王的一畝三分地上,隻有人家說了算,這才是問題根本。”
“邊境被入侵了?關我屁事,我就做我的逍遙王爺,沒打到我頭上那就和我沒關係。這就是大多數諸侯王的想法。”
“而陛下正在挑戰這一延續了千百年的陋習,結束延續千年的封建習俗,被人汙蔑、指責都很正常。”
“因為這個時代的百姓是沒有發言權的,它們的聲音無法傳達出來,而那些真正利益遭受到侵犯的貴族,才是這些言論的罪魁禍首。”
舒心沉默了許久,抬起頭道:
“小女子在想,如果上層能夠聽到百姓的聲音,那各種律法、所謂暴政的問題是不是都解決了?”
“因為當前百姓和政權根本的矛盾,是因為有太多官員從中作梗,為了自己的利益,故意隱瞞底層的聲音,讓陛下乃至百官都聽不見。”
“上層以為百姓安居樂業風調雨順,但實際上各地都是隱患,百姓的委屈得不到聲張,自然會轉化為滿腔的憤怒和怨恨。”
陸尋摩挲了一下下巴:
“舒心,你想不想去當官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