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太子之師
人在大明當噴子,氣壞朝臣 作者:畢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九十一章:太子之師
朱青還不知道自己引起了這麽嚴重的轟動。
他和朱標還在迴京的路上。
迴京的路上,一路官員都翹首以盼的等著太子和朱青的大駕,沛縣縣令從八品升七品的事情告訴他們,原來升官還有一種捷徑可以走,所以他們見到朱青和朱標之後,都在旁敲側擊的想要詢問這事。
到了後來,朱清幹脆直接下令,不在沿路的官員府邸休息。
而由於官道實在過於顛簸,朱青和朱標幹脆騎馬而行。
經過了近4個月休養的朱清也已經完全病愈。
“老師,你為什麽躲著那些官員呢?”朱標問道。
朱青騎馬有些別扭,不過出於內心的新奇,還是小心翼翼的騎在馬上,好在他騎的這匹馬性格十分溫順,倒也沒有抗拒。
聽到朱標的問題,朱青道:“他們所看中的,無非還是升官發財這條路。”
“這條路無可厚非,畢竟是個人都想要升官發財。但通過商業手段來改善民生,並不適合現在的北方。”
“如果這些官員是身處南方,或許我會答應他們,可這是北方,人煙稀少,到處充斥著戰亂之後的孤兒和孤寡老人,若是再缺少勞力,怕是會釀成許多人的悲劇。”
朱標有些不解:“孤還是不大明白,老師一邊反對開商稅,一邊又和商人們走得近。難道開了商稅之後就會有許多人去走商嗎?這不是必然聯係吧?”
“老師若是覺得不適合開商稅,那為什麽還要跟商人走得近呢?孤看杜明他們這些商人平日裏生活也過的很不錯,不開商稅,他們不是連稅錢都不用繳納?”
…
朱青笑問道:“太子通讀古今書籍,可知曆朝曆代的中後期,都是誰都在掌管天下?”
…
朱標麵色一僵。
朱青替他迴答道:“是世家,也可以說是貴族。漢末軍閥林立,袁紹四世三公,即便是曹操之祖父也是一個中常侍,更別說往後的兩晉隋唐。李氏王朝治下,皇帝尚且因為娶不到一個五姓女兒懊惱終生。”
“殿下,王朝初定雖然一片祥和,可曆朝曆代也都是從根開始爛的。而貴族們和百姓的區別在哪?在門閥,在階級層次。”
“而開商稅,不就是給予了這些商人們身份的肯定嗎?讓他們具備淩駕於層次之上的條件。而開商稅必要條件是準許商人子嗣入仕,而有錢有權的商人又豈會不費盡心思的讓自己的後代進入仕途或者成為一方大儒名士?”
朱青有些無奈道:“名聲這個東西,我向來不在乎!因為有錢就能有名聲,一個富商拿出錢財救濟災民,不一樣有了名聲嗎?富人想要成功,不比尋常百姓輕易千倍萬倍嗎?”
“幾代人下來,一個家族具備財力、權利、名氣、以及一群跟隨他們的忠仆,殿下,這些人就不再是普通的富人了,他們變成了門閥,甚至是軍閥。”
“所以……”朱標看著朱青,道:“商稅決不能開?那南宋……”
朱青笑道:“你想說,南宋來了商稅,足夠富裕,卻也沒有因為世家門閥過於強大而亂世是吧?”
朱標點頭。
南宋偏居一隅,可其富裕程度傲然於列國。
但南宋末期……似乎也沒有什麽過於強大的家族。
朱青笑道:“這就要扯到一個關鍵的點了,名為科舉。”
朱標自然知道科舉,聽到朱青提出這個問題,也恍然明悟道:“科舉舉仕,斷絕無學之人登上高位,所以貴族也就不存在了。”
“不錯,並且宋朝的時候,還規定了非開疆擴土之功不封爵,大大減少了武勳的力度。”朱青點頭。
“老師比較推崇宋人的製度?”
“倒也不是,隻是縱觀曆史,科舉已經是平頭百姓攀上枝頭的最公平的途徑。”
朱青搖頭輕笑:“在舉仕一路未曾徹底落實,在百姓民生沒有徹底解決之前,商稅開不了,也不可能開。”
“一個國家的富裕雖然很好,可與之匹配的是逐漸上漲的消費力度與人力資源,消費力度比不上貨物的量,就會造成爛市,打擊地方商人,從而引發大片商人破產。”
“就目前眼下的大明來看,怕是需要十年時間恢複人口,十年時間養育新生兒,二十年後……或許可以迎來那個日子。”
…
朱標點頭,有些感慨的道:“欲速則不達,標多謝老師解惑。”
擺手搖頭的朱青苦笑道:“殿下啊,你隻看到了杜明他們幾個商人似乎過的不錯,可他們在災地多次被老百姓打罵的時候也沒人站出來他們說話,因為他們是賤籍,是低賤的商人,一些老百姓都不會買他們的賬的。”
朱標臉色愕然:“還有這事?”
朱青點頭:“蜂窩煤沒有分發到位,幾個老年人就把杜明他們給拽到了判官麵前,杜明求爺爺告奶奶的才平息了人家的怒火。而官府判官還是判的杜明賠償人家十文錢。”
“這……”朱標有些愧疚,而後恍然大悟道:“商人若是納稅,那官府則不好輕易偏袒百姓一方,此事若是一視同仁的話,那幾位老人……”
朱青點頭:“那幾位老人會受罰,他們無理取鬧,若是懲治也是罪有應得。可殿下想過沒有,若是……商人行賄呢?”
“不……”
不可能三個字沒說出口就頓住了。
朱標覺得自己太天真了,不可能?屁的不可能!這剛剛死了一千多官商勾結的,怎麽可能不可能?血淋淋的事實就擺在麵前,朱標眼睛又不瞎。
“若是行賄,怕是有極少官員能夠把持住。而百姓們不具備行賄的條件,所以從這一點上論,就已經不存在公平了。”朱青麵色嚴肅道。
說到底,還是沒條件。
朱標受益匪淺,他似乎明白下一步自己要做什麽。
朱青看出了朱標的意動,朱青笑道:“太子可是摩拳擦掌了?”
朱標微微一笑,點頭沉吟道:“父皇說,等孤成親之後,可以讓孤參與朝政!孤覺得,這是個好機會。”
“殿下,施政……也是要錢的。”朱青笑意盈盈的看著朱標。
朱標也轉頭看向朱青,大笑道:“孤不是有老師你嗎?”
朱青還不知道自己引起了這麽嚴重的轟動。
他和朱標還在迴京的路上。
迴京的路上,一路官員都翹首以盼的等著太子和朱青的大駕,沛縣縣令從八品升七品的事情告訴他們,原來升官還有一種捷徑可以走,所以他們見到朱青和朱標之後,都在旁敲側擊的想要詢問這事。
到了後來,朱清幹脆直接下令,不在沿路的官員府邸休息。
而由於官道實在過於顛簸,朱青和朱標幹脆騎馬而行。
經過了近4個月休養的朱清也已經完全病愈。
“老師,你為什麽躲著那些官員呢?”朱標問道。
朱青騎馬有些別扭,不過出於內心的新奇,還是小心翼翼的騎在馬上,好在他騎的這匹馬性格十分溫順,倒也沒有抗拒。
聽到朱標的問題,朱青道:“他們所看中的,無非還是升官發財這條路。”
“這條路無可厚非,畢竟是個人都想要升官發財。但通過商業手段來改善民生,並不適合現在的北方。”
“如果這些官員是身處南方,或許我會答應他們,可這是北方,人煙稀少,到處充斥著戰亂之後的孤兒和孤寡老人,若是再缺少勞力,怕是會釀成許多人的悲劇。”
朱標有些不解:“孤還是不大明白,老師一邊反對開商稅,一邊又和商人們走得近。難道開了商稅之後就會有許多人去走商嗎?這不是必然聯係吧?”
“老師若是覺得不適合開商稅,那為什麽還要跟商人走得近呢?孤看杜明他們這些商人平日裏生活也過的很不錯,不開商稅,他們不是連稅錢都不用繳納?”
…
朱青笑問道:“太子通讀古今書籍,可知曆朝曆代的中後期,都是誰都在掌管天下?”
…
朱標麵色一僵。
朱青替他迴答道:“是世家,也可以說是貴族。漢末軍閥林立,袁紹四世三公,即便是曹操之祖父也是一個中常侍,更別說往後的兩晉隋唐。李氏王朝治下,皇帝尚且因為娶不到一個五姓女兒懊惱終生。”
“殿下,王朝初定雖然一片祥和,可曆朝曆代也都是從根開始爛的。而貴族們和百姓的區別在哪?在門閥,在階級層次。”
“而開商稅,不就是給予了這些商人們身份的肯定嗎?讓他們具備淩駕於層次之上的條件。而開商稅必要條件是準許商人子嗣入仕,而有錢有權的商人又豈會不費盡心思的讓自己的後代進入仕途或者成為一方大儒名士?”
朱青有些無奈道:“名聲這個東西,我向來不在乎!因為有錢就能有名聲,一個富商拿出錢財救濟災民,不一樣有了名聲嗎?富人想要成功,不比尋常百姓輕易千倍萬倍嗎?”
“幾代人下來,一個家族具備財力、權利、名氣、以及一群跟隨他們的忠仆,殿下,這些人就不再是普通的富人了,他們變成了門閥,甚至是軍閥。”
“所以……”朱標看著朱青,道:“商稅決不能開?那南宋……”
朱青笑道:“你想說,南宋來了商稅,足夠富裕,卻也沒有因為世家門閥過於強大而亂世是吧?”
朱標點頭。
南宋偏居一隅,可其富裕程度傲然於列國。
但南宋末期……似乎也沒有什麽過於強大的家族。
朱青笑道:“這就要扯到一個關鍵的點了,名為科舉。”
朱標自然知道科舉,聽到朱青提出這個問題,也恍然明悟道:“科舉舉仕,斷絕無學之人登上高位,所以貴族也就不存在了。”
“不錯,並且宋朝的時候,還規定了非開疆擴土之功不封爵,大大減少了武勳的力度。”朱青點頭。
“老師比較推崇宋人的製度?”
“倒也不是,隻是縱觀曆史,科舉已經是平頭百姓攀上枝頭的最公平的途徑。”
朱青搖頭輕笑:“在舉仕一路未曾徹底落實,在百姓民生沒有徹底解決之前,商稅開不了,也不可能開。”
“一個國家的富裕雖然很好,可與之匹配的是逐漸上漲的消費力度與人力資源,消費力度比不上貨物的量,就會造成爛市,打擊地方商人,從而引發大片商人破產。”
“就目前眼下的大明來看,怕是需要十年時間恢複人口,十年時間養育新生兒,二十年後……或許可以迎來那個日子。”
…
朱標點頭,有些感慨的道:“欲速則不達,標多謝老師解惑。”
擺手搖頭的朱青苦笑道:“殿下啊,你隻看到了杜明他們幾個商人似乎過的不錯,可他們在災地多次被老百姓打罵的時候也沒人站出來他們說話,因為他們是賤籍,是低賤的商人,一些老百姓都不會買他們的賬的。”
朱標臉色愕然:“還有這事?”
朱青點頭:“蜂窩煤沒有分發到位,幾個老年人就把杜明他們給拽到了判官麵前,杜明求爺爺告奶奶的才平息了人家的怒火。而官府判官還是判的杜明賠償人家十文錢。”
“這……”朱標有些愧疚,而後恍然大悟道:“商人若是納稅,那官府則不好輕易偏袒百姓一方,此事若是一視同仁的話,那幾位老人……”
朱青點頭:“那幾位老人會受罰,他們無理取鬧,若是懲治也是罪有應得。可殿下想過沒有,若是……商人行賄呢?”
“不……”
不可能三個字沒說出口就頓住了。
朱標覺得自己太天真了,不可能?屁的不可能!這剛剛死了一千多官商勾結的,怎麽可能不可能?血淋淋的事實就擺在麵前,朱標眼睛又不瞎。
“若是行賄,怕是有極少官員能夠把持住。而百姓們不具備行賄的條件,所以從這一點上論,就已經不存在公平了。”朱青麵色嚴肅道。
說到底,還是沒條件。
朱標受益匪淺,他似乎明白下一步自己要做什麽。
朱青看出了朱標的意動,朱青笑道:“太子可是摩拳擦掌了?”
朱標微微一笑,點頭沉吟道:“父皇說,等孤成親之後,可以讓孤參與朝政!孤覺得,這是個好機會。”
“殿下,施政……也是要錢的。”朱青笑意盈盈的看著朱標。
朱標也轉頭看向朱青,大笑道:“孤不是有老師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