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敏懂了。
合著不僅是一位普通族人的女兒,還是一位偷偷養在外麵的外室女啊!也難怪之前不曾聽說過。
這身份,著實是尷尬極了。
老實說,董家雖然缺女兒缺瘋了,但以儀敏對董父、董大哥幾人的了解,他們恐怕寧願沒有女孩,也不想有這樣一個出身的女孩。
她問道:「父親同意了?」
瓜爾佳氏點點頭,她說道:「好幾位叔爺一起來找祖父商議的,祖父先是不同意,後來幾位叔爺日日都要上門,一待就是大半日,祖父不知怎的就同意了。」
嗯?儀敏挑眉,這不能吧。
董父雖然現在看著不咋地,但是當年也是靠自己殺出赫赫戰功,憑一己之力把董家撐起來的厲害人。
不說別的,隻看現在董家隻有董父這一支是漢軍旗,其餘都是包衣旗,就也該知道,董父年輕時是個什麽樣的人物了。
哪裏是能被族人兄弟威逼利誘、綁住手腳的呢?
難不成是真的年紀越大,心就越軟了?可既然心軟,又為何隻對兄弟族人心軟,而不對唯一的女兒心軟體諒呢?
見她眼中露出冷意,瓜爾佳氏歉疚道:「實在對不住姑姑。」
看她一眼,儀敏拍著她的手安撫道:「關你什麽事?你才嫁進來不到一年,本宮怪誰也不能怪到你頭上!」
早在今年年初,董大哥就去被封為湖州總兵,前往湖州赴任了,大嫂西林覺羅氏當然要跟著過去,順便也帶走了兩個小兒子。
隻將剛剛新婚的長子夫婦和還在讀書的次子留在京城。這些日子,入宮來見儀敏的都是瓜爾佳氏這位新婦。
好巧不巧,二哥二嫂常年外任,已經數年不曾迴京,三哥又陪著三嫂在盛京安胎,一家子裏除了董父,能當的住事的一個都不在京城。
隻留下瓜爾佳氏一個新媳婦管家。
和大嫂在董家掌權管家多年的威風不同,瓜爾佳氏剛剛進門正是臉嫩的時候,一沒有子嗣,二沒有威信,又無積年的長輩撐腰指導。
連自己都還沒整明白,哪裏還有能力精力去和董父那些輩分最高的長輩周旋。
儀敏略沉吟了一會兒,問道:「那位姑娘是個什麽情況?」
這一點,瓜爾佳氏專門讓人去打聽了,她當即說道:「據下麵打聽到的,這位姑娘單名一個凝字,今年十六歲,容貌還算上佳,但應該不是什麽極為出眾的美人,大約半年前被其父從莊子裏麵接迴家……」
眼睛一眯,儀敏打斷她的話,問道:「為什麽突然就把人接迴?她父親是做什麽的?」
瓜爾佳氏輕聲道:「夫君親自去查了,那位族叔原本是做些小本生意,家裏不算富裕,但也小有餘財,至於為何突然把人接迴……是三叔爺找上的門……」
「三叔啊,」儀敏嗤笑一聲,「一把年紀了也不見長進,盡整些虛頭巴腦的。」
董氏一族的鍾靈毓秀都集中在董父一脈上了,剩下了的全是一幫子愛投機取巧的蠢貨。
尤其是這位三叔,早些年就因為一些蠢事,惹怒了大嫂西林覺羅氏,被好好收拾了幾遍,很是老實了一些年。
這次怕不是看大哥大嫂不在京城,以為沒人能治得住他了,這才敢跳出來琢磨他的『大事』吧。
按了按眉心,儀敏閉眼道:「你繼續。」
瓜爾佳氏隻當沒聽到溫貴妃的話,垂眸沉著道:「妾身和夫君也是前日才得到消息,說是族裏有人提議要給這位凝姑娘上族譜……」
「一群蠢貨!」儀敏這次直接罵出了聲。
這事幹的,真讓人恨不得甩幹他們腦子裏的水。
給一位外室女正經八百的上族譜,說出去不僅在丟全族的顏麵,而且有此前車之鑑,日後族裏的尋常子弟娶妻都得要困難些。
畢竟誰家結親,不是指望親家善待尊重自己女兒,搞出外室女還能說是年少輕狂不懂事,可這般上族譜的行為,卻是將親家的臉麵丟在地上踩的同時,還踢了兩腳了。
封建王朝基本都是盲婚啞嫁,結的都是兩姓之好,女孩娘家在許婚之前,最先打聽的就是對方的門風、家風,其次才是男方這個人的情況。
有這個先例在,任誰在結親之前,不得在心裏嘀咕猶豫幾下?
瓜爾佳氏心裏對此也是一百個看不上眼,又因為自己本身也是董家媳婦,對這種損害自己利益的事,自然是十分抵製的。
她說道:「妾身已經給阿瑪額娘去了信,二叔三叔那裏夫君也讓人去送了信,想必這幾天就會有迴覆了。」
儀敏看著她嘆氣。
神隊友一個都不在京城,就留下一個董父和這對年輕的小夫婦,董三叔幾個也是挑著好時候了。
她斂容問道:「父親是打算把人用小選送入永壽宮?」
董家其他幾支都是包衣旗,沒有參加選秀的資格,而那位凝姑娘的出身,也註定了不能用太光明正大的手段入宮。
「是的,所以祖父吩咐妾身進宮問問姑姑的意思。」瓜爾佳氏低下頭,唇角笑容嘲諷,在她看來,夫家這幾位長輩就是嫌好日子過多了,專門給自己找不痛快。
能在六年的時間裏,在無子嗣的情況下,從一位庶妃坐上貴妃的寶座,溫貴妃娘娘又豈是任人擺布的弱者?
她眯眼迴想起那些好吃好喝伺候著,卻還對她挑三揀四,擺出長輩架子的叔祖父、叔祖母……輕輕一笑,開始上起了眼藥。
</br>
合著不僅是一位普通族人的女兒,還是一位偷偷養在外麵的外室女啊!也難怪之前不曾聽說過。
這身份,著實是尷尬極了。
老實說,董家雖然缺女兒缺瘋了,但以儀敏對董父、董大哥幾人的了解,他們恐怕寧願沒有女孩,也不想有這樣一個出身的女孩。
她問道:「父親同意了?」
瓜爾佳氏點點頭,她說道:「好幾位叔爺一起來找祖父商議的,祖父先是不同意,後來幾位叔爺日日都要上門,一待就是大半日,祖父不知怎的就同意了。」
嗯?儀敏挑眉,這不能吧。
董父雖然現在看著不咋地,但是當年也是靠自己殺出赫赫戰功,憑一己之力把董家撐起來的厲害人。
不說別的,隻看現在董家隻有董父這一支是漢軍旗,其餘都是包衣旗,就也該知道,董父年輕時是個什麽樣的人物了。
哪裏是能被族人兄弟威逼利誘、綁住手腳的呢?
難不成是真的年紀越大,心就越軟了?可既然心軟,又為何隻對兄弟族人心軟,而不對唯一的女兒心軟體諒呢?
見她眼中露出冷意,瓜爾佳氏歉疚道:「實在對不住姑姑。」
看她一眼,儀敏拍著她的手安撫道:「關你什麽事?你才嫁進來不到一年,本宮怪誰也不能怪到你頭上!」
早在今年年初,董大哥就去被封為湖州總兵,前往湖州赴任了,大嫂西林覺羅氏當然要跟著過去,順便也帶走了兩個小兒子。
隻將剛剛新婚的長子夫婦和還在讀書的次子留在京城。這些日子,入宮來見儀敏的都是瓜爾佳氏這位新婦。
好巧不巧,二哥二嫂常年外任,已經數年不曾迴京,三哥又陪著三嫂在盛京安胎,一家子裏除了董父,能當的住事的一個都不在京城。
隻留下瓜爾佳氏一個新媳婦管家。
和大嫂在董家掌權管家多年的威風不同,瓜爾佳氏剛剛進門正是臉嫩的時候,一沒有子嗣,二沒有威信,又無積年的長輩撐腰指導。
連自己都還沒整明白,哪裏還有能力精力去和董父那些輩分最高的長輩周旋。
儀敏略沉吟了一會兒,問道:「那位姑娘是個什麽情況?」
這一點,瓜爾佳氏專門讓人去打聽了,她當即說道:「據下麵打聽到的,這位姑娘單名一個凝字,今年十六歲,容貌還算上佳,但應該不是什麽極為出眾的美人,大約半年前被其父從莊子裏麵接迴家……」
眼睛一眯,儀敏打斷她的話,問道:「為什麽突然就把人接迴?她父親是做什麽的?」
瓜爾佳氏輕聲道:「夫君親自去查了,那位族叔原本是做些小本生意,家裏不算富裕,但也小有餘財,至於為何突然把人接迴……是三叔爺找上的門……」
「三叔啊,」儀敏嗤笑一聲,「一把年紀了也不見長進,盡整些虛頭巴腦的。」
董氏一族的鍾靈毓秀都集中在董父一脈上了,剩下了的全是一幫子愛投機取巧的蠢貨。
尤其是這位三叔,早些年就因為一些蠢事,惹怒了大嫂西林覺羅氏,被好好收拾了幾遍,很是老實了一些年。
這次怕不是看大哥大嫂不在京城,以為沒人能治得住他了,這才敢跳出來琢磨他的『大事』吧。
按了按眉心,儀敏閉眼道:「你繼續。」
瓜爾佳氏隻當沒聽到溫貴妃的話,垂眸沉著道:「妾身和夫君也是前日才得到消息,說是族裏有人提議要給這位凝姑娘上族譜……」
「一群蠢貨!」儀敏這次直接罵出了聲。
這事幹的,真讓人恨不得甩幹他們腦子裏的水。
給一位外室女正經八百的上族譜,說出去不僅在丟全族的顏麵,而且有此前車之鑑,日後族裏的尋常子弟娶妻都得要困難些。
畢竟誰家結親,不是指望親家善待尊重自己女兒,搞出外室女還能說是年少輕狂不懂事,可這般上族譜的行為,卻是將親家的臉麵丟在地上踩的同時,還踢了兩腳了。
封建王朝基本都是盲婚啞嫁,結的都是兩姓之好,女孩娘家在許婚之前,最先打聽的就是對方的門風、家風,其次才是男方這個人的情況。
有這個先例在,任誰在結親之前,不得在心裏嘀咕猶豫幾下?
瓜爾佳氏心裏對此也是一百個看不上眼,又因為自己本身也是董家媳婦,對這種損害自己利益的事,自然是十分抵製的。
她說道:「妾身已經給阿瑪額娘去了信,二叔三叔那裏夫君也讓人去送了信,想必這幾天就會有迴覆了。」
儀敏看著她嘆氣。
神隊友一個都不在京城,就留下一個董父和這對年輕的小夫婦,董三叔幾個也是挑著好時候了。
她斂容問道:「父親是打算把人用小選送入永壽宮?」
董家其他幾支都是包衣旗,沒有參加選秀的資格,而那位凝姑娘的出身,也註定了不能用太光明正大的手段入宮。
「是的,所以祖父吩咐妾身進宮問問姑姑的意思。」瓜爾佳氏低下頭,唇角笑容嘲諷,在她看來,夫家這幾位長輩就是嫌好日子過多了,專門給自己找不痛快。
能在六年的時間裏,在無子嗣的情況下,從一位庶妃坐上貴妃的寶座,溫貴妃娘娘又豈是任人擺布的弱者?
她眯眼迴想起那些好吃好喝伺候著,卻還對她挑三揀四,擺出長輩架子的叔祖父、叔祖母……輕輕一笑,開始上起了眼藥。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