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玄武門之變
視頻被古人看到了怎麽辦 作者:狐狸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所以當時李世民的權力僅在皇帝李淵和太子李建成之下,而且這也是因為李淵他是皇帝,而李建成是太子而已。若真要對比實權,這兩位真的就比不上他了。畢竟當年趙匡胤兵權在手,都能黃袍加身。如今李世民的兵權他也不小啊,那些將士們效忠的到底又是誰呢?
那些將領到底是聽與他們同生共死過的,還是高祖明堂之上的皇帝的呢?】
秦朝
嬴政“朕要是有這麽個兒子還想什麽?這種兒子你不封太子,讓一個沒能力的來當,怎麽想的!”
漢朝劉邦時期
劉邦“朕也想要這麽個兒子,哪像劉盈。不過朕已經有了恆兒,該滿足了。”
漢朝劉徹時期
劉徹“這位唐太宗還做了一篇《威鳳賦》,想來如此功績,已經遭受了父親及兄弟的打壓。”
唐朝李淵時期
李元吉:“父皇,您看到了嗎?天幕居然如此編排您?李世民他罪不可恕。”
李淵聽著小兒子的話,他哪裏不懂,可如今世民能力已經被認證。而且世民也是他的兒子,他總不能殺了他。既然如此,何必在意。而且天幕已經說到了武德八年,是不是馬上就會到現在了,不知武德九年又會有何大事發生。
自是將李元吉訓斥了一頓,然後叫二郎不用太在意。在看著神情恍惚的建成,一時不知需要如何對待這個大兒子,希望他自己想通吧。
【雙方的矛盾在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爆發,這一年有兩件大事,一是太白經天,而是突厥來襲。
在武德九年五月,出現過一次太白經天,六月初一出現一次,六月初三又出現了一次。負責觀察天象的太史令傅奕見此情景,向李淵匯報“太白見秦分,秦王當有天下”。
彈幕“別說,還是挺對的”“其實是看錯了”
在突厥再次侵犯唐朝邊境時,李建成便向李淵建議讓李元吉領兵對抗突厥,並且還讓秦王府的秦叔寶、尉遲敬德、程知節、段誌玄等人一起出發。意圖讓他們死在對抗突厥的戰場上,從而削弱秦王府的勢力。
同時還誣陷杜如晦、房玄齡,將他們調離秦王府,讓秦王身邊無人可用,方便他們下手。欲在為李元吉餞行時,於帳中殺死李世民。
然而此事卻被李世民知曉,於是李世民決定提前動手。
而六月初三的太白經天後,李淵傳召李世民問話。李世民於是向李淵說明太子和齊王與宮妃有染,他們兄弟兩害自己恐怕是為了給王世充和竇建德報仇,於是李淵決定第二天傳召李建成和李元吉。
彈幕“來了,來了,他要來了”“玄武門之變”】
秦朝
嬴政“終於要動手了。”
隋朝楊堅時期
楊堅“這就是逼得太厲害了的結果。”
李淵看到這抱著竇氏和李建成抹眼淚,哭得無比傷心\\\"是我的錯,我的錯,才讓他們兄弟相殘\\\",而李建成也抱著他的父親,緩解他糟糕的情緒。
唐朝李淵時期
李淵看到這,頓時腿軟,坐在椅子上,他沒想到最後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第二天,李世民提前設伏,於玄武門前誅殺太子和齊王。】
李元吉大喊道“李世民!我殺了你!”,卻被尉遲敬德等人攔了下來。
【而當時的李淵正在海池泛舟,李世民派遣尉遲敬德前往宿衛。等到尉遲敬德來到李淵麵前時,李淵問他“今日亂者誰邪?卿來此何為?。而尉遲敬德則告知李淵,太子和齊王作亂,已被誅殺”。
李淵知道後,也在身邊臣子蕭瑀和陳叔達的建議下立李世民為太子,節製天下兵馬。】
李元吉快要氣瘋了,怎麽他們死了,父皇竟也不處置李世民,簡直可惡。
“節製天下兵馬”一出,誰還不懂,哪國太子能節製天下兵馬,這種情況下,這位唐高祖李淵已經被拿他二兒子沒有辦法了。
【玄武門政變其實是一場非常成功的政變,他隻發生在皇宮之內,一天之內便解決了,完全沒有波及到百姓。
而且玄武門之變比較有意思的是,在太子及齊王被射殺之後,李建成的部下率領精銳兵馬兩千人,趕到玄武門,準備為太子和齊王報仇。作為宿衛軍的將領,這個宿衛軍就是保護李淵的禁軍,敬君弘、呂世衡來人對付起了太子和齊王,誓要將他們攔於玄武門外,敬君弘甚至在此戰中身亡。
而做為玄武門守將的常何,李建成本以為是他的人。但是常何早期便一直跟隨李世民作戰,他是李世民麾下的人,守衛玄武門也是李世民調去的。
在玄武門之變中,在李建成和李元吉進入玄武門之後,便將玄武門關閉,阻隔李建成李元吉的手下進入救援。有人說常何這樣是中立,呃.......作為一個守衛皇帝的人。一個王爺要再次誅殺太子及齊王,你視若無睹,甚至還關門了。雖然你沒有去參與上去,打一仗,但這怎麽也算不上中立吧。】
李建成:“常何!”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玄武門之變,六月初七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八月初九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於李世民。李世民登基為帝,次年改元貞觀。
彈幕“兩個月的太子怎麽就不是太子了呢”“這速度,真快,李二這是裝都不裝了”“還是走完了流程了,李淵請辭的時候也是三請三讓了。” 】
秦朝
嬴政“終於登記了,看這李淵能把朕氣死。”
隋朝楊堅時期
楊堅“接下來就是李世民的治國了吧”
【而對於太子府的舊臣,李世民也並未治罪,其中以魏征最盛。】
魏征“他多次讓太子誅殺秦王,秦王居然沒有處死他”
而李建成的手下們看到這也表示震驚,秦王居然能放過他們,果然大度。
【然而,李世民八月初九登基,大赦天下,八月十九日,突厥頡利可汗、突利可汗就打過來了。】
唐朝李淵時期
李淵:“什麽?突厥就要打過來了?這可怎麽辦?”
【突厥發兵十餘萬人,南下一路攻到武功,威脅到都城長安,長安戒嚴。
李世民派兵進行抵禦,然而在涇陽一戰中雖然小勝,卻無法阻止突厥南下的步伐。頡利可汗主力進抵渭水河畔,直逼長安城。而此時長安兵力較為空虛,能打,但是這一仗也會很艱難。國家剛剛安定下來,若是一直與突厥交戰,則會加重百姓負擔。
於是便出現了讓李世民感到恥辱的一幕。】
唐朝李淵時期
李元吉:“喲,看來二哥也不怎麽樣啊!畏懼突厥,這是準備投降還是求和,給了突厥多少好東西,你這樣居然能排第二。”
李淵:“夠了!朕還在這裏,給朕閉嘴。突厥都要到門口了,你還如此行事。”
而李世民壓根就懶得搭理李元吉。
【當然了,這隻是咱們二鳳一人感到恥辱罷了,畢竟他從小到大,除了他老爹打壓他之外,他也實在是沒有受過這種氣。
但是這種情況你放在別人身上,比如李淵、李元吉,沒有人能比他做得更好。更不要說跟宋朝那一堆皇帝相比了。澶淵之盟才是真正的恥辱。】
宋朝趙匡胤時期
趙匡胤“說唐太宗就說唐太宗,又提我宋朝做什麽?唉,都是這群不爭氣的後代啊!”
【八月二十八日,李世民設疑兵之計,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六騎至渭水邊,與頡利可汗隔渭水對話,斥責他背棄盟約。】
秦朝
嬴政“隻帶六人,好魄力。”
唐朝李淵時期
李淵“二郎居然如此大膽,隻帶六人,便與頡利可汗對峙,他就不怕嗎?”
李建成:“世民,你怎麽敢的。”李建成疑惑、震驚,他怎麽也想不到居然還有如此操作,他就不怕頡利可汗直接動手,殺了他嗎?
李世民:“嗬,這有何不敢。”
李建成:“.......”是啊,他不是李世民,他不敢,不代表李世民不敢。
【不久之後李世民安排的軍隊也來到渭水邊,頡利可汗本就對李世民的能力感到恐懼,如今大唐軍隊威嚴,執失思力也被捕了。於是頡利可汗請求雙方和解。
兩天後,雙方在渭水便橋上,殺白馬為盟,突厥撤退。一場大戰便這樣避免了。並且,李世民不要頡利可汗的馬匹,要求頡利可汗歸還當初被擄掠的中原人口。
你看,其實唐朝並沒有失去什麽,然而太宗皇帝將他當作恥辱,希望有朝一日能夠一雪前恥。於是李世民率領所有禁軍步騎將領在顯德殿殿廷學習射箭,他親自教學,射中之人賞賜弓刀、布匹綢緞等物品。於是將領們學習欲望爆棚,畢竟,這又不要你去上戰場打仗,不會突然沒命。而且贏的人獎勵還非常豐富,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
雖然咱們太宗皇帝善於納諫,但是對於此事心意已決。所以,即使朝中大臣多次勸諫,依然阻止不了咱們二鳳的複仇之心,絕不采納。
彈幕“二鳳真的下定決心了”“畢竟,這事對二鳳打擊還挺大的”“畢竟他還沒遇見這種事,心中中有氣正常”“當年宋朝南遷的時候,也是說忍一忍,養精蓄銳,到時候打迴去,你倒是打啊!”“別提大慫,咱們就還是朋友”】
漢朝劉邦時期
劉邦“唐朝有如此帝王,何愁不能興旺。這可比那李淵強多了。”劉邦是真的佩服這位太宗皇帝,同時也瞧不起那位高祖皇帝。就這樣的一位皇帝,靠兒子打了天下,最後居然還敢瞧不起他,搞得好像自己多厲害一樣。
經過幾年的努力,大唐報仇的時候到了!
彈幕“大唐舞王”“頡利,你跳舞是真的真的挺不錯”“想看頡利跳舞”】
唐朝李淵時期
李淵“這是何意,讓頡利跳舞?”
【貞觀元年(即公元627年),由於大唐的挑撥,突厥發生內亂,薛延陀、迴紇、拔野古等部叛離突,頡利可汗也與突利可汗互生嫌隙。
貞觀二年(即公元628年),頡利可汗多次征戰突利可汗,突利可汗打不過,一想,不如向唐朝求救吧,於是唐朝幫助突利可汗對付了頡利可汗,突利可汗歸入大唐。同一年契丹也歸入了大唐。
同時由於薛延陀勢力擴大,導致突厥逐漸衰落,於是頡利可汗也向唐朝稱臣。不過頡利可汗死心不改,他雖向唐朝稱臣,但依舊支持梁師都反唐。於是大唐決定出兵征討突厥。
貞觀三年(即公元629年)秋,李世民命令李靖率李積、柴紹、薛萬徹,統兵10萬,分道出擊突厥。
貞觀四年(即公元629年),李靖率領三千五百精兵,直奔定襄,在定襄大敗突厥。頡利可汗帶兵逃跑,然而卻被在白道的李世積圍堵,突厥損傷慘重。頡利可汗向西逃跑,欲至吐穀渾,卻在中途被逮捕。三月,東突厥滅亡。當年逼至渭水的頡利可汗被帶向長安。
不過李世民卻沒有殺掉頡利可汗,而是釋放了他,並且將他的家屬也還給了他,在長安城給他住宅和田地,讓他在長安生活。
同年,即貞觀四年的夏天,由於大唐的強勢,威望。北方各族酋長紛紛前至長安,共同向李世民進獻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尊號,名曰“天可汗”。】
隋朝楊堅時期
楊堅“天可汗,與朕的聖人可汗相比,有什麽區別?”
唐朝李淵時期
李淵等人直接站了起來:“天可汗!天可汗!與之隋文帝當年的聖人可汗相比,誰更勝一籌。不對,不對,肯定是天可汗更勝一籌,天幕都說了是史無前例。哈哈!哈哈!二郎,好啊,我大唐居然能有這一天!”
朝中大臣也紛紛恭喜秦王,揚大唐國威。
【“天可汗”不僅僅隻是一種尊稱和象征,更是一種以大唐為核心的實質性的政治體係。李世民能夠以大唐皇帝的身份行可汗之事,下屬各國可汗即位必須得到唐朝皇帝的冊封。而他們這些國家的軍隊也必須接受天可汗的調動。如果這些下屬國行為不軌,破壞各國之間的和諧,或不服從大唐,大唐也可以直接對其動兵。大唐中原地區若是發動判亂,或是其他地區與大唐發生矛盾,大唐皇帝可對其進行征召。這是合理,合法的行為,屬於是站在了道德至高點上了。
所以後期大唐打仗的時候,大部分是應用他們的軍隊,簡直不要太爽。
彈幕“願向大唐皇帝陛下上尊號,名曰天可汗”“天可汗真的太牛了”“所以大唐才會那麽厲害”“李世民從即位到天可汗隻用了四年啊,四年!”】
那些將領到底是聽與他們同生共死過的,還是高祖明堂之上的皇帝的呢?】
秦朝
嬴政“朕要是有這麽個兒子還想什麽?這種兒子你不封太子,讓一個沒能力的來當,怎麽想的!”
漢朝劉邦時期
劉邦“朕也想要這麽個兒子,哪像劉盈。不過朕已經有了恆兒,該滿足了。”
漢朝劉徹時期
劉徹“這位唐太宗還做了一篇《威鳳賦》,想來如此功績,已經遭受了父親及兄弟的打壓。”
唐朝李淵時期
李元吉:“父皇,您看到了嗎?天幕居然如此編排您?李世民他罪不可恕。”
李淵聽著小兒子的話,他哪裏不懂,可如今世民能力已經被認證。而且世民也是他的兒子,他總不能殺了他。既然如此,何必在意。而且天幕已經說到了武德八年,是不是馬上就會到現在了,不知武德九年又會有何大事發生。
自是將李元吉訓斥了一頓,然後叫二郎不用太在意。在看著神情恍惚的建成,一時不知需要如何對待這個大兒子,希望他自己想通吧。
【雙方的矛盾在武德九年(即公元626年)爆發,這一年有兩件大事,一是太白經天,而是突厥來襲。
在武德九年五月,出現過一次太白經天,六月初一出現一次,六月初三又出現了一次。負責觀察天象的太史令傅奕見此情景,向李淵匯報“太白見秦分,秦王當有天下”。
彈幕“別說,還是挺對的”“其實是看錯了”
在突厥再次侵犯唐朝邊境時,李建成便向李淵建議讓李元吉領兵對抗突厥,並且還讓秦王府的秦叔寶、尉遲敬德、程知節、段誌玄等人一起出發。意圖讓他們死在對抗突厥的戰場上,從而削弱秦王府的勢力。
同時還誣陷杜如晦、房玄齡,將他們調離秦王府,讓秦王身邊無人可用,方便他們下手。欲在為李元吉餞行時,於帳中殺死李世民。
然而此事卻被李世民知曉,於是李世民決定提前動手。
而六月初三的太白經天後,李淵傳召李世民問話。李世民於是向李淵說明太子和齊王與宮妃有染,他們兄弟兩害自己恐怕是為了給王世充和竇建德報仇,於是李淵決定第二天傳召李建成和李元吉。
彈幕“來了,來了,他要來了”“玄武門之變”】
秦朝
嬴政“終於要動手了。”
隋朝楊堅時期
楊堅“這就是逼得太厲害了的結果。”
李淵看到這抱著竇氏和李建成抹眼淚,哭得無比傷心\\\"是我的錯,我的錯,才讓他們兄弟相殘\\\",而李建成也抱著他的父親,緩解他糟糕的情緒。
唐朝李淵時期
李淵看到這,頓時腿軟,坐在椅子上,他沒想到最後還是走到了這一步。
【第二天,李世民提前設伏,於玄武門前誅殺太子和齊王。】
李元吉大喊道“李世民!我殺了你!”,卻被尉遲敬德等人攔了下來。
【而當時的李淵正在海池泛舟,李世民派遣尉遲敬德前往宿衛。等到尉遲敬德來到李淵麵前時,李淵問他“今日亂者誰邪?卿來此何為?。而尉遲敬德則告知李淵,太子和齊王作亂,已被誅殺”。
李淵知道後,也在身邊臣子蕭瑀和陳叔達的建議下立李世民為太子,節製天下兵馬。】
李元吉快要氣瘋了,怎麽他們死了,父皇竟也不處置李世民,簡直可惡。
“節製天下兵馬”一出,誰還不懂,哪國太子能節製天下兵馬,這種情況下,這位唐高祖李淵已經被拿他二兒子沒有辦法了。
【玄武門政變其實是一場非常成功的政變,他隻發生在皇宮之內,一天之內便解決了,完全沒有波及到百姓。
而且玄武門之變比較有意思的是,在太子及齊王被射殺之後,李建成的部下率領精銳兵馬兩千人,趕到玄武門,準備為太子和齊王報仇。作為宿衛軍的將領,這個宿衛軍就是保護李淵的禁軍,敬君弘、呂世衡來人對付起了太子和齊王,誓要將他們攔於玄武門外,敬君弘甚至在此戰中身亡。
而做為玄武門守將的常何,李建成本以為是他的人。但是常何早期便一直跟隨李世民作戰,他是李世民麾下的人,守衛玄武門也是李世民調去的。
在玄武門之變中,在李建成和李元吉進入玄武門之後,便將玄武門關閉,阻隔李建成李元吉的手下進入救援。有人說常何這樣是中立,呃.......作為一個守衛皇帝的人。一個王爺要再次誅殺太子及齊王,你視若無睹,甚至還關門了。雖然你沒有去參與上去,打一仗,但這怎麽也算不上中立吧。】
李建成:“常何!”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玄武門之變,六月初七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八月初九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於李世民。李世民登基為帝,次年改元貞觀。
彈幕“兩個月的太子怎麽就不是太子了呢”“這速度,真快,李二這是裝都不裝了”“還是走完了流程了,李淵請辭的時候也是三請三讓了。” 】
秦朝
嬴政“終於登記了,看這李淵能把朕氣死。”
隋朝楊堅時期
楊堅“接下來就是李世民的治國了吧”
【而對於太子府的舊臣,李世民也並未治罪,其中以魏征最盛。】
魏征“他多次讓太子誅殺秦王,秦王居然沒有處死他”
而李建成的手下們看到這也表示震驚,秦王居然能放過他們,果然大度。
【然而,李世民八月初九登基,大赦天下,八月十九日,突厥頡利可汗、突利可汗就打過來了。】
唐朝李淵時期
李淵:“什麽?突厥就要打過來了?這可怎麽辦?”
【突厥發兵十餘萬人,南下一路攻到武功,威脅到都城長安,長安戒嚴。
李世民派兵進行抵禦,然而在涇陽一戰中雖然小勝,卻無法阻止突厥南下的步伐。頡利可汗主力進抵渭水河畔,直逼長安城。而此時長安兵力較為空虛,能打,但是這一仗也會很艱難。國家剛剛安定下來,若是一直與突厥交戰,則會加重百姓負擔。
於是便出現了讓李世民感到恥辱的一幕。】
唐朝李淵時期
李元吉:“喲,看來二哥也不怎麽樣啊!畏懼突厥,這是準備投降還是求和,給了突厥多少好東西,你這樣居然能排第二。”
李淵:“夠了!朕還在這裏,給朕閉嘴。突厥都要到門口了,你還如此行事。”
而李世民壓根就懶得搭理李元吉。
【當然了,這隻是咱們二鳳一人感到恥辱罷了,畢竟他從小到大,除了他老爹打壓他之外,他也實在是沒有受過這種氣。
但是這種情況你放在別人身上,比如李淵、李元吉,沒有人能比他做得更好。更不要說跟宋朝那一堆皇帝相比了。澶淵之盟才是真正的恥辱。】
宋朝趙匡胤時期
趙匡胤“說唐太宗就說唐太宗,又提我宋朝做什麽?唉,都是這群不爭氣的後代啊!”
【八月二十八日,李世民設疑兵之計,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六騎至渭水邊,與頡利可汗隔渭水對話,斥責他背棄盟約。】
秦朝
嬴政“隻帶六人,好魄力。”
唐朝李淵時期
李淵“二郎居然如此大膽,隻帶六人,便與頡利可汗對峙,他就不怕嗎?”
李建成:“世民,你怎麽敢的。”李建成疑惑、震驚,他怎麽也想不到居然還有如此操作,他就不怕頡利可汗直接動手,殺了他嗎?
李世民:“嗬,這有何不敢。”
李建成:“.......”是啊,他不是李世民,他不敢,不代表李世民不敢。
【不久之後李世民安排的軍隊也來到渭水邊,頡利可汗本就對李世民的能力感到恐懼,如今大唐軍隊威嚴,執失思力也被捕了。於是頡利可汗請求雙方和解。
兩天後,雙方在渭水便橋上,殺白馬為盟,突厥撤退。一場大戰便這樣避免了。並且,李世民不要頡利可汗的馬匹,要求頡利可汗歸還當初被擄掠的中原人口。
你看,其實唐朝並沒有失去什麽,然而太宗皇帝將他當作恥辱,希望有朝一日能夠一雪前恥。於是李世民率領所有禁軍步騎將領在顯德殿殿廷學習射箭,他親自教學,射中之人賞賜弓刀、布匹綢緞等物品。於是將領們學習欲望爆棚,畢竟,這又不要你去上戰場打仗,不會突然沒命。而且贏的人獎勵還非常豐富,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
雖然咱們太宗皇帝善於納諫,但是對於此事心意已決。所以,即使朝中大臣多次勸諫,依然阻止不了咱們二鳳的複仇之心,絕不采納。
彈幕“二鳳真的下定決心了”“畢竟,這事對二鳳打擊還挺大的”“畢竟他還沒遇見這種事,心中中有氣正常”“當年宋朝南遷的時候,也是說忍一忍,養精蓄銳,到時候打迴去,你倒是打啊!”“別提大慫,咱們就還是朋友”】
漢朝劉邦時期
劉邦“唐朝有如此帝王,何愁不能興旺。這可比那李淵強多了。”劉邦是真的佩服這位太宗皇帝,同時也瞧不起那位高祖皇帝。就這樣的一位皇帝,靠兒子打了天下,最後居然還敢瞧不起他,搞得好像自己多厲害一樣。
經過幾年的努力,大唐報仇的時候到了!
彈幕“大唐舞王”“頡利,你跳舞是真的真的挺不錯”“想看頡利跳舞”】
唐朝李淵時期
李淵“這是何意,讓頡利跳舞?”
【貞觀元年(即公元627年),由於大唐的挑撥,突厥發生內亂,薛延陀、迴紇、拔野古等部叛離突,頡利可汗也與突利可汗互生嫌隙。
貞觀二年(即公元628年),頡利可汗多次征戰突利可汗,突利可汗打不過,一想,不如向唐朝求救吧,於是唐朝幫助突利可汗對付了頡利可汗,突利可汗歸入大唐。同一年契丹也歸入了大唐。
同時由於薛延陀勢力擴大,導致突厥逐漸衰落,於是頡利可汗也向唐朝稱臣。不過頡利可汗死心不改,他雖向唐朝稱臣,但依舊支持梁師都反唐。於是大唐決定出兵征討突厥。
貞觀三年(即公元629年)秋,李世民命令李靖率李積、柴紹、薛萬徹,統兵10萬,分道出擊突厥。
貞觀四年(即公元629年),李靖率領三千五百精兵,直奔定襄,在定襄大敗突厥。頡利可汗帶兵逃跑,然而卻被在白道的李世積圍堵,突厥損傷慘重。頡利可汗向西逃跑,欲至吐穀渾,卻在中途被逮捕。三月,東突厥滅亡。當年逼至渭水的頡利可汗被帶向長安。
不過李世民卻沒有殺掉頡利可汗,而是釋放了他,並且將他的家屬也還給了他,在長安城給他住宅和田地,讓他在長安生活。
同年,即貞觀四年的夏天,由於大唐的強勢,威望。北方各族酋長紛紛前至長安,共同向李世民進獻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尊號,名曰“天可汗”。】
隋朝楊堅時期
楊堅“天可汗,與朕的聖人可汗相比,有什麽區別?”
唐朝李淵時期
李淵等人直接站了起來:“天可汗!天可汗!與之隋文帝當年的聖人可汗相比,誰更勝一籌。不對,不對,肯定是天可汗更勝一籌,天幕都說了是史無前例。哈哈!哈哈!二郎,好啊,我大唐居然能有這一天!”
朝中大臣也紛紛恭喜秦王,揚大唐國威。
【“天可汗”不僅僅隻是一種尊稱和象征,更是一種以大唐為核心的實質性的政治體係。李世民能夠以大唐皇帝的身份行可汗之事,下屬各國可汗即位必須得到唐朝皇帝的冊封。而他們這些國家的軍隊也必須接受天可汗的調動。如果這些下屬國行為不軌,破壞各國之間的和諧,或不服從大唐,大唐也可以直接對其動兵。大唐中原地區若是發動判亂,或是其他地區與大唐發生矛盾,大唐皇帝可對其進行征召。這是合理,合法的行為,屬於是站在了道德至高點上了。
所以後期大唐打仗的時候,大部分是應用他們的軍隊,簡直不要太爽。
彈幕“願向大唐皇帝陛下上尊號,名曰天可汗”“天可汗真的太牛了”“所以大唐才會那麽厲害”“李世民從即位到天可汗隻用了四年啊,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