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沒喝過人血
人在大明當噴子,氣壞朝臣 作者:畢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七十四章:沒喝過人血
一千多人,並不隻有官員,其中更多的,是幾個州府的鄉宦士紳,這些人原本屬於是有錢有地的那一類地主,在朱元璋的義軍打來之前就快速將土地給發賣了出去,然後帶著錢財自保。
等到建國之後,又開始想各種法子將那些已經分配給百姓的土地給收迴來。
為什麽這一次雪災的事情鬧得這麽大,就是因為他們內心的貪婪已經到了不可壓製的地步。
一千多人的砍頭就算是耿炳文見了臉色也十分凝重。不過隨著百姓們眼神越來越明亮,神情越來越激動,他知道,朱青這一次殺對了。
朱標強忍著心裏的難受,在知道了這些人做的醜事之後,他再也沒有了半點惻隱之心,隻恨這些人為什麽不快點去死,偏偏讓他們禍害一方。
而他心裏對陶凱幾位老師在京中給自己說的那一番話更是否認到了極點。
‘陶學士說殺人太多會引發民憤,可為何孤卻根本沒看到半點民憤?孤隻看到了他們愛戴老師,親近老師。’
朱標知道自己再一次學到了東西,可就是抓不住。
…
百姓的情緒被安撫下來之後,救災便成為了首要的事情。
耿炳文帶著三千兵馬駐紮之後,就和常遇春的隊伍聯係上,兩邊開始不斷引導災民進入沛縣之中。
而隨著災民不斷進入沛縣,一同到來的還有數不清的已經凍死的百姓。
朱青在沛縣不算太高的城牆上,看著下麵堆積如山的屍體,內心的無奈反饋到了臉上。
屍體都是凍死的百姓,總的來說朝廷的救災還是遲了,有人阻攔消息,加上官道的不便,本該提前十天就趕到救災的隊伍遲到了近半個月。
“死了多少人?”朱青問道。
身邊的書記官下意識的答道:“快兩千了。”
朱青心裏一揪,“我覺得隻是砍了他們的腦袋,有些過於便宜他們了。”
書記官笑了笑:“布政使大人已經是雷厲風行,整個沛縣上下現在三萬多災民,可都把您當做青天老爺呢。”
朱青搖頭:“我不是青天老爺,我隻是個還有些善念的官。”
“要是我不是官,這場災我是救不了的。”
書記官也歎了口氣,看著朱青道:“下官隻是個隨軍參事,可下官這麽多年官場下來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能當大官的人,個個都是心如鐵石之人……”
朱青笑了起來,看著城下一片灰蒙蒙的景象,淡淡道:“我沒喝過人血,更沒吃過人肉,所以這心,到現在還是肉長的……”
朱標正好趕到。
聽到朱青的話,朱標內心登時充滿了敬意。
“老師,糧食第一批次到達的隻有三萬石,這第二批還要多久?”朱標問道。
朱青沉吟道:“若是一切順利,十天後就可以到。”
這三萬石糧食是他們一路帶上來的,途中還征調了一些刀筆吏跟徭役,負責在災民聚集點設置粥棚,發放粥水。
朱標心情不錯,他們到沛縣兩天了,沛縣開始不斷湧入災民,粥棚也正常運轉,得知糧庫有糧的百姓們,麵色上也多了一些笑容。
仿佛隻要留在沛縣,就能活命。
“十天?那三萬石糧食倒是足夠應付。”朱標點頭。
耿炳文這時候也來了,臉上掛著白霜,風火火的道:“那些個鄉宦的家裏一粒米都沒找到,倒是銅錢跟白銀發現了不少。”
得知這個消息,朱青心裏也一下子沉了下去。
皺眉問道:“那他們的糧食去哪了?”
耿炳文的臉上露出了一點為難之色。
朱標也心急如焚,急切問道:“都元帥,你倒是說啊。”
耿炳文咬了咬牙,麵色陰沉的道:“他們可能將糧食……賣給了元人。”
朱青和朱標臉色驟變。
“什麽?他們怎麽敢!?”朱標失聲驚道。
耿炳文索性一口氣說道:“河套那邊的牧民經常到山西發賣皮貨,並且隻要是用糧食購買的皮貨,都可以少兩成的價格買到,這些狗日的就是圖這個便宜,拉著糧食去山西買皮子。”
朱青愕然道:“他們要這麽多糧食做什麽?草原人不是一向自給自足嗎?”
耿炳文道:“以前是這樣的,但去年大都一戰,我軍繳獲牛羊無數,加上他們自己帶走了不少漢人為奴,所以糧食不夠。”
三人一下子都沉默了下來。
沉默了一會,耿炳文更是越想越氣,悶著頭嗡聲道:“老子這就去把他們刨出來鞭屍!”
朱青苦笑道:“事已至此,還是期待朝廷下一批的糧食快來吧。”
耿炳文聽出了朱青話裏的味道,反問道:“布政使大人有難言之隱?”
去你的難言之隱。
朱青白了他一眼,耿炳文也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笑道:“說錯話了,隻是聽布政使大人所說,似乎……還有什麽不確定的地方?”
“怎麽說呢,若是我猜錯了,那我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不過我若是猜對了,那……就別怪瘋狗咬人了。”
朱青笑了起來,笑的十分敞亮。
可就是這份敞亮,卻讓耿炳文總覺得有些滲人。
…
安置問題尚未得到解決,朱青指揮著匠人們開始按照兌換的土灶圖紙開始製作土灶,並且讓人架上鐵鍋,開始不間斷的燒水。
而旁邊,則是用磚石砌出大水池,營造一個很大的熱水池子。
“修這個有何用處?”
耿炳文問道。
看著忙裏偷閑的老耿,朱青淡淡道:“給災民們泡一泡,去去寒氣,而且……火能給人希望,看著這邊架著鍋燒著水,百姓們心裏好受一些。”
耿炳文點了點頭,沒說話。
經過幾天下來,他相信這朱青是真的會賑災了,發放粥米,安置災民,並且每天還派人去巡訪那些災民,災民感受到了朝廷無微不至的關懷,臉上都開始逐漸露出喜色。
不過隨著時間過去,沛縣的災民開始越來越多。
一些遠的地方來的災民,從一百人到一千人不等,都開始湧入沛縣。
並且,來的人裏麵,死人也變多了。
一部分餓死的,一部分凍死的。
看著越來越多的災民很快超過七萬人,朱標感受到了壓力。
災民安置問題開始出現爭議,比如有的人想要住在城下,而有的人又不願意住在人多的地方,加上一些品行不端的吃了救濟糧,就開始腦子裏胡思亂想,騷擾一些死了丈夫的寡婦,或者騙人家老人的錢財。
朱標為這事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一個更壞的消息到了。
一千多人,並不隻有官員,其中更多的,是幾個州府的鄉宦士紳,這些人原本屬於是有錢有地的那一類地主,在朱元璋的義軍打來之前就快速將土地給發賣了出去,然後帶著錢財自保。
等到建國之後,又開始想各種法子將那些已經分配給百姓的土地給收迴來。
為什麽這一次雪災的事情鬧得這麽大,就是因為他們內心的貪婪已經到了不可壓製的地步。
一千多人的砍頭就算是耿炳文見了臉色也十分凝重。不過隨著百姓們眼神越來越明亮,神情越來越激動,他知道,朱青這一次殺對了。
朱標強忍著心裏的難受,在知道了這些人做的醜事之後,他再也沒有了半點惻隱之心,隻恨這些人為什麽不快點去死,偏偏讓他們禍害一方。
而他心裏對陶凱幾位老師在京中給自己說的那一番話更是否認到了極點。
‘陶學士說殺人太多會引發民憤,可為何孤卻根本沒看到半點民憤?孤隻看到了他們愛戴老師,親近老師。’
朱標知道自己再一次學到了東西,可就是抓不住。
…
百姓的情緒被安撫下來之後,救災便成為了首要的事情。
耿炳文帶著三千兵馬駐紮之後,就和常遇春的隊伍聯係上,兩邊開始不斷引導災民進入沛縣之中。
而隨著災民不斷進入沛縣,一同到來的還有數不清的已經凍死的百姓。
朱青在沛縣不算太高的城牆上,看著下麵堆積如山的屍體,內心的無奈反饋到了臉上。
屍體都是凍死的百姓,總的來說朝廷的救災還是遲了,有人阻攔消息,加上官道的不便,本該提前十天就趕到救災的隊伍遲到了近半個月。
“死了多少人?”朱青問道。
身邊的書記官下意識的答道:“快兩千了。”
朱青心裏一揪,“我覺得隻是砍了他們的腦袋,有些過於便宜他們了。”
書記官笑了笑:“布政使大人已經是雷厲風行,整個沛縣上下現在三萬多災民,可都把您當做青天老爺呢。”
朱青搖頭:“我不是青天老爺,我隻是個還有些善念的官。”
“要是我不是官,這場災我是救不了的。”
書記官也歎了口氣,看著朱青道:“下官隻是個隨軍參事,可下官這麽多年官場下來聽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能當大官的人,個個都是心如鐵石之人……”
朱青笑了起來,看著城下一片灰蒙蒙的景象,淡淡道:“我沒喝過人血,更沒吃過人肉,所以這心,到現在還是肉長的……”
朱標正好趕到。
聽到朱青的話,朱標內心登時充滿了敬意。
“老師,糧食第一批次到達的隻有三萬石,這第二批還要多久?”朱標問道。
朱青沉吟道:“若是一切順利,十天後就可以到。”
這三萬石糧食是他們一路帶上來的,途中還征調了一些刀筆吏跟徭役,負責在災民聚集點設置粥棚,發放粥水。
朱標心情不錯,他們到沛縣兩天了,沛縣開始不斷湧入災民,粥棚也正常運轉,得知糧庫有糧的百姓們,麵色上也多了一些笑容。
仿佛隻要留在沛縣,就能活命。
“十天?那三萬石糧食倒是足夠應付。”朱標點頭。
耿炳文這時候也來了,臉上掛著白霜,風火火的道:“那些個鄉宦的家裏一粒米都沒找到,倒是銅錢跟白銀發現了不少。”
得知這個消息,朱青心裏也一下子沉了下去。
皺眉問道:“那他們的糧食去哪了?”
耿炳文的臉上露出了一點為難之色。
朱標也心急如焚,急切問道:“都元帥,你倒是說啊。”
耿炳文咬了咬牙,麵色陰沉的道:“他們可能將糧食……賣給了元人。”
朱青和朱標臉色驟變。
“什麽?他們怎麽敢!?”朱標失聲驚道。
耿炳文索性一口氣說道:“河套那邊的牧民經常到山西發賣皮貨,並且隻要是用糧食購買的皮貨,都可以少兩成的價格買到,這些狗日的就是圖這個便宜,拉著糧食去山西買皮子。”
朱青愕然道:“他們要這麽多糧食做什麽?草原人不是一向自給自足嗎?”
耿炳文道:“以前是這樣的,但去年大都一戰,我軍繳獲牛羊無數,加上他們自己帶走了不少漢人為奴,所以糧食不夠。”
三人一下子都沉默了下來。
沉默了一會,耿炳文更是越想越氣,悶著頭嗡聲道:“老子這就去把他們刨出來鞭屍!”
朱青苦笑道:“事已至此,還是期待朝廷下一批的糧食快來吧。”
耿炳文聽出了朱青話裏的味道,反問道:“布政使大人有難言之隱?”
去你的難言之隱。
朱青白了他一眼,耿炳文也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笑道:“說錯話了,隻是聽布政使大人所說,似乎……還有什麽不確定的地方?”
“怎麽說呢,若是我猜錯了,那我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不過我若是猜對了,那……就別怪瘋狗咬人了。”
朱青笑了起來,笑的十分敞亮。
可就是這份敞亮,卻讓耿炳文總覺得有些滲人。
…
安置問題尚未得到解決,朱青指揮著匠人們開始按照兌換的土灶圖紙開始製作土灶,並且讓人架上鐵鍋,開始不間斷的燒水。
而旁邊,則是用磚石砌出大水池,營造一個很大的熱水池子。
“修這個有何用處?”
耿炳文問道。
看著忙裏偷閑的老耿,朱青淡淡道:“給災民們泡一泡,去去寒氣,而且……火能給人希望,看著這邊架著鍋燒著水,百姓們心裏好受一些。”
耿炳文點了點頭,沒說話。
經過幾天下來,他相信這朱青是真的會賑災了,發放粥米,安置災民,並且每天還派人去巡訪那些災民,災民感受到了朝廷無微不至的關懷,臉上都開始逐漸露出喜色。
不過隨著時間過去,沛縣的災民開始越來越多。
一些遠的地方來的災民,從一百人到一千人不等,都開始湧入沛縣。
並且,來的人裏麵,死人也變多了。
一部分餓死的,一部分凍死的。
看著越來越多的災民很快超過七萬人,朱標感受到了壓力。
災民安置問題開始出現爭議,比如有的人想要住在城下,而有的人又不願意住在人多的地方,加上一些品行不端的吃了救濟糧,就開始腦子裏胡思亂想,騷擾一些死了丈夫的寡婦,或者騙人家老人的錢財。
朱標為這事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一個更壞的消息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