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 傾盡全力,護著柳白
大秦:最狠丞相,始皇求我別殺了 作者:不曾見秦時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133章:傾盡全力,護著柳白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始皇陛下於碣石手書‘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至而不言。
行處安落,卻將那象征著天下至尊的衣服脫下,換上了尋常的黑袍,散步於庭院之中。
無人知曉,這位千古一帝心中想的是什麽,隻不過....東巡車隊之中的所有人,噤若寒蟬。
因為....太子身死。
而且還是柳相親手所殺。
這樣的消息傳到東巡車隊之中,不少人已經開始發抖了。
這種風雨欲來的感覺,再好戰的勇士此刻也是難免心中戰戰。
內戰?
章邯沉默,靜靜等待。
或許,他們將要迎來的是....結束東巡,歸返鹹陽,平定‘柳亂’?
“陛下。”
李斯姍姍來遲,走入庭院之中仿佛老了幾歲、
這個在朝堂之上唿風喚雨到了人們將之稱唿為朝堂常青樹的前丞相,此刻麵容上褪去了致仕之後的安寧輕歇,眉頭上爬滿了憂愁。
“隨寡人走走。”
始皇陛下隻是淡淡開口說了這麽一句,甚至連腳步都沒有停下。
此話說出,章邯識趣得跟在五步開外,既不會將陛下和李斯的談話聽得太過清晰,又不至於失了保護的職責。
“諾!”
李斯應下,走到始皇陛下身旁,跟隨著一同在庭院之中行走。
看似在欣賞庭院之中的風景,但更多的是....思慮國事。
“陛下,太子是個好太子。”
李斯輕聲開口,仿佛是寬慰,又仿佛是在讚歎。
始皇陛下尋了這麽久的繼承人,後來定下這位公子徹,雖說朝堂之上反對的聲音不少,但是李斯知道.....太子是好的。
甚至可以說,是最好。
“徹兒做的事情,全貌已知。”
“百姓常言,白發人送黑發人,乃人倫之痛。寡人不覺得難過,隻是覺得欣慰。”
“徹兒,對得起大秦。”
始皇陛下淡淡開口,雖然語氣平靜,但....李斯這樣的老臣,如何能聽不出始皇陛下口中的悲傷?
最看好的兒子,為了國家,奉獻出了生命。
作為帝皇,始皇陛下不會因為悲傷而耽擱大秦前進的腳步。
但作為父親呢?這位千古一帝,在無人之時,是否會對著燭火獨自想念?迴憶以前的事情?後悔沒有對自己的兒子多一點父愛?
這些不得而知,隻是李斯知道,如今始皇陛下心中最為牽掛的,依舊是大秦。
“陛下節哀。”
麵對這種場景,即便是李斯,也隻能幹巴巴得說出這麽一句說爛了的話。
始皇陛下腳步一頓,看著眼前的一棵樹。
這是一顆柳樹,算不上非常好看。樹這種東西,又豈能與鮮花的嬌豔芬芳相比?
但.....柳樹可以遮擋烈日,讓後人納涼。
“柳白做的很好,寡人沒有怪罪他的意思。”
“或許,對比起寡人,柳白更加心傷。”
“親手殺.....這孩子心中得有多痛。”
始皇陛下輕輕伸手,撫摸了一下麵前柳樹的軀幹。
天下間,沒有哪個老師是願意殺了自己的學生的,更何況....嬴徹還是柳白最為看好的,能夠繼承大秦理想的二世皇帝?
“陛下,老臣依舊是覺得....太過於殘忍了。”
“柳白....說到底也隻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啊。”
忽然,李斯有些許失態。
在始皇陛下麵前,居然說出這樣的話語來,對於一個老臣來說,絕對不應該。
在大秦的國運麵前,誰又能夠說什麽殘忍這樣的幼稚話語呢?
可緊接著,李斯的麵上落寞:“可老臣也知道,這是必然的。”
“大秦如今算不上青黃不接,但....勘當大用,真正能夠扛起那天下最重擔子的人,隻有,且隻能夠是柳白。”
“老臣隻是為其鳴苦。”
一向被群臣詬病逢迎、不講官場情麵、老謀深算的李斯,在始皇陛下麵前,當真是為柳白說話了。
而這樣的話語,不是為了柳白爭取什麽,而是....真的發自內心,心疼這個小子。
柳白做錯過什麽嗎?沒有!
柳白對大秦的貢獻大嗎?很大!
但....正是因為這樣,所有的東西,所有人的期望,全都扔到了這個年輕人的肩膀之上。
憑什麽?
憑什麽全天下的人,都要來欺負柳白?
就因為這個小子那一刻赤誠的心,火熱滾燙嗎?
李斯覺得,不應該是這樣。
始皇陛下緩緩轉眸,看向李斯,一言不發。
這一眼,讓李斯沉默了。
他想到了始皇陛下的遭遇,想到了大秦走來的風風雨雨。
始皇陛下在趙國之時,為人質,遭受的屈辱不夠多嗎?
迴到秦國,王弟欲要爭奪王位,感受的威脅不夠多嗎?
呂不韋大權獨攬,始皇陛下想要親政,遇到的挑戰不夠大嗎?
趙姬與嫪毐媾和,起兵叛亂,這種親生母親都拋棄自己的痛苦不夠深入骨髓嗎?
始皇陛下經曆的,何嚐比柳白少?
承擔起天下的擔子,如何可能一帆風順?
“寡人從來不信命,也覺得這個天下不可能有天命一說。”
“但是....即便是柳白口口聲聲說人定勝天,也有一個前提,那便是....人一定要經過許多,才能擁有戰勝天的能力與勇氣。”
“黎明破曉,陽光普照,這些事物很美好,人們總是憧憬著這些。但是他們忘記了,在黎明之前,是那寂靜得讓一個人瘋狂的黑暗長夜。”
“朝有食,暮有所,車馬通各地,衣物隨天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是全天下百姓都想要看到的,沒有戰亂的,平和的國家。”
“可他們也忘記了,這樣的國家,在之前經曆過無數的戰爭,鮮血將土地灌溉得肥沃,賢人窮盡了智慧,白了頭,提出一道一道的思想,無數能人、賢才為之不懈努力,舍棄生命,才建立起這樣的國家。”
“柳白....會是大秦的黎明。”
“他所經曆的黑暗,是大秦和天下人的殘忍,卻是後世萬萬百姓的幸運。”
說到這裏,始皇陛下微微一頓,抬眸望天:“寡人對不起柳白,但寡人會傾盡全力,護著柳白。”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始皇陛下於碣石手書‘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至而不言。
行處安落,卻將那象征著天下至尊的衣服脫下,換上了尋常的黑袍,散步於庭院之中。
無人知曉,這位千古一帝心中想的是什麽,隻不過....東巡車隊之中的所有人,噤若寒蟬。
因為....太子身死。
而且還是柳相親手所殺。
這樣的消息傳到東巡車隊之中,不少人已經開始發抖了。
這種風雨欲來的感覺,再好戰的勇士此刻也是難免心中戰戰。
內戰?
章邯沉默,靜靜等待。
或許,他們將要迎來的是....結束東巡,歸返鹹陽,平定‘柳亂’?
“陛下。”
李斯姍姍來遲,走入庭院之中仿佛老了幾歲、
這個在朝堂之上唿風喚雨到了人們將之稱唿為朝堂常青樹的前丞相,此刻麵容上褪去了致仕之後的安寧輕歇,眉頭上爬滿了憂愁。
“隨寡人走走。”
始皇陛下隻是淡淡開口說了這麽一句,甚至連腳步都沒有停下。
此話說出,章邯識趣得跟在五步開外,既不會將陛下和李斯的談話聽得太過清晰,又不至於失了保護的職責。
“諾!”
李斯應下,走到始皇陛下身旁,跟隨著一同在庭院之中行走。
看似在欣賞庭院之中的風景,但更多的是....思慮國事。
“陛下,太子是個好太子。”
李斯輕聲開口,仿佛是寬慰,又仿佛是在讚歎。
始皇陛下尋了這麽久的繼承人,後來定下這位公子徹,雖說朝堂之上反對的聲音不少,但是李斯知道.....太子是好的。
甚至可以說,是最好。
“徹兒做的事情,全貌已知。”
“百姓常言,白發人送黑發人,乃人倫之痛。寡人不覺得難過,隻是覺得欣慰。”
“徹兒,對得起大秦。”
始皇陛下淡淡開口,雖然語氣平靜,但....李斯這樣的老臣,如何能聽不出始皇陛下口中的悲傷?
最看好的兒子,為了國家,奉獻出了生命。
作為帝皇,始皇陛下不會因為悲傷而耽擱大秦前進的腳步。
但作為父親呢?這位千古一帝,在無人之時,是否會對著燭火獨自想念?迴憶以前的事情?後悔沒有對自己的兒子多一點父愛?
這些不得而知,隻是李斯知道,如今始皇陛下心中最為牽掛的,依舊是大秦。
“陛下節哀。”
麵對這種場景,即便是李斯,也隻能幹巴巴得說出這麽一句說爛了的話。
始皇陛下腳步一頓,看著眼前的一棵樹。
這是一顆柳樹,算不上非常好看。樹這種東西,又豈能與鮮花的嬌豔芬芳相比?
但.....柳樹可以遮擋烈日,讓後人納涼。
“柳白做的很好,寡人沒有怪罪他的意思。”
“或許,對比起寡人,柳白更加心傷。”
“親手殺.....這孩子心中得有多痛。”
始皇陛下輕輕伸手,撫摸了一下麵前柳樹的軀幹。
天下間,沒有哪個老師是願意殺了自己的學生的,更何況....嬴徹還是柳白最為看好的,能夠繼承大秦理想的二世皇帝?
“陛下,老臣依舊是覺得....太過於殘忍了。”
“柳白....說到底也隻是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啊。”
忽然,李斯有些許失態。
在始皇陛下麵前,居然說出這樣的話語來,對於一個老臣來說,絕對不應該。
在大秦的國運麵前,誰又能夠說什麽殘忍這樣的幼稚話語呢?
可緊接著,李斯的麵上落寞:“可老臣也知道,這是必然的。”
“大秦如今算不上青黃不接,但....勘當大用,真正能夠扛起那天下最重擔子的人,隻有,且隻能夠是柳白。”
“老臣隻是為其鳴苦。”
一向被群臣詬病逢迎、不講官場情麵、老謀深算的李斯,在始皇陛下麵前,當真是為柳白說話了。
而這樣的話語,不是為了柳白爭取什麽,而是....真的發自內心,心疼這個小子。
柳白做錯過什麽嗎?沒有!
柳白對大秦的貢獻大嗎?很大!
但....正是因為這樣,所有的東西,所有人的期望,全都扔到了這個年輕人的肩膀之上。
憑什麽?
憑什麽全天下的人,都要來欺負柳白?
就因為這個小子那一刻赤誠的心,火熱滾燙嗎?
李斯覺得,不應該是這樣。
始皇陛下緩緩轉眸,看向李斯,一言不發。
這一眼,讓李斯沉默了。
他想到了始皇陛下的遭遇,想到了大秦走來的風風雨雨。
始皇陛下在趙國之時,為人質,遭受的屈辱不夠多嗎?
迴到秦國,王弟欲要爭奪王位,感受的威脅不夠多嗎?
呂不韋大權獨攬,始皇陛下想要親政,遇到的挑戰不夠大嗎?
趙姬與嫪毐媾和,起兵叛亂,這種親生母親都拋棄自己的痛苦不夠深入骨髓嗎?
始皇陛下經曆的,何嚐比柳白少?
承擔起天下的擔子,如何可能一帆風順?
“寡人從來不信命,也覺得這個天下不可能有天命一說。”
“但是....即便是柳白口口聲聲說人定勝天,也有一個前提,那便是....人一定要經過許多,才能擁有戰勝天的能力與勇氣。”
“黎明破曉,陽光普照,這些事物很美好,人們總是憧憬著這些。但是他們忘記了,在黎明之前,是那寂靜得讓一個人瘋狂的黑暗長夜。”
“朝有食,暮有所,車馬通各地,衣物隨天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這是全天下百姓都想要看到的,沒有戰亂的,平和的國家。”
“可他們也忘記了,這樣的國家,在之前經曆過無數的戰爭,鮮血將土地灌溉得肥沃,賢人窮盡了智慧,白了頭,提出一道一道的思想,無數能人、賢才為之不懈努力,舍棄生命,才建立起這樣的國家。”
“柳白....會是大秦的黎明。”
“他所經曆的黑暗,是大秦和天下人的殘忍,卻是後世萬萬百姓的幸運。”
說到這裏,始皇陛下微微一頓,抬眸望天:“寡人對不起柳白,但寡人會傾盡全力,護著柳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