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康的懷疑不是空穴來風,港島迴歸這個問題畢竟已經提出有五年。


    說上麵已經慢慢開始在布局,從戰略戰術出發,完全合情合理。


    夜天水是怎麽想的?他沒有和任何人提及過,他甚至沒有表現出他是知道這件事的。


    盡管他對未來了如指掌,卻不能表露出一點點知情的意思來。


    “你們年輕人看問題的角度和敏銳度都遠超於我們,不是我們這代人能完全明白、同日而語的。


    我也不會隨意置喙。


    小水,袁叔叔知道你們幾個都是胸懷鴻鵠之誌,心有丘壑。


    我就不仗著長輩的身份來對你們指手畫腳。


    這次來見你,是聽說你有麵向機械行業的項目投資計劃,仗著幾分交情,幾分薄麵,來向你打聽了解一下,你這個投資項目準備放在哪裏?


    你知道袁叔叔是主管這方麵的,請問,有沒有考慮到我們江南省來落地?


    你應該清楚,我們江南省的蘇南模式推廣麵廣,縣級,公社到大隊,甚至有的生產隊都有自己的加工廠。


    機械行業的投資,除了需要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外,機械加工涉及的技術工人,相關聯的機械生產企業,都是必不可少。


    圍繞一個機械生產企業的核心產品,會延伸出一個龐大的產業鏈。


    我知道你和夏領導關係好,在他這裏你已經有了自己成熟穩定的商業圈。


    可投資機械行業和其他行業有很大的區別,技術工人和成熟的加工企業,不是一年半載能培養出來的。


    而江南省恰恰在這方麵已經具備有雄厚的基礎,有龐大機械行業的技術工人。


    你需要的產業鏈,都可以從現成的企業裏麵尋找需要的合作商和代加工企業。


    我知道你事情多,也不和你兜圈子,就是來和你商量,把這個投資項目放到我們省裏來,怎麽樣?


    我承諾,除了國家規定的政策,我另外再給到你最好的地方性優惠政策。”


    袁世康拿出了最誠懇的態度,再無長輩對晚輩的語氣,隻是誠心誠意的商量。


    夜天水有些猶豫,到江南省投資,心裏早有計劃,隻不過時機不成熟,他一直在觀望。


    有袁世康在省裏坐鎮,這是最大的優勢。


    袁成在蘇城工業局上班,現在隻是從副科升為正科。


    在很多人眼裏,短短三年時間裏已經升了至關重要的一級,必定是前途無量。


    就像是果敢一樣,現在也隻是正科,兩個人還沒有升到副局長的級別。


    他是可以去助一臂之力,如果兩個人在一個城市,很簡單,果敢不是在房管局嗎?他去買地,就像達峰縣的況道明一樣,讓他坐穩局長不說,現在又升了副縣長。


    關鍵是讓況道明還兼著土管局局長的職位,這才是實實在在的實權在手。


    工業局更順理成章,既然買了地,再去投資一個兩個企業,一事兩勾當,兩個人的事全辦妥了。


    隻要有政績,像他們這樣名牌大學出來的高材生,在基層磨煉了三年,升職就名正言順。


    問題現在兩個人在兩個城市,他就需要權衡了。


    他要給他們助力,也要自己投資後得到豐厚的名和利的迴報。


    說他大筆投資下去,自己不圖迴報?這樣幼稚的想法和夜天水完全不搭界。


    投資的項目和錢都不是問題,是他沒有那麽多的時間。


    袁世康說的投資機械行業的企業,是他和佟達偉商量,直接把生產盾構機的技術拿到國內自己來生產。


    這麽幾年進口那些生產廠家的設備,有心算計下來,所有的核心技術都已經掌握到手,隻等合適的時機了。


    夜天水也計劃放到江南省,隻是放在蘇城還是平城他還沒有下決定。


    這個項目涉及麵太廣,需要一個強而有力的推手。


    “袁叔叔,這件事我一直放在心上,機械生產或者機械加工,有您在,把項目落地江南省當然是最理想。


    我的計劃是先投資一條盾構機的生產線,您知道,一台盾構機有近萬個零部件組成。


    涉及到的生產企業太廣,我們的生產力能不能跟上?


    我不能輕舉妄動。


    到時候,總廠隻能負責生產主機裏麵的幾個主要部件,裏麵有一部分技術精度要求特別高的重要部件,暫時還需要通過進口才能完成。


    其餘的,就需要尋找生產合作企業,牽一發而動全身。


    要靠我們自己獨立完成生產裝配出一台盾構機,不是一朝一夕,一年兩年就能達成的。


    需要得到政府方麵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這個計劃我早就開始籌備,但要形成整機完整的產業鏈,必定困難重重。


    生產零部件的生產廠家,恐怕不能僅限於江南省內的企業。


    這是一個龐大的投資項目,涉及到的生產企業太多,需要政府的協調。


    袁叔叔,江南省的工業是您一手推動起來的,您合計一下,全省能承接這些零部件生產的企業有多少?


    還有,這個項目如果落地在江南省,您會選擇放在那個縣市更合適?”


    就算夜天水有打算,他還是需要袁世康親口說。


    袁世康聽見夜天水說引進‘盾構機’生產線,眼睛頓時亮了。


    他對工業企業了解最多,國家對盾構機的需求很大,需要大筆的外匯去進口,已經持續幾年。


    這些情況他都了解。


    近幾年,我國針對盾構機的技術研發投入也加大了力度。


    但在核心技術這方麵一直無法突破。


    夜天水清楚,上輩子,自己國家成功生產出盾構機是在很多年以後。


    其中的難度可想而知。


    這也是為什麽夜天水從接觸進口盾構機開始,就心心念念惦記上的原因。


    現在,他察覺國內的政策逐步完善,是時候付諸行動了!


    袁世康沒想到夜天水是想直接引進盾構機的生產線?麵前這個年輕人居然有這樣大的魄力和財力?!


    這個生產線一旦成功落地,等於我國的工業革命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這不是小事,他必須向上麵匯報,僅僅暫時隻是一個計劃,就令人矚目。


    夜天水怎麽不清楚裏麵的利害關係?他需要有人幫他去推動,去落實。


    現在的袁成和果敢都還沒有這個能量合作,袁世康這個身份,正好合適。


    能等到他親自上門,後麵做起來就事半功倍了。


    此刻的袁世康激動得反複搓手:“小水,你真的有這個規劃?


    這可不是小事啊!我們得好好籌劃!


    要我說,這個項目放在平城和蘇城都合適,就看你怎麽決定了。


    至於零配件的生產廠家,江南省滿足不了,我們可以尋找更理想的合作供應商和加工企業。


    隻要你的項目落地,後麵的工作可以交給江南省政府部門一起來配合完成。”


    夜天水等的就是這句話!


    這個項目的落地,作為投資商的他,功在社稷,他不圖有多少的利益迴報。


    他點點頭:“蘇城有袁成,平城有果敢,我在想,這件事既然要做,怎麽才能最大程度給他們的仕途助一臂之力。


    這樣,袁叔叔,我幹脆在兩個城市同時各買一千畝地,同時建設兩個工業園區。


    盾構機的幾個主件放在兩個地區合作生產。


    我指定讓袁成和果敢負責項目的對接。


    事成之後,再緩一緩,生產穩定後,我可以再引進一條精密數控機生產線。


    您看怎麽樣?”


    他謙虛的詢問了一句。


    怎麽樣?最起碼他不需要親力親為辛辛苦苦去推動這個項目了。


    佟達偉也沒有那麽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協調,涉及到的方方麵麵太多。


    袁世康能怎麽樣?他當然歡迎啊,沒想到來這麽一趟,居然有這樣大的收獲。


    有這兩個工業園區的設立,會帶動兩個城市和整個江南省乃至周邊省市的經濟大發展。


    “好事啊!絕對是好事!


    小水,放心,我代表省領導衷心的表示感謝!


    這事你和袁成還有果敢他們說過了嗎?”


    夜天水搖搖頭:“我會有行動他們心裏有數,但詳細的計劃還沒有和他們談過。


    您清楚我們國內的政策,很多事不是我們想就能夠達成的。


    我前幾年在羊城和鵬城投資那些項目的時候,都是順勢而為。


    那時候江南省的地方政策還不成熟。


    我也是跟著改革開放的政策一步步的走,逆流行舟的事我不能做,出力不討好。”


    袁世康連連點頭讚同:“我明白,明白,所以前麵我也沒有來找過你。


    就是不希望讓你承擔不可預知的風險。”


    夜天水笑笑,這話裏麵的意思,就是在暗示他現在條件已經成熟了:


    “袁叔叔,您迴去就讓袁成和果敢幫我物色建設工業園區的土地。


    主要條件就是交通必須方便,盡量兩個城市的工業園區靠近一點。


    方便以後的合作。


    其他方麵,根據當地政府的政策走就可以,我不會討價還價。


    土地物色好,就讓政府立項,我這裏出規劃圖和項目申請給政府審批。


    還有,前期項目還沒有落地之前,我不喜歡大張旗鼓的搞那些虛頭巴腦的宣傳。


    這次您和夏領導的交流會上,不要提起這件事。”


    “好好好!我明白,明白。


    不需要你提條件,我們會給出最優惠的政策!”


    袁世康隻要粗略估算一下,就盾構機這個項目,就能夠解決幾萬甚至更多的人口的就業問題!


    帶動地方經濟的發展,騰飛。


    迴到他住的套房,袁世康臉上的喜色壓也壓不住。


    看著辦公桌上的電話機,考慮著第一個電話應該打給誰?


    這一石投下去,必定激起千層浪,這個消息不知道會驚動多少人!


    而他,卻是主導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1977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蒼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蒼鷹並收藏重生:1977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