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元帝似笑非笑,端起茶來,啜了一口:「你這是在給老五媳婦求情?」
阮榮海嚇得頓時往地上一跪,顫聲道:「奴婢不敢。」
承元帝嗬嗬笑了幾聲,擺擺手:「好了,朕沒有怪你的意思,老五媳婦年紀小,不懂事,也是正常。不過是個奴婢,送迴來就送迴來吧。」
語畢,他將手裏的茶盞放下,轉頭又去看龍案上的奏折。
阮榮海這才從地上戰戰兢兢的站了起來,悄悄的抹了一把汗。
和鸞殿中,蕭皇後皺著眉問道:「事情報到陛下那裏,陛下可有說什麽?」
宮人碧鳶搖了搖頭:「陛下沒有說什麽,聽紫宸殿的小六子說,陛下說楚王妃年紀小不懂事也是正常,並沒有責怪的意思。」
蕭皇後緊了緊手,鳳目中厲芒一現:「好個賤胚子,隻會從中搗亂,枉本宮費盡心思將人送過去,那劉女史也實在不中用,竟然就這樣被送迴來了。」
「娘娘那如今我們該怎麽辦,這劉女史被送迴來,可要再借著由頭再送一人?既然楚王妃年紀小不懂事,自是需要有人幫襯著打理內務。」
蕭皇後目露沉吟,「先不忙著送人,待本宮命人迴家裏問問再說,聽老夫人說這丫頭也算是個機敏之輩,怎麽今日竟這般不識大體,也不知老夫人是如何教的。」
碧鳶目光閃了閃,沒有說話,蕭皇後很快便意識到她此言不對之處了。
先不說劉女史是承元帝下命派過去的,蕭九娘根本不知曉是蕭皇後的人,即使知道,別人就會想了,你往楚王府安插人想做什麽。
蕭九娘再是蕭家的人,楚王也是她的夫君,是她的天,即使哪天楚王死了,她也是楚王妃,根本不可能改嫁。大齊時下民風開放,女子和離再嫁根本不是什麽稀罕事,但這不通用於皇家的媳婦,一入皇家門,此生都是皇家人。
所以蕭九娘可能會在中間為雙方互相開解說好話,但絕不會幫著蕭家對付楚王,即使蕭家想利用九娘,打得也是合者兩利的幌子。尤其蕭皇後往楚王府裏安插人,打得主意根本見不得人,難道要讓蕭九娘明知道皇後派人是去害她不能生養,還得大大方方讓她害且不反抗,那才是識大體?恐怕不是蕭九娘傻,就是皇後傻了。
蕭皇後眼中閃過一抹尷尬,見碧鳶臉上沒有露出異常之色,才鬆了一口氣。
碧鳶似乎根本不覺蕭皇後這點隱晦的心思,道:「其實奴婢覺得娘娘根本不用如此麻煩,既然楚王妃是自家人,出嫁前老夫人那邊肯定有所布置,與其娘娘這裏大費周章借著陛下的手往那邊送人,還不如用蕭家的人,左不過不都是用嗎?」
蕭皇後讚同的點點頭:「本宮也是如此想的,隻是這麽一來,咱們肯定不能插手王府內務了,本宮原本想著借此多安插幾個人進去。」
「兵貴在精而不在多,娘娘可別忘了咱們最初的目的。」
「如今也隻有先這麽辦了,你命人給府裏那邊送信。」
對於宮裏發生的一切,九娘並不知曉。
她從議事堂出來,便先迴了位於正院書房,內庫那處的賬冊已經送過來的,其他的事情可以先不管,這內庫先要理理清楚才是。
楚王的午膳是在前院裏用的,中午的時候常順派人過來傳過話,所以九娘中午一個人用了午膳,之後小憩了一下,便領著蓮枝小翠兩人往內庫那處去了。
內庫的位置離正院並不遠,是個單獨的院落,日裏有人專門把手。孫四收到傳喚便過來了,陪著九娘一同往內庫的方向走去,一麵匯報著府中收支的大概情形。
「稟王妃,殿下俸祿年入一千八百貫,供給米糧一千石,其中各處店鋪莊子田產月入約一千五百貫,逢年過節門下孝敬約有五千多貫,統共年收入約兩萬五千貫。其中府內侍者約有五百餘人,至於門客幕僚那處自有賬目,每月報來,隻需撥去銀錢用物即可,府上每月的支出約需兩千兩百多貫。」
兩千兩百多貫,也就是兩千二百兩銀子,一年也就是近三萬兩。按理說,這個用度算不得上多,畢竟楚王府這麽大的家業,養了這麽多人,可要知道這整個楚王府認真說起來主子不過隻有楚王和九娘兩人,光侍者便有五百多人。五百多人去服侍兩個人?哪怕加上一些門客幕僚屬官身邊的侍者,也用不了這麽多人,更不用提楚王府還有護衛軍帳,關於這方麵的支出卻是不用從九娘這邊過的。
而楚王府的進項看似不少,實則根本入不敷出。
九娘麵上的驚訝之色落入孫四眼中,他苦笑了一下,低聲道:「這些人都是當初殿下開府之時,宮裏撥過來的,幾個王府中差不多都是如此規製,卻是不宜裁掉。另,從賬麵上來看,府中確實是入不敷出,不過每年殿下會命人撥過來一筆銀子,倒是不用擔心進項問題。」
好吧,九娘已經明白了孫四的意思,作為一個皇子,自是應有該有的排場。楚王有私庫,銀錢肯定有其他來源,且不少,若不然根本撐不起來這麽大的攤子。要知道楚王手下可不止明麵上這些人,就九娘上輩子的記憶,楚王手下不光有不少死士,各地養的私兵也不少。
不過這種事卻是她不宜過問的。
話語間,幾人已經來到內庫大門,門前有侍衛把守。見了孫四後,並未阻攔,便放幾人進去了。
楚王府的內庫很大,與一般建築格外不同,這庫房無窗,隻有門。
推開大門後,就見四處密密麻麻堆放了許多大箱子,並有為數不少的一排一排的木架子,上麵擺放的全是各式各樣的古董字畫珍稀擺件什麽的,孫四隨意的打開幾個箱子,就見裏頭金光閃閃一片,著實讓人驚歎。
「這些俱是各處孝敬而來,平日裏府中與各處的人情往來送禮之類,也是從此處支出。殿下這次大婚,光是收禮便可折合近二十萬貫,東西都已入庫並記冊了。」
阮榮海嚇得頓時往地上一跪,顫聲道:「奴婢不敢。」
承元帝嗬嗬笑了幾聲,擺擺手:「好了,朕沒有怪你的意思,老五媳婦年紀小,不懂事,也是正常。不過是個奴婢,送迴來就送迴來吧。」
語畢,他將手裏的茶盞放下,轉頭又去看龍案上的奏折。
阮榮海這才從地上戰戰兢兢的站了起來,悄悄的抹了一把汗。
和鸞殿中,蕭皇後皺著眉問道:「事情報到陛下那裏,陛下可有說什麽?」
宮人碧鳶搖了搖頭:「陛下沒有說什麽,聽紫宸殿的小六子說,陛下說楚王妃年紀小不懂事也是正常,並沒有責怪的意思。」
蕭皇後緊了緊手,鳳目中厲芒一現:「好個賤胚子,隻會從中搗亂,枉本宮費盡心思將人送過去,那劉女史也實在不中用,竟然就這樣被送迴來了。」
「娘娘那如今我們該怎麽辦,這劉女史被送迴來,可要再借著由頭再送一人?既然楚王妃年紀小不懂事,自是需要有人幫襯著打理內務。」
蕭皇後目露沉吟,「先不忙著送人,待本宮命人迴家裏問問再說,聽老夫人說這丫頭也算是個機敏之輩,怎麽今日竟這般不識大體,也不知老夫人是如何教的。」
碧鳶目光閃了閃,沒有說話,蕭皇後很快便意識到她此言不對之處了。
先不說劉女史是承元帝下命派過去的,蕭九娘根本不知曉是蕭皇後的人,即使知道,別人就會想了,你往楚王府安插人想做什麽。
蕭九娘再是蕭家的人,楚王也是她的夫君,是她的天,即使哪天楚王死了,她也是楚王妃,根本不可能改嫁。大齊時下民風開放,女子和離再嫁根本不是什麽稀罕事,但這不通用於皇家的媳婦,一入皇家門,此生都是皇家人。
所以蕭九娘可能會在中間為雙方互相開解說好話,但絕不會幫著蕭家對付楚王,即使蕭家想利用九娘,打得也是合者兩利的幌子。尤其蕭皇後往楚王府裏安插人,打得主意根本見不得人,難道要讓蕭九娘明知道皇後派人是去害她不能生養,還得大大方方讓她害且不反抗,那才是識大體?恐怕不是蕭九娘傻,就是皇後傻了。
蕭皇後眼中閃過一抹尷尬,見碧鳶臉上沒有露出異常之色,才鬆了一口氣。
碧鳶似乎根本不覺蕭皇後這點隱晦的心思,道:「其實奴婢覺得娘娘根本不用如此麻煩,既然楚王妃是自家人,出嫁前老夫人那邊肯定有所布置,與其娘娘這裏大費周章借著陛下的手往那邊送人,還不如用蕭家的人,左不過不都是用嗎?」
蕭皇後讚同的點點頭:「本宮也是如此想的,隻是這麽一來,咱們肯定不能插手王府內務了,本宮原本想著借此多安插幾個人進去。」
「兵貴在精而不在多,娘娘可別忘了咱們最初的目的。」
「如今也隻有先這麽辦了,你命人給府裏那邊送信。」
對於宮裏發生的一切,九娘並不知曉。
她從議事堂出來,便先迴了位於正院書房,內庫那處的賬冊已經送過來的,其他的事情可以先不管,這內庫先要理理清楚才是。
楚王的午膳是在前院裏用的,中午的時候常順派人過來傳過話,所以九娘中午一個人用了午膳,之後小憩了一下,便領著蓮枝小翠兩人往內庫那處去了。
內庫的位置離正院並不遠,是個單獨的院落,日裏有人專門把手。孫四收到傳喚便過來了,陪著九娘一同往內庫的方向走去,一麵匯報著府中收支的大概情形。
「稟王妃,殿下俸祿年入一千八百貫,供給米糧一千石,其中各處店鋪莊子田產月入約一千五百貫,逢年過節門下孝敬約有五千多貫,統共年收入約兩萬五千貫。其中府內侍者約有五百餘人,至於門客幕僚那處自有賬目,每月報來,隻需撥去銀錢用物即可,府上每月的支出約需兩千兩百多貫。」
兩千兩百多貫,也就是兩千二百兩銀子,一年也就是近三萬兩。按理說,這個用度算不得上多,畢竟楚王府這麽大的家業,養了這麽多人,可要知道這整個楚王府認真說起來主子不過隻有楚王和九娘兩人,光侍者便有五百多人。五百多人去服侍兩個人?哪怕加上一些門客幕僚屬官身邊的侍者,也用不了這麽多人,更不用提楚王府還有護衛軍帳,關於這方麵的支出卻是不用從九娘這邊過的。
而楚王府的進項看似不少,實則根本入不敷出。
九娘麵上的驚訝之色落入孫四眼中,他苦笑了一下,低聲道:「這些人都是當初殿下開府之時,宮裏撥過來的,幾個王府中差不多都是如此規製,卻是不宜裁掉。另,從賬麵上來看,府中確實是入不敷出,不過每年殿下會命人撥過來一筆銀子,倒是不用擔心進項問題。」
好吧,九娘已經明白了孫四的意思,作為一個皇子,自是應有該有的排場。楚王有私庫,銀錢肯定有其他來源,且不少,若不然根本撐不起來這麽大的攤子。要知道楚王手下可不止明麵上這些人,就九娘上輩子的記憶,楚王手下不光有不少死士,各地養的私兵也不少。
不過這種事卻是她不宜過問的。
話語間,幾人已經來到內庫大門,門前有侍衛把守。見了孫四後,並未阻攔,便放幾人進去了。
楚王府的內庫很大,與一般建築格外不同,這庫房無窗,隻有門。
推開大門後,就見四處密密麻麻堆放了許多大箱子,並有為數不少的一排一排的木架子,上麵擺放的全是各式各樣的古董字畫珍稀擺件什麽的,孫四隨意的打開幾個箱子,就見裏頭金光閃閃一片,著實讓人驚歎。
「這些俱是各處孝敬而來,平日裏府中與各處的人情往來送禮之類,也是從此處支出。殿下這次大婚,光是收禮便可折合近二十萬貫,東西都已入庫並記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