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仙進入閨閣,找到一張床後,把睡著的李聘放在上麵,然後轉身往閨閣單獨配有的小廚房走去。
一進廚房的門,她就看到正在灶頭生火的榴兒,不由沉眉,慮道:“條件簡陋,這裏沒有大鼎,我該想個辦法,先燒出一桶熱水來。隻用眼前小灶,顯然太慢,且前腳燒熱,後腳就涼了。”
她掃了一眼,發現這廚房雖然比較簡陋,卻也因此顯得夠寬闊。
轉身來到柴房,找出幾根實木樁和一把柴刀,然後折迴,在門外放下木樁後,又重新踏入廚房,在前方空曠的地方算好幾個點,使用手中的柴刀向下一擊,破開了地板。
那邊忙得滿頭大汗的榴兒好像才聽到這邊的動靜般,扭頭看著李仙,驚道:“小姐,你在幹嘛?”
“不能把力氣用在這上麵,若不消耗真元,這具身子恐怕撐不住。”李仙抬頭看了榴兒一眼,鬆開柴刀,道:“你過來。”
……
一個時辰後。
這時青兒也從李園迴來了。
兩位丫鬟此時正在李仙的指點下,揚起手中的扇子,對著眼前這個新建成的泥木灶台內狂扇。
這個泥木灶台比較大,上麵並列架了六口大鍋,而在鍋下麵,則是從柴房中搬來的大半柴火。
很顯然,這個新灶台火勢更猛,一次就能燒出六鍋熱水,若是部倒入被搬到門外走廊上的大木桶中,再倒些冷水勻一勻,便就是一桶熱水了。
至於灶底產生的煙,則會穿過專門製作的簡易煙囪然後從屋頂排出了。
兩名丫鬟在這裏賣力的扇風燒火,而作為她們主人的李仙,卻也沒有閑著。
隻見她雙袖被高高卷起,兩隻玉手伸入一個漆黑的罐子中,正在左右揉捏攪拌,沒多久,她右手忽然在罐壁一拍,便有一團軟糯的藥膏滑入左手中。
這團藥膏,乃是她剛才用早已研磨好的藥材按著心中的比例,配成丹方,親自熬製成的,現在尚未出丹,隻是藥泥。
“青兒,去取活藥!”李仙拿出藥泥,放在鼻邊,輕輕嗅了一下,忽然開口道。
青兒應了一聲,出門一趟,很快就迴來了。
隻見她手中提了一個裹了層黑布的籠子,正是白天在第一家藥鋪中買來的,裏麵裝的正是一味活藥。
李仙拿來一雙筷子,對青兒道:“打開籠子!”
青兒膽小,有些害怕,遲遲沒有行動。
李仙此時一手握著藥泥,一手拿著筷子,臉色一沉,忽的抬起一腳踢在籠底,登時籠門大開,從中飛出一隻兩個巴掌大小的蝙蝠。
“呀!”青兒驚叫一聲,甩開籠子,呆在那裏不敢動彈。
一旁正在添柴的榴兒被叫聲也是驚了一下,握緊手中的木頭,扭過頭來,想要看看發生了什麽,卻正好看到一隻暗紅色的大蝙蝠被兩隻筷子上下鉗製,不得動彈。
這種蝙蝠被稱為「血尾蝠」,是一種比較少見的嗜血物種,比較挑食,僅以孔雀、幼蛟、無毛猿等血液為食,一般很少會被人發現。
現在乃是四月,正是數百裏外一處山穀中猿類求偶的時節,一般在這個時候,便會有成群的血尾蝠四處出沒,尋覓媾交的無毛猿。
這隻血尾蝠是在一個偶然的情況下,被人抓住,然後寄售在藥鋪充作活藥。
血尾蝠生性喜涼,血氣也較為溫寒,用它的血液作主藥可以活血,亦可退燒,不過,其真正妙用,卻沒有多少人知道。
李仙用筷子夾緊血尾蝠,稍稍放低,手腕忽然翻轉,一隻筷子抵在它的心尖處,接著就見到它喉門大開,無聲尖叫,從舌尖漸漸滲出一滴血水出來。
這滴半透血珠正好滴落在李仙另一隻手中的藥泥上,很快就消失不見,接著又有幾滴血珠下來,皆都滲入藥泥之中。
見差不多了,這隻血尾蝠還有用處,她便向一旁已經恢複過來的青兒吩咐道:“把籠子撿過來。”
……
李仙準備了兩隻瓷碗,把已經被揉捏成球狀快要幹固的藥泥放入碗中,然後上下扣緊,並用之前特意在街市購買的膠泥封好,最後固定在提前做好的烤架上。
原來的鍋灶早已沒有鍋了,下方正燃著熊熊烈火,上方是烤架,李仙不理會兩名丫鬟好奇的問話,開始轉動烤架,打算用這種簡易的方法製備第一粒成丹。
煉丹也有活煉之說,並非一定要用丹爐,也不是胡亂把沒有經過處理的藥材甚至是新鮮的藥材投入丹爐內,大叫一聲,丹就能成了。
初學煉丹,可以仿照丹經上所說的方法去煉製,但若是丹道有成了,那煉丹之法就很多了,隻要懂得「藥性」,明白「丹理」,若有藥材,唾手也可煉成。
看著眼前迅速翻轉的瓷碗,李仙一直注意著它的動靜,見時機成熟了,便取下烤棍,帶著上麵隱隱快要炸開的瓷碗快速浸入一旁備好的冷水中。
一陣“滋滋”聲開沒消失,“嘭”地又是一聲巨響,瓷碗爆裂開來,從中飛出一粒烏黑色丹丸。
李仙手快,一把抓住,捏在手中,輕輕嗅了一下,便丟下烤棍,轉身繞過泥木灶台,看著前方那麵牆壁,暗運體內真元,聚在掌腕之間,然後猛然拍出。
接連一陣“啪啦”之聲響過,前方這扇牆被她開辟出一條通道出來。
穿過缺口,一片黑暗,李仙從腰間取下火折子,用力一彈,火折子迅速飛出,在半空中被吹出火苗出來,隻見她手間再次飛出一物,打在火折子上,使它翻轉方向,恰好點燃一角的油燈。
而那火折子接著又飛上懸梁,失去動力後,開始向下滾落。
李仙走了過去,接著光亮,掃視四周,伸手接住火折子,收好後放入腰間。
看著周圍空曠的房間,她驚咦一聲,讚道:“還挺有道心。”
房間裏,除了幾根柱子外,就是貼在四周牆壁上的各種字畫了。
這些字畫不是山水,不是人像,而是在凡間廣為流傳的所謂「仙家基本飛行方法」,畫上麵畫的都是各式修士仙人飛行的姿態,有禦劍疾行,有穩坐雲台,有大鵬展翅,更有負手橫飛……
一進廚房的門,她就看到正在灶頭生火的榴兒,不由沉眉,慮道:“條件簡陋,這裏沒有大鼎,我該想個辦法,先燒出一桶熱水來。隻用眼前小灶,顯然太慢,且前腳燒熱,後腳就涼了。”
她掃了一眼,發現這廚房雖然比較簡陋,卻也因此顯得夠寬闊。
轉身來到柴房,找出幾根實木樁和一把柴刀,然後折迴,在門外放下木樁後,又重新踏入廚房,在前方空曠的地方算好幾個點,使用手中的柴刀向下一擊,破開了地板。
那邊忙得滿頭大汗的榴兒好像才聽到這邊的動靜般,扭頭看著李仙,驚道:“小姐,你在幹嘛?”
“不能把力氣用在這上麵,若不消耗真元,這具身子恐怕撐不住。”李仙抬頭看了榴兒一眼,鬆開柴刀,道:“你過來。”
……
一個時辰後。
這時青兒也從李園迴來了。
兩位丫鬟此時正在李仙的指點下,揚起手中的扇子,對著眼前這個新建成的泥木灶台內狂扇。
這個泥木灶台比較大,上麵並列架了六口大鍋,而在鍋下麵,則是從柴房中搬來的大半柴火。
很顯然,這個新灶台火勢更猛,一次就能燒出六鍋熱水,若是部倒入被搬到門外走廊上的大木桶中,再倒些冷水勻一勻,便就是一桶熱水了。
至於灶底產生的煙,則會穿過專門製作的簡易煙囪然後從屋頂排出了。
兩名丫鬟在這裏賣力的扇風燒火,而作為她們主人的李仙,卻也沒有閑著。
隻見她雙袖被高高卷起,兩隻玉手伸入一個漆黑的罐子中,正在左右揉捏攪拌,沒多久,她右手忽然在罐壁一拍,便有一團軟糯的藥膏滑入左手中。
這團藥膏,乃是她剛才用早已研磨好的藥材按著心中的比例,配成丹方,親自熬製成的,現在尚未出丹,隻是藥泥。
“青兒,去取活藥!”李仙拿出藥泥,放在鼻邊,輕輕嗅了一下,忽然開口道。
青兒應了一聲,出門一趟,很快就迴來了。
隻見她手中提了一個裹了層黑布的籠子,正是白天在第一家藥鋪中買來的,裏麵裝的正是一味活藥。
李仙拿來一雙筷子,對青兒道:“打開籠子!”
青兒膽小,有些害怕,遲遲沒有行動。
李仙此時一手握著藥泥,一手拿著筷子,臉色一沉,忽的抬起一腳踢在籠底,登時籠門大開,從中飛出一隻兩個巴掌大小的蝙蝠。
“呀!”青兒驚叫一聲,甩開籠子,呆在那裏不敢動彈。
一旁正在添柴的榴兒被叫聲也是驚了一下,握緊手中的木頭,扭過頭來,想要看看發生了什麽,卻正好看到一隻暗紅色的大蝙蝠被兩隻筷子上下鉗製,不得動彈。
這種蝙蝠被稱為「血尾蝠」,是一種比較少見的嗜血物種,比較挑食,僅以孔雀、幼蛟、無毛猿等血液為食,一般很少會被人發現。
現在乃是四月,正是數百裏外一處山穀中猿類求偶的時節,一般在這個時候,便會有成群的血尾蝠四處出沒,尋覓媾交的無毛猿。
這隻血尾蝠是在一個偶然的情況下,被人抓住,然後寄售在藥鋪充作活藥。
血尾蝠生性喜涼,血氣也較為溫寒,用它的血液作主藥可以活血,亦可退燒,不過,其真正妙用,卻沒有多少人知道。
李仙用筷子夾緊血尾蝠,稍稍放低,手腕忽然翻轉,一隻筷子抵在它的心尖處,接著就見到它喉門大開,無聲尖叫,從舌尖漸漸滲出一滴血水出來。
這滴半透血珠正好滴落在李仙另一隻手中的藥泥上,很快就消失不見,接著又有幾滴血珠下來,皆都滲入藥泥之中。
見差不多了,這隻血尾蝠還有用處,她便向一旁已經恢複過來的青兒吩咐道:“把籠子撿過來。”
……
李仙準備了兩隻瓷碗,把已經被揉捏成球狀快要幹固的藥泥放入碗中,然後上下扣緊,並用之前特意在街市購買的膠泥封好,最後固定在提前做好的烤架上。
原來的鍋灶早已沒有鍋了,下方正燃著熊熊烈火,上方是烤架,李仙不理會兩名丫鬟好奇的問話,開始轉動烤架,打算用這種簡易的方法製備第一粒成丹。
煉丹也有活煉之說,並非一定要用丹爐,也不是胡亂把沒有經過處理的藥材甚至是新鮮的藥材投入丹爐內,大叫一聲,丹就能成了。
初學煉丹,可以仿照丹經上所說的方法去煉製,但若是丹道有成了,那煉丹之法就很多了,隻要懂得「藥性」,明白「丹理」,若有藥材,唾手也可煉成。
看著眼前迅速翻轉的瓷碗,李仙一直注意著它的動靜,見時機成熟了,便取下烤棍,帶著上麵隱隱快要炸開的瓷碗快速浸入一旁備好的冷水中。
一陣“滋滋”聲開沒消失,“嘭”地又是一聲巨響,瓷碗爆裂開來,從中飛出一粒烏黑色丹丸。
李仙手快,一把抓住,捏在手中,輕輕嗅了一下,便丟下烤棍,轉身繞過泥木灶台,看著前方那麵牆壁,暗運體內真元,聚在掌腕之間,然後猛然拍出。
接連一陣“啪啦”之聲響過,前方這扇牆被她開辟出一條通道出來。
穿過缺口,一片黑暗,李仙從腰間取下火折子,用力一彈,火折子迅速飛出,在半空中被吹出火苗出來,隻見她手間再次飛出一物,打在火折子上,使它翻轉方向,恰好點燃一角的油燈。
而那火折子接著又飛上懸梁,失去動力後,開始向下滾落。
李仙走了過去,接著光亮,掃視四周,伸手接住火折子,收好後放入腰間。
看著周圍空曠的房間,她驚咦一聲,讚道:“還挺有道心。”
房間裏,除了幾根柱子外,就是貼在四周牆壁上的各種字畫了。
這些字畫不是山水,不是人像,而是在凡間廣為流傳的所謂「仙家基本飛行方法」,畫上麵畫的都是各式修士仙人飛行的姿態,有禦劍疾行,有穩坐雲台,有大鵬展翅,更有負手橫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