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震驚程度無以複加,在我的理解中,眼前的這個人是沒有任何憂慮之事的,事業有成,家庭美滿,其個人實力更是有目共睹。
他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沒有辦法,既然已經在這裏相遇,我們便不得不互相寒暄幾句。
付小天看到我之後,眼裏也有一絲驚訝之色,不過還算是比較淡定地說了一句
“沒想到,會在這裏碰到你。”
“我也沒想到。”隨即我拿出了一根煙,然後點燃。
“給我也拿一根。”付小天伸出了手。
“你不是剛抽完嗎?”我雖然嘴上這麽問,還是遞給了他一根煙,畢竟我們兩個還是有一點尷尬的,一起抽煙便能緩和一下這種尷尬。
“這年頭,工作壓力,生活壓力總是很大,我沒想到會有這麽多人。”付小天苦笑一聲道。
我雖然還是有很多疑問,但是我知道,我們沒有熟悉到可以過問對方隱私的地步,而且這個話題也非常的不適合開口,於是我選擇了沉默。
付小天也是這麽想的,所以我和他都沒有過多的交談,隻是在對話中得知,付小天最近的睡眠有些不好,據他所說是因為公司的事務太多導致。
但是我想,應該不是。
我已經好久沒有聽到他的消息,畢竟我們的共同好友也隻有吳小楠一個人,至於他對吳小楠的心思,我更是心知肚明。
我和吳小楠也沒有什麽聯係,他這個人不愛發什麽朋友圈,所以我根本沒有什麽渠道去了解她的生活,而我們兩個也不會聊天,就算是聊天,大概也是朋友之間的問候而已。
每個人似乎都有了新的生活。
其實都一樣的。
我和付小天告別之後就沒有繼續關注他到底去了哪個科室,我想他就算得了什麽病應該也不算太嚴重,應該是焦慮症之類的東西。
我在醫院等了大概四十分鍾。
大多數人認為,看心理疾病應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醫生會問你很多事情,比如工作順不順利、生活壓力大不大、情感層麵是不是孤獨等等一些問題,曾經我也是這麽認為的,但是後來才發現,他們並不會問你很多,隻會問你一些生理上的問題:
比如睡眠質量是不是很好、再比如在心情低落的時候有沒有自殘的想法或者思維,再比如會不會有臆想,幻聽,之類神經元的問題。
沒有人在意你為什麽得病的,因為得病的人太多,因為形形色色的事情,有著千變萬化的原因,醫生們隻能在生理上為你提供幫助。
至於心裏的那段難關該怎麽熬過去,該怎麽釋懷,全部都得靠自己去走出來1.
到了候診的時候,我拿著已經泛黃了的紙張,悄悄地進了門。
這個主治醫師我還是能記住,是一個中年女性,戴著一個紫色的眼鏡,卷發,看起來很隨和,說話也很溫柔。
“有什麽症狀,說一下吧。”她沒有抬頭看我,而是看著電腦中的資料。
“是這樣的醫生,我第一次確診的時候已經是八年前了,後來開了一些藥,當時的診斷是雙相情感障礙,但是後麵由於自身原因,我選擇了斷藥。”
我的話讓坐在對麵的她眉頭一皺,然後抬頭看了我一眼。
“怎麽自主斷藥,這對於心理疾病患者無異於第二次死亡。”
“具體的我也忘記了,大概隻是不想靠藥物熬過這個病吧。”
“那麽最近你的狀態應該是有問題吧?”
“失眠是一直都有的,隻不過最近心情低落,好像時間和程度都有點深。”
“你既然來到這裏,就應該是想好好配合治療吧?”
“嗯...我或許隻是想看看我的成果。”
“那如果我告訴你你自以為是的解決方式,會更深層次地毀掉你呢?心理健康不是兒戲,你也是個非常嚴重的患者,一些東西似乎已經不用我說了。你之前吃的是什麽藥你還記得嗎?”
“勞拉西泮,心達悅,丁螺環酮,碳酸鉀。”
“這些藥,都需要繼續吃。”
“吃多久?”
“根據你的檢查結果來看。”她推了一下眼鏡,然後給我開出了幾張檢查單。
因為我的病並不是特別大眾,所以做檢查的人不算多,我迅速地做完之後,便拿著檢查結果又迴到了那裏。
結果我已經看了,我也知道,就檢查結果而言,我的病已經嚴重很多了,這個結果在我的意料之中,不過這已經不是從前,我也沒有那麽多的心理活動,所以在這種時候,我仍然保持著我的平靜。
我迴到病房後,把報告給了我的主治醫師。
“報告你也看了,你的病現在是什麽情況應該也不用我多說了吧?藥不僅僅要吃,而且還需要加大劑量。因為我的印象中,你是不接受住院治療的。”主治醫師平靜地說。
“你還記得我?”
“這電腦上麵都有記錄的,而且抑鬱症轉雙相的患者我通常是不接的,難免有一點點印象。”
我當然知道,她不可能記住我的,這是心理醫生的慣用手段,就是想讓患者知道,其實他也是被人在意的,或者說,也是有人想要去記住他的。這種思維,有時候會讓人感到一絲溫暖。
雖然我識破了,但是還是笑著對她點了點頭。
“你最近如果壓力過大的話,我可以再給你開一些助眠的藥,作為患者,你應該正視這種疾病,好好治療,並不是說吃藥就是一種脆弱吧?”
“嗯,我也不知道為什麽,我就是對治療有著排斥心理。”
“你隻需要告訴你自己,其實你是堅強的。”主治醫師終於抬起頭看了我一眼,隨即扔給了我一張名片。
“如果有空的話,可以去做一下心理諮詢。”
“這東西對我來說沒有什麽用。”我低聲說了一句。
“可以嚐試一下,這個心理諮詢師,跟其他人不一樣。”
“好。”
“記得按時吃藥,一個月之後來複查。”
“這麽早?”我有些意外地問了一句。
“你應該聽從醫囑。”她又一次看了我一眼。
他怎麽會出現在這裏?
沒有辦法,既然已經在這裏相遇,我們便不得不互相寒暄幾句。
付小天看到我之後,眼裏也有一絲驚訝之色,不過還算是比較淡定地說了一句
“沒想到,會在這裏碰到你。”
“我也沒想到。”隨即我拿出了一根煙,然後點燃。
“給我也拿一根。”付小天伸出了手。
“你不是剛抽完嗎?”我雖然嘴上這麽問,還是遞給了他一根煙,畢竟我們兩個還是有一點尷尬的,一起抽煙便能緩和一下這種尷尬。
“這年頭,工作壓力,生活壓力總是很大,我沒想到會有這麽多人。”付小天苦笑一聲道。
我雖然還是有很多疑問,但是我知道,我們沒有熟悉到可以過問對方隱私的地步,而且這個話題也非常的不適合開口,於是我選擇了沉默。
付小天也是這麽想的,所以我和他都沒有過多的交談,隻是在對話中得知,付小天最近的睡眠有些不好,據他所說是因為公司的事務太多導致。
但是我想,應該不是。
我已經好久沒有聽到他的消息,畢竟我們的共同好友也隻有吳小楠一個人,至於他對吳小楠的心思,我更是心知肚明。
我和吳小楠也沒有什麽聯係,他這個人不愛發什麽朋友圈,所以我根本沒有什麽渠道去了解她的生活,而我們兩個也不會聊天,就算是聊天,大概也是朋友之間的問候而已。
每個人似乎都有了新的生活。
其實都一樣的。
我和付小天告別之後就沒有繼續關注他到底去了哪個科室,我想他就算得了什麽病應該也不算太嚴重,應該是焦慮症之類的東西。
我在醫院等了大概四十分鍾。
大多數人認為,看心理疾病應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醫生會問你很多事情,比如工作順不順利、生活壓力大不大、情感層麵是不是孤獨等等一些問題,曾經我也是這麽認為的,但是後來才發現,他們並不會問你很多,隻會問你一些生理上的問題:
比如睡眠質量是不是很好、再比如在心情低落的時候有沒有自殘的想法或者思維,再比如會不會有臆想,幻聽,之類神經元的問題。
沒有人在意你為什麽得病的,因為得病的人太多,因為形形色色的事情,有著千變萬化的原因,醫生們隻能在生理上為你提供幫助。
至於心裏的那段難關該怎麽熬過去,該怎麽釋懷,全部都得靠自己去走出來1.
到了候診的時候,我拿著已經泛黃了的紙張,悄悄地進了門。
這個主治醫師我還是能記住,是一個中年女性,戴著一個紫色的眼鏡,卷發,看起來很隨和,說話也很溫柔。
“有什麽症狀,說一下吧。”她沒有抬頭看我,而是看著電腦中的資料。
“是這樣的醫生,我第一次確診的時候已經是八年前了,後來開了一些藥,當時的診斷是雙相情感障礙,但是後麵由於自身原因,我選擇了斷藥。”
我的話讓坐在對麵的她眉頭一皺,然後抬頭看了我一眼。
“怎麽自主斷藥,這對於心理疾病患者無異於第二次死亡。”
“具體的我也忘記了,大概隻是不想靠藥物熬過這個病吧。”
“那麽最近你的狀態應該是有問題吧?”
“失眠是一直都有的,隻不過最近心情低落,好像時間和程度都有點深。”
“你既然來到這裏,就應該是想好好配合治療吧?”
“嗯...我或許隻是想看看我的成果。”
“那如果我告訴你你自以為是的解決方式,會更深層次地毀掉你呢?心理健康不是兒戲,你也是個非常嚴重的患者,一些東西似乎已經不用我說了。你之前吃的是什麽藥你還記得嗎?”
“勞拉西泮,心達悅,丁螺環酮,碳酸鉀。”
“這些藥,都需要繼續吃。”
“吃多久?”
“根據你的檢查結果來看。”她推了一下眼鏡,然後給我開出了幾張檢查單。
因為我的病並不是特別大眾,所以做檢查的人不算多,我迅速地做完之後,便拿著檢查結果又迴到了那裏。
結果我已經看了,我也知道,就檢查結果而言,我的病已經嚴重很多了,這個結果在我的意料之中,不過這已經不是從前,我也沒有那麽多的心理活動,所以在這種時候,我仍然保持著我的平靜。
我迴到病房後,把報告給了我的主治醫師。
“報告你也看了,你的病現在是什麽情況應該也不用我多說了吧?藥不僅僅要吃,而且還需要加大劑量。因為我的印象中,你是不接受住院治療的。”主治醫師平靜地說。
“你還記得我?”
“這電腦上麵都有記錄的,而且抑鬱症轉雙相的患者我通常是不接的,難免有一點點印象。”
我當然知道,她不可能記住我的,這是心理醫生的慣用手段,就是想讓患者知道,其實他也是被人在意的,或者說,也是有人想要去記住他的。這種思維,有時候會讓人感到一絲溫暖。
雖然我識破了,但是還是笑著對她點了點頭。
“你最近如果壓力過大的話,我可以再給你開一些助眠的藥,作為患者,你應該正視這種疾病,好好治療,並不是說吃藥就是一種脆弱吧?”
“嗯,我也不知道為什麽,我就是對治療有著排斥心理。”
“你隻需要告訴你自己,其實你是堅強的。”主治醫師終於抬起頭看了我一眼,隨即扔給了我一張名片。
“如果有空的話,可以去做一下心理諮詢。”
“這東西對我來說沒有什麽用。”我低聲說了一句。
“可以嚐試一下,這個心理諮詢師,跟其他人不一樣。”
“好。”
“記得按時吃藥,一個月之後來複查。”
“這麽早?”我有些意外地問了一句。
“你應該聽從醫囑。”她又一次看了我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