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子本就在一旁待命,一聽吩咐,馬上應是,他這些年越發內斂了,成長的很快,很有管事太監的氣勢,能力也不錯,把事情交給他,儀敏很放心。
結伴離開小廚房的路上,儀敏對張貴人和兆佳常在問道:「本宮送過去的五色繩可給兩位格格繫上了?」
兆佳常在連連點頭。
張貴人含笑道:「昨日便繫上了,泰芬珠很喜歡,睡覺前還玩了好久。」
端午小孩子係五色繩有驅邪避瘟的意義,要等到端午之後的第一場大雨,才能剪下來,取意為:把一切不好的東西都順著雨水沖刷而去。
儀敏微微點頭,「孩子喜歡就好。」
皇宮裏的五色繩當然不是尋常的絲線合成,上麵還串了翡翠、瑪瑙、蜜蠟、珊瑚、綠鬆石,都打磨的圓潤細小,配著絲線係在手腕上,非常好看。
這些五色繩是儀敏特意找內務府製造的,比原先送過來的還要精緻許多,一共有三條,阿雅、烏希哈和泰芬珠一人一條。
阿雅兩隻手腕,一隻戴了儀敏送的,一隻戴了卓沅送的,都是特意定製的。
小姑娘美的不行,見人便要炫耀一通。
前麵分叉路口,張貴人和蘇答應並不順路,便屈膝告辭,留儀敏和兆佳常在慢悠悠的走著。
「初五就是宮宴,這些日子你多仔細些,別讓烏希哈受涼了,飲食也要小心些。」儀敏細細囑咐。
兆佳常在輕聲細語的迴道:「妾明白的,謝娘娘關懷,妾定不會辜負娘娘一片心意。」
「服飾搭配好了嗎?」
「衣服是娘娘送的緙絲製成的,首飾也是之前娘娘送來的玉兔墜子和兩朵宮花。」
儀敏無奈道:「我是問你自己,不是烏希哈。」
烏希哈的裝扮是她親自操刀的,連衣服樣子都是親手畫的,她還能不知道嗎?
「啊、是妾?」兆佳常在怔了一下,「妾備了一身湘色的衣裳,首飾是娘娘送的釵子和一副南珠的耳墜,到時再配幾朵絹花也就是了。」
「還不錯,就這樣挺好,」儀敏對兆佳常在的眼光還是贊同的。
別看兆佳常在現在混得不怎麽樣,人家也是官宦之家出身,從小精細培養的女孩,正經選秀進的宮,書畫很有幾分功底,審美也是上等的。
而之所以有此一問,是因為兆佳常在身上當媽的氣息太重!
明明儀敏封嬪的時候,她還是個能送出厚禮的小富婆,在生了烏希哈之後,全部的金錢和精力都撲倒孩子身上了,自己的生活檔次下降了許多。
烏希哈小衣服換個不停,可兆佳常在已經很久沒做過新衣服和新首飾了,最多就是換些時新的絹花、絨花,一些金銀珠玉都沒再打造過了。
「你也別虧待了自己,」儀敏不知道第幾次說出這句話了。
她是真覺得不必如此,格格都有自己的份例,烏希哈的份例她自己絕對夠用了,不必要額娘節省著來貼補。
「妾並沒有虧待自己,上次娘娘說過之後,妾心裏也覺得很有道理,新打了好幾件首飾,隻不過還沒造好罷了。」兆佳常在淺笑著迴答道。
她有一個好處,很能聽進去別人的話,隻要覺得別人說的有道理,她就會虛心請教,自我改正。
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品質!
很多人就是敗在沒有這一點上。
儀敏看著她,再一次感慨:要是張貴人有她一半清醒就好了!
……
初五是端午正節,是節慶的最後一日,也是最重要、最熱鬧的一日。
因為早有約定,大清早兆佳常在就抱著烏希哈來了正殿。
白白淨淨的小女孩穿著一身玫紅色的衣裳,頭上戴著兩朵小小的綢花,脖子上是一件玉兔搗藥的白玉墜子,既喜慶又可愛。
「先餵些輔食,今天事情多,乳母不一定有來及餵奶。」
儀敏把烏希哈抱到特製的兒童座椅上,給她手裏塞了一個玩具,便端起一個精緻的小銀碗,用定製的小號勺子輕輕颳了一層,餵到烏希哈嘴邊。
小姑娘一點都不挑,張口就吃,可香了,還眼彎彎的對你笑,儀敏餵得越髮帶勁。
「娘娘真會照顧孩子!」兆佳常在這話說的真心,一般隻要溫嬪娘娘在,烏希哈都會乖乖吃飯,既不挑食也不玩鬧,吃的高高興興。
「本宮以前在家中的時候,也曾帶過侄子,所幸手還沒生。」
那時候大嫂西林覺羅氏剛生下的嫡四子才半歲,生性頑皮得很,偏偏臨近年關,有些事情必須她這個管家主母來操辦,還是儀□□動請纓,把小侄子接過來照顧了大半個月。
兆佳常在含笑道:「說來還是得謝謝娘娘,自從聽娘娘的話,給烏希哈每日加了一頓輔食之後,烏希哈長得越發好了。」
聽到此言,儀敏忍不住抬頭看她一眼,見她麵上全然感激,不似半點作偽,不由感嘆人與人的差距真大。
幼兒半歲就能吃輔食了,這對現代人是常識,但在清朝卻是離經叛道,尤其皇宮裏的孩子,必須三歲才能斷奶。
但儀敏也不是讓她們提前斷奶,而是分別告訴張貴人和兆佳常在,可以適當加一些輔食,更有利於孩子成長,為此還特意找來了好幾位太醫背書,反覆證明這不是壞事。
不同於張貴人斷然拒絕,兆佳常在仔細詢問太醫後,又找來有經驗的嬤嬤詢問,再自己翻了兩天醫書,確定真的有好處之後,她很果斷的給烏希哈每天加了一頓輔食。
</br>
結伴離開小廚房的路上,儀敏對張貴人和兆佳常在問道:「本宮送過去的五色繩可給兩位格格繫上了?」
兆佳常在連連點頭。
張貴人含笑道:「昨日便繫上了,泰芬珠很喜歡,睡覺前還玩了好久。」
端午小孩子係五色繩有驅邪避瘟的意義,要等到端午之後的第一場大雨,才能剪下來,取意為:把一切不好的東西都順著雨水沖刷而去。
儀敏微微點頭,「孩子喜歡就好。」
皇宮裏的五色繩當然不是尋常的絲線合成,上麵還串了翡翠、瑪瑙、蜜蠟、珊瑚、綠鬆石,都打磨的圓潤細小,配著絲線係在手腕上,非常好看。
這些五色繩是儀敏特意找內務府製造的,比原先送過來的還要精緻許多,一共有三條,阿雅、烏希哈和泰芬珠一人一條。
阿雅兩隻手腕,一隻戴了儀敏送的,一隻戴了卓沅送的,都是特意定製的。
小姑娘美的不行,見人便要炫耀一通。
前麵分叉路口,張貴人和蘇答應並不順路,便屈膝告辭,留儀敏和兆佳常在慢悠悠的走著。
「初五就是宮宴,這些日子你多仔細些,別讓烏希哈受涼了,飲食也要小心些。」儀敏細細囑咐。
兆佳常在輕聲細語的迴道:「妾明白的,謝娘娘關懷,妾定不會辜負娘娘一片心意。」
「服飾搭配好了嗎?」
「衣服是娘娘送的緙絲製成的,首飾也是之前娘娘送來的玉兔墜子和兩朵宮花。」
儀敏無奈道:「我是問你自己,不是烏希哈。」
烏希哈的裝扮是她親自操刀的,連衣服樣子都是親手畫的,她還能不知道嗎?
「啊、是妾?」兆佳常在怔了一下,「妾備了一身湘色的衣裳,首飾是娘娘送的釵子和一副南珠的耳墜,到時再配幾朵絹花也就是了。」
「還不錯,就這樣挺好,」儀敏對兆佳常在的眼光還是贊同的。
別看兆佳常在現在混得不怎麽樣,人家也是官宦之家出身,從小精細培養的女孩,正經選秀進的宮,書畫很有幾分功底,審美也是上等的。
而之所以有此一問,是因為兆佳常在身上當媽的氣息太重!
明明儀敏封嬪的時候,她還是個能送出厚禮的小富婆,在生了烏希哈之後,全部的金錢和精力都撲倒孩子身上了,自己的生活檔次下降了許多。
烏希哈小衣服換個不停,可兆佳常在已經很久沒做過新衣服和新首飾了,最多就是換些時新的絹花、絨花,一些金銀珠玉都沒再打造過了。
「你也別虧待了自己,」儀敏不知道第幾次說出這句話了。
她是真覺得不必如此,格格都有自己的份例,烏希哈的份例她自己絕對夠用了,不必要額娘節省著來貼補。
「妾並沒有虧待自己,上次娘娘說過之後,妾心裏也覺得很有道理,新打了好幾件首飾,隻不過還沒造好罷了。」兆佳常在淺笑著迴答道。
她有一個好處,很能聽進去別人的話,隻要覺得別人說的有道理,她就會虛心請教,自我改正。
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品質!
很多人就是敗在沒有這一點上。
儀敏看著她,再一次感慨:要是張貴人有她一半清醒就好了!
……
初五是端午正節,是節慶的最後一日,也是最重要、最熱鬧的一日。
因為早有約定,大清早兆佳常在就抱著烏希哈來了正殿。
白白淨淨的小女孩穿著一身玫紅色的衣裳,頭上戴著兩朵小小的綢花,脖子上是一件玉兔搗藥的白玉墜子,既喜慶又可愛。
「先餵些輔食,今天事情多,乳母不一定有來及餵奶。」
儀敏把烏希哈抱到特製的兒童座椅上,給她手裏塞了一個玩具,便端起一個精緻的小銀碗,用定製的小號勺子輕輕颳了一層,餵到烏希哈嘴邊。
小姑娘一點都不挑,張口就吃,可香了,還眼彎彎的對你笑,儀敏餵得越髮帶勁。
「娘娘真會照顧孩子!」兆佳常在這話說的真心,一般隻要溫嬪娘娘在,烏希哈都會乖乖吃飯,既不挑食也不玩鬧,吃的高高興興。
「本宮以前在家中的時候,也曾帶過侄子,所幸手還沒生。」
那時候大嫂西林覺羅氏剛生下的嫡四子才半歲,生性頑皮得很,偏偏臨近年關,有些事情必須她這個管家主母來操辦,還是儀□□動請纓,把小侄子接過來照顧了大半個月。
兆佳常在含笑道:「說來還是得謝謝娘娘,自從聽娘娘的話,給烏希哈每日加了一頓輔食之後,烏希哈長得越發好了。」
聽到此言,儀敏忍不住抬頭看她一眼,見她麵上全然感激,不似半點作偽,不由感嘆人與人的差距真大。
幼兒半歲就能吃輔食了,這對現代人是常識,但在清朝卻是離經叛道,尤其皇宮裏的孩子,必須三歲才能斷奶。
但儀敏也不是讓她們提前斷奶,而是分別告訴張貴人和兆佳常在,可以適當加一些輔食,更有利於孩子成長,為此還特意找來了好幾位太醫背書,反覆證明這不是壞事。
不同於張貴人斷然拒絕,兆佳常在仔細詢問太醫後,又找來有經驗的嬤嬤詢問,再自己翻了兩天醫書,確定真的有好處之後,她很果斷的給烏希哈每天加了一頓輔食。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