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朝堂失控,戰火重燃


    黃巾軍起義的突然熄火,令袁紹驚怒交加。


    為免自己與帛和的契約失效,他先後拜訪了與自己家族交好的權貴,陳情利害。


    甚至通過他者,搭上了他本人最厭惡的十常侍等人去吹劉宏的耳邊風,企圖讓劉宏同意朝廷大軍主動出擊。


    雒陽,溫德殿。


    耳根子極軟的劉宏在收到了十常侍大量收受迴來的財富賄賂後,終於還是如袁紹所願,再次召開了朝會。


    就在袁氏一脈的官員在殿前侃侃而談,向劉宏大吹特吹主動出擊黃巾軍之利時,侍中向栩,朗中張鈞齊齊站了出來。


    “陛下,臣向栩...


    臣張鈞,有事請奏!”


    劉宏本就被說得昏昏欲睡,十分不耐煩。


    見有不是世家一脈出列,他眼神微亮,以慵懶的語氣道:“兩位愛卿,請說!”


    向栩少有才名,狀似狂生,實則剛直嚴肅。


    他見一眾官員“苦口婆心”的想要勸說劉宏主動出兵,臉上浮起譏諷之意,稟道。


    “陛下,張角之所以能夠輕鬆聚集數十萬人同時起義,根源還在於吏治、權貴地主,以及宦官。


    若想迅速根除起義一事,其實十分簡單。”


    他環視四周一臉驚駭莫名的同僚,心中冷笑與慨然並具,淡笑出聲。


    “隻要把這些人中侵害百姓,胡作非為的父兄子弟,姻親賓客等任職州郡百官者,以及所謂的鄉賢——實則卻是惡霸之流,當著百姓的麵處死,起義軍自會散去。”


    此言一出,頓時如同晴天起驚雷,令滿堂皆驚。


    劉宏內心輕歎一聲,背後亦滲出大片冷汗,目光複雜地看著向栩。


    然而沒等百官的驚駭結束之時,張鈞更是直接,五投體地的跪拜道:


    “陛下,臣請求誅殺十常侍,如此一大根源自解,隻需布告天下,起義自解!”


    如果說向栩之言隻是指向有罪之官,那張鈞幾乎是把手明晃晃指在十常侍的臉麵上,說他們有罪,也是大漢禍亂的根源。


    如此指控雖為實情之一,卻也令這些人臉色鐵青,心中殺意大起。


    十常侍之首張讓出言冷笑道:“陛下容稟!


    奴才以為這張鈞乃賊首張角之內應,想要以此惑言,讓我們君臣失和,以此延緩出兵剿殺黃巾軍之時機,實乃大賊是也!


    他,有罪!


    老奴建議,把張鈞下獄黃門寺,嚴刑逼供,看他究竟是不是與黃巾賊寇勾連!”


    張鈞在此次發言前,早有心理準備。


    然而如此指鹿為馬的指控,還是讓他心中無憤恨,忍不住叫罵道:“你一個無根閹人,也敢讓陛下稱父,如今更敢當眾指鹿為馬,顛倒黑白,當真是我大漢之恥!”


    如此辱罵簡直令張讓怒不可遏,轉眼卻用那雙渾濁的雙眼使勁擠出眼淚來,朝劉宏跪下大哭道:“陛下,您要為老奴作主啊!


    老奴數十年來為您盡忠職守,不敢有半點差錯,如今卻被如此指責,老奴...老奴委屈啊——”


    一時,大殿內滿是他的哭喊聲。


    若不是深知他的為人,還真有點聞者傷心,聽者落淚之感覺。


    可見,有些事情眼見不一定為實,還得深入了解後,方能得知真正的真相。


    張讓如此作派,令人不齒。


    然而百官隻是冷眼旁觀,看著眼前這一出好戲。


    劉宏自小被張讓看著長大,見他這副模樣,心中也有些不忍,連忙把他叫起來安慰道:“你快起來,朕自會給你一個公道!”


    張讓抹去眼淚後,朝張鈞狡黠一笑。


    如此作偽之態,以及劉宏的態度,令張鈞心中悵然,一時心中鬱結,忍受不住,嘴角咬出一絲鮮血。


    向栩見狀,連忙扶住他,歎道:“張兄,既是早有準備,何苦與這群人渣置氣!”


    張鈞無比失望的道:“向兄,我隻是,唉,隻是一時想不明白罷了!”


    兩人旁若無人的語氣,令十常侍愈加憤怒,連劉宏心中也極不暢快,心中暗罵。


    “既知無法力敵,何苦來惡心朕啊!”


    十常侍排行第二的趙忠眼露殺意,再次出言道:“陛下,老奴等兢兢業業,日夜為大漢前途殫精竭慮。


    而今卻有不明事理者出言挑釁,更想讓陛下殺害我們,實在是罪大惡極,老奴也想請陛下做主!”


    在兩人出聲後,其餘八人對視一眼,先後出聲,把向栩也幹脆拖了進來,口誅筆伐,好似兩人才是禍國殃民的罪首一般。


    劉宏神情沉鬱,在向栩張鈞兩人展現其態度後,他便已知道了兩人的結局。


    “這兩個夯貨啊!惡心朕也就罷了,還要自己找死!”


    他內心一歎,目光掃視殿下眾臣。


    見平時最反對張讓等人的百官基本做壁上觀,根本不出聲,甚至還有別有用心者隨口附和,內心鬱結與不爽更甚。


    “祖宗在上,不是我劉宏不努力,實在是無能為力啊!”


    劉宏心中哀歎連連,卻還想最後掙紮一下,目光看向了曾與自己爭辯黃巾軍起義一事的太尉楊賜。


    是的,早在黃巾軍起義之前,楊賜便察覺到了民間的那一絲不妙的苗頭,以此對劉宏建言,可惜被劉宏無視,兩人不歡而散,甚至差點罷免了他。


    想到這裏,劉宏隱隱有些後悔之意。


    然而木已成舟,再後悔也沒用。


    “伯獻,你,如何看待向栩兩人之說?”


    聽到劉宏在正式場合也喊自己的字,楊賜心中一歎,明白他是想讓自己保二人一命。


    但這些日子以來,他憑著對雒陽內的形勢判斷,以及袁氏一脈的上竄下跳,察覺到了一絲危險的氣息。


    已近天年的他,已失了部分心氣,不敢為家族招禍,倏然一歎。


    “陛下,吏治敗壞,無論是哪個朝代皆無法避免,不能以此為作為起義之根源。


    向侍中話雖糙,但情有可原。


    至於張郎中,本性正直,老臣相信,他不會是張角之內應。”


    說完,楊賜便不再多言。


    張讓聞楊賜之言,向來察言觀色的他立時明白了劉宏的用意。


    但被人在眾目睽睽之下羞辱,若不反擊,他們十二人之威望將大受打擊。


    在他示意下,太中大夫走了出來,稟道:“陛下,太尉所言,言之有理。


    然而國家自有法規在,若人人都可無證據而胡亂說話,指責他人犯罪,那國將不國。


    何況,張常侍等人乃陛下最信任之人,若陛下因他人之語,便將他們斬首示眾,那我等又該如何?


    自此以後,豈不是人人自危矣?”


    在他之後,又有十常侍一脈的官員站了出來,就連剛剛自黨錮之禍中走出來的官員亦有幫張讓等人幫腔者。


    一時,溫德殿內滿是對向栩張鈞的喊殺聲。


    袁隗冷眼看了自己的兒子一眼,對於眼前的烏煙瘴氣之場景十分不滿。


    但他也知此舉對自己家族或有利益,一直冷眼旁觀。


    袁紹沒有看到父親的神色,同樣冷笑著旁觀眼前的場景。


    見對向栩張鈞兩人的口誅筆伐越演越烈,甚至開始要波及兩人之家族,劉宏不得痛下心來,沉聲道。


    “好了,眾愛卿之心朕已明了。


    向栩出言無狀,張鈞當眾無證構陷朕之心腹,既心思不詭,當自承責任!


    來人啊!把他們押下去,聽候發落!”


    “是!”


    見劉宏並沒有當眾處死兩人,張讓等人心中雖不滿,卻也沒表示反對。


    他們雖位高權重,但也沒必要當眾拂了劉宏的麵子。


    劉宏再不濟,也是他們最大的倚仗。


    而向栩張鈞兩人,反正隻要落到了他們手裏,死反而是最好的結局。


    這隻是一段小插曲!


    在兩人被押下去之後,關於出征黃巾軍一事,反而進行得異常順利。


    劉宏心中對於自己的大漢早已絕望,在一眾百官不斷“壓迫下”,最終還是同意,隻要出征的一應糧草與財緡不要內廷出便可。


    為了剿殺張角,袁紹暗中與幾名世家之首商量後,咬牙同意了此事。


    中平元年四月。


    就在黃巾軍被新生的張角召迴去重新訓練,剛蟄伏不久,便聽到了朝廷向天下發布要主動討伐他們的檄文。


    北中郎將盧植、左中郎將皇甫嵩、右中郎將朱儁等駐守各地的文武大將各率一部兵馬,朝冀州鄴城、南陽、穎川等黃巾軍主力所在的位置進軍。


    而早已歸附嬴政的曹操,也借著這股東風,“招募”了近兩萬精銳士卒。


    這些人自然是尉繚帶來的大秦士兵。


    在陳平建議下,曹操率兵前往離雒陽最近的穎川與長社,打算名正言順地攻占這兩處地區,成為大秦攻占雒陽的橋頭堡。


    一時,天下烽煙四起,眼看著戰火即將重燃。


    除百姓人心惶惶外,之前為黃巾軍起義一事而有所準備者,皆摩拳擦掌,隻待朝廷大軍出動,便可隨之出發。


    -----------------


    涼州外,先零羌所在方向。


    項羽帶著一萬精銳大秦騎兵,照著嬴政的指示,一路朝先零羌所在的地區奔馳而去。


    “將軍,再往前就出了涼州了,我們究竟要到哪裏去?”


    路上,在並州無意中與項羽碰上,旋即被強征入伍的高順一臉疑惑。


    對於被強征入伍一事,此時尚年輕卻飽經滄桑的高順並不是太反感。


    他本不是並州人,而是袞州人,因家族內部傾軋一事,不得不流離失所,輾轉來到並州討生活。


    項羽的勇武讓他極是崇拜,而大秦士兵那嚴謹精銳而親民的行事作風,更讓他大為震撼。


    而他一來,項羽便直接委他為副將,如此重任,令他感激涕零,發誓一定要好好報答此恩。


    當然,他還不知道同僚們來自大秦,隻以為是騎都尉曹操招募的士兵而已。


    聽到他的疑惑,項羽望著這片似曾相識的熟悉場景,大笑道:“自是去平叛的!”


    高順不解道:“平叛?莫非黃巾軍已經發展到涼州來了?


    不太可能吧!”


    項羽搖搖頭:“不,我們平的是邊疆異族,是即將反叛的先零羌,義從胡等。”


    高順神情愈發不解:“將軍是從何處得知這種情報的?


    先零羌等異族經過前太尉段熲等人的剿殺,不是已經歸服了嗎?”


    雖然高順也是嬴政名單上要尋找的人才,但項羽怕麻煩,暫時並不打算透露大秦的存在,以及嬴政的指示。


    聞言,他神色從容,揚聲道:“此事以後再告訴你!


    現在你隻要知道,涼州人北宮伯玉聯合西涼土豪宋楊等人,有禍亂百姓、重啟邊境戰火之野心。


    而我們,就是要提前去,把他們這股不該有野心打滅的,明白嗎?”


    說話間,項羽霸氣凜然,強大的先零羌在他眼裏,似乎是手到擒來之事,令高順內心潛藏的熱血也不由沸騰起來。


    他昂揚道:“既是如此,順請戰!


    還請將軍一定要讓順做先鋒,讓順這副將之名,名正言順!”


    “好,有誌氣,本將允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贏政:打造仙秦,稱霸寰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奶瓶終結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奶瓶終結者並收藏我,贏政:打造仙秦,稱霸寰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