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長離去之後,朱元璋坐在自己的椅子上,拿著一本奏本擋著自己的臉。


    馬皇後帶著人收拾了殘羹剩飯之後,看著桌上還剩一半的鹽水鵝,吩咐道:“給東宮那邊送去,估摸著幾個小子剛從武堂下課。”


    等待宮人都走的差不多了,馬皇後才走到朱元璋身側。


    “咋地,氣著了?”


    馬秀英笑問道。


    朱元璋哼了一聲,又在椅子上挪了下身。


    見這家夥牛一樣的倔脾氣,馬秀英將那本擋在臉上的奏本抓下。


    “行了,放下吧,都拿倒了還裝。”馬秀英嬌嗔一下,有些哄孩子似的笑道:“放平,我給你按按。”


    感受到肩膀上的雙手,朱元璋那顆心髒頓時感覺受到了安撫,舒舒服服的閉上眼放鬆了下來。


    “妹子,你也覺得不能給江南百姓增加田賦?”


    馬秀英臉色一板,有些嚴肅的道:“那是自然,重八啊,你是皇帝,天下臣子都該圍著你轉,這沒錯。可百姓不能圍著你轉,你將田賦施加給百姓,他們不光要給原本的一份,還要多給,你隻看到了江南的富庶,卻沒看到百姓種地的艱辛。”


    “朝廷朝什麽地方下手都好,富戶、商賈、官宦,這些可都是有錢的,但唯獨不能朝百姓下手。”


    這迴朱元璋是正視了自己的問題。


    他苦笑道:“這個朱青,這次倒是多虧他拉了咱一馬了。”


    “哦?我倒是聽說這個朱青在朝堂上多次對你出言不遜,咱們的皇帝啥時候也這麽好脾氣了?還誇起來了?”馬皇後笑意盈盈的問道。


    同時,捏肩的手用力了三分。


    她可不是羸弱的女子,平日裏不光要織布燒飯,還要自己幹些活,這手上力道頓時捏的朱元璋齜牙咧嘴。


    “啊?是嗎……咱……咱就是覺得這個朱青是個能言的剛直之人,殺了可惜了。”朱元璋連忙做出個解釋。


    馬秀英也點頭,嚴肅道:“不錯,這朱青在朝堂上,文武不沾,若是能一直這麽直言不諱,倒是你的一副退燒藥,關鍵時刻,能給你敗敗火。”


    “哈哈哈,咱也是這麽想的!”


    朱元璋捏著鼻子認了這事。


    兩口子就這麽七嘴八舌的說了許久。


    馬皇後離開前跟朱元璋道:“重八,你若是想要對商賈富戶下手,一定要找到理由才能出手,若是平白無故的動手,恐惹上罵名。”


    “嗯,咱知道了。”


    …


    馬皇後離開之後,帶著貼身女官玉兒走在宮道。


    “這個朱青倒是個可造之材。”


    馬皇後感歎道。


    玉兒有些不解,踟躕了一番。


    馬秀英見玉兒的臉色,笑了笑問道:“怎麽一副為難的樣子?”


    玉兒連忙欠身道:“是玉兒失禮了。”


    馬秀英搖頭:“那孩子心不壞,是個剛正的人。既然陛下沒有主動跟我說他的身世,我也就不去追問了,他不說,這就是個永遠無人知曉的秘密。”


    “我知道你在擔憂什麽,可那是多餘的。”


    馬秀英的臉上被柔和的月光照耀,她輕笑道:“標兒是太子,是儲君,他所接受的教育與接觸的人都是在為儲君之位做準備。”


    “更何況,陛下正值壯年,聰明人是不會現在去想著那個位置的。想要那個位置,先要活得長。”


    她的智慧是出眾的。


    一眼就能看清楚事情的本質。


    儲君之位已經定下,別說一個朱青,就是十個,也是白費!更何況,朱青沒有任何助力,如何跟朱標這個從小備受矚目的太子相比較?


    “這些年,重八雖關注朱青,卻也隻是恩蔭了他一個禦史之位,且看他能走到什麽地步吧。”


    “對了,吏部那邊……”


    玉兒欠身迴道:“都已告知過了,那幾位不會多言,也不會有人查到是陛下下令恩蔭的官身。”


    馬秀英點了點頭。


    …


    九月十七,朱元璋正式下令百官上朝的規矩。


    將朝會分為大朝跟常朝。


    大朝一般在正旦、冬至、萬壽節日時舉行,主要作用是禮儀性質的朝會。


    而後常朝則分為朔望朝與日朝。


    朔望如其名一般,在每月的初一跟十五舉行,在京四品以上官員都要參加,地點在奉天殿。


    日朝則是分為早朝跟午朝,都不在殿內舉行,而是在奉天門外舉行。早朝皆可奏事,而午朝隻有六部通政司、六科給事中、各守衛官可走軍情。


    總的來說,早朝是文,午朝是武,文武皆備。


    九月初四,早朝。


    朱青一個人晃晃悠悠的到了奉天門外,到的時候已經看到很多官員在此等候。


    看到朱青的第一眼,這些官員瞬間扭頭。


    總的就體現兩個字。


    ‘晦氣’


    朱青哈哈一笑,在一眾朱紫之間站在了屬於自己的角落。


    朱元璋到後,早朝開始。


    早朝的流程沒有大朝那麽繁複,也沒有朔望那麽正經,參拜皇帝之後,由宦官高喊一聲:“有事起奏,無事退朝!”


    而後,便開始奏事。


    朱青這幾天也想明白了,自己如今是禦史,想要安安全全的激怒別人,最好就是借用職位之便獲得來自於朱元璋的庇護。


    那就得不停的彈劾,反駁!


    反正自己是言官,說錯了可以說是防患於未然,說對了那就是自己的本事。


    文官奏事的過程十分複雜,文官一個個搖頭晃腦,說的是有大事也有小事。


    “老臣請奏陛下,而今天下初定,官製未備,應當立即征兆賢才,舉薦入仕,為我大明官場培育新生力量。”


    禮部侍郎石家寶顫顫巍巍的出班奏道。


    這事合情合理,如今天下初定,官員急缺,正是要聚賢納才的時候。


    不過石家寶所說的,乃是舉薦,而非科考。


    朱元璋也沒過多去考慮科考還是舉薦,因為現如今的大明,很缺官!


    武將那邊臉色還是有些不善起來,早朝不是他們的戰場,所以他們沒辦法出言反駁。


    “那就下詔……”


    “臣!反對!!”


    一聲響亮的聲音在奉天們外響起。


    文武官員都虎軀一顫,文官一個個臉色難堪的轉頭過來,武勳則是不可思議。


    當看到那個身著藍色官袍的官員大步流星的走到場中,所有人都覺得無比刺眼。


    瘋狗……又要咬人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明當噴子,氣壞朝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畢奇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畢奇並收藏人在大明當噴子,氣壞朝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