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增加銷售渠道
嫁娃娃親隨軍,開啟逆襲人生 作者:茶小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買東西,有沒有人在?”
宋輕輕起身走了出去,“有人,這就來了。”
她走出去一看,竟是一個中年大嬸和一個年輕姑娘。
兩人這一配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母女。
宋輕輕微笑著,看向兩人。
“你們可以隨便看看,有喜歡的都可以試戴。”
兩人也對著宋輕輕笑了笑,點了點頭。
她們似乎看得格外仔細,會把每一種發色、款式都拿出來看。
這一下子,讓宋輕輕覺得有點兒不對勁兒。
她心裏一陣疑惑,這兩人難不成是商業間諜來偷師學技術的。
可她轉念又想,如果是偷師學技術的話,那她們為何不直接一樣買一個迴去研究?
就在宋輕輕困惑之際,中年大嬸說話了。
“同誌,你們這些發圈發卡發箍分別什麽價?
要是我們買得多能不能再少點價?”
“你們說的買得多大概是多少數量?”
年輕姑娘放下手裏的發箍,“每個款式差不多都要十個。”
宋輕輕聽小姑娘這麽一說,有種批發進貨的感覺。
“你們是想從我這兒進這些東西去賣,是不是?”
中年女人點了點頭,“是的,賣得好的話,我們以後會一直來進貨的。”
宋輕輕以為她們是江市的,就開口問道:“你們準備在哪一片賣?”
中年女人:“我們是隔壁海市的,準備拿迴海市賣。
我們原本是過來走親戚的,看到親戚家孩子用的發圈發卡好看,這才說過來看一看。
我們發現你們店裏的發圈發卡發箍,都是我們海市沒有的款式。”
宋輕輕指著一旁的縫紉機和工具。
“我們店裏的這些頭飾,不僅你們海市沒有,其他城市可能也沒有。
這些都是我們自己設計然後做出來的,不是工廠批量生產的。”
年輕女人:“怪不得價格不便宜,我表妹說她一個發圈四毛,一個發卡五毛。”
宋輕輕順道給兩人說起了,這些東西她們的價格。
“這種大腸發圈最便宜賣兩毛,這些有裝飾的發圈四毛,這些發卡和發箍都是五毛。
我們平時就是這個價格,你們批發的話,我可以給你們一個批發價。
批發價的話,一個款式十個的話,我給你們打七五折。
我們賣得最便宜的價格就是開業時的八折。”
兩母女算了下價格,小聲商量了一番。
中年女人笑著說道:“同誌,你看還能不能再少點價?”
宋輕輕自己有打算的,批發價不能高於她們的最低賣價,但批發價也不能無論多少都一個價。
那萬一以後來批發的人多了,大客戶就會覺得不公平了。
宋輕輕想了想說道:“你們要是一個款式拿二十個,我就給你們打七二折。
你們肯定也是去批發過東西的,一般都是拿得越多價格才能越便宜。
還有我們家的東西你們放心,絕對大家都是搶著買的。”
兩母女又商量了一番後,看向宋輕輕。
“同誌,如果好賣的話,我們到時候加數量,你會再......”
大嬸話還沒說完,宋輕輕就知道她要說什麽。
她順口接了過去,“我會再給你們少價的,你們以後拿得越多價格肯定會越便宜。”
聽宋輕輕這麽說,中年女人點了點頭。
“好,那我們一個款式就先拿二十個,麻煩你給我們拿一下貨。”
好在她們最近有空就一直在做,現在多少有存貨了。
不然這批發給別人了,她們自己就沒賣的了。
徐瑩見生意談下來了,趕緊過來幫忙。
數量不算多,兩人很快就打包好了。
宋輕輕把賬一算,中年女人直接把錢付給了她。
就在兩人準備離開時,宋輕輕又叫住了兩人。
“大嬸、妹子,這些東西最低價不能低於八折,不然以後生意就沒法做了。”
宋輕輕可不想讓別人擾亂自己的市場,她必須控製一個最低價。
兩人點了點頭,都說明白。
客人走後,徐瑩連忙問道:“輕輕,意思我們以後也要做批發了?”
“嗯,隻靠我們這個小店賣的話,能掙的錢是有限的。
要是有人幫我們一起賣,那能掙的會更多。
更何況她們還是其他城市的,隻要賣起來了,我們的生意肯定會更好。”
宋輕輕這麽一分析,徐瑩立馬就明白了。
這批發其實就是在增加銷售量,增加銷售渠道。
隻是徐瑩突然又想到一個問題了,她看向宋輕輕。
“輕輕,銷售量增加了的話,那我們的生產量能跟得上嗎?”
宋輕輕指了徐瑩,又指了自己。
“如果就靠你和我的話,那肯定是跟不上的。
所以接下來我的打算就是再買一台縫紉機,再招兩個人。
瑩瑩,你又進步了,知道思考事物之間的聯係和影響了。”
徐瑩微微一笑,“那是你這個師傅教得好。”
“我教得好那也得你這個學生願意學才行。”
徐瑩雖然在統籌方麵還有欠缺,但她是很有執行力的。
聽宋輕輕說要找人,她立馬就會把事情落實下去。
“輕輕,這次招人有什麽要求?
你給我說一說,我等會兒把信息弄出來就貼門口去。”
宋輕輕邊往櫃台裏放發卡邊說道:“會裁剪布料,會踩縫紉機。”
徐瑩聽完後,拿出紙和筆就開始寫了。
下午,陸雲錚有事和江嶽出去了。
陸建明和白苓沒什麽事兒,宋輕輕就讓兩人看電影去了。
她和徐瑩則在店裏一如既往地做生產。
現在隻有她們兩人,為了不影響銷售,這生產就不能停。
胡嬸洗了碗筷刷了鍋,把屋裏收拾好了,就找周圍大媽聊天去了。
剛開始的時候,胡嬸忙完就坐著幫忙看店。
沒顧客的時候她也無聊,就到處找事情做。
後來宋輕輕就說,她們住這一片,怎麽也得多和大家走動,多了解一些大家的情況。
說白了就是,家裏得有人出去社交。
她和徐瑩太忙了,這件事兒就直接落在胡嬸頭上了。
她讓胡嬸不忙的時候,就去和大娘聊天。
胡嬸一聽,這種好事當即就應了下來。
宋輕輕不是那種死板的老板,覺得員工就要一直幹活兒。
她覺得他們隻要把自己該做的工作完成好了,剩下的時間做點其他事情也沒什麽的。
宋輕輕起身走了出去,“有人,這就來了。”
她走出去一看,竟是一個中年大嬸和一個年輕姑娘。
兩人這一配置,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母女。
宋輕輕微笑著,看向兩人。
“你們可以隨便看看,有喜歡的都可以試戴。”
兩人也對著宋輕輕笑了笑,點了點頭。
她們似乎看得格外仔細,會把每一種發色、款式都拿出來看。
這一下子,讓宋輕輕覺得有點兒不對勁兒。
她心裏一陣疑惑,這兩人難不成是商業間諜來偷師學技術的。
可她轉念又想,如果是偷師學技術的話,那她們為何不直接一樣買一個迴去研究?
就在宋輕輕困惑之際,中年大嬸說話了。
“同誌,你們這些發圈發卡發箍分別什麽價?
要是我們買得多能不能再少點價?”
“你們說的買得多大概是多少數量?”
年輕姑娘放下手裏的發箍,“每個款式差不多都要十個。”
宋輕輕聽小姑娘這麽一說,有種批發進貨的感覺。
“你們是想從我這兒進這些東西去賣,是不是?”
中年女人點了點頭,“是的,賣得好的話,我們以後會一直來進貨的。”
宋輕輕以為她們是江市的,就開口問道:“你們準備在哪一片賣?”
中年女人:“我們是隔壁海市的,準備拿迴海市賣。
我們原本是過來走親戚的,看到親戚家孩子用的發圈發卡好看,這才說過來看一看。
我們發現你們店裏的發圈發卡發箍,都是我們海市沒有的款式。”
宋輕輕指著一旁的縫紉機和工具。
“我們店裏的這些頭飾,不僅你們海市沒有,其他城市可能也沒有。
這些都是我們自己設計然後做出來的,不是工廠批量生產的。”
年輕女人:“怪不得價格不便宜,我表妹說她一個發圈四毛,一個發卡五毛。”
宋輕輕順道給兩人說起了,這些東西她們的價格。
“這種大腸發圈最便宜賣兩毛,這些有裝飾的發圈四毛,這些發卡和發箍都是五毛。
我們平時就是這個價格,你們批發的話,我可以給你們一個批發價。
批發價的話,一個款式十個的話,我給你們打七五折。
我們賣得最便宜的價格就是開業時的八折。”
兩母女算了下價格,小聲商量了一番。
中年女人笑著說道:“同誌,你看還能不能再少點價?”
宋輕輕自己有打算的,批發價不能高於她們的最低賣價,但批發價也不能無論多少都一個價。
那萬一以後來批發的人多了,大客戶就會覺得不公平了。
宋輕輕想了想說道:“你們要是一個款式拿二十個,我就給你們打七二折。
你們肯定也是去批發過東西的,一般都是拿得越多價格才能越便宜。
還有我們家的東西你們放心,絕對大家都是搶著買的。”
兩母女又商量了一番後,看向宋輕輕。
“同誌,如果好賣的話,我們到時候加數量,你會再......”
大嬸話還沒說完,宋輕輕就知道她要說什麽。
她順口接了過去,“我會再給你們少價的,你們以後拿得越多價格肯定會越便宜。”
聽宋輕輕這麽說,中年女人點了點頭。
“好,那我們一個款式就先拿二十個,麻煩你給我們拿一下貨。”
好在她們最近有空就一直在做,現在多少有存貨了。
不然這批發給別人了,她們自己就沒賣的了。
徐瑩見生意談下來了,趕緊過來幫忙。
數量不算多,兩人很快就打包好了。
宋輕輕把賬一算,中年女人直接把錢付給了她。
就在兩人準備離開時,宋輕輕又叫住了兩人。
“大嬸、妹子,這些東西最低價不能低於八折,不然以後生意就沒法做了。”
宋輕輕可不想讓別人擾亂自己的市場,她必須控製一個最低價。
兩人點了點頭,都說明白。
客人走後,徐瑩連忙問道:“輕輕,意思我們以後也要做批發了?”
“嗯,隻靠我們這個小店賣的話,能掙的錢是有限的。
要是有人幫我們一起賣,那能掙的會更多。
更何況她們還是其他城市的,隻要賣起來了,我們的生意肯定會更好。”
宋輕輕這麽一分析,徐瑩立馬就明白了。
這批發其實就是在增加銷售量,增加銷售渠道。
隻是徐瑩突然又想到一個問題了,她看向宋輕輕。
“輕輕,銷售量增加了的話,那我們的生產量能跟得上嗎?”
宋輕輕指了徐瑩,又指了自己。
“如果就靠你和我的話,那肯定是跟不上的。
所以接下來我的打算就是再買一台縫紉機,再招兩個人。
瑩瑩,你又進步了,知道思考事物之間的聯係和影響了。”
徐瑩微微一笑,“那是你這個師傅教得好。”
“我教得好那也得你這個學生願意學才行。”
徐瑩雖然在統籌方麵還有欠缺,但她是很有執行力的。
聽宋輕輕說要找人,她立馬就會把事情落實下去。
“輕輕,這次招人有什麽要求?
你給我說一說,我等會兒把信息弄出來就貼門口去。”
宋輕輕邊往櫃台裏放發卡邊說道:“會裁剪布料,會踩縫紉機。”
徐瑩聽完後,拿出紙和筆就開始寫了。
下午,陸雲錚有事和江嶽出去了。
陸建明和白苓沒什麽事兒,宋輕輕就讓兩人看電影去了。
她和徐瑩則在店裏一如既往地做生產。
現在隻有她們兩人,為了不影響銷售,這生產就不能停。
胡嬸洗了碗筷刷了鍋,把屋裏收拾好了,就找周圍大媽聊天去了。
剛開始的時候,胡嬸忙完就坐著幫忙看店。
沒顧客的時候她也無聊,就到處找事情做。
後來宋輕輕就說,她們住這一片,怎麽也得多和大家走動,多了解一些大家的情況。
說白了就是,家裏得有人出去社交。
她和徐瑩太忙了,這件事兒就直接落在胡嬸頭上了。
她讓胡嬸不忙的時候,就去和大娘聊天。
胡嬸一聽,這種好事當即就應了下來。
宋輕輕不是那種死板的老板,覺得員工就要一直幹活兒。
她覺得他們隻要把自己該做的工作完成好了,剩下的時間做點其他事情也沒什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