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陛下之盾,太子之劍
人在大明當噴子,氣壞朝臣 作者:畢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六十四章:陛下之盾,太子之劍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的扔。
平日裏在朱標麵前撞得人五人六,一個個高尚的不能在高尚,仿佛馬上就要羽化登仙的聖人們,如今露出了本性。
到了關鍵時刻,一個都特麽靠不住!
在朱標眼裏,他逐漸開始看明白了一些人虛偽的嘴臉。
朱標豁然起身,邁著步子走到朱青身邊,百官正詫異太子這是作甚,就聽到太子沉聲道:“父皇,兒臣請奏,隨布政使大人一同北上賑災!”
“若是布政使能夠將流民安置好,那麽還請父皇為他加官進爵,若是不能,兒臣願為其擔責。”
“太子萬萬不可啊!”
幾乎是同一時間,下麵響起無數道異口同聲的聲音。
大臣們一個個魂都要嚇沒了。
太子給臣子受過,這事古往今來都沒聽說過。
朱標皺眉,轉身沉聲道:“為何不可?難道孤要救濟斯民也不行,你們除了攔著孤做事,還會什麽?偏偏按照你們說的做才是對的?”
“可你們!自己!”
“做到了嗎?”
說完,朱標臉色漲紅,麵色激昂的道:“父皇!答應兒臣吧!兒臣不願做高高在上的垂堂太子,兒臣想做能夠走到百姓之中去的儲君。”
“兒臣想要讓北地百姓們知道,朝廷沒有放棄他們,父皇沒有放棄他們,而是一直將他們當做朝廷的基石來看待。”
朱標拜下,端端正正的給朱元璋行禮。
朱元璋此時又是感動,又是擔憂。
轉頭看到朱青那十分慈愛的眼神,老朱心裏的什麽東西一下子被戳中了。
一個是自己的庶長子,一個是自己的嫡長子。
他們感情能夠做到這樣,自己還有什麽不放心的呢?
“標兒。”
朱元璋喊道。
朱標抬頭,雙目流淚。
朱元璋對其招了招手,朱標走到了朱元璋的近前。
在眾人眼神注視下,皇帝將袖中一枚金色的印章交給了太子,而後道:“去了北地,注意安全,不要幹涉朱青賑災,你多看,多學。”
臣子們心裏有些激動。
那可是皇帝的私印,以前當吳國公,後來當吳王,一直到現在也經常使用的私印,一些秘密的旨意和書信,都以這枚私印作為防偽標記。
一些跟著老朱日子比較久的大臣都知道。
眼看著太子收起私印,他們心裏激動了許多。
這就說明,太子有了批閱奏本的權利!
這可是一件大好事。
朱元璋起身,緩緩道:“著徐州府、淮安府兩地立即劃出土地準備救災,戶部派人匯總災民數量,統計災民受災情況,以及統計災區土地歸屬。”
“工部凡是在應天府境內的匠工、役夫,都跟隨前往賑災,朱青,咱不知道你的材料哪來,不過人,咱可以給你一些。”
“大都督府做好各城池的守備,一旦出現暴亂,即刻鎮壓。”
朱青、楊思億、李文忠三人躬身行禮。
“散了吧!”
朱元璋擺手,而後帶著朱標轉身離開。
…
臨走的時候,張以寧還譏笑著看著朱青,笑道:“恭喜恭喜,布政使大人這迴可是一步登天了!布政使大人放心,就算是本官吃糠咽菜,也會將糧食多給大人攢一些的。”
“到時候全天下可都看布政使大人大顯身手了,如何不花朝廷一文錢,給災民們建造一批屋舍了。”
“相信災民知道有布政使大人這個好官,一定會對布政使大人感恩戴德的,對了,如此之事,本官自然要給大人宣揚出去,好讓天下人知曉,畢竟……這可是揚名的好機會!”
張以寧冷笑著走了。
看著其囂張的背影,朱青隻是冷冷一笑。
不知道什麽時候,楊思億走了上來,有些無奈的道:“賤人一個。”
朱青點了點頭,笑道:“確實是,楊戶部的評價一針見血。”
楊思億沉吟道:“我會盡量攢一些糧食,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徐州,你什麽時候出發?”
朱青道:“這幾天吧,等第一批糧食到了再去,我有一些其他的布置要談。”
“我就知道你不可能無的放矢。”楊思億搖頭一笑。
不過他還是有些憂心忡忡的道:“這迴這個可不是好差事啊,朱青,這迴你可得小心點。”
朱青淡笑點頭:“盡力!”
…
朱青接下賑災一事在京師快速傳遍了。
京師裏的所有人都把這事當笑話來看。
‘他朱青就是死鴨子嘴硬,我還能說我給災民們買一百萬石糧食呢!還給人修屋子,不用朝廷一分錢?那可是上十萬的災民!’
‘也不知道這朱青是怎麽想的,要是真害死了無數的災民,他可就完蛋了。’
‘尋常土坯的屋子尚且要十貫錢才能修的好,一口氣就幾萬間屋子,他朱青也是腦子出問題了吧?’
大家都在議論著。
…
後宮之中,朱元璋和徐達單獨會見。
“朱青明日出發?”
距離朱青接下差事已經第三天。
徐達點頭:“今日他在府邸見了十幾個南方出名的商戶,怕是將主意落到商戶們身上去了。”
朱元璋的手在書案上帶著節奏的五指輕敲。
“你對朱青如何看?”
朱元璋對徐達詢問這個問題,徐達並不意外,他已經猜到了什麽。
一方麵,朱青在朝堂鋒芒畢露,皇帝需要知道在其他臣子眼裏他是個什麽樣子的人;另一方麵,若是按照他的猜測,那麽皇帝需要朱青做一個他的內應。
徐達道:“此乃陛下之盾,太子之劍!”
“哦?”朱元璋臉上掛了幾分訝異之色。
徐達麵無表情,和往日裏跟朱元璋匯報事情一樣,徐徐道:“上位威嚴畢露,向來殺伐果決,以外力便可震懾的文武百官不得寸動分豪,所以在百官眼中,上位您是一把鋒利無匹的寶劍,鋒利到無人可以撼其鋒芒。”
朱元璋麵色沒有變化,因為徐達說的是大實話。
他朱元璋,從來都是直來直往。
“而上位的鋒芒之下,少了幾分懷柔與心機,朱青就是上位懷柔的手段,以其謀劃為陛下達成目的,可謂之為盾!”
朱元璋臉色露出明悟之色。
“此番解釋,合情,合理。”朱元璋點頭。
徐達隨即又道:“為太子之劍,則跟臣之前的話截然相反,太子懷柔,施恩於朝臣,而朱青便是斬斷朝臣以人情暗挾太子的那把劍。”
“不過……此劍可傷人,卻也……能傷己!”
“除非,此劍乃是持劍者的至親……”
人比人得死,貨比貨的扔。
平日裏在朱標麵前撞得人五人六,一個個高尚的不能在高尚,仿佛馬上就要羽化登仙的聖人們,如今露出了本性。
到了關鍵時刻,一個都特麽靠不住!
在朱標眼裏,他逐漸開始看明白了一些人虛偽的嘴臉。
朱標豁然起身,邁著步子走到朱青身邊,百官正詫異太子這是作甚,就聽到太子沉聲道:“父皇,兒臣請奏,隨布政使大人一同北上賑災!”
“若是布政使能夠將流民安置好,那麽還請父皇為他加官進爵,若是不能,兒臣願為其擔責。”
“太子萬萬不可啊!”
幾乎是同一時間,下麵響起無數道異口同聲的聲音。
大臣們一個個魂都要嚇沒了。
太子給臣子受過,這事古往今來都沒聽說過。
朱標皺眉,轉身沉聲道:“為何不可?難道孤要救濟斯民也不行,你們除了攔著孤做事,還會什麽?偏偏按照你們說的做才是對的?”
“可你們!自己!”
“做到了嗎?”
說完,朱標臉色漲紅,麵色激昂的道:“父皇!答應兒臣吧!兒臣不願做高高在上的垂堂太子,兒臣想做能夠走到百姓之中去的儲君。”
“兒臣想要讓北地百姓們知道,朝廷沒有放棄他們,父皇沒有放棄他們,而是一直將他們當做朝廷的基石來看待。”
朱標拜下,端端正正的給朱元璋行禮。
朱元璋此時又是感動,又是擔憂。
轉頭看到朱青那十分慈愛的眼神,老朱心裏的什麽東西一下子被戳中了。
一個是自己的庶長子,一個是自己的嫡長子。
他們感情能夠做到這樣,自己還有什麽不放心的呢?
“標兒。”
朱元璋喊道。
朱標抬頭,雙目流淚。
朱元璋對其招了招手,朱標走到了朱元璋的近前。
在眾人眼神注視下,皇帝將袖中一枚金色的印章交給了太子,而後道:“去了北地,注意安全,不要幹涉朱青賑災,你多看,多學。”
臣子們心裏有些激動。
那可是皇帝的私印,以前當吳國公,後來當吳王,一直到現在也經常使用的私印,一些秘密的旨意和書信,都以這枚私印作為防偽標記。
一些跟著老朱日子比較久的大臣都知道。
眼看著太子收起私印,他們心裏激動了許多。
這就說明,太子有了批閱奏本的權利!
這可是一件大好事。
朱元璋起身,緩緩道:“著徐州府、淮安府兩地立即劃出土地準備救災,戶部派人匯總災民數量,統計災民受災情況,以及統計災區土地歸屬。”
“工部凡是在應天府境內的匠工、役夫,都跟隨前往賑災,朱青,咱不知道你的材料哪來,不過人,咱可以給你一些。”
“大都督府做好各城池的守備,一旦出現暴亂,即刻鎮壓。”
朱青、楊思億、李文忠三人躬身行禮。
“散了吧!”
朱元璋擺手,而後帶著朱標轉身離開。
…
臨走的時候,張以寧還譏笑著看著朱青,笑道:“恭喜恭喜,布政使大人這迴可是一步登天了!布政使大人放心,就算是本官吃糠咽菜,也會將糧食多給大人攢一些的。”
“到時候全天下可都看布政使大人大顯身手了,如何不花朝廷一文錢,給災民們建造一批屋舍了。”
“相信災民知道有布政使大人這個好官,一定會對布政使大人感恩戴德的,對了,如此之事,本官自然要給大人宣揚出去,好讓天下人知曉,畢竟……這可是揚名的好機會!”
張以寧冷笑著走了。
看著其囂張的背影,朱青隻是冷冷一笑。
不知道什麽時候,楊思億走了上來,有些無奈的道:“賤人一個。”
朱青點了點頭,笑道:“確實是,楊戶部的評價一針見血。”
楊思億沉吟道:“我會盡量攢一些糧食,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徐州,你什麽時候出發?”
朱青道:“這幾天吧,等第一批糧食到了再去,我有一些其他的布置要談。”
“我就知道你不可能無的放矢。”楊思億搖頭一笑。
不過他還是有些憂心忡忡的道:“這迴這個可不是好差事啊,朱青,這迴你可得小心點。”
朱青淡笑點頭:“盡力!”
…
朱青接下賑災一事在京師快速傳遍了。
京師裏的所有人都把這事當笑話來看。
‘他朱青就是死鴨子嘴硬,我還能說我給災民們買一百萬石糧食呢!還給人修屋子,不用朝廷一分錢?那可是上十萬的災民!’
‘也不知道這朱青是怎麽想的,要是真害死了無數的災民,他可就完蛋了。’
‘尋常土坯的屋子尚且要十貫錢才能修的好,一口氣就幾萬間屋子,他朱青也是腦子出問題了吧?’
大家都在議論著。
…
後宮之中,朱元璋和徐達單獨會見。
“朱青明日出發?”
距離朱青接下差事已經第三天。
徐達點頭:“今日他在府邸見了十幾個南方出名的商戶,怕是將主意落到商戶們身上去了。”
朱元璋的手在書案上帶著節奏的五指輕敲。
“你對朱青如何看?”
朱元璋對徐達詢問這個問題,徐達並不意外,他已經猜到了什麽。
一方麵,朱青在朝堂鋒芒畢露,皇帝需要知道在其他臣子眼裏他是個什麽樣子的人;另一方麵,若是按照他的猜測,那麽皇帝需要朱青做一個他的內應。
徐達道:“此乃陛下之盾,太子之劍!”
“哦?”朱元璋臉上掛了幾分訝異之色。
徐達麵無表情,和往日裏跟朱元璋匯報事情一樣,徐徐道:“上位威嚴畢露,向來殺伐果決,以外力便可震懾的文武百官不得寸動分豪,所以在百官眼中,上位您是一把鋒利無匹的寶劍,鋒利到無人可以撼其鋒芒。”
朱元璋麵色沒有變化,因為徐達說的是大實話。
他朱元璋,從來都是直來直往。
“而上位的鋒芒之下,少了幾分懷柔與心機,朱青就是上位懷柔的手段,以其謀劃為陛下達成目的,可謂之為盾!”
朱元璋臉色露出明悟之色。
“此番解釋,合情,合理。”朱元璋點頭。
徐達隨即又道:“為太子之劍,則跟臣之前的話截然相反,太子懷柔,施恩於朝臣,而朱青便是斬斷朝臣以人情暗挾太子的那把劍。”
“不過……此劍可傷人,卻也……能傷己!”
“除非,此劍乃是持劍者的至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