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行行出狀元
開局教朱棣造反,被朱元璋偷聽! 作者:大明說書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些進士五穀不分、四體不勤,他們自己連家裏農時都搞不清楚,如何再指導百姓種田?”
“還有一些人,對經濟算賬還不知曉,朝廷的預算開支,都算不清楚,更是一本糊塗賬。”
“去歲,黃河發大水,想要找一些在這方麵精通的官員,也相當難。”
“還有,讓一些官員出使周邊蠻夷部落,總是動不動就挑起來的戰爭,他們根本就不外交禮儀。”
“……”
朱棣洋洋灑灑地,倒是說出來了相當多的缺點。
畢竟這些問題,他是經常聽到自己的大哥吐槽的。
所以現在他倒是也記住了這些問題。
正是因為這些問題,才會讓朱元璋對那些進士感到失望。
正是因為如此,讓朱元璋下定決心,把科舉暫停的最直接原因。
“說得倒是不錯。”
“看來,你是有自己的思考的。”
周羽點點頭。
對眼前的這個小乞丐,倒是突然多了一分欣賞之色。
這不是官二代一般的紈絝形象。
“多謝周先生誇讚。”
得到這個表揚,朱棣相當地開心。
接著,他又是期待地看著周羽,想要讓其做出迴答。
“先生,那您改變科舉的意思是要……”
‘你都已經把這個問題說得如此明白了,還不知道要找什麽樣的人嗎?’
周羽反問。
接著,還是敲了一下朱棣的腦袋。
剛剛誇了他幾句,結果現在又開始人愚蠢起來了。
“先生,這……”
……
二樓。
“老四還是懂大局的!”
“他竟然知道咱的政策道理,不錯!不錯!”
朱元璋欣慰地點點頭。
接著,又看到周羽給了朱棣一個腦瓜崩,如同是在打在了自己的身上。
朱元璋甚至都感覺,自己可以聽到自己被打的腦袋嗡嗡嗡之響。
接著,在他腦海之中,頓時就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似乎自己受到了周羽的提示之後,終於明白周羽的意思。
朝廷缺少什麽人才,就專門找這方麵的人才?
難道,周羽所說的發揚光大,是這個意思?
朱元璋心中開始猜測起來了。
“朝廷缺少那些對種糧精通之人,那就可以專門尋找這方麵的人才。”
“朝廷缺少那些懂經濟的人,也可以去找。“
“如此,治河之人,都可以用此方法進行科舉了?”
朱元璋猜測地說道。
他倒是從來都沒有想過,可以用這種方法去找人才。
那麽,朝廷所招來的官員,自然也不是會都是那些個廢物了。
“父親,真的可以如此嗎?”
朱標聽到了這個猜測之後,也開始有一些疑惑。
朝廷缺少什麽人,竟然都可以用科舉去尋找?
這聽上去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或許會有一些難度。
畢竟,以前科舉的學習項目,都是可以固定的。
學習儒家的四書五經。
可是現在,完全需要根據情況來出題。
如此,就可以找到那些適合治國的人才了嗎?
“或許,真的可以。”
“隻不過,其麻煩程度,將會提高了幾個量級。”
“還是需要迴去之後,再和那些官員進行討論。”
朱元璋如此思考地說道。
接著,他又看到朱棣還在下麵苦苦地思索著。
似乎還沒有被這個提示所想到答案。
他不禁開始在心思罵一句。
“你怎麽這麽笨?”‘
“周羽都已經說得這麽明白了,還聽不懂?”
“唉,看來咱剛才真是空歡喜一場。”
朱元璋真的想親自下去地一趟。
告訴朱棣這個主意。
隻不過,自己還是暫時無法暴露出來的。
……
酒樓門口。
經過了一陣子的苦苦冥思。
朱棣心中,終於開始有了一些想法。
‘先生,您的意思,是專門去讓那些進士再去學習吧。’
“讓他們學習了之後,再進行的相關的考試。”
“額,你不覺得,這更是複雜了嗎?”
周羽苦笑了一聲。
對麵這個趙四確實是想通了。
隻不過,他想歪了。
反而是找到了一個舍近求遠的方式。
“比如,朝廷缺少經濟方麵人才,直接給他們一本爛賬,讓他們進行梳理。”
“缺少治河人才,就給他們出訂河方麵的難題,讓他們根據題目做題。”
“如此,自然就可以解決朝廷無才之事。”
周羽已經暗示得相當明顯。
此時的朱棣,也終於明白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周先生,我明白了。”
朱棣點點頭。
原來,先生說所說的,是這個意思。
原來,所謂發揚光大的意思。
正是指的,缺少什麽人才,就直接以科舉取士人才。
這才是他的本意。
當時宋徽宗自己缺少畫匠,專門用科舉來找畫匠。
他是用了在了錯誤的地方。
但是這個方法,是沒有錯的。
大明一心為百姓著想,自然是要用在正途的。
接著,他眉目馬上舒展起來。
朝著周羽深深地鞠了一躬。
“周先生,我剛才誤解了您的話。”
“剛才是我大言不慚,是我愚笨,我向您道歉。”
朱棣自責地說道。
聽到周羽所言,他確實是表現得太過於誇張了。
不過他也慶幸,自己沒有做出什麽過激的行為。
要是因此而傷了周羽先生的心,那他肯定是再也無法進行彌補了。
……
二樓。
此時的朱元璋,也是一臉的愧意。
他甚至也想親口對周羽說一聲歉意。
畢竟他都已經有了讓人抓周羽的心思了。
好在自己克製了自己,給了周羽進行解釋的機會。。
不然,他就會冤枉了好人。
而且還錯失了這個好主意。
……
酒樓門口。
“周先生,如果要用科舉招攬建那麽能多的人才,那應該如何分科取士?”
“畢竟天下士子,也是要一起考試。”
“分這麽多的科,這也不好評定名次了。”
朱棣思考了一陣後。
又是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何必要一起排定名次?”
“在以前,文試和武舉,可在一起排定名次了?”
周羽反問說道。
他又苦笑一聲。
看來這個趙四,還是陷在了固有的思維當中,難以掙紮出來。
畢竟這幾百年的固有觀念,想要一時進行改變,確實是比較難。
……
“還有一些人,對經濟算賬還不知曉,朝廷的預算開支,都算不清楚,更是一本糊塗賬。”
“去歲,黃河發大水,想要找一些在這方麵精通的官員,也相當難。”
“還有,讓一些官員出使周邊蠻夷部落,總是動不動就挑起來的戰爭,他們根本就不外交禮儀。”
“……”
朱棣洋洋灑灑地,倒是說出來了相當多的缺點。
畢竟這些問題,他是經常聽到自己的大哥吐槽的。
所以現在他倒是也記住了這些問題。
正是因為這些問題,才會讓朱元璋對那些進士感到失望。
正是因為如此,讓朱元璋下定決心,把科舉暫停的最直接原因。
“說得倒是不錯。”
“看來,你是有自己的思考的。”
周羽點點頭。
對眼前的這個小乞丐,倒是突然多了一分欣賞之色。
這不是官二代一般的紈絝形象。
“多謝周先生誇讚。”
得到這個表揚,朱棣相當地開心。
接著,他又是期待地看著周羽,想要讓其做出迴答。
“先生,那您改變科舉的意思是要……”
‘你都已經把這個問題說得如此明白了,還不知道要找什麽樣的人嗎?’
周羽反問。
接著,還是敲了一下朱棣的腦袋。
剛剛誇了他幾句,結果現在又開始人愚蠢起來了。
“先生,這……”
……
二樓。
“老四還是懂大局的!”
“他竟然知道咱的政策道理,不錯!不錯!”
朱元璋欣慰地點點頭。
接著,又看到周羽給了朱棣一個腦瓜崩,如同是在打在了自己的身上。
朱元璋甚至都感覺,自己可以聽到自己被打的腦袋嗡嗡嗡之響。
接著,在他腦海之中,頓時就有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似乎自己受到了周羽的提示之後,終於明白周羽的意思。
朝廷缺少什麽人才,就專門找這方麵的人才?
難道,周羽所說的發揚光大,是這個意思?
朱元璋心中開始猜測起來了。
“朝廷缺少那些對種糧精通之人,那就可以專門尋找這方麵的人才。”
“朝廷缺少那些懂經濟的人,也可以去找。“
“如此,治河之人,都可以用此方法進行科舉了?”
朱元璋猜測地說道。
他倒是從來都沒有想過,可以用這種方法去找人才。
那麽,朝廷所招來的官員,自然也不是會都是那些個廢物了。
“父親,真的可以如此嗎?”
朱標聽到了這個猜測之後,也開始有一些疑惑。
朝廷缺少什麽人,竟然都可以用科舉去尋找?
這聽上去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或許會有一些難度。
畢竟,以前科舉的學習項目,都是可以固定的。
學習儒家的四書五經。
可是現在,完全需要根據情況來出題。
如此,就可以找到那些適合治國的人才了嗎?
“或許,真的可以。”
“隻不過,其麻煩程度,將會提高了幾個量級。”
“還是需要迴去之後,再和那些官員進行討論。”
朱元璋如此思考地說道。
接著,他又看到朱棣還在下麵苦苦地思索著。
似乎還沒有被這個提示所想到答案。
他不禁開始在心思罵一句。
“你怎麽這麽笨?”‘
“周羽都已經說得這麽明白了,還聽不懂?”
“唉,看來咱剛才真是空歡喜一場。”
朱元璋真的想親自下去地一趟。
告訴朱棣這個主意。
隻不過,自己還是暫時無法暴露出來的。
……
酒樓門口。
經過了一陣子的苦苦冥思。
朱棣心中,終於開始有了一些想法。
‘先生,您的意思,是專門去讓那些進士再去學習吧。’
“讓他們學習了之後,再進行的相關的考試。”
“額,你不覺得,這更是複雜了嗎?”
周羽苦笑了一聲。
對麵這個趙四確實是想通了。
隻不過,他想歪了。
反而是找到了一個舍近求遠的方式。
“比如,朝廷缺少經濟方麵人才,直接給他們一本爛賬,讓他們進行梳理。”
“缺少治河人才,就給他們出訂河方麵的難題,讓他們根據題目做題。”
“如此,自然就可以解決朝廷無才之事。”
周羽已經暗示得相當明顯。
此時的朱棣,也終於明白了。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周先生,我明白了。”
朱棣點點頭。
原來,先生說所說的,是這個意思。
原來,所謂發揚光大的意思。
正是指的,缺少什麽人才,就直接以科舉取士人才。
這才是他的本意。
當時宋徽宗自己缺少畫匠,專門用科舉來找畫匠。
他是用了在了錯誤的地方。
但是這個方法,是沒有錯的。
大明一心為百姓著想,自然是要用在正途的。
接著,他眉目馬上舒展起來。
朝著周羽深深地鞠了一躬。
“周先生,我剛才誤解了您的話。”
“剛才是我大言不慚,是我愚笨,我向您道歉。”
朱棣自責地說道。
聽到周羽所言,他確實是表現得太過於誇張了。
不過他也慶幸,自己沒有做出什麽過激的行為。
要是因此而傷了周羽先生的心,那他肯定是再也無法進行彌補了。
……
二樓。
此時的朱元璋,也是一臉的愧意。
他甚至也想親口對周羽說一聲歉意。
畢竟他都已經有了讓人抓周羽的心思了。
好在自己克製了自己,給了周羽進行解釋的機會。。
不然,他就會冤枉了好人。
而且還錯失了這個好主意。
……
酒樓門口。
“周先生,如果要用科舉招攬建那麽能多的人才,那應該如何分科取士?”
“畢竟天下士子,也是要一起考試。”
“分這麽多的科,這也不好評定名次了。”
朱棣思考了一陣後。
又是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何必要一起排定名次?”
“在以前,文試和武舉,可在一起排定名次了?”
周羽反問說道。
他又苦笑一聲。
看來這個趙四,還是陷在了固有的思維當中,難以掙紮出來。
畢竟這幾百年的固有觀念,想要一時進行改變,確實是比較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