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武周2
視頻被古人看到了怎麽辦 作者:狐狸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長壽三年(即公元694年)正月,將軍李多祚擊破室韋叛亂。
“室韋”乃是指東胡室韋族,中國古代東北民族。原係蒙古語音譯,用作族稱,意為“豕韋人”。
根據史書的各種記載,室韋並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而是一個多源的民族綜合體,大家記得他們是古代東北民族就行了,總之他們現在反了,然後又被鎮壓了。
而鎮壓他們的李多祚的祖先世代為靺鞨酋長,後來歸順唐朝。
彈幕“我大東北就配這麽幾個字呢?up都不多說一點。”“真的震驚於我大中華的包容氣度!”“以前上曆史課的時候,總是氣憤不已,恨不得親自上戰場殺那些蠻夷,後來發現,哦!原來蠻夷是我。”
“我以前還疑惑為什麽長城修在那麽老後麵,為什麽不保護我們,後來發現,哦!原來防的就是我們,笑死。”“哈哈,以前確實總會有這種想法。”】
唐朝李世民時期
李世民:“後世之人曾提到56個民族是一家,他們是一個民族大融合的大家庭,確實了不起!”
長孫無忌:“陛下善待各族,如天幕所說,此乃功績。”
房玄齡:“天幕曾言陛下之民族政策,是古來的帝王所不可比擬的。”
李世民:“自古帝王雖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過之。”
【李多祚先後參與平定後突厥、黑水靺鞨、室韋及契丹的反叛,掌握禁兵、宿衛北門二十餘年。
那看到他掌握禁兵、宿衛北門時間之長,大家有沒有想到什麽事件?
彈幕“他哪一年死的?”“畢竟是三年兩次政變呢?不愧是大唐皇室!”】
李世民等人:“......”
【沒錯,神龍元年(即公元705年),正月,武則天生病,在迎仙宮集仙殿臥床不起,此時她的身邊隻有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宰相張柬之、崔玄暐與大臣敬暉、桓彥範、袁恕己、李多祚等,佯稱二張謀反。於是發動政變,要求武則天退位。
二十三日,李顯代理國政,施行大赦,改年號為神龍。二十四日,武則天被迫傳位給李顯,次日,李顯在通天宮即皇帝位。退位後的武則天徙居上陽宮。
神龍三年(即公元707年)七月,李多祚又協助那個倒黴的太子李重俊,發動“景龍政變”,殺死了武三思父子及其黨羽。不過這場政變以失敗告終,李多祚也被殺了,終年五十四歲。
彈幕“誰叫他掌握禁軍呢?造反的好幫手。”“大唐的政變當真是no.1”】
【扯得有點遠了,說迴來長壽三年(即公元694年),武則天平定吐蕃、突厥、室韋等戰亂。八月,四夷酋長在波斯國大酋長阿羅憾的號召下,“諸胡聚錢百萬億”購買銅鐵建造天樞,用來銘記武則天功德,黜唐頌周。
我記得大家也曾在評論區中提及到天樞,這是武周的標準,提到武周、唐朝就繞不開它,天樞位於皇城端門外,而端門城門口經常張貼征兵令,城門兩側經常出現各種政令信息。
證聖元年(即公元695年)正月一日,武則天加號“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
同年十月,突厥默啜可汗遣使投降並歸附武周。臘月,武則天從神都出發,登嵩山,封神嶽,改元萬歲登封,大赦天下,免天下百姓租稅一年。
彈幕“一直覺得天樞被毀很心痛。”“畢竟都說了是武周的標準,李隆基怎麽可能讓它留著。”“免租稅對百姓來說就是大好事。”】
【大家也都知道立太子乃是一朝重事,總有人對這個位置虎視眈眈。
聖曆元年(即公元698年),武承嗣、武三思為了謀求太子之位,曾數次使人對武則天說:“自古天子未有以異姓為嗣者。”
但是,這兩人是武則天的侄子,她自己還有兒子呐,立誰為太子,她也次次做不了決定。
而狄仁傑則每每對武則天說:“文皇帝櫛風沐雨,親冒鋒鏑,以定天下,傳之子孫。太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無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後,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祔姑於廟者也。”
彈幕“狄公說的沒錯,哪會有侄子當皇帝之後,還將姑姑供奉在太廟的。”“傳給兒子還能配食太廟,傳給侄子,那就啥也沒有了。”“隻有我的關注點在‘文皇帝櫛風沐雨,親冒鋒鏑,以定天下’嗎?李淵,嗬嗬。”“這話沒毛病。”“李淵又紮心了,哈哈。”“而且李唐皇室確實是眾望所歸了。”
那最後,大家也知道,在多方的勸諫下,武則天立了李顯為太子。不過,最後卻不是順利過渡,而是通過一場政變,李顯才上位的。當然了,這期間還發生了營州之亂,也導致了武則天在立嗣問題上發生了轉變。
其他的事情咱不多說,大家看看武則天從結識李治、迴宮,李治廢王立武,武則天當了皇後之後,與李治攜手所做之事,便能看出這個女子的不一般,到後來她自己當了皇帝,更能顯示出她的魄力,畢竟,在那樣的時代,女子當皇帝是一件多麽艱難的事情。
作為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褒貶不一,有人說武則天是個了不起的皇帝,也有人說,在武周時期,華夏版圖縮小了太多了,她幹得太差了。
我們可以看看古人對她的各種評價,比如宋之問的:“我金輪聖神皇帝垂妙覺,撫鴻勳,出軒宮而鎮紫微,卷翬衣而襲元袞,釋罘祝網,萬族鹹寧。革故維新,五刑不用,潤玉律而含元氣,轉金渾而調順晷。”
陸贄的:“後收人心,擢才俊,當時稱知人之明,累朝賴多士之用。”
李贄的:“試觀近古之王,有知人如武後者乎?亦有專以愛養人才為心,愛民為念如武氏者乎?……夫所貴乎明王者,不過以知人為難,愛養人才為急耳。今觀婁、郝、姚、宋諸賢,並羅列於則天之朝,迨及開元,猶用之不盡。如狄梁公者,殊眷異禮,固沒身不替也;宋璟剛正嫉邪,屢與二張為仇,武氏亦不過也。何也?賢人君子,固武氏之所深心愛惜而敬禮者也。”
也有魯宗道說她:“唐之罪人也,幾危社稷。”
歐陽修說她:“武氏之亂,唐之宗室戕殺殆盡,其賢士大夫不免者十八九。以太宗之治,其遺德餘烈在人者未遠,而幾於遂絕,其為惡豈一褒姒之比邪?\"
洪邁說她:“漢之武帝,唐之武後,不可謂不明,而巫蠱之禍,羅織之獄,天下塗炭,後妃公卿,交臂就戮,後世聞二武之名,則憎惡之。”
彈幕\"歐陽修,哦,毫不意外。\"“畢竟大宋那風氣,你能指望他們說什麽好聽的 。”“光女性地位這一點,她在我這裏就是無敵的!”“巫蠱之禍大家都知道,羅織之獄是啥?”“就是來俊臣寫的本《羅織經》,裏麵都是講述如何羅織罪名、陷害殺人的東西,恐怖至極。”“咦,受不了。”
“說實話,武則天看人是真的蠻準的嘞。”“開玩笑,一介女子,從才人做到皇帝,不會看人怎麽行。”
另外,還有“封建社會,女人沒有地位,女人當皇帝,人們連想也不敢想......武則天確實是個治國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有用人之術。”
\"她把唐太宗的“貞觀之治”發展了,並為唐玄宗所謂“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開元時代的一些大臣宰相、文士、學士大抵是武後時代所培養出來的人物\"等等評價。
那些說武則天這不好,那不好的人,有多少隻是因為她僅僅隻是一個女子而已,撇開武則天的性別,她在位期間做的實事,比華夏多少皇帝都做得更好。
首先,提升女性地位。武則天當政時期,有組建參政女官群體。其實,女官參政,並非起始於武則天時期。
《後漢書·陳蕃傳》:“今京師囂囂,道路喧嘩,言侯覽、曹節、公乘昕、王甫、鄭颯等與趙夫人諸女尚書並亂天下。”
《三國誌·魏書·明帝紀》:“是時,大治洛陽宮,起昭陽、太極殿,築總章觀。”注:“帝常遊宴在內,乃選女子知書可複信者六人,以為女尚書,使典省外奏事。”
在東漢時期,就已經有了女尚書職,隻不過並不知道此時的女尚書的具體職責。而在魏明帝時期,此時的女尚書具有協助皇帝處理外朝奏事的職能,這也被視為女官參政現象之發端。
不過,那時的女性參政並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隻有極少數的情況下的特殊行為。而到了武周時期,武則天公開征召和選拔“女史”,並將其納入宮廷行政體係中,女官參政規模擴大,她們也擁有了與其他朝代的女官截然不同的職權範圍。
比如司馬慎微妻子李氏,據《大唐故梓州通泉縣尉上柱國司馬公墓誌並序》記載:“夫人隴西李氏,荊州錄事參軍、蒲州永樂縣令、洛州壽安縣令嗣源第四女......載初年,皇太後臨朝求諸女史,勅穎(潁)川郡王載德詣門辟召侍奉。宸極一十五年,墨勅製詞,多夫人所作。”
可以知道李氏進宮後,頗受武則天的信任,她的職責是起草製書,在政務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不是處理宮廷事務。這在其他的朝代是不可能發生的,它一直都是由男性擔任。
還有裴行儉之妻庫狄氏,《新唐書·裴光庭傳》中記載:“母庫狄氏,有婦德,武後召入宮,為禦正,甚見親寵。”
雖然禦正一職尚不能確定究竟是庫狄氏的真實官名,還是文學加工的結果。但可以根據各方推斷出,庫狄氏可輔佐武則天處理政事,甚至有可能參與到朝政的議論當中。
並且在武則天退位後,這些女吏被遣散迴家,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庫狄氏。然而,庫狄氏的能力想必是有目共睹的,在唐玄宗李隆基繼位後,還想要再次啟用庫狄氏,不過卻被庫狄氏拒絕了。
“皇上臨極,旁求陰政,再降綸言,將留內輔,夫人深戒榮滿,遠悟真筌,固辭羸憊,超謝塵俗。”
在當時,作為女官,卻能享有奪情起複的待遇,可見其不同之處。
還有殷履直之妻顏氏、韋餘慶之妻裴氏、張守讓之妻、鄧國夫人竇氏等等,更有大家所熟知的上官婉兒,足可見女性在武周一朝的地位。
另外,武則天還製定新婦不跪的婚嫁習俗。在中國古代婚禮中,大都由男女新人同時跪拜。武則天稱帝後,為了提高婦女的地位,則規定在舉行婚禮時,男跪女不跪。
這也是有記錄的,《事物紀原》中記載:“唐武後欲尊婦人,始易今拜。是則女屈膝下拜,始於唐武後也。” 《野客叢書》中也有記載:“自唐武後尊婦人,始易今拜,屈膝不跪”。甚至大家也可以在敦煌壁畫中的《婚禮圖》中便有描繪新婦不跪的景象。
武則天曾為了提高女性的地位,提出了不少建議,做出了不少決策,作為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的地位不言而喻,她的影響無可比擬。】
【除了提高女性地位,武周時期民生、經濟、貿易等方麵都穩步增長。
前麵已經提到過,武則天曾向李治提出建言十二事:包括勸農桑,薄賦徭;給複三輔地等。而這件事也是落實到實處的,武則天在嗣聖元年(即公元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區,“田疇墾辟,家有餘糧”者予以升獎;“為政苛濫,戶口流移”者必加懲罰。
不僅如此,武則天還命人撰成農書《兆人本業記》,頒發到州縣,作為州縣官勸農的參考。武則天對於農業、民生不可謂不重視。】
“室韋”乃是指東胡室韋族,中國古代東北民族。原係蒙古語音譯,用作族稱,意為“豕韋人”。
根據史書的各種記載,室韋並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而是一個多源的民族綜合體,大家記得他們是古代東北民族就行了,總之他們現在反了,然後又被鎮壓了。
而鎮壓他們的李多祚的祖先世代為靺鞨酋長,後來歸順唐朝。
彈幕“我大東北就配這麽幾個字呢?up都不多說一點。”“真的震驚於我大中華的包容氣度!”“以前上曆史課的時候,總是氣憤不已,恨不得親自上戰場殺那些蠻夷,後來發現,哦!原來蠻夷是我。”
“我以前還疑惑為什麽長城修在那麽老後麵,為什麽不保護我們,後來發現,哦!原來防的就是我們,笑死。”“哈哈,以前確實總會有這種想法。”】
唐朝李世民時期
李世民:“後世之人曾提到56個民族是一家,他們是一個民族大融合的大家庭,確實了不起!”
長孫無忌:“陛下善待各族,如天幕所說,此乃功績。”
房玄齡:“天幕曾言陛下之民族政策,是古來的帝王所不可比擬的。”
李世民:“自古帝王雖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過之。”
【李多祚先後參與平定後突厥、黑水靺鞨、室韋及契丹的反叛,掌握禁兵、宿衛北門二十餘年。
那看到他掌握禁兵、宿衛北門時間之長,大家有沒有想到什麽事件?
彈幕“他哪一年死的?”“畢竟是三年兩次政變呢?不愧是大唐皇室!”】
李世民等人:“......”
【沒錯,神龍元年(即公元705年),正月,武則天生病,在迎仙宮集仙殿臥床不起,此時她的身邊隻有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宰相張柬之、崔玄暐與大臣敬暉、桓彥範、袁恕己、李多祚等,佯稱二張謀反。於是發動政變,要求武則天退位。
二十三日,李顯代理國政,施行大赦,改年號為神龍。二十四日,武則天被迫傳位給李顯,次日,李顯在通天宮即皇帝位。退位後的武則天徙居上陽宮。
神龍三年(即公元707年)七月,李多祚又協助那個倒黴的太子李重俊,發動“景龍政變”,殺死了武三思父子及其黨羽。不過這場政變以失敗告終,李多祚也被殺了,終年五十四歲。
彈幕“誰叫他掌握禁軍呢?造反的好幫手。”“大唐的政變當真是no.1”】
【扯得有點遠了,說迴來長壽三年(即公元694年),武則天平定吐蕃、突厥、室韋等戰亂。八月,四夷酋長在波斯國大酋長阿羅憾的號召下,“諸胡聚錢百萬億”購買銅鐵建造天樞,用來銘記武則天功德,黜唐頌周。
我記得大家也曾在評論區中提及到天樞,這是武周的標準,提到武周、唐朝就繞不開它,天樞位於皇城端門外,而端門城門口經常張貼征兵令,城門兩側經常出現各種政令信息。
證聖元年(即公元695年)正月一日,武則天加號“慈氏越古金輪聖神皇帝”。
同年十月,突厥默啜可汗遣使投降並歸附武周。臘月,武則天從神都出發,登嵩山,封神嶽,改元萬歲登封,大赦天下,免天下百姓租稅一年。
彈幕“一直覺得天樞被毀很心痛。”“畢竟都說了是武周的標準,李隆基怎麽可能讓它留著。”“免租稅對百姓來說就是大好事。”】
【大家也都知道立太子乃是一朝重事,總有人對這個位置虎視眈眈。
聖曆元年(即公元698年),武承嗣、武三思為了謀求太子之位,曾數次使人對武則天說:“自古天子未有以異姓為嗣者。”
但是,這兩人是武則天的侄子,她自己還有兒子呐,立誰為太子,她也次次做不了決定。
而狄仁傑則每每對武則天說:“文皇帝櫛風沐雨,親冒鋒鏑,以定天下,傳之子孫。太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無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與母子孰親?陛下立子,則千秋萬歲後,配食太廟,承繼無窮;立侄,則未聞侄為天子而祔姑於廟者也。”
彈幕“狄公說的沒錯,哪會有侄子當皇帝之後,還將姑姑供奉在太廟的。”“傳給兒子還能配食太廟,傳給侄子,那就啥也沒有了。”“隻有我的關注點在‘文皇帝櫛風沐雨,親冒鋒鏑,以定天下’嗎?李淵,嗬嗬。”“這話沒毛病。”“李淵又紮心了,哈哈。”“而且李唐皇室確實是眾望所歸了。”
那最後,大家也知道,在多方的勸諫下,武則天立了李顯為太子。不過,最後卻不是順利過渡,而是通過一場政變,李顯才上位的。當然了,這期間還發生了營州之亂,也導致了武則天在立嗣問題上發生了轉變。
其他的事情咱不多說,大家看看武則天從結識李治、迴宮,李治廢王立武,武則天當了皇後之後,與李治攜手所做之事,便能看出這個女子的不一般,到後來她自己當了皇帝,更能顯示出她的魄力,畢竟,在那樣的時代,女子當皇帝是一件多麽艱難的事情。
作為曆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皇帝褒貶不一,有人說武則天是個了不起的皇帝,也有人說,在武周時期,華夏版圖縮小了太多了,她幹得太差了。
我們可以看看古人對她的各種評價,比如宋之問的:“我金輪聖神皇帝垂妙覺,撫鴻勳,出軒宮而鎮紫微,卷翬衣而襲元袞,釋罘祝網,萬族鹹寧。革故維新,五刑不用,潤玉律而含元氣,轉金渾而調順晷。”
陸贄的:“後收人心,擢才俊,當時稱知人之明,累朝賴多士之用。”
李贄的:“試觀近古之王,有知人如武後者乎?亦有專以愛養人才為心,愛民為念如武氏者乎?……夫所貴乎明王者,不過以知人為難,愛養人才為急耳。今觀婁、郝、姚、宋諸賢,並羅列於則天之朝,迨及開元,猶用之不盡。如狄梁公者,殊眷異禮,固沒身不替也;宋璟剛正嫉邪,屢與二張為仇,武氏亦不過也。何也?賢人君子,固武氏之所深心愛惜而敬禮者也。”
也有魯宗道說她:“唐之罪人也,幾危社稷。”
歐陽修說她:“武氏之亂,唐之宗室戕殺殆盡,其賢士大夫不免者十八九。以太宗之治,其遺德餘烈在人者未遠,而幾於遂絕,其為惡豈一褒姒之比邪?\"
洪邁說她:“漢之武帝,唐之武後,不可謂不明,而巫蠱之禍,羅織之獄,天下塗炭,後妃公卿,交臂就戮,後世聞二武之名,則憎惡之。”
彈幕\"歐陽修,哦,毫不意外。\"“畢竟大宋那風氣,你能指望他們說什麽好聽的 。”“光女性地位這一點,她在我這裏就是無敵的!”“巫蠱之禍大家都知道,羅織之獄是啥?”“就是來俊臣寫的本《羅織經》,裏麵都是講述如何羅織罪名、陷害殺人的東西,恐怖至極。”“咦,受不了。”
“說實話,武則天看人是真的蠻準的嘞。”“開玩笑,一介女子,從才人做到皇帝,不會看人怎麽行。”
另外,還有“封建社會,女人沒有地位,女人當皇帝,人們連想也不敢想......武則天確實是個治國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有用人之術。”
\"她把唐太宗的“貞觀之治”發展了,並為唐玄宗所謂“開元盛世”奠定了基礎。開元時代的一些大臣宰相、文士、學士大抵是武後時代所培養出來的人物\"等等評價。
那些說武則天這不好,那不好的人,有多少隻是因為她僅僅隻是一個女子而已,撇開武則天的性別,她在位期間做的實事,比華夏多少皇帝都做得更好。
首先,提升女性地位。武則天當政時期,有組建參政女官群體。其實,女官參政,並非起始於武則天時期。
《後漢書·陳蕃傳》:“今京師囂囂,道路喧嘩,言侯覽、曹節、公乘昕、王甫、鄭颯等與趙夫人諸女尚書並亂天下。”
《三國誌·魏書·明帝紀》:“是時,大治洛陽宮,起昭陽、太極殿,築總章觀。”注:“帝常遊宴在內,乃選女子知書可複信者六人,以為女尚書,使典省外奏事。”
在東漢時期,就已經有了女尚書職,隻不過並不知道此時的女尚書的具體職責。而在魏明帝時期,此時的女尚書具有協助皇帝處理外朝奏事的職能,這也被視為女官參政現象之發端。
不過,那時的女性參政並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隻有極少數的情況下的特殊行為。而到了武周時期,武則天公開征召和選拔“女史”,並將其納入宮廷行政體係中,女官參政規模擴大,她們也擁有了與其他朝代的女官截然不同的職權範圍。
比如司馬慎微妻子李氏,據《大唐故梓州通泉縣尉上柱國司馬公墓誌並序》記載:“夫人隴西李氏,荊州錄事參軍、蒲州永樂縣令、洛州壽安縣令嗣源第四女......載初年,皇太後臨朝求諸女史,勅穎(潁)川郡王載德詣門辟召侍奉。宸極一十五年,墨勅製詞,多夫人所作。”
可以知道李氏進宮後,頗受武則天的信任,她的職責是起草製書,在政務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不是處理宮廷事務。這在其他的朝代是不可能發生的,它一直都是由男性擔任。
還有裴行儉之妻庫狄氏,《新唐書·裴光庭傳》中記載:“母庫狄氏,有婦德,武後召入宮,為禦正,甚見親寵。”
雖然禦正一職尚不能確定究竟是庫狄氏的真實官名,還是文學加工的結果。但可以根據各方推斷出,庫狄氏可輔佐武則天處理政事,甚至有可能參與到朝政的議論當中。
並且在武則天退位後,這些女吏被遣散迴家,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庫狄氏。然而,庫狄氏的能力想必是有目共睹的,在唐玄宗李隆基繼位後,還想要再次啟用庫狄氏,不過卻被庫狄氏拒絕了。
“皇上臨極,旁求陰政,再降綸言,將留內輔,夫人深戒榮滿,遠悟真筌,固辭羸憊,超謝塵俗。”
在當時,作為女官,卻能享有奪情起複的待遇,可見其不同之處。
還有殷履直之妻顏氏、韋餘慶之妻裴氏、張守讓之妻、鄧國夫人竇氏等等,更有大家所熟知的上官婉兒,足可見女性在武周一朝的地位。
另外,武則天還製定新婦不跪的婚嫁習俗。在中國古代婚禮中,大都由男女新人同時跪拜。武則天稱帝後,為了提高婦女的地位,則規定在舉行婚禮時,男跪女不跪。
這也是有記錄的,《事物紀原》中記載:“唐武後欲尊婦人,始易今拜。是則女屈膝下拜,始於唐武後也。” 《野客叢書》中也有記載:“自唐武後尊婦人,始易今拜,屈膝不跪”。甚至大家也可以在敦煌壁畫中的《婚禮圖》中便有描繪新婦不跪的景象。
武則天曾為了提高女性的地位,提出了不少建議,做出了不少決策,作為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的地位不言而喻,她的影響無可比擬。】
【除了提高女性地位,武周時期民生、經濟、貿易等方麵都穩步增長。
前麵已經提到過,武則天曾向李治提出建言十二事:包括勸農桑,薄賦徭;給複三輔地等。而這件事也是落實到實處的,武則天在嗣聖元年(即公元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區,“田疇墾辟,家有餘糧”者予以升獎;“為政苛濫,戶口流移”者必加懲罰。
不僅如此,武則天還命人撰成農書《兆人本業記》,頒發到州縣,作為州縣官勸農的參考。武則天對於農業、民生不可謂不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