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
視頻被古人看到了怎麽辦 作者:狐狸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家都知道清朝是由滿族這一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也是華夏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
各位麵皇帝“!!!什麽!最後一個,那之後是什麽,現在這天幕生活的是怎樣的時間。而且封建王朝是什麽意思?而且他們怎麽就成最後一個了!”
劉武這一句話深深震撼到了他們,他們對於雖然不知道封建王朝具體是指什麽,但是聽這話也知道應該是指的他們生活的朝代。畢竟,天幕之前還說了唐宋元明清,這一次來個最後一個,讓人有點不知所措。
【明朝末年正處於小冰河期,天災不斷,旱災、洪澇、蝗蟲災害接踵而來,民不聊生,起義軍絡繹不絕。等到崇禎時期的時候,明朝已經陷入了絕境,而且當時的崇禎皇帝雖然有心改變,但能力有限,明朝已經無力迴天。
在崇禎十七年(即公元1644年)初,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大順政權,在三月十九日的那一天攻破了皇城,崇禎皇帝朱由檢在煤山自縊,所以大家戲稱明朝是開局一個碗,結局一根繩,至此明王朝的統治結束】
明朝朱元璋時期
朱元璋“大明竟然是由起義軍滅掉的,而不是那個清朝。這李自成既然能使咱大明滅亡,為何就抵不住這滿洲”
朱標“兒子想”
“等等”朱元璋立即打斷了朱標的話,叫來老四朱棣,“老四,咱記得這由字輩的是你家的後代”
朱棣立馬跪下,“父皇,兒臣對父皇和大哥絕對忠心,絕對沒有不臣之心,望父皇明查”
朱元璋“哦?你這意思是你這後代奪位與你無關”
朱棣承受著朱元璋的怒氣,他是真的感覺到害怕,但也盡量讓自己冷靜,“父皇,兒臣這後代究竟是如何得的皇帝現在還不了解,按照天幕的意思,明朝末年戰爭不斷,天災不斷,有可能是大哥的後代出了什麽意外,才會,才會......”
朱元璋聽了朱棣說的也覺得有理,而且他自己也覺得是這樣,朱棣這小子哪敢篡他大哥的位。但依然警告朱棣“這大明的繼承人是你大哥,你可不要有異心”。
朱棣趕緊道是,他能感覺到自己背後已經浸濕,剛才是真的好險。萬一他迴答錯誤,他爹可能不會殺他,但也會圈禁他,以保證大哥地位的穩固。
【而早在清崇德九年(即公元1636年),清太宗皇太極便稱帝,改國號為“大清”。在崇禎十七年(即公元1644年),明朝滅亡的同一年,清朝皇帝便遷都北京,確立了其統治地位。
十八年後正月愛新覺羅玄燁即位,此時他隻有8歲,改年號為“康熙”。所以我們也一直稱唿他為康熙,像明朝和清朝的皇帝我們一般比較習慣用年號來稱唿他們,比如嘉靖帝、順治帝等,畢竟他們的諡號太長了,一口氣你都念不完。康熙的諡號就是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如果用這個來稱唿他,可沒有人會聽啊。
在康熙即位的時候他年齡畢竟太小了,所以有好幾位輔政大臣,比如索尼、鼇拜、蘇克薩哈、遏必隆。即使是在康熙正式即位後也無法掌權,皇權旁落,這不是一位英明的帝王願意看到了。
所以康熙必須想辦法收迴權力,由於康熙六年(即1667年)索尼病故,蘇克薩哈被鼇拜所殺,鼇拜權力通天,想收權必須得想辦法解決掉鼇拜。
康熙想了一個辦法,他經常召集侍衛等孔武有力的少年在宮中作撲擊之戲,而且這些人也是忠於康熙之人。如果鼇拜及其黨羽問起,那就是喜歡玩這一類的遊戲。
然後有一天在鼇拜進見時,康熙突然下令叫這些侍衛將鼇拜逮捕,鼇拜不敵,最終被下獄。有大臣請示要將鼇拜夷族,但康熙念在鼇拜的功績上,隻是將其侄親隨及黨羽誅殺,不過不久之後鼇拜便死在了被拘禁的地方。
而與鼇拜勾結的遏必隆勢力也被削弱,至此康熙才做到真正的掌權】
秦朝
嬴政看到清朝皇帝的做法,不免想到了自己,他也是年少即位,朝堂大權被呂不韋找我。而他的母親竟然穢亂後宮,與嫪毐合謀要取他性命,顛覆他大秦的江山。哼,簡直可笑。他可不是他們手上的旗子,他是這大秦的王!這清朝皇帝在這方麵確實做得不錯,前期隱忍,等待時機成熟,直接出擊。
漢朝劉弗陵時期
劉弗陵看著天幕上這位排名第九的皇帝,這種情況與自己何其相似,大司馬霍光掌權,他也沒有什麽權利。不過他也知道如今遵照著父皇晚年修養生息的國策才是對的,大漢不能再出現動亂了。
【在武功方麵,有平定三藩、統一台灣省、驅逐沙俄、大破準噶爾等功績。
曆朝曆代藩王都是中央的眼中釘,康熙既然已經掌權,他自然是不會允許藩王的存在,尤其是平西王吳三桂的權力太大,總管雲南、貴州兩省,甚至影響到周圍的省份。吳三桂也知道他自己的權力大,所以在康熙十二年(即1673年,吳便上書請求削藩。但是這隻是吳三桂的小計謀,他是想要試探朝廷是何意圖,並不是真心想要被削藩,對此情況,康熙同意了。當康熙想要削藩的時候,吳三桂便反了】
漢朝劉啟時期
嗬嗬,一個藩王誰會想要被削藩,這吳三桂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想當初他隻不過是試探性的削藩,便引起了七國之亂,幸得最終平叛。藩王坐大就會威脅皇權,沒有一個帝王能眼睜睜地看著此事發生。
本朝有七國之亂,大臣看著天幕說的藩王造反也深有同感。
明朝朱允炆時期
“看吧,藩王就是會影響到朝堂的穩定,他想要削藩得想法絕對正確”,朱允炆與齊泰、黃子澄說道。
齊泰和黃子澄自然也是同意朱允炆的看法,藩王遲早會擁兵之重,就該早點將這一可能扼殺在搖籃裏。
朱允炆從不覺得削藩有錯,他並不是想要那幾個叔叔死,湘王朱柏舉家自焚也不是他想看到的。
【並且提出了反清複明,畢竟吳三桂曾經是明朝的將領。而且由於清朝是滿族建立的政權,他們的利益獲得者是滿族人,所以很多的漢人依然希望能夠恢複漢人的政權。吳三桂打出這一旗幟也會拉攏和他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漢朝帝王、群臣“.......漢人!這後世竟然說漢人!是因為我們漢朝嗎?不會吧!不會吧!”眾人都無法掩蓋內心的喜悅,但又擔心是自己想多了,也許隻是巧合,也許是後世發生的什麽事情,導致他們被稱為漢人,但是這種事可能與自己有關,想想都興奮!
【他的做法是正確的,耿精忠、孫延齡等人均反,清朝大量領地丟失。但是康熙畢竟是康熙,他可不會被這種事情難倒,他知道最重要的敵人是吳三桂。所以他采取的政策是堅決打擊吳三桂,對其他人進行招降。
而且吳三桂雖然起兵氣勢洶洶,但是他自己的兵馬並不多,後期的糧食不足。當初起兵反派的人與他也不再是一條心。清朝丟失大量土地,主要還是因為當初吳三桂、耿精忠等人均上書請求撤藩王,最後卻突然反叛,打了個措手不及,最終吳三桂隻能以失敗告終】
漢朝劉邦時期
劉邦“藩王確實權力過大影響朝綱,所以我漢家非劉氏不得稱王,也是為了穩定朝綱”
【好了,說完平定三藩,我們就來說統一台灣省】
秦、漢、隋唐、宋的君臣們又聽到了一個新的名詞。
各位麵皇帝“!!!什麽!最後一個,那之後是什麽,現在這天幕生活的是怎樣的時間。而且封建王朝是什麽意思?而且他們怎麽就成最後一個了!”
劉武這一句話深深震撼到了他們,他們對於雖然不知道封建王朝具體是指什麽,但是聽這話也知道應該是指的他們生活的朝代。畢竟,天幕之前還說了唐宋元明清,這一次來個最後一個,讓人有點不知所措。
【明朝末年正處於小冰河期,天災不斷,旱災、洪澇、蝗蟲災害接踵而來,民不聊生,起義軍絡繹不絕。等到崇禎時期的時候,明朝已經陷入了絕境,而且當時的崇禎皇帝雖然有心改變,但能力有限,明朝已經無力迴天。
在崇禎十七年(即公元1644年)初,李自成在西安建立了大順政權,在三月十九日的那一天攻破了皇城,崇禎皇帝朱由檢在煤山自縊,所以大家戲稱明朝是開局一個碗,結局一根繩,至此明王朝的統治結束】
明朝朱元璋時期
朱元璋“大明竟然是由起義軍滅掉的,而不是那個清朝。這李自成既然能使咱大明滅亡,為何就抵不住這滿洲”
朱標“兒子想”
“等等”朱元璋立即打斷了朱標的話,叫來老四朱棣,“老四,咱記得這由字輩的是你家的後代”
朱棣立馬跪下,“父皇,兒臣對父皇和大哥絕對忠心,絕對沒有不臣之心,望父皇明查”
朱元璋“哦?你這意思是你這後代奪位與你無關”
朱棣承受著朱元璋的怒氣,他是真的感覺到害怕,但也盡量讓自己冷靜,“父皇,兒臣這後代究竟是如何得的皇帝現在還不了解,按照天幕的意思,明朝末年戰爭不斷,天災不斷,有可能是大哥的後代出了什麽意外,才會,才會......”
朱元璋聽了朱棣說的也覺得有理,而且他自己也覺得是這樣,朱棣這小子哪敢篡他大哥的位。但依然警告朱棣“這大明的繼承人是你大哥,你可不要有異心”。
朱棣趕緊道是,他能感覺到自己背後已經浸濕,剛才是真的好險。萬一他迴答錯誤,他爹可能不會殺他,但也會圈禁他,以保證大哥地位的穩固。
【而早在清崇德九年(即公元1636年),清太宗皇太極便稱帝,改國號為“大清”。在崇禎十七年(即公元1644年),明朝滅亡的同一年,清朝皇帝便遷都北京,確立了其統治地位。
十八年後正月愛新覺羅玄燁即位,此時他隻有8歲,改年號為“康熙”。所以我們也一直稱唿他為康熙,像明朝和清朝的皇帝我們一般比較習慣用年號來稱唿他們,比如嘉靖帝、順治帝等,畢竟他們的諡號太長了,一口氣你都念不完。康熙的諡號就是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如果用這個來稱唿他,可沒有人會聽啊。
在康熙即位的時候他年齡畢竟太小了,所以有好幾位輔政大臣,比如索尼、鼇拜、蘇克薩哈、遏必隆。即使是在康熙正式即位後也無法掌權,皇權旁落,這不是一位英明的帝王願意看到了。
所以康熙必須想辦法收迴權力,由於康熙六年(即1667年)索尼病故,蘇克薩哈被鼇拜所殺,鼇拜權力通天,想收權必須得想辦法解決掉鼇拜。
康熙想了一個辦法,他經常召集侍衛等孔武有力的少年在宮中作撲擊之戲,而且這些人也是忠於康熙之人。如果鼇拜及其黨羽問起,那就是喜歡玩這一類的遊戲。
然後有一天在鼇拜進見時,康熙突然下令叫這些侍衛將鼇拜逮捕,鼇拜不敵,最終被下獄。有大臣請示要將鼇拜夷族,但康熙念在鼇拜的功績上,隻是將其侄親隨及黨羽誅殺,不過不久之後鼇拜便死在了被拘禁的地方。
而與鼇拜勾結的遏必隆勢力也被削弱,至此康熙才做到真正的掌權】
秦朝
嬴政看到清朝皇帝的做法,不免想到了自己,他也是年少即位,朝堂大權被呂不韋找我。而他的母親竟然穢亂後宮,與嫪毐合謀要取他性命,顛覆他大秦的江山。哼,簡直可笑。他可不是他們手上的旗子,他是這大秦的王!這清朝皇帝在這方麵確實做得不錯,前期隱忍,等待時機成熟,直接出擊。
漢朝劉弗陵時期
劉弗陵看著天幕上這位排名第九的皇帝,這種情況與自己何其相似,大司馬霍光掌權,他也沒有什麽權利。不過他也知道如今遵照著父皇晚年修養生息的國策才是對的,大漢不能再出現動亂了。
【在武功方麵,有平定三藩、統一台灣省、驅逐沙俄、大破準噶爾等功績。
曆朝曆代藩王都是中央的眼中釘,康熙既然已經掌權,他自然是不會允許藩王的存在,尤其是平西王吳三桂的權力太大,總管雲南、貴州兩省,甚至影響到周圍的省份。吳三桂也知道他自己的權力大,所以在康熙十二年(即1673年,吳便上書請求削藩。但是這隻是吳三桂的小計謀,他是想要試探朝廷是何意圖,並不是真心想要被削藩,對此情況,康熙同意了。當康熙想要削藩的時候,吳三桂便反了】
漢朝劉啟時期
嗬嗬,一個藩王誰會想要被削藩,這吳三桂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想當初他隻不過是試探性的削藩,便引起了七國之亂,幸得最終平叛。藩王坐大就會威脅皇權,沒有一個帝王能眼睜睜地看著此事發生。
本朝有七國之亂,大臣看著天幕說的藩王造反也深有同感。
明朝朱允炆時期
“看吧,藩王就是會影響到朝堂的穩定,他想要削藩得想法絕對正確”,朱允炆與齊泰、黃子澄說道。
齊泰和黃子澄自然也是同意朱允炆的看法,藩王遲早會擁兵之重,就該早點將這一可能扼殺在搖籃裏。
朱允炆從不覺得削藩有錯,他並不是想要那幾個叔叔死,湘王朱柏舉家自焚也不是他想看到的。
【並且提出了反清複明,畢竟吳三桂曾經是明朝的將領。而且由於清朝是滿族建立的政權,他們的利益獲得者是滿族人,所以很多的漢人依然希望能夠恢複漢人的政權。吳三桂打出這一旗幟也會拉攏和他有共同利益的人群】
漢朝帝王、群臣“.......漢人!這後世竟然說漢人!是因為我們漢朝嗎?不會吧!不會吧!”眾人都無法掩蓋內心的喜悅,但又擔心是自己想多了,也許隻是巧合,也許是後世發生的什麽事情,導致他們被稱為漢人,但是這種事可能與自己有關,想想都興奮!
【他的做法是正確的,耿精忠、孫延齡等人均反,清朝大量領地丟失。但是康熙畢竟是康熙,他可不會被這種事情難倒,他知道最重要的敵人是吳三桂。所以他采取的政策是堅決打擊吳三桂,對其他人進行招降。
而且吳三桂雖然起兵氣勢洶洶,但是他自己的兵馬並不多,後期的糧食不足。當初起兵反派的人與他也不再是一條心。清朝丟失大量土地,主要還是因為當初吳三桂、耿精忠等人均上書請求撤藩王,最後卻突然反叛,打了個措手不及,最終吳三桂隻能以失敗告終】
漢朝劉邦時期
劉邦“藩王確實權力過大影響朝綱,所以我漢家非劉氏不得稱王,也是為了穩定朝綱”
【好了,說完平定三藩,我們就來說統一台灣省】
秦、漢、隋唐、宋的君臣們又聽到了一個新的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