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保加利亞建國
一天不打仗朕就渾身難受 作者:吐槽是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歲月如梭,轉眼間已經到了查理十八年十二月聖誕節前夕,教廷騎士團正式跟奧斯曼帝國簽署了停戰協議,在殲滅了數十萬奧斯曼帝國的人類仆從軍後,凱旋迴歸。
但在教廷宣揚的勝利背後,是被留下來的巴爾幹爛攤子。
原本教廷騎士團根據教皇的隨性命令,就沒打算在戰後管理巴爾幹地區,無論是交給神聖羅馬帝國代管還是在巴爾幹地區建立新的國家,都沒有做相關的規劃。
有了奧爾夫這個好用的狗腿子後,教廷騎士團更是當起了甩手掌櫃,正所謂擺爛一時爽,一直擺爛永遠爽。
能不用管事,搶一筆就走的教廷騎士團,完全不在意巴爾幹地區在他們離開後會不會陷入內戰之中。
他們隻要保證停戰協議中,奧斯曼帝國不敢再出兵就夠了。
奧斯曼帝國保留住了伊斯坦布爾和周邊區域,其他所有的歐羅巴大陸占領的南歐土地都讓了出去,並且他們還被迫自己承認還南歐地區人民自由的生活……
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如果奧斯曼帝國敢撕毀條約,下一次教廷騎士團就不是打到伊斯坦布爾郊外就停手了!
隻是,教廷騎士團過於爽快的離開巴爾幹地區,讓奧爾夫十分苦惱。
南歐戰爭結束了,雙方的雇傭協議自然也就作廢,教廷騎士團不會繼續給奧爾夫當後盾。
一瞬間,原本畏懼教廷騎士團的巴爾幹各民族,紛紛跳出來反抗所謂的巴爾幹治安委員會。
當然,奧爾夫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這時候他建立巴爾幹治安委員會,將權力給地頭蛇們分潤的戰略發揮了重要作用。
巴爾幹地區的三大民族塞爾維亞人,保加利亞人和馬其頓人中,都有重量級人物在巴爾幹治安委員會中擔任實權委員。
差不多相當於一方高官!
至於阿爾巴尼亞人波黑人等等少數民族,不是奧爾夫沒有拉攏過,而是那些少數民族本就是巴爾幹地區的弱勢群體,他們人口少大佬更少,還十分排外抱團,自然也就沒有被奧爾夫所拉攏。
“我們塞爾維亞人,憑什麽要讓一個說德語的奧爾夫踩在頭上?
.Ь.什麽巴爾幹治安委員會,他的胃口倒是挺大,這麽大的土地,他都想一口吞下去?
一個普通小貴族出身的人,竟然妄圖在巴爾幹地區建立自己的國家,真是癡心妄想。”
“對,我們絕不會服從奧爾夫的命令,所有人去召集人馬,帶上武器,我們要讓奧爾夫明白,塞爾維亞人不會認一名說德語的外族當老大!”
一座塞爾維亞城市中,一群身披華服之人群情激憤的商議著討伐奧爾夫的事情。
這種組織不僅僅是一座城市裏發生的,保加利亞人聚居的城市,馬其頓人聚居的城市乃至那些少數民族聚居的城市,都出現了類似的組織。
一時間,各種民族解放陣線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
大家在得知教廷騎士團壓根不打算接手巴爾幹地區的爛攤子以後,立馬不慫了,即便奧爾夫建立的巴爾幹治安委員會得到了不少巴爾幹本地大佬的支持,仍然有不少野心家借著民族複興的名義站了出來,散盡家財招兵買馬備戰。
教廷騎士團離開巴爾幹地區短短一個月時間,巴爾幹地區就冒出來十八路民族複興陣線來。
甚至有的人已經跟巴爾幹治安委員會的實權委員擁有的民兵武裝混戰在一起。
巴爾幹治安委員會首府城市索菲亞,奧爾夫正皺著眉頭看著雪片一般的求援信件。
“這可真是一團亂局啊,竟然連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的吸血鬼都帶著亡靈軍團打算過來插一手,他們就不怕被羅馬教廷清剿麽?”
奧爾夫此時才深刻體會到,建立一個國家有多麽困難。
他手裏的那點軍隊,麵對十八路民族複興陣線根本不夠用,要不是他拉攏了不少實權派地頭蛇,手裏有著不少民兵武裝,這時候恐怕局麵已經崩盤了。
“不行,不能任由那些反賊持續下去,時間拖得越久,我的威望降得越快,我在巴爾幹地區本來就是外族人,想要統治這裏的難度非常大。”i.c
奧爾夫想了想,立刻將心腹愛將萊特叫了進來。
“萊特,你立刻安排一個使者團前往維也納,告訴弗朗茨一世,隻要他們肯出兵幫助我們,我們願意割讓土地給神聖羅馬帝國!
一切都可以商量著來。”
查理十九年一月,神聖羅馬帝國應巴爾幹治安委員會委員長奧爾夫的邀請,調集十萬大軍進入巴爾幹地區。
這可是經曆過歐陸大戰打磨過的強國陸軍,最重要的是這支軍隊列裝了維也納政府最新研發的擊針式式後膛槍,雖然跟以前一樣一次隻能打一發子彈,但無論是射速還是有效射程和命中率,都有了飛躍性的提升。
對付一群手裏連燧發槍都配不齊的叛軍,簡直是易如反掌。.Ь.
奧地利軍隊所到之處,屢戰屢勝,以碾壓的姿態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消滅了十八路民族複興陣線中的十二路……
奧地利軍隊一直打到索菲亞才停了下來。
隨後,奧爾夫就見到了這次帶兵的最高指揮官卡爾大公。
雙方進行了一番親切友好的會談後,奧爾夫宣布巴爾幹治安委員會改組為保加利亞共和國,他擔任保加利亞共和國第一執政,並且將巴爾幹地區的其他廣大地盤全都交給了神聖羅馬帝國……
也就是說,奧爾夫除了保住了保加利亞民族的主要聚居地之外,其他地盤都交了出去……
這跟當初奧爾夫的野心目標相差很大,但至少他也算是達成了基礎目標——成為一國之主。
而一下子侵吞了這麽大一片土地的神聖羅馬帝國,需要時間來消化勝利果實,所以沒有對奧爾夫這個小政權動手。
而且神聖羅馬帝國也需要奧爾夫的保加利亞共和國在本國與奧斯曼帝國之間作為緩衝帶。
這時候,已經完全獨立的希臘王國就顯得十分尷尬了。
他們是自己獨立的,並且沒有任何人承認希臘人獨立建國。
奧爾夫本著不是自己的地盤完全不心疼的態度,在巴爾幹治安委員會壽終正寢前,將獨立的希臘王國一起劃給了神聖羅馬帝國作為他們出兵的籌碼。
除此之外,保加利亞共和國還跟維也納政府簽署了附庸國條款,以被神聖羅馬帝國保護的方式建國。
正因如此,前巴爾幹治安委員會裏那些被拋棄的實權委員們,才沒能對奧爾夫展開報複。
但在教廷宣揚的勝利背後,是被留下來的巴爾幹爛攤子。
原本教廷騎士團根據教皇的隨性命令,就沒打算在戰後管理巴爾幹地區,無論是交給神聖羅馬帝國代管還是在巴爾幹地區建立新的國家,都沒有做相關的規劃。
有了奧爾夫這個好用的狗腿子後,教廷騎士團更是當起了甩手掌櫃,正所謂擺爛一時爽,一直擺爛永遠爽。
能不用管事,搶一筆就走的教廷騎士團,完全不在意巴爾幹地區在他們離開後會不會陷入內戰之中。
他們隻要保證停戰協議中,奧斯曼帝國不敢再出兵就夠了。
奧斯曼帝國保留住了伊斯坦布爾和周邊區域,其他所有的歐羅巴大陸占領的南歐土地都讓了出去,並且他們還被迫自己承認還南歐地區人民自由的生活……
白紙黑字寫的清清楚楚,如果奧斯曼帝國敢撕毀條約,下一次教廷騎士團就不是打到伊斯坦布爾郊外就停手了!
隻是,教廷騎士團過於爽快的離開巴爾幹地區,讓奧爾夫十分苦惱。
南歐戰爭結束了,雙方的雇傭協議自然也就作廢,教廷騎士團不會繼續給奧爾夫當後盾。
一瞬間,原本畏懼教廷騎士團的巴爾幹各民族,紛紛跳出來反抗所謂的巴爾幹治安委員會。
當然,奧爾夫不是一個人在戰鬥,這時候他建立巴爾幹治安委員會,將權力給地頭蛇們分潤的戰略發揮了重要作用。
巴爾幹地區的三大民族塞爾維亞人,保加利亞人和馬其頓人中,都有重量級人物在巴爾幹治安委員會中擔任實權委員。
差不多相當於一方高官!
至於阿爾巴尼亞人波黑人等等少數民族,不是奧爾夫沒有拉攏過,而是那些少數民族本就是巴爾幹地區的弱勢群體,他們人口少大佬更少,還十分排外抱團,自然也就沒有被奧爾夫所拉攏。
“我們塞爾維亞人,憑什麽要讓一個說德語的奧爾夫踩在頭上?
.Ь.什麽巴爾幹治安委員會,他的胃口倒是挺大,這麽大的土地,他都想一口吞下去?
一個普通小貴族出身的人,竟然妄圖在巴爾幹地區建立自己的國家,真是癡心妄想。”
“對,我們絕不會服從奧爾夫的命令,所有人去召集人馬,帶上武器,我們要讓奧爾夫明白,塞爾維亞人不會認一名說德語的外族當老大!”
一座塞爾維亞城市中,一群身披華服之人群情激憤的商議著討伐奧爾夫的事情。
這種組織不僅僅是一座城市裏發生的,保加利亞人聚居的城市,馬其頓人聚居的城市乃至那些少數民族聚居的城市,都出現了類似的組織。
一時間,各種民族解放陣線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
大家在得知教廷騎士團壓根不打算接手巴爾幹地區的爛攤子以後,立馬不慫了,即便奧爾夫建立的巴爾幹治安委員會得到了不少巴爾幹本地大佬的支持,仍然有不少野心家借著民族複興的名義站了出來,散盡家財招兵買馬備戰。
教廷騎士團離開巴爾幹地區短短一個月時間,巴爾幹地區就冒出來十八路民族複興陣線來。
甚至有的人已經跟巴爾幹治安委員會的實權委員擁有的民兵武裝混戰在一起。
巴爾幹治安委員會首府城市索菲亞,奧爾夫正皺著眉頭看著雪片一般的求援信件。
“這可真是一團亂局啊,竟然連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的吸血鬼都帶著亡靈軍團打算過來插一手,他們就不怕被羅馬教廷清剿麽?”
奧爾夫此時才深刻體會到,建立一個國家有多麽困難。
他手裏的那點軍隊,麵對十八路民族複興陣線根本不夠用,要不是他拉攏了不少實權派地頭蛇,手裏有著不少民兵武裝,這時候恐怕局麵已經崩盤了。
“不行,不能任由那些反賊持續下去,時間拖得越久,我的威望降得越快,我在巴爾幹地區本來就是外族人,想要統治這裏的難度非常大。”i.c
奧爾夫想了想,立刻將心腹愛將萊特叫了進來。
“萊特,你立刻安排一個使者團前往維也納,告訴弗朗茨一世,隻要他們肯出兵幫助我們,我們願意割讓土地給神聖羅馬帝國!
一切都可以商量著來。”
查理十九年一月,神聖羅馬帝國應巴爾幹治安委員會委員長奧爾夫的邀請,調集十萬大軍進入巴爾幹地區。
這可是經曆過歐陸大戰打磨過的強國陸軍,最重要的是這支軍隊列裝了維也納政府最新研發的擊針式式後膛槍,雖然跟以前一樣一次隻能打一發子彈,但無論是射速還是有效射程和命中率,都有了飛躍性的提升。
對付一群手裏連燧發槍都配不齊的叛軍,簡直是易如反掌。.Ь.
奧地利軍隊所到之處,屢戰屢勝,以碾壓的姿態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消滅了十八路民族複興陣線中的十二路……
奧地利軍隊一直打到索菲亞才停了下來。
隨後,奧爾夫就見到了這次帶兵的最高指揮官卡爾大公。
雙方進行了一番親切友好的會談後,奧爾夫宣布巴爾幹治安委員會改組為保加利亞共和國,他擔任保加利亞共和國第一執政,並且將巴爾幹地區的其他廣大地盤全都交給了神聖羅馬帝國……
也就是說,奧爾夫除了保住了保加利亞民族的主要聚居地之外,其他地盤都交了出去……
這跟當初奧爾夫的野心目標相差很大,但至少他也算是達成了基礎目標——成為一國之主。
而一下子侵吞了這麽大一片土地的神聖羅馬帝國,需要時間來消化勝利果實,所以沒有對奧爾夫這個小政權動手。
而且神聖羅馬帝國也需要奧爾夫的保加利亞共和國在本國與奧斯曼帝國之間作為緩衝帶。
這時候,已經完全獨立的希臘王國就顯得十分尷尬了。
他們是自己獨立的,並且沒有任何人承認希臘人獨立建國。
奧爾夫本著不是自己的地盤完全不心疼的態度,在巴爾幹治安委員會壽終正寢前,將獨立的希臘王國一起劃給了神聖羅馬帝國作為他們出兵的籌碼。
除此之外,保加利亞共和國還跟維也納政府簽署了附庸國條款,以被神聖羅馬帝國保護的方式建國。
正因如此,前巴爾幹治安委員會裏那些被拋棄的實權委員們,才沒能對奧爾夫展開報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