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來自於朱樉給的震驚
人在大明當噴子,氣壞朝臣 作者:畢奇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五十四章:來自於朱樉給的震驚
百官:……
武勳那邊一個個跟吃了蒼蠅一樣的臉色。
那些家裏有逆子的老大粗心裏罵娘!
‘自己家兒子居然被朱老二給碾壓了,被特娘的誰的兒子超過了也沒這麽難受啊!’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曾想,那個貪玩無術,雖然性格有點小堅持的皇二子,居然有朝一日也能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世道變咯!
朱元璋也嘴角一抽,隨即臉色一黑。
你特娘的還發人深省上了?
這一點別說朱元璋了,就是宋濂他們都驚呆了。
在朱樉這個年紀,能夠將孟子裏麵的學問說個五六分出來已經是奇才了,畢竟這可是聖人文章,你連論語都沒學完,你還把別的學問加在前麵,好發人深省……
離譜,離大譜!
陶凱微微凝眉道:“聖人文章自有其考量之處,肆意添改,怕是畫蛇添足。”
“不對!”朱樉搖頭。
陶凱當即就有怒火,欲要開口訓斥。
你個小娃娃,肆意添改聖人文章……不過話還沒說出口,就被朱樉打斷。
朱樉搖頭道:“百善孝為先,在我看來,孟子之中也提出了‘有善養老者’,說明聖人也很重視這養老一事,這是不是說,隻要天下百姓紛紛行孝道,做善事,那麽天下的大治就不遠了?”
……
百官逐漸開始意識到有不得了的事情發生了!
朱元璋更是變了一副臉色,喃喃道:“對,咱為了葬爹娘,把自己賣給了寺廟十多年,這不就是孝道嗎?咱守孝行孝,所以咱當了皇帝,這是天命所歸……”
朱青在一旁真的快忍不住吐槽了。
你進廟子很明顯是活不下去混口飯吃好不好?
不過他也沒大膽到在這事上掃人家老朱的麵子。
朱元璋一開口說這事,就是承認了朱樉的觀點,而且最關鍵的是將朱樉的觀點跟自己的實際遭遇給牽扯上了,一下子朱樉的觀點就有了有力的靠背和實際根據,可謂是一錘定音。
這大概是從古至今最快輕易下定論的學問了。
朱元璋的肯定,讓朱樉的一席話都成為了實實在在的學問,相信過了今天,天下會有更多的人暢行孝道。
而更多的深意……
比如某個家夥今天可以少挨一頓打,某個不靠譜的夫子可以免罰一個月的俸祿,又或者,某個姓朱的皇帝可以做實自己是為了行孝才給寺廟打工的事實。
林林總總,都因為朱元璋一句話被盤活了。
你說老朱不懂文化?
老朱笑你不懂什麽叫做權謀。
……
不過老朱高興了,下麵的朱樉還沒說完,低著頭想起了那天在劉家的遭遇,頗有些聲音感傷的道:“不止不止……,天下行孝,若是加上孟子裏麵的文章,那麽便可引出下文。既然天下提倡忠孝,那便要為君者能夠治理好天下,使天下無紛爭,無戰亂,兒女能夠在父母膝下陪伴。更要讓百姓們衣食住行得到滿足,因為隻有吃飽了才能接受教化。”
“若是吃不飽,穿不暖,百姓們會反,屆時禮崩樂壞,大治也不會出現。所以一切的根本其實還是在作為天下根基的百姓能不能吃飽穿暖,聖明的君主不是高垂廟堂,而賢明的臣子更不是侃侃而談,而是下到民間,體恤民情……”
“遇到百姓叛亂,或者民間騷亂,第一時間該想的不是鎮壓不是清繳,而是責問當權者的過失,自發自問,是不是為政之處有所偏頗,致使人心離德……”
……
這……
這是二皇子?
這是那個二皇子?
文官們加快的唿吸,武勳們更是咬牙瞪眼,覺得今日遭遇簡直是奇了。
這大道理說的,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哪來的老夫子呢!
朱元璋也恍惚了,誠然,剛剛上位的老朱還是想要做一個十足的明君的,哪個當皇帝的不想超唐宗漢祖,不想超越曆朝曆代的先賢?
文治武功,哪個能少?
很顯然老朱的武功已經夠了,現在查的就是文治了。
‘嘩啦啦’
突然聽到一聲紙張碎裂的聲音,百官轉頭便可看到皇帝雙手撕碎宣紙,十分暢快的站在書案前大笑道:“哈哈哈……!好!咱的兒子,有見地,有出息!”
朱樉先是被嚇了一跳,還以為自己的話又得罪了親爹,不過下一秒就狂喜起來。
“老二,咱問你!”朱元璋快步走下來,問道:“這些話,是你自己學的?”
朱樉先是沉默了一下,而後悄悄的看向朱青。
朱青微笑點頭。
朱樉這才深唿吸一口氣,點頭道:“迴父皇,兒臣也是去了民間,看了民情,才學到了這些東西……”
朱元璋這才明悟,看向朱青,點了點頭,鄭重道:“卿家很好!”
朱青微微一笑。
馬皇後也迴神了,目光有些溫柔的看著朱青,走到朱青麵前,眼神柔和的道:“卿家所教的很好。”
百官隻覺得五雷轟頂。
一個個酸的鼻涕泡都要冒出來了。
自己怎麽就沒有這樣的恩寵!?
他一個朱青……憑什麽啊!?
挨揍的事根本是免了,朱樉能夠學到這些,足以說明他已經有了學習的心,當爹娘的也不好打擊他。
倒是朱樉心裏活泛了小心思,見親爹親娘一個個老懷大慰的看著自己,頓時臉色一苦,委屈巴巴的道:“父皇,母後,實不相瞞,兒臣真的很辛苦啊……”
這種時候再不賣賣慘,將來又挨打怎麽辦?
現在先把自己勞苦的形象樹在那,將來誰看了自己不得說一聲‘二皇子是個苦命人’,相信自己親爹也不好再下手揍自己了吧?
按理說皇子之尊去幹農活,這事換到曆朝曆代不得寫進史書裏麵大肆宣揚,還得現編幾個典故來流芳百世?
畢竟,這可是跨越了階級層次的大事。
古代什麽東西最難跨越?
不就是社會階級嗎。
可麵前的是誰?
朱元璋,農民出身的布衣天子!
聽到老二賣慘,朱元璋頓時臉色一黑。
“咱看你還是沒學會,幹活就是幹活,別跟苦累扯上關係。百姓幹活幹一年,累得跟老牛一樣才有一口吃的,朱青隻是讓你們體驗體驗,一個個就叫苦不迭,還是去的少了!”
百官:……
武勳那邊一個個跟吃了蒼蠅一樣的臉色。
那些家裏有逆子的老大粗心裏罵娘!
‘自己家兒子居然被朱老二給碾壓了,被特娘的誰的兒子超過了也沒這麽難受啊!’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曾想,那個貪玩無術,雖然性格有點小堅持的皇二子,居然有朝一日也能成為‘別人家的孩子’。
世道變咯!
朱元璋也嘴角一抽,隨即臉色一黑。
你特娘的還發人深省上了?
這一點別說朱元璋了,就是宋濂他們都驚呆了。
在朱樉這個年紀,能夠將孟子裏麵的學問說個五六分出來已經是奇才了,畢竟這可是聖人文章,你連論語都沒學完,你還把別的學問加在前麵,好發人深省……
離譜,離大譜!
陶凱微微凝眉道:“聖人文章自有其考量之處,肆意添改,怕是畫蛇添足。”
“不對!”朱樉搖頭。
陶凱當即就有怒火,欲要開口訓斥。
你個小娃娃,肆意添改聖人文章……不過話還沒說出口,就被朱樉打斷。
朱樉搖頭道:“百善孝為先,在我看來,孟子之中也提出了‘有善養老者’,說明聖人也很重視這養老一事,這是不是說,隻要天下百姓紛紛行孝道,做善事,那麽天下的大治就不遠了?”
……
百官逐漸開始意識到有不得了的事情發生了!
朱元璋更是變了一副臉色,喃喃道:“對,咱為了葬爹娘,把自己賣給了寺廟十多年,這不就是孝道嗎?咱守孝行孝,所以咱當了皇帝,這是天命所歸……”
朱青在一旁真的快忍不住吐槽了。
你進廟子很明顯是活不下去混口飯吃好不好?
不過他也沒大膽到在這事上掃人家老朱的麵子。
朱元璋一開口說這事,就是承認了朱樉的觀點,而且最關鍵的是將朱樉的觀點跟自己的實際遭遇給牽扯上了,一下子朱樉的觀點就有了有力的靠背和實際根據,可謂是一錘定音。
這大概是從古至今最快輕易下定論的學問了。
朱元璋的肯定,讓朱樉的一席話都成為了實實在在的學問,相信過了今天,天下會有更多的人暢行孝道。
而更多的深意……
比如某個家夥今天可以少挨一頓打,某個不靠譜的夫子可以免罰一個月的俸祿,又或者,某個姓朱的皇帝可以做實自己是為了行孝才給寺廟打工的事實。
林林總總,都因為朱元璋一句話被盤活了。
你說老朱不懂文化?
老朱笑你不懂什麽叫做權謀。
……
不過老朱高興了,下麵的朱樉還沒說完,低著頭想起了那天在劉家的遭遇,頗有些聲音感傷的道:“不止不止……,天下行孝,若是加上孟子裏麵的文章,那麽便可引出下文。既然天下提倡忠孝,那便要為君者能夠治理好天下,使天下無紛爭,無戰亂,兒女能夠在父母膝下陪伴。更要讓百姓們衣食住行得到滿足,因為隻有吃飽了才能接受教化。”
“若是吃不飽,穿不暖,百姓們會反,屆時禮崩樂壞,大治也不會出現。所以一切的根本其實還是在作為天下根基的百姓能不能吃飽穿暖,聖明的君主不是高垂廟堂,而賢明的臣子更不是侃侃而談,而是下到民間,體恤民情……”
“遇到百姓叛亂,或者民間騷亂,第一時間該想的不是鎮壓不是清繳,而是責問當權者的過失,自發自問,是不是為政之處有所偏頗,致使人心離德……”
……
這……
這是二皇子?
這是那個二皇子?
文官們加快的唿吸,武勳們更是咬牙瞪眼,覺得今日遭遇簡直是奇了。
這大道理說的,不知道的還以為這是哪來的老夫子呢!
朱元璋也恍惚了,誠然,剛剛上位的老朱還是想要做一個十足的明君的,哪個當皇帝的不想超唐宗漢祖,不想超越曆朝曆代的先賢?
文治武功,哪個能少?
很顯然老朱的武功已經夠了,現在查的就是文治了。
‘嘩啦啦’
突然聽到一聲紙張碎裂的聲音,百官轉頭便可看到皇帝雙手撕碎宣紙,十分暢快的站在書案前大笑道:“哈哈哈……!好!咱的兒子,有見地,有出息!”
朱樉先是被嚇了一跳,還以為自己的話又得罪了親爹,不過下一秒就狂喜起來。
“老二,咱問你!”朱元璋快步走下來,問道:“這些話,是你自己學的?”
朱樉先是沉默了一下,而後悄悄的看向朱青。
朱青微笑點頭。
朱樉這才深唿吸一口氣,點頭道:“迴父皇,兒臣也是去了民間,看了民情,才學到了這些東西……”
朱元璋這才明悟,看向朱青,點了點頭,鄭重道:“卿家很好!”
朱青微微一笑。
馬皇後也迴神了,目光有些溫柔的看著朱青,走到朱青麵前,眼神柔和的道:“卿家所教的很好。”
百官隻覺得五雷轟頂。
一個個酸的鼻涕泡都要冒出來了。
自己怎麽就沒有這樣的恩寵!?
他一個朱青……憑什麽啊!?
挨揍的事根本是免了,朱樉能夠學到這些,足以說明他已經有了學習的心,當爹娘的也不好打擊他。
倒是朱樉心裏活泛了小心思,見親爹親娘一個個老懷大慰的看著自己,頓時臉色一苦,委屈巴巴的道:“父皇,母後,實不相瞞,兒臣真的很辛苦啊……”
這種時候再不賣賣慘,將來又挨打怎麽辦?
現在先把自己勞苦的形象樹在那,將來誰看了自己不得說一聲‘二皇子是個苦命人’,相信自己親爹也不好再下手揍自己了吧?
按理說皇子之尊去幹農活,這事換到曆朝曆代不得寫進史書裏麵大肆宣揚,還得現編幾個典故來流芳百世?
畢竟,這可是跨越了階級層次的大事。
古代什麽東西最難跨越?
不就是社會階級嗎。
可麵前的是誰?
朱元璋,農民出身的布衣天子!
聽到老二賣慘,朱元璋頓時臉色一黑。
“咱看你還是沒學會,幹活就是幹活,別跟苦累扯上關係。百姓幹活幹一年,累得跟老牛一樣才有一口吃的,朱青隻是讓你們體驗體驗,一個個就叫苦不迭,還是去的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