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望真人指教!”王川抱拳。
無為真人臉上的皺紋幾乎都要擠到眉頭去了,他思索了半晌,方才悠悠地說道:
“【縱字訣】奧義,簡單來說,可以總結為一句話,即——人,是環境下的產物,即使是仙人,也是環境下的產物。”
“人之靈魂,出生於天地,也是環境下的產物,那麽,修煉的過程中,就要適應環境,這是第一重,比如說,我站在你麵前,但你卻意識不到我的存在...”
無為真人一邊說一邊演示,他的身體明明站在王川麵前,聲音也在王川耳邊縈繞迴響,但是王川就是很難注意到他。
這是一種很怪異的感覺,就像你站在沙灘上,不會去注意一粒沙的具體形狀;看向一朵花時,不會去注意花瓣的紋路;望向美女時,不會去端詳她衣服上的針線走向.....
不一會兒,無為真人在王川麵前又化成了草木、化成了山石,但無論化成了什麽,均是讓王川很難注意到他的存在,與周圍的環境完全融為一體。。
最終,他化成了與王川一模一樣的人,王川看向無為真人時,像是照著鏡子一般真實。
王川很驚訝,如此大神通,與幻術完全是兩碼事,幻術還有破綻,但無為真人所演化的自身,簡直就是重組中複製,這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第二重,便是適應環境中的人倫、規則、秩序、法則,基於原有的法則上,方便自己進行有利地修行。”
無為真人說完,他身邊出現了一條天地秩序符文鏈條,他輕輕觸摸上麵,周邊的環境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本此地在戰鬥後在地上留下的黑洞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愈合,崩塌的山石如時間倒流迴歸原地,被雷電燒焦的草木重新煥發新的枝葉...
“第三重....”無為真人遲疑了一會兒說道:“演化自身為陰陽天道的一部分,勾動天地秩序,殺人無形...這便是【縱字訣】最終要義,化自在秘術。”
說完,他久久不語。
王川一怔,按照無為真人的說法,【縱字訣】奧義,與【橫字訣】豈不是完全相反的兩套修行理論嗎?
同出於鬼穀門,怎麽又有截然相反的兩種大神通?
【橫】字訣逆天而行,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縱】字訣順應天地,提倡化自在與天地共為一體。
“這...”
王川浮想聯翩,倘若是這樣,那麽鬼狐的修行方式也是正確的?
鬼狐不斷融合他人的靈魂,知曉他人的認知,顯然在最後也是領悟的【縱】字訣的奧義,任逍遙無法將他殺死,是因為鬼狐已經化自身為道!
怪不得任逍遙還要用天雷對付他,難道說,天雷其實不屬於這個世界的秩序?
王川在一瞬間,很多以前覺得很模糊的事情,在得知了【縱】字訣奧義後,也漸漸明白了過來。
任逍遙能逆天砍下六道天雷竹,也是因為他隻相信自己,不懼任何規則,無論凡間的道還是仙界的道,皆是一刀兩段。
想到這些,王川心中有更多疑問了,他想要向無為真人詢問冥山、仙界、鬼穀門、以及許多修煉上的事情,但他剛想開口時,無為真人卻突然老淚縱橫,又哭又笑著說道:
“我鬼穀門,每一代縱橫兩院的弟子都如宿命一般針尖對麥芒,拚個你死我活,盡管我知道其中的原因,卻依舊是無法避免,或許,這就是陰陽天道吧!”
王川點了點頭深切表示讚同,能在修煉上登高之人,無一不是悟性極高且心智堅定者,【縱】字奧義化自身為道,【橫】字奧義逆天而行,遲早都會產生激烈的碰撞。
“縱橫奧義如此艱澀難懂,那普通人要如何理解呢?”
王川急忙請教無為真人,鬼狐與無為真人同樣是領悟了【縱】字訣奧義,但是兩人給人的感覺確實完全不相同,他怕誤入歧途,想要跟無為真人論道,以印證心中的認知。
畢竟無人真人不知道是活了多少年的老鬼仙了,聽他一席話,好過修煉十年。
無為真人像是看穿了他的小心思,笑道:“我知道你想問的是什麽...但我確是無法點破天機,如果這麽做,有違我多年參悟【縱】字訣的道心。”
王川對無為真人施了個禮,一把扯住無為真人的衣袖,厚著臉皮大聲說道:“還望真人指教!”
開玩笑,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過了就沒了!
“你幹嘛?撒手!”無為真人的衣袖突然變得很絲滑,輕輕一扯,就掙脫開來。
“還望真人指教!”
“你又扯住我大腿幹什麽?多大的人了?都成了別人的丈夫,都已經是孩子的父親了,怎麽還這如此無賴?”
王川學著大公雞的語氣說道:“真人,我知道你是想說的,你一直順應天道會失去自我,偶爾忤逆一下也沒事的,你若是指點我一下,我就讓彤彤拜你為師!”
他心裏已經做好了給彤彤找個好師傅的打算。
“亂講,誰說我想要告訴你的?老夫隻想知道【橫】字訣奧義,看到【橫】字院的人就煩!滾開滾開!我要走了!”
王川看著這老頭的樣子,突然想到了什麽,差點就像是喊著說了出來:
“真人,如果你無心告訴我,為何十年前要到合歡宗擺攤,送我鬼穀門的築基心法?”
“那不是我!”無為真人麵不改色地說道。
“當時,你還說把玄微子一並送給了我,還收了我二十三萬靈石,還好個無為真人,竟然坑自己的徒子徒孫!”
“胡說!當時你分明才給了兩萬三的靈石!”
說完後,無為真人怔了怔,突然氣笑道:“果然不愧是先領悟【橫】字訣的,這麽快就要亂我道心!不過,你與我並不同一代弟子,與我博弈的並不是你,指點一下你也無妨。”
王川神色一喜,又突然想到一個問題:誰與無為真人博弈?
不過這問題還沒來得及細想,很快就被無為真人的話拉迴到當下。
“人所處的環境,無非是天、地、人三個因素...”
無為真人講的艱澀難懂,王川硬記在腦海中,若有所思,卻依舊無法完全理解,便直接開口說道:“我不懂。”
見他這呆愣的模樣,無為真人氣道:“榆木腦袋!”
隨後,他用三個小故事給王川闡述什麽叫做“天地人”。
“不死鳳凰所在的丹穴山流出一條河,名為丹水,丹河向南流於渤海。一隻馬欲過此河,卻不知其深淺,便詢問住在河邊的耳鼠,耳鼠說:水深過頭,不可過。小馬聞之,折返,卻被老馬嘲笑:你怎麽如此鼠目寸光?水深至膝而已!”
“從中,可悟到‘人道’?”
王川一怔,這踏馬不是小馬過河的故事嗎?
但他見無為真人笑眯眯的樣子,不像是拿他開玩笑,所以也不好將他內心所想說出來,隻好虛心說道:“還望真人點破!”
無為真人說道:“世間人倫,不正是馬與鼠嗎?”
“每個人,都不清楚自己是‘馬’還是‘鼠’,遇事不決時,詢問他人的意見有什麽用?世間的輿論、名言警句,仙界修仙大佬口中說出的道義,隻是基於他們環境下而說出來的罷了有可能是真理,也有可能是吹牛,但可以肯定是,他們所講不完全適合你自己要走的道。”
“若是都完全按照他們所說,他們說你是馬,你卻是鼠,一頭紮入河中,河倒是能過,第二天屍體硬在河對麵了。若是他們說你是鼠,你卻是馬,你過還是不過?”
“生而為人,所思所想皆為主觀,這便是人道。”
王川一怔若有所思,又問道:“那何為‘地道’?”
無為真人思索一會兒後說道:“你現在是鹿吳山山神,我就說曾經鹿吳山旁邊的澤更河的故事跟你講好了。”
“數百年前,有個凡間的書生劍客乘舟渡澤更河,舟行至河麵,蠱雕飛過,嚇得他把腰間配件丟入河中,於是便拿起斧頭,在小舟上刻了個記號,旁人問其緣故,他說等到他在岸邊再從這個記號潛下去撈。”
“從這個故事,你可悟到‘地道’?”
“這人真傻。”
“是啊!好傻!世間多少癡男怨女,戀人已走、已故、已變,卻仍在自己的心頭上的小舟用斧頭刻下印記,以為這樣能找到戀人,你說這些人是不是傻?”
王川一驚,恍如大夢初醒,頓時對自己剛剛下的判斷感到武斷,有些不太確定刻舟求劍的人到底是不是真的是傻了。
“不隻是兒女情長,還有父子、母女,為人父母,卻把一直將兒女當做是牙簽般瘦弱,進而一直寵溺,也不管子女是否已至而立之年,你說,這又是不是另一種刻舟求劍?”
王川怔了怔,說不出話來。
“世間萬物皆如此,所謂地道,便是活在當下,接地氣,不念過往,不懼將來。”
王川心有所思,忙問道:
“那天道呢?”
————————
未完待續......
無為真人臉上的皺紋幾乎都要擠到眉頭去了,他思索了半晌,方才悠悠地說道:
“【縱字訣】奧義,簡單來說,可以總結為一句話,即——人,是環境下的產物,即使是仙人,也是環境下的產物。”
“人之靈魂,出生於天地,也是環境下的產物,那麽,修煉的過程中,就要適應環境,這是第一重,比如說,我站在你麵前,但你卻意識不到我的存在...”
無為真人一邊說一邊演示,他的身體明明站在王川麵前,聲音也在王川耳邊縈繞迴響,但是王川就是很難注意到他。
這是一種很怪異的感覺,就像你站在沙灘上,不會去注意一粒沙的具體形狀;看向一朵花時,不會去注意花瓣的紋路;望向美女時,不會去端詳她衣服上的針線走向.....
不一會兒,無為真人在王川麵前又化成了草木、化成了山石,但無論化成了什麽,均是讓王川很難注意到他的存在,與周圍的環境完全融為一體。。
最終,他化成了與王川一模一樣的人,王川看向無為真人時,像是照著鏡子一般真實。
王川很驚訝,如此大神通,與幻術完全是兩碼事,幻術還有破綻,但無為真人所演化的自身,簡直就是重組中複製,這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第二重,便是適應環境中的人倫、規則、秩序、法則,基於原有的法則上,方便自己進行有利地修行。”
無為真人說完,他身邊出現了一條天地秩序符文鏈條,他輕輕觸摸上麵,周邊的環境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本此地在戰鬥後在地上留下的黑洞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愈合,崩塌的山石如時間倒流迴歸原地,被雷電燒焦的草木重新煥發新的枝葉...
“第三重....”無為真人遲疑了一會兒說道:“演化自身為陰陽天道的一部分,勾動天地秩序,殺人無形...這便是【縱字訣】最終要義,化自在秘術。”
說完,他久久不語。
王川一怔,按照無為真人的說法,【縱字訣】奧義,與【橫字訣】豈不是完全相反的兩套修行理論嗎?
同出於鬼穀門,怎麽又有截然相反的兩種大神通?
【橫】字訣逆天而行,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縱】字訣順應天地,提倡化自在與天地共為一體。
“這...”
王川浮想聯翩,倘若是這樣,那麽鬼狐的修行方式也是正確的?
鬼狐不斷融合他人的靈魂,知曉他人的認知,顯然在最後也是領悟的【縱】字訣的奧義,任逍遙無法將他殺死,是因為鬼狐已經化自身為道!
怪不得任逍遙還要用天雷對付他,難道說,天雷其實不屬於這個世界的秩序?
王川在一瞬間,很多以前覺得很模糊的事情,在得知了【縱】字訣奧義後,也漸漸明白了過來。
任逍遙能逆天砍下六道天雷竹,也是因為他隻相信自己,不懼任何規則,無論凡間的道還是仙界的道,皆是一刀兩段。
想到這些,王川心中有更多疑問了,他想要向無為真人詢問冥山、仙界、鬼穀門、以及許多修煉上的事情,但他剛想開口時,無為真人卻突然老淚縱橫,又哭又笑著說道:
“我鬼穀門,每一代縱橫兩院的弟子都如宿命一般針尖對麥芒,拚個你死我活,盡管我知道其中的原因,卻依舊是無法避免,或許,這就是陰陽天道吧!”
王川點了點頭深切表示讚同,能在修煉上登高之人,無一不是悟性極高且心智堅定者,【縱】字奧義化自身為道,【橫】字奧義逆天而行,遲早都會產生激烈的碰撞。
“縱橫奧義如此艱澀難懂,那普通人要如何理解呢?”
王川急忙請教無為真人,鬼狐與無為真人同樣是領悟了【縱】字訣奧義,但是兩人給人的感覺確實完全不相同,他怕誤入歧途,想要跟無為真人論道,以印證心中的認知。
畢竟無人真人不知道是活了多少年的老鬼仙了,聽他一席話,好過修煉十年。
無為真人像是看穿了他的小心思,笑道:“我知道你想問的是什麽...但我確是無法點破天機,如果這麽做,有違我多年參悟【縱】字訣的道心。”
王川對無為真人施了個禮,一把扯住無為真人的衣袖,厚著臉皮大聲說道:“還望真人指教!”
開玩笑,如此千載難逢的機會,過了就沒了!
“你幹嘛?撒手!”無為真人的衣袖突然變得很絲滑,輕輕一扯,就掙脫開來。
“還望真人指教!”
“你又扯住我大腿幹什麽?多大的人了?都成了別人的丈夫,都已經是孩子的父親了,怎麽還這如此無賴?”
王川學著大公雞的語氣說道:“真人,我知道你是想說的,你一直順應天道會失去自我,偶爾忤逆一下也沒事的,你若是指點我一下,我就讓彤彤拜你為師!”
他心裏已經做好了給彤彤找個好師傅的打算。
“亂講,誰說我想要告訴你的?老夫隻想知道【橫】字訣奧義,看到【橫】字院的人就煩!滾開滾開!我要走了!”
王川看著這老頭的樣子,突然想到了什麽,差點就像是喊著說了出來:
“真人,如果你無心告訴我,為何十年前要到合歡宗擺攤,送我鬼穀門的築基心法?”
“那不是我!”無為真人麵不改色地說道。
“當時,你還說把玄微子一並送給了我,還收了我二十三萬靈石,還好個無為真人,竟然坑自己的徒子徒孫!”
“胡說!當時你分明才給了兩萬三的靈石!”
說完後,無為真人怔了怔,突然氣笑道:“果然不愧是先領悟【橫】字訣的,這麽快就要亂我道心!不過,你與我並不同一代弟子,與我博弈的並不是你,指點一下你也無妨。”
王川神色一喜,又突然想到一個問題:誰與無為真人博弈?
不過這問題還沒來得及細想,很快就被無為真人的話拉迴到當下。
“人所處的環境,無非是天、地、人三個因素...”
無為真人講的艱澀難懂,王川硬記在腦海中,若有所思,卻依舊無法完全理解,便直接開口說道:“我不懂。”
見他這呆愣的模樣,無為真人氣道:“榆木腦袋!”
隨後,他用三個小故事給王川闡述什麽叫做“天地人”。
“不死鳳凰所在的丹穴山流出一條河,名為丹水,丹河向南流於渤海。一隻馬欲過此河,卻不知其深淺,便詢問住在河邊的耳鼠,耳鼠說:水深過頭,不可過。小馬聞之,折返,卻被老馬嘲笑:你怎麽如此鼠目寸光?水深至膝而已!”
“從中,可悟到‘人道’?”
王川一怔,這踏馬不是小馬過河的故事嗎?
但他見無為真人笑眯眯的樣子,不像是拿他開玩笑,所以也不好將他內心所想說出來,隻好虛心說道:“還望真人點破!”
無為真人說道:“世間人倫,不正是馬與鼠嗎?”
“每個人,都不清楚自己是‘馬’還是‘鼠’,遇事不決時,詢問他人的意見有什麽用?世間的輿論、名言警句,仙界修仙大佬口中說出的道義,隻是基於他們環境下而說出來的罷了有可能是真理,也有可能是吹牛,但可以肯定是,他們所講不完全適合你自己要走的道。”
“若是都完全按照他們所說,他們說你是馬,你卻是鼠,一頭紮入河中,河倒是能過,第二天屍體硬在河對麵了。若是他們說你是鼠,你卻是馬,你過還是不過?”
“生而為人,所思所想皆為主觀,這便是人道。”
王川一怔若有所思,又問道:“那何為‘地道’?”
無為真人思索一會兒後說道:“你現在是鹿吳山山神,我就說曾經鹿吳山旁邊的澤更河的故事跟你講好了。”
“數百年前,有個凡間的書生劍客乘舟渡澤更河,舟行至河麵,蠱雕飛過,嚇得他把腰間配件丟入河中,於是便拿起斧頭,在小舟上刻了個記號,旁人問其緣故,他說等到他在岸邊再從這個記號潛下去撈。”
“從這個故事,你可悟到‘地道’?”
“這人真傻。”
“是啊!好傻!世間多少癡男怨女,戀人已走、已故、已變,卻仍在自己的心頭上的小舟用斧頭刻下印記,以為這樣能找到戀人,你說這些人是不是傻?”
王川一驚,恍如大夢初醒,頓時對自己剛剛下的判斷感到武斷,有些不太確定刻舟求劍的人到底是不是真的是傻了。
“不隻是兒女情長,還有父子、母女,為人父母,卻把一直將兒女當做是牙簽般瘦弱,進而一直寵溺,也不管子女是否已至而立之年,你說,這又是不是另一種刻舟求劍?”
王川怔了怔,說不出話來。
“世間萬物皆如此,所謂地道,便是活在當下,接地氣,不念過往,不懼將來。”
王川心有所思,忙問道:
“那天道呢?”
————————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