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又到了我們新的係列了,這一次的內容則是《扶大廈之將傾的臣子們》。不知道大家心裏沒有沒想到了英雄。


    大家知道“扶大廈之將傾”出自於哪裏嗎?


    彈幕“不知道”“我自知道扶大廈之將傾,挽狂瀾於既倒這句話,其他的一概不了解。”“前麵的,看出來你不知道了,原話是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我知道!我知道!這是寫文天祥的。”


    這句話出自於卞毓芳的《文天祥千秋祭》,“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這句話的意思是能夠在巨大而洶湧的波浪快要傾瀉時挽住,在大廈即將傾倒時扶住,常用來比喻挽救事物於極危險的境地。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挽救局勢。這是多麽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給大家看一下這篇文章的內容:“怦然令我心跳的,是他已活了七百六十歲。七個多世紀,一個不朽的生命,從南宋跨元、明、清、民國昂昂而來,並將踏著無窮的歲月凜凜而去。他生於公元1236年。當他生時,“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臨安朝廷,已經危在旦夕,人們指望他能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然而,畢竟“獨柱擎天力弗支”,終其一生,他沒能,也無法延續趙宋王朝的社稷。他就在四十七歲那年化作啼鵑去了。當他死時,不,當他走向永生,九州百姓的精神疆域,陡地豎起了又一根立柱,雖共工也觸不倒的擎天玉柱。”】


    宋朝趙匡胤時期


    趙匡胤:這......竟是我大宋的嗎?此乃人傑!


    【古往今來,我華夏大地出現過很多的救世之臣,他們臨危受命,救天下於危難之中。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一位便是文天祥!】


    然後隨著天幕中激動人心的音樂出現的是《扶大廈之將傾的臣子們》第一位——文天祥!


    也有不少人注意到了,這一次不同於以往,這一次天幕並沒有排名,而是用的第一位,就是不知道究竟會有幾位出現,是一如既往的十位,還是會有所增減?


    【大家對於文天祥最熟悉的是什麽?是他是民族英雄,是一位偉大的詩人,還是僅僅隻是熟悉他的那幾句詩句,而對其他的一概不了解呢?


    我相信無論是哪一種,至少 知道這幾句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那究竟是怎樣的情況,怎樣的環境能夠讓他寫出這樣的詩句?


    下麵讓我們一起走進文天祥的一生。


    彈幕“這可是必背古詩詞,怎麽能忘。”“每次看到這句詩,都讓我震撼。”】


    【文天祥於南宋端平三年五月初二(即公元1236年6月6日),出生在江南西路吉州廬陵縣淳化鄉富田村。


    端平是宋理宗趙昀的第三個年號,南宋使用這個年號總共也就三年。


    順便提一下,宋理宗趙昀是南宋的第五位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十世孫,這是趙匡胤的後代。


    因為趙光義一脈在靖康之變後幾乎絕嗣,宋高宗趙構又沒有後代,所以在他去世後,皇位就重新傳迴了趙匡胤一脈。


    寶佑三年(即公元1255年),二十歲的文雲孫到白鷺洲書院讀書,師從歐陽守道。


    白鷺洲書院在南宋非常有名,而它之所以這麽有名氣,則是因為在寶佑四年(即公元1256年),白鷺洲書院39人同時登進士金榜,且文天祥高中狀元。


    而這樣輝煌的成績讓當時的宋理宗趙昀親賜禦書“白鷺洲書院”匾額,懸掛書院大門,使得白鷺洲書院名聲大振。而這時白鷺洲書院的山長和教授,正是廬陵碩儒歐陽守道。


    此外,歐陽守道的《贈了敬序》是嶽麓書院曆史上最重要的史料之一。在他死後,文天祥為他寫了祭文、挽詞、像讚。


    在《祭歐陽巽齋先生文》中深切緬懷他的這位令人敬重的老師:“先生之學,如布帛菽粟,求為有益於世用,而不為高談虛語,以自標榜於一時。”


    “先生之文,如水之有源,如木之有本,與人臣言依於忠,與人子言依於孝,不為曼衍而支離。”


    “先生之心,其真如赤子,寧使人謂我迂,寧使人謂我可欺。”


    “先生之德,其慈如父母,常恐一人寒,常恐一人饑,而寧使我無卓錐。”】


    【南宋的情況,其實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一點。】


    秦朝


    嬴政:“朕知道南宋很廢物。”


    漢朝劉邦時期


    劉邦:“還是乃公的後代好!”


    明朝朱元璋時期


    朱元璋:“糟心玩意!”


    【開慶元年(即公元1259年),二月,蒙哥汗圍南宋合州,八月,忽必烈大軍渡過淮河,九月兵圍鄂州,宦官董宋臣建議理宗遷都。


    彈幕“還遷都!還遷都!再遷你家都沒了!”“不愧是大慫,一打仗就遷都!服了!”】


    宋太宗趙匡胤時期


    趙匡胤:不會同意了吧?朕實在是對不起這個人呐!


    【此時南宋的朝堂自是無人敢非議,唯有時任寧海軍節度判官的文天祥上書,請求斬殺宦官董宋臣,以統一人心。


    這種建議當然沒有被采納,而且董宋臣之後還升職了。麵對此種情況,文天祥便自請免職迴鄉。


    彈幕“文天祥真是倒黴,攤上這麽個朝代。”“範仲溫,也就是範仲淹的哥哥也擔任過寧海軍節度判官。”】


    宋朝宋仁宗趙禎時期


    趙禎:還好,還好,沒有更荒唐。


    【最後肯定是沒有遷都的,仗還是再繼續打的,吳潛、賈似道為左右丞相兼樞密使,支援鄂州。然而十一月,蒙古兀良合台自廣西北上,進至潭州城外,就是現今長沙的那塊地方。


    彈幕“媽耶,都打成這樣了。”“要被一鍋端了。”“放心,最後肯定沒事!”“廢話,我也知道最後沒事,好像是蒙古那邊出問題了。”


    閏十一月,忽必烈得知阿裏不哥(拖雷幼子)爭位消息,於是決定退兵,但就算退兵也不可能直接跑了,得想個對自己有利得方法。便詐稱將直趨臨安,最終談和。


    彈幕“哇,忽必烈啊。”“這時候就是蒙哥死的時候吧。”“蒙哥就是蒙古的上一任大汗。”“別的不知道,但我知道南宋再有20年就要被滅了。”】


    宋朝趙匡胤時期


    “官家!官家!官家!”眾人發現趙匡胤的狀態不對,立即叫來太醫,為官家診治。


    醒來的趙匡胤隻能氣憤地說道:“這群......這群......”,卻再無其他話語出來。


    【文天祥又是幾經波折,多次被斥責,在官場起起伏伏。


    鹹淳十年(即公元1274年)七月初九,宋度宗趙禥駕崩,趙?奉遺詔即皇帝位,時年四歲,改次年為德佑元年,由太皇太後謝氏臨朝稱詔。


    此時的元軍已將四川拿下,長江中上遊基本被元朝占領,南宋已經處於風雨飄搖的境地。


    所以在德佑元年(即公元1275年),長江上遊告急時,南宋朝堂詔天下兵馬勤王。


    文天祥手捧詔書,派陳繼周率郡中豪傑,同時聯絡溪峒,派方興召集吉州士兵,各地豪傑均有響應,聚集了數萬人。


    朝廷看到之後,便命文天祥以江西提刑安撫使地身份率軍護衛京師臨安府,也就是現在的杭州。


    靖康之變,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北宋淪亡,宋高宗趙構在南京應天府登基,重新建立了“宋”政權。建炎三年閏八月,趙構南遷杭州,並以“臨安”為府名升杭州為“臨安府”。


    不知道是否有人還記得這首詩“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靖康之恥尤未雪,這群人也早已不記得當初的恥辱,隻偏安一隅,苟且偷生,令人憤怒!


    彈幕“真佩服古代人,短短幾句詩便能將一切道出。”“南宋真的是沒骨氣。”“要罵一起罵,難道北宋有骨氣罵?”“這個時候想起文天祥了,之前呢?”】


    【而對於朝廷想文天祥護衛京師的行為,他的朋友顯然不同意,並勸阻他:“今大兵三道鼓行,破郊畿,薄內地,君以烏合萬餘赴之,是何異驅群羊而搏猛虎。”現在這種情況入京,與驅趕群羊同猛虎相鬥沒有什麽差別。


    但是文天祥不這樣想,即便知道是以卵擊石,但他依然選擇聽從命令。因為他知道:“第國家養育臣庶三百餘年,一旦有急,征天下兵,無一人一騎入關者,吾深恨於此,故不自量力,而以身徇之,庶天下忠臣義士將有聞風而起者。義勝者謀立,人眾者功濟,如此則社稷猶可保也。”


    他希望天下忠臣義士在聽聞此事後,都能像他一樣,這樣國家才會有保障。


    八月,文天祥率兵到臨安,任平江府知府。不過,因為當時身為丞相的陳宜中還沒有返迴朝廷,等到十月,陳宜中迴來之後,他才去任職。


    而身為丞相的陳宜中為何沒有返迴朝廷,這也是一段故事,感興趣的可以自己去看看。


    彈幕“看看南宋朝堂有多荒唐嗎?”“陳宜中之後是逃到了暹羅哦。”


    “那是因為王爚的兒子唆使別人到宮廷上書,數落陳宜中過失,將他比喻成另一個賈似道。結果他直接離職而去。”“沒錯,派使者召他迴朝,他沒有迴來。”


    “最後還是太皇太後寫書信送給陳宜中他媽,他才迴來。”“這麽剛的嗎?”“你也不看看南宋當時是一個什麽鬼情況。”“不是怎麽感覺還有人覺得陳宜中做的對的?說他是另一個賈似道難道不對嗎。”】


    【看到這裏,大家可能還會有疑問?欸?這次南宋沒有求和嗎?


    彈幕“放心,沒疑問,它一定求和了。”“這是什麽需要感到疑惑的問題嗎?不求和那就不是大送了。”“都要被滅了,它怎麽可能不求和。”】


    【南宋,它當然是求和了的。大家還記得剛剛說過的賈似道吧,當初元軍不就是退軍了嗎?你不管元軍是因何退軍,但至少他是退軍了,而且是自己退了,都沒來得及談和。那當初打敗元軍的賈似道地位可就不一樣了。


    這次元軍打過來了,長江防線都沒了,朝野上下自然就將希望托付給了這位曾經“打退”過元軍的丞相身上。


    然而賈似道是個什麽人啊,他有什麽能力!他隻能趕鴨子上架。


    賈似道抽調了各路精兵10餘萬,裝載著無數金帛、器甲和給養。他甚至還帶著妻妾,離開京城。請問您這是去打仗呢?還是去度假呢?


    彈幕“抽象,太抽象了!”


    賈似道深知元軍的勇猛,所以不敢與他們正麵交戰,還想著能與他們講和。因此下令釋放元朝俘虜,甚至還送荔枝、黃柑等物品給元軍丞相伯顏,請求歸還已降州郡,並每年向元朝納貢。


    當時伯顏將使者宋京扣下,派遣了武略將軍囊加歹同阮思聰迴朝廷請示。還派遣使者對賈似道說:“未渡江,議和入貢則可,今沿江諸郡皆內附,欲和,則當來麵議也。”


    就是說我們元軍還沒有渡江,議和納貢可以。但是如今沿江諸郡均歸附元朝,想要議和,你得當麵來談。


    最後,賈似道自然沒來,元軍顯然也並不想和談,他們現在得目標就是得滅了南宋。


    兩軍開戰,宋軍大潰。伯顏命元軍追殺一百五十餘裏,宋軍溺死無數,江水為之變色,賈似道倉惶逃到揚州。而那些船隻、軍械、圖籍及符印等物全被元軍繳獲了。元軍一路推進,就是這生死存亡之際,文天祥入臨安護衛。


    八月十六日,伯顏軍隊抵達常州,在招降守軍失敗後開始攻城。盡管常州守將姚訔等人指揮城內軍民多次擊退元軍的進攻,但城內情況依然危急。常州也多次向南宋朝廷請求支援,然而十月二十六日,朝廷才派張全率淮兵來支援常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視頻被古人看到了怎麽辦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狐狸家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狐狸家並收藏視頻被古人看到了怎麽辦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