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原來是你臉皮太厚
人在大明當噴子,氣壞朝臣 作者:畢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朱元璋沉聲嗬斥道:“那些人罪該萬死!”
詹同道:“法不容情,可即便是法,也要等刑部大理寺問責之後定罪,那一千多人,難道就沒有一個罪不至死之人?朱青此舉,和濫殺無辜有何差別?”
“此風若長,那以後官員辦案豈不是都以此為風向?不聞不問,殺了便是。”
“朱青沒有必須殺人的理由!他完全就是嗜殺成性,如此惡徒,毫無人道!若是讓百姓知曉,我朝廷官員還有何臉麵站在百姓麵前?”
…
官員們七嘴八舌,朝廷嘩然不已。
武勳們一個個低著頭,心裏也嘀咕著什麽時候開口幫個腔。
李善長撫須,眉宇間滿是憂心之色。
…
眼見著朱元璋不為所動,陶凱再次沉聲道:“朱青一人為人屠,老臣以為隻是他一人之過,可朱青此行還攜太子一同前往賑災,若是讓太子沾上了這弑殺的名聲……”
此言一出,朝堂頓時震動。
堅定的太子黨武勳們一個個睜大眼睛,發出怒斥:“老倌,你住口!”
“太子仁厚,豈可有兇名在身?”
“你活膩歪了?啥事都往太子殿下身上扯。”
陶凱盯著武勳們一個個憤怒的臉,淡然道:“老朽說的隻是事實!朱青在外便是臣子,而太子是君,朱青越過君去行此無德之事,百姓們自然會聯想到太子身上。”
陶凱的話讓老朱臉色也變得有幾分凝重。
不錯,朱青犯再多的錯,老朱都能夠保他的安全,至少當個富家翁沒什麽問題,若是他們執意要動朱青,大不了曝光朱青的身份,朱元璋不相信有人敢讓一個皇子去死。
太子是不能有壞名聲在身上的。
尤其是他朱元璋的太子。
見皇帝的臉色開始變化,詹同意識到陶凱的話讓皇帝動了心,連忙加碼道:“老臣雖年邁,卻是看著太子長大,太子寬仁厚德,將來必然是我大明朝的聖明之君,有如此儲君,是我大明臣子的福分。”
“老臣聽到朱青殺戮一千二百餘人之事,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如何讓太子殿下從此事之中抽身而出。”
“臣相信此事絕不是太子主張,極有可能是朱青一人所為,還請陛下召迴朱青,將此弑殺之人罷官下獄!以安我大明民心!”
…
眾人沉默。
似乎沒有人反對詹同的話。
朱元璋也意識到了問題的難辦。
朱青臨出京的時候跟他說過官試的事,他知道朱青會在北地殺人,並且絕對不會手軟,可沒想到他是一去那就殺幹淨了。
“你們也這麽認為?”朱元璋看向武勳們,問道。
一向會奉承皇帝意思的武勳們,這一次也沒有站在皇帝這邊。
因為他們也想要朱青倒台。
“……”
朱元璋正要開口,卻看到台下官員席位最角落的一個地方,一個身著綠袍的官員站了起來。
…
陳懷義懷著無比忐忑與向死而生的信念站了起來。
“臣,禦史台禦史,陳懷義,有本奏!”
響亮的聲音帶著一些些的膽怯,聽起來就跟卡了痰在喉嚨裏一樣。
百官齊刷刷的迴頭。
一瞬間,殿中無數道目光落在陳懷義的身上。
大家眼裏滿是陌生和好奇。
陳懷義?
就是前段時間挨了一頓揍的那個官員?
湯和幾人倒是瞥了陳懷義一眼,眼神裏滿是戲謔。
殿內經曆了短暫的寂靜,而後禦史中丞塗節冷哼一聲。
這個不識時務的家夥!沒見大家在幹大事嗎?你有什麽事不知道等下再說?
朱元璋也不鹹不淡的道:“何事上奏?”
陳懷義深吸一口氣,強壓住內心的忐忑。
他將之前挨揍的時候所積壓的冤屈給調動起來,心裏的恐懼也一下子淡了許多,朝著皇帝拜倒,聲音洪亮的道:“臣,要為百姓傳達民意!”
眾人一驚。
傳達民意?
哪裏又有冤案錯案了?
朱元璋也臉色一正,禦史台聞風奏事,是可以向朝廷傳達百姓訴求的,一般來說,所傳達的都是一些冤案錯案。
所以一直以來,朱元璋對於民間訴求一向十分嚴謹的對待。
朱元璋凝眉問道:“人在哪?”
陳懷義道:“人不在京師!但臣相信,隻要陛下看到東西,便會明白。”
大家都好奇了起來,這陳懷義搞什麽東西?搞得還神神秘秘的。
而詹同等人卻是心裏焦急,眼看著到了關鍵時刻,怎可被陳懷義這廝給打斷?連忙站出來道:“臣以為,飯要一碗碗吃,事情也要一件件做,朱青之事尚未了解……”
朱元璋臉色不動神色,但內心覺得這個詹同表現的有些過於急躁了些。
陳懷義站在一旁,沉聲道:“臣不敢苟同詹學士的意思,臣以為,諸位臣公所言本就是一派胡言,根本不需要朝廷處置!”
“陳懷義!!”
塗節爆發出怒吼聲。
陳懷義原本還很懼怕的,可被塗節這麽一吼,突然跟打通了任督二脈一樣。
渾身一顫,陳懷義瞬間接話,冷笑道:“貪官就是貪官,罪人就是罪人!按照我朝律令,就是誅九族都不為過,什麽特娘的罪不至死,完全就是扯淡!”
朱元璋無聲的點了點頭。
“你們說罪不至死,你們倒是仁厚了,你們倒是寬容了,可到頭來的,死的隻有百姓,隻有那些可憐的災民!”
“你們佛光普照萬物,為什麽就不能看看底層的那些人民?”
…
“你……陳懷義,你……你以下犯上……!”
…
陳懷義哈哈一笑,看著急赤白臉的禦史大夫們道:“老子是禦史,是特娘是禦史,你懂不懂?朝堂之上,我向上奏的事輪得到你們來指手畫腳?”
陶凱冷靜下來,目光深沉的看著陳懷義,道:“這是滿堂臣子的意思,你的話,不足以為信!並且我朝君臣眾誌成城,開拓中原故土,你三言兩語否認我等功績,是何居心?”
“你一介禦史,到底又是受了誰的指派在此辱罵朝臣?陳懷義,你可知罪?”
…
“知罪?哈哈哈,陶學士果然還是妙語連珠啊,論顛倒黑白,混淆視聽,陶學士你可以說是無人可出其左右。”
“可陶學士在此說出眾誌成城四個字的時候,怎麽就沒有半點臉紅呢?本官可是記得小兒書上曾寫,撒謊的人會臉紅的。”
“啊,我知道了!”
陳懷義臉色陡然變的嚴厲起來,冷笑道:“原來是你臉皮太厚,人心太黑,所以根本看不出來啊!!”
ps:沒什麽人評論,也沒人給我留言,你們留言我都會看的,但我迴複不了。今天忙的有點晚,小孩子疼了一天哭鬧了一天,太可憐了,哎,希望讀者們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詹同道:“法不容情,可即便是法,也要等刑部大理寺問責之後定罪,那一千多人,難道就沒有一個罪不至死之人?朱青此舉,和濫殺無辜有何差別?”
“此風若長,那以後官員辦案豈不是都以此為風向?不聞不問,殺了便是。”
“朱青沒有必須殺人的理由!他完全就是嗜殺成性,如此惡徒,毫無人道!若是讓百姓知曉,我朝廷官員還有何臉麵站在百姓麵前?”
…
官員們七嘴八舌,朝廷嘩然不已。
武勳們一個個低著頭,心裏也嘀咕著什麽時候開口幫個腔。
李善長撫須,眉宇間滿是憂心之色。
…
眼見著朱元璋不為所動,陶凱再次沉聲道:“朱青一人為人屠,老臣以為隻是他一人之過,可朱青此行還攜太子一同前往賑災,若是讓太子沾上了這弑殺的名聲……”
此言一出,朝堂頓時震動。
堅定的太子黨武勳們一個個睜大眼睛,發出怒斥:“老倌,你住口!”
“太子仁厚,豈可有兇名在身?”
“你活膩歪了?啥事都往太子殿下身上扯。”
陶凱盯著武勳們一個個憤怒的臉,淡然道:“老朽說的隻是事實!朱青在外便是臣子,而太子是君,朱青越過君去行此無德之事,百姓們自然會聯想到太子身上。”
陶凱的話讓老朱臉色也變得有幾分凝重。
不錯,朱青犯再多的錯,老朱都能夠保他的安全,至少當個富家翁沒什麽問題,若是他們執意要動朱青,大不了曝光朱青的身份,朱元璋不相信有人敢讓一個皇子去死。
太子是不能有壞名聲在身上的。
尤其是他朱元璋的太子。
見皇帝的臉色開始變化,詹同意識到陶凱的話讓皇帝動了心,連忙加碼道:“老臣雖年邁,卻是看著太子長大,太子寬仁厚德,將來必然是我大明朝的聖明之君,有如此儲君,是我大明臣子的福分。”
“老臣聽到朱青殺戮一千二百餘人之事,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如何讓太子殿下從此事之中抽身而出。”
“臣相信此事絕不是太子主張,極有可能是朱青一人所為,還請陛下召迴朱青,將此弑殺之人罷官下獄!以安我大明民心!”
…
眾人沉默。
似乎沒有人反對詹同的話。
朱元璋也意識到了問題的難辦。
朱青臨出京的時候跟他說過官試的事,他知道朱青會在北地殺人,並且絕對不會手軟,可沒想到他是一去那就殺幹淨了。
“你們也這麽認為?”朱元璋看向武勳們,問道。
一向會奉承皇帝意思的武勳們,這一次也沒有站在皇帝這邊。
因為他們也想要朱青倒台。
“……”
朱元璋正要開口,卻看到台下官員席位最角落的一個地方,一個身著綠袍的官員站了起來。
…
陳懷義懷著無比忐忑與向死而生的信念站了起來。
“臣,禦史台禦史,陳懷義,有本奏!”
響亮的聲音帶著一些些的膽怯,聽起來就跟卡了痰在喉嚨裏一樣。
百官齊刷刷的迴頭。
一瞬間,殿中無數道目光落在陳懷義的身上。
大家眼裏滿是陌生和好奇。
陳懷義?
就是前段時間挨了一頓揍的那個官員?
湯和幾人倒是瞥了陳懷義一眼,眼神裏滿是戲謔。
殿內經曆了短暫的寂靜,而後禦史中丞塗節冷哼一聲。
這個不識時務的家夥!沒見大家在幹大事嗎?你有什麽事不知道等下再說?
朱元璋也不鹹不淡的道:“何事上奏?”
陳懷義深吸一口氣,強壓住內心的忐忑。
他將之前挨揍的時候所積壓的冤屈給調動起來,心裏的恐懼也一下子淡了許多,朝著皇帝拜倒,聲音洪亮的道:“臣,要為百姓傳達民意!”
眾人一驚。
傳達民意?
哪裏又有冤案錯案了?
朱元璋也臉色一正,禦史台聞風奏事,是可以向朝廷傳達百姓訴求的,一般來說,所傳達的都是一些冤案錯案。
所以一直以來,朱元璋對於民間訴求一向十分嚴謹的對待。
朱元璋凝眉問道:“人在哪?”
陳懷義道:“人不在京師!但臣相信,隻要陛下看到東西,便會明白。”
大家都好奇了起來,這陳懷義搞什麽東西?搞得還神神秘秘的。
而詹同等人卻是心裏焦急,眼看著到了關鍵時刻,怎可被陳懷義這廝給打斷?連忙站出來道:“臣以為,飯要一碗碗吃,事情也要一件件做,朱青之事尚未了解……”
朱元璋臉色不動神色,但內心覺得這個詹同表現的有些過於急躁了些。
陳懷義站在一旁,沉聲道:“臣不敢苟同詹學士的意思,臣以為,諸位臣公所言本就是一派胡言,根本不需要朝廷處置!”
“陳懷義!!”
塗節爆發出怒吼聲。
陳懷義原本還很懼怕的,可被塗節這麽一吼,突然跟打通了任督二脈一樣。
渾身一顫,陳懷義瞬間接話,冷笑道:“貪官就是貪官,罪人就是罪人!按照我朝律令,就是誅九族都不為過,什麽特娘的罪不至死,完全就是扯淡!”
朱元璋無聲的點了點頭。
“你們說罪不至死,你們倒是仁厚了,你們倒是寬容了,可到頭來的,死的隻有百姓,隻有那些可憐的災民!”
“你們佛光普照萬物,為什麽就不能看看底層的那些人民?”
…
“你……陳懷義,你……你以下犯上……!”
…
陳懷義哈哈一笑,看著急赤白臉的禦史大夫們道:“老子是禦史,是特娘是禦史,你懂不懂?朝堂之上,我向上奏的事輪得到你們來指手畫腳?”
陶凱冷靜下來,目光深沉的看著陳懷義,道:“這是滿堂臣子的意思,你的話,不足以為信!並且我朝君臣眾誌成城,開拓中原故土,你三言兩語否認我等功績,是何居心?”
“你一介禦史,到底又是受了誰的指派在此辱罵朝臣?陳懷義,你可知罪?”
…
“知罪?哈哈哈,陶學士果然還是妙語連珠啊,論顛倒黑白,混淆視聽,陶學士你可以說是無人可出其左右。”
“可陶學士在此說出眾誌成城四個字的時候,怎麽就沒有半點臉紅呢?本官可是記得小兒書上曾寫,撒謊的人會臉紅的。”
“啊,我知道了!”
陳懷義臉色陡然變的嚴厲起來,冷笑道:“原來是你臉皮太厚,人心太黑,所以根本看不出來啊!!”
ps:沒什麽人評論,也沒人給我留言,你們留言我都會看的,但我迴複不了。今天忙的有點晚,小孩子疼了一天哭鬧了一天,太可憐了,哎,希望讀者們身體健康,長命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