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阿哥笑眯了眼,重重點頭,「好!」
……
另一邊,路姑姑也對儀敏說道:「這兩年,皇上寵幸的最多的,就是從江南帶迴來的幾位小主了,其中又以剛剛所見的陳常在和王常在為最。」
儀敏心道:這算什麽,到了康熙中後期,後宮可幾乎都是漢女的天下了,他後麵的阿哥公主基本上都是漢女來生的。
但她麵上卻是含笑道:「都是些水靈靈的小姑娘,本宮見了都覺得養眼的很,何況皇上……」
這話說到一半,她就愣住了,後又忍不住扶了扶自己頭髮上的釵環,微微失笑:這話怎麽聽著老氣橫秋的?她今年才三十五歲,遠遠還沒到老的時候呢!
擺擺手,儀敏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道:「走吧,順著這鵝卵石鋪的小道走兩圈……」
——轉眼間,都在這皇宮裏待了整整二十年了啊!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就該是時間跳躍大法啦。
話說,你們有什麽想看的番外嗎?可以在評論區發出來,我盡量盡量滿足你們。
第67章
康熙四十六年。
又到了後宮眾嬪妃和幾位皇子福晉來給皇太後請安的日子了。
慈寧宮內。
皇太後樂嗬嗬的坐在上首, 慈眉善目的,就像一個普通的富貴老太太,她眯著有些看不清的眼睛,挨個打量屋裏的妃嬪、福晉。
看了一圈, 確定一個不缺, 她才滿意的收迴目光,抬手把最喜歡的孫媳喚道麵前:「老五家的, 來, 上來給皇祖母看看。」
五福晉是個圓臉的溫婉女子, 她家世是眾多皇子福晉中最低的, 也因此不是很得五阿哥喜歡,更沒有子嗣傍身, 或許恰恰因此, 反而入了皇太後的眼。
畢竟……皇太後當年也是不得丈夫愛重, 未能誕育子嗣, 看著五福晉,她多少有看著世界上另一個自己的感覺, 便忍不住多護著些。
五福晉微微福身,輕聲笑道:「是, 」便依言上前, 走到太後的麵前,俯下身子,好讓皇太後看的更清楚些。
她家世低、底氣不足, 再加上府裏還有兩位側福晉, 劉佳氏有子嗣,瓜爾佳氏出身好,她這個五福晉委實做的戰戰兢兢, 隻能越發守禮、越發的賢惠……
皇太後對她好,不僅囑咐五阿哥善待她,還常常給她做臉,給她在府裏撐腰,她心裏感激不已,她身無長物,隻能平日裏多體貼孝順,多入宮陪伴太後……
皇太後拉著她的手,仔細看了看,笑道:「挺好,比上次氣色好看了不少,年紀輕輕的可要好生注意身體,不然等老了,可是要遭罪的。」
五福晉笑容溫柔靦腆,「勞皇祖母記掛,上次入宮隻是孫媳忙於府內事務,這才顯得有些疲累,並無大礙的。」
皇太後又拍了拍她的手背,讓她不要因為忙碌而輕忽了自己的身體,這才轉頭對溫貴妃笑道:「這孩子一向孝順,常入宮來陪哀家,比胤祺體貼多了,哀家心裏愛的很……」
儀敏當然不會說五阿哥的不是,別看皇太後嘴上抱怨,但一提起五阿哥,她老人家就滿臉笑意,對這個自己養大的孫兒,可是一萬個喜愛呢。
她笑道:「五阿哥得皇上重用,被委以重任,每日要處理不少事務,難免入宮的時間就少了,但心裏定是孝順太後您的,再說,五阿哥和五福晉是夫妻,想來兩體一心,五福晉多多入宮陪伴您,也算替五阿哥盡孝了。」
皇太後果然眉開眼笑,她讓人搬來椅子,讓五福晉坐在她身邊,又對儀敏說道:「哀家年紀大了,精力不濟,這孩子又靦腆,有什麽事都憋在心裏,你如今代理後宮,又是長輩,可要多教導一二……」
康熙又南巡去了,卓沅作為皇後也要跟著去。
和年紀越大就越愛出去浪的康熙不同,無論是儀敏還懿貴妃、皇太後等人都不大樂意和康熙出去玩了,看來看去就那麽點景色,還要接見好多人,不僅事多還無聊,神煩!
原本打理宮務的人該是懿貴妃的,偏偏懿貴妃開年就病了,儀敏作為貴妃,此時此刻,自然當仁不讓的扛起的後宮的事務,不過這些年她也獨自打理過幾次宮務,業務還算熟練,並沒有手忙腳亂。
皇太後的話,儀敏聽懂了,這是讓她幫忙多護著五福晉的意思唄。
不同於孝莊太後年紀越大越不好伺候,皇太後恰恰相反,她越是年邁,就越慈愛嗬護小輩,尤其是對於自己的喜歡的孩子,那是恨不得安排的妥妥噹噹的,讓他們永無後顧之憂。
既然皇太後都開口了,儀敏當然要給麵子,何況也隻是說幾句話、送幾次賞的問題,她抬手讓五福晉走進些,從手腕上褪下一串翡翠珠子戴到她手上。
「你這孩子一向乖巧不說話,本宮都不記得送過你什麽,這手串本宮瞧著襯你的膚色,就送你戴了吧,往後可要記得常來永壽宮陪本宮說說話,老十夫婦如今不在京城,本宮也是寂寞的很……」
五福晉自是連連答應。
倒是皇太後問道:「老十夫婦今年怎麽還沒迴京?往常這個時候也該迴來了啊!」
說起十阿哥,皇太後心情就超級複雜。
她也是萬萬沒想到,到了最後,最親近蒙古、親近科爾沁的,不是她養大的五阿哥,也不是蘇麻喇姑帶大的十二阿哥,而是十阿哥這個蒙古女婿。
</br>
……
另一邊,路姑姑也對儀敏說道:「這兩年,皇上寵幸的最多的,就是從江南帶迴來的幾位小主了,其中又以剛剛所見的陳常在和王常在為最。」
儀敏心道:這算什麽,到了康熙中後期,後宮可幾乎都是漢女的天下了,他後麵的阿哥公主基本上都是漢女來生的。
但她麵上卻是含笑道:「都是些水靈靈的小姑娘,本宮見了都覺得養眼的很,何況皇上……」
這話說到一半,她就愣住了,後又忍不住扶了扶自己頭髮上的釵環,微微失笑:這話怎麽聽著老氣橫秋的?她今年才三十五歲,遠遠還沒到老的時候呢!
擺擺手,儀敏沒有繼續說下去,而是道:「走吧,順著這鵝卵石鋪的小道走兩圈……」
——轉眼間,都在這皇宮裏待了整整二十年了啊!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就該是時間跳躍大法啦。
話說,你們有什麽想看的番外嗎?可以在評論區發出來,我盡量盡量滿足你們。
第67章
康熙四十六年。
又到了後宮眾嬪妃和幾位皇子福晉來給皇太後請安的日子了。
慈寧宮內。
皇太後樂嗬嗬的坐在上首, 慈眉善目的,就像一個普通的富貴老太太,她眯著有些看不清的眼睛,挨個打量屋裏的妃嬪、福晉。
看了一圈, 確定一個不缺, 她才滿意的收迴目光,抬手把最喜歡的孫媳喚道麵前:「老五家的, 來, 上來給皇祖母看看。」
五福晉是個圓臉的溫婉女子, 她家世是眾多皇子福晉中最低的, 也因此不是很得五阿哥喜歡,更沒有子嗣傍身, 或許恰恰因此, 反而入了皇太後的眼。
畢竟……皇太後當年也是不得丈夫愛重, 未能誕育子嗣, 看著五福晉,她多少有看著世界上另一個自己的感覺, 便忍不住多護著些。
五福晉微微福身,輕聲笑道:「是, 」便依言上前, 走到太後的麵前,俯下身子,好讓皇太後看的更清楚些。
她家世低、底氣不足, 再加上府裏還有兩位側福晉, 劉佳氏有子嗣,瓜爾佳氏出身好,她這個五福晉委實做的戰戰兢兢, 隻能越發守禮、越發的賢惠……
皇太後對她好,不僅囑咐五阿哥善待她,還常常給她做臉,給她在府裏撐腰,她心裏感激不已,她身無長物,隻能平日裏多體貼孝順,多入宮陪伴太後……
皇太後拉著她的手,仔細看了看,笑道:「挺好,比上次氣色好看了不少,年紀輕輕的可要好生注意身體,不然等老了,可是要遭罪的。」
五福晉笑容溫柔靦腆,「勞皇祖母記掛,上次入宮隻是孫媳忙於府內事務,這才顯得有些疲累,並無大礙的。」
皇太後又拍了拍她的手背,讓她不要因為忙碌而輕忽了自己的身體,這才轉頭對溫貴妃笑道:「這孩子一向孝順,常入宮來陪哀家,比胤祺體貼多了,哀家心裏愛的很……」
儀敏當然不會說五阿哥的不是,別看皇太後嘴上抱怨,但一提起五阿哥,她老人家就滿臉笑意,對這個自己養大的孫兒,可是一萬個喜愛呢。
她笑道:「五阿哥得皇上重用,被委以重任,每日要處理不少事務,難免入宮的時間就少了,但心裏定是孝順太後您的,再說,五阿哥和五福晉是夫妻,想來兩體一心,五福晉多多入宮陪伴您,也算替五阿哥盡孝了。」
皇太後果然眉開眼笑,她讓人搬來椅子,讓五福晉坐在她身邊,又對儀敏說道:「哀家年紀大了,精力不濟,這孩子又靦腆,有什麽事都憋在心裏,你如今代理後宮,又是長輩,可要多教導一二……」
康熙又南巡去了,卓沅作為皇後也要跟著去。
和年紀越大就越愛出去浪的康熙不同,無論是儀敏還懿貴妃、皇太後等人都不大樂意和康熙出去玩了,看來看去就那麽點景色,還要接見好多人,不僅事多還無聊,神煩!
原本打理宮務的人該是懿貴妃的,偏偏懿貴妃開年就病了,儀敏作為貴妃,此時此刻,自然當仁不讓的扛起的後宮的事務,不過這些年她也獨自打理過幾次宮務,業務還算熟練,並沒有手忙腳亂。
皇太後的話,儀敏聽懂了,這是讓她幫忙多護著五福晉的意思唄。
不同於孝莊太後年紀越大越不好伺候,皇太後恰恰相反,她越是年邁,就越慈愛嗬護小輩,尤其是對於自己的喜歡的孩子,那是恨不得安排的妥妥噹噹的,讓他們永無後顧之憂。
既然皇太後都開口了,儀敏當然要給麵子,何況也隻是說幾句話、送幾次賞的問題,她抬手讓五福晉走進些,從手腕上褪下一串翡翠珠子戴到她手上。
「你這孩子一向乖巧不說話,本宮都不記得送過你什麽,這手串本宮瞧著襯你的膚色,就送你戴了吧,往後可要記得常來永壽宮陪本宮說說話,老十夫婦如今不在京城,本宮也是寂寞的很……」
五福晉自是連連答應。
倒是皇太後問道:「老十夫婦今年怎麽還沒迴京?往常這個時候也該迴來了啊!」
說起十阿哥,皇太後心情就超級複雜。
她也是萬萬沒想到,到了最後,最親近蒙古、親近科爾沁的,不是她養大的五阿哥,也不是蘇麻喇姑帶大的十二阿哥,而是十阿哥這個蒙古女婿。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