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達、周德興率領兩萬兵馬趕到了鎮江。


    一到此,二人開始下令開始攻打鎮江。


    鎮江的守將定定也是一個極有骨氣的人,麵對一倍於己方的紅巾軍,定定毫不畏懼。


    反而是非常冷靜的下達了展開反擊的命令。


    定定雖知道,鎮江必然會失守,但是他絕不會投降。


    定定的反擊也給徐達、周德興製造了些麻煩。


    經曆一番激戰之後,徐達手下的兵馬陣亡了一千兩百餘人,周德興手下的兵馬陣亡了將近兩千人。


    而結果就是,鎮江的近萬名元兵全部戰死。


    而在鎮江失守之後,守將定定則是選擇了自刎身亡。


    徐達與周德興看到定定的死法,不由得有些佩服定定的勇氣。


    徐達對手下的士兵說道:“將他厚葬了吧!”


    接著士兵們便搬走了定定的遺體,將其厚葬。


    占了鎮江,但徐達並沒有高枕無憂。


    徐達甚是憂慮的對周德興說道:“我估計,張士誠遲早會派兵來攻打我們!”


    周德興輕歎道:“這都是遲早的事情,現在我們先拿下了鎮江,也算是搶占了先機,最起碼張士誠不能直接威脅到應天!”


    徐達幽幽說道:“確實如此,若是讓張士誠搶先拿下鎮江,應天就危險了!”


    本來隔著鎮江等地,朱元璋和張士誠之間還不會直接產生矛盾,但到了現在,朱元璋讓徐達和周德興拿下鎮江之後就不一樣了,二人之間的地盤已經接壤。


    雖說現在朱元璋與張士誠之間還沒有衝突,但若真是發生衝突了,那絕對是一場關乎生死存亡的大戰。


    就在徐達和周德興打下鎮江不久,張士誠便得到了消息。


    張士誠看見朱元璋竟然命人打下了鎮江,現在居然直接威脅到了自己,這可是了不得的大事。


    於是張士誠便調集部隊,向鎮江的徐達和周德興發起攻擊。


    朱元璋在應天得到消息,張士誠派了一支三萬人的軍隊,從水陸兩路向鎮江發起了攻擊。


    很快,朱元璋又得到消息,一支近萬人的張士誠的部隊,從蘇州出發,越過太湖,將占領宜興的紅巾軍又趕迴到了溧陽,而且,占領宜興的那支紅巾軍的首領陣亡。


    張士誠從南北兩個方向同時挑起了戰事。朱元璋就是不想應戰也變得不可能了。


    但是朱元璋卻發現了一個問題,就是他發現張士誠似乎是不想挑起大規模的戰爭。


    不然那的話,攻擊鎮江的隊伍絕對不會之後區區三萬人。


    但是鎮江又不能不守。


    朱元璋便讓湯和率領兩萬兵馬到了鎮江,好與徐達。周德興合力一起抗擊張士誠的隊伍。


    湯和到了鎮江便找到了徐達和周德興。


    湯和說道:“張士誠派出了三萬兵馬正在趕往鎮江,元帥讓我來和兩位兄弟一起抗擊張士誠!”


    聽到湯和的話,徐達說道:“區區三萬兵馬倒是不足為慮!”


    徐達說完又接著說道:“現在最為關鍵的是,張士誠還會不會派出後續隊伍前來攻打鎮江!”


    湯和說道:“這個可能性不大,那張士誠現在應該還不會與我們直接展開決戰,不然的話,其餘諸部紅巾軍也絕對不會袖手旁觀!”


    周德興輕歎道:“如此說來隻要我們擊退這三萬兵馬,就解了鎮江之危了!”


    湯和道:“不錯!”


    徐達幽幽道:“那我們就備戰吧!”


    湯和、周德興、徐達三人鎮江開始備戰,很快一天的時間過去了,到了第二日,張士誠派出的三萬兵馬到了鎮江。


    但是湯和、周德興、徐達等人卻是發現了一個問題,張士誠派出的三萬兵馬並不集中。


    看樣子好似是各自為戰。


    看到這裏三人頓時放下了心。


    接下來朱元璋的隊伍與張士誠的隊伍便在鎮江之地展開了激戰。


    張士誠的三萬兵馬攻城非常猛烈,但湯和、周德興、徐達三人也不是吃醋的。


    三人遊刃有餘的便守住了鎮江。


    接著湯和、周德興、徐達三人一商量,便決定率軍出城與張士誠的不對展開決戰。


    當三人率軍出戰之後卻發現,這張士誠的隊伍幾乎是中看不中用,一擊即潰。


    沒費多大功夫,也未付出多大的犧牲,就將張士誠的殺了萬餘人,接著那兩萬人便被三人驅逐出了鎮江。


    這大大的出乎了幾人的預料,本以為此次要經曆一番惡戰。


    沒想到結局竟是如此的戲劇性。


    不過鎮江之圍總算是解了,也算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


    二人三人手下的兵馬損失也不算太大,合計起來也就損失了三千多人。


    待張士誠的兵馬退去,湯和說道:“張士誠這次派出的兵馬被我們擊退,恐怕好長時間都不敢再派兵來攻打我們了!”


    徐達說道:“這就要看張士誠重不重麵子了!”


    這時周德興說道:“反正我們也已經同張士誠撕破臉皮了,我們何不攜著大勝去占張士誠的地盤!”


    湯和點頭道:“周兄說的有道理!”


    說完後,又接著說道:“我們還是向元帥稟報一番,看元帥的打算!”


    徐達淡淡道:“也好,我們這就迴應天吧!”


    接著三人迴到了應天,向朱元璋說出了他們三人的想法。


    朱元璋在府中聽到三人的想法之後便說道:“你們說的有些道理!”


    說完又看向了李善長,問道:“軍師,你認為呢?”


    李善長道:“有些道理,元璋若是想要向南發展就必定會與張士誠產生衝突,我們何不與張士誠做個了斷!”


    聽到李善長的話,朱元璋點頭道:“軍師所言有理,隻是,我們要打哪個地方呢?”


    李善長淡笑道:“常州!”


    “常州?”朱元璋想了一想便說道:“好,那就打常州!”


    朱元璋接著對徐達,周德興,湯和三人說道:“你三人在鎮江留下一批兵馬鎮守,隨即出動全部兵馬攻打常州!”


    徐達、周德興、湯和三人聞言,頓時精神一震,拱手抱拳,齊聲喝道:“是!”


    接著三人便開始按照朱元璋的命令在鎮江留下了三千人外,便率領餘部所有兵馬趕往常州。


    三人的兵力合計總計三萬餘人。


    三萬餘人攻打常州兵力雖說不太充足,但也夠用。


    常州距離鎮江約有一百五十多裏,而常州距離蘇州也就兩百裏。


    張士誠的大本營正是在蘇州。


    隻要三人能夠攻下常州,就能夠在張士誠的地盤裏紮下一根釘子,威脅著張士誠。


    並且三人攻打常州根本就不怕張士誠會派出大量兵馬攻打三人,除非張士誠想要舍棄蘇州。


    很顯然,常州與蘇州之間,張士誠定會選擇蘇州。


    徐達,周德興,湯和三人率兵走了不到兩日便到了常州城下。


    固守常州城的頭領叫呂珍,他是張士誠手下的一名悍將。


    據說呂珍為人有兩大特點,一是不怕死,二是擅長守城,非常受張士誠重用。


    徐達,周德興,湯和三人當即便下令攻打常州。


    常州的呂珍雖說善於守城,但苦於手上並沒有多少兵馬。


    而徐達和周德興還有湯和三人當中,徐達的戰法又太過兇悍。


    說起來徐達的兇悍打法,正是呂珍這種善於守城的將領的克星。


    但是由於常州城城牆厚,呂珍又一味死守,徐達施盡渾身解數,也無法攻下常州城,戰鬥打得非常慘烈。


    麵對徐達的兇猛打法,呂珍守起常州非常的吃力。


    終於就在徐達,周德興,湯和等人攻打常州之時,張士德卻率領著隊伍馳援常州,此時徐達,周德興,湯和三人的情況非常的危險。


    就在這時常遇春突然領著人馬出現了。


    常遇春不愧為絕世猛將,他在戚野堰一地阻擊張士德。


    與張士德一番激戰之下,不料最後竟生擒張士德,還將張士德兵馬消滅了兩萬,此赫赫戰績一下震動了交戰雙方。


    接著常遇春便將張士德帶迴了應天,將張士德關進了在了應天的大牢裏。


    朱元璋聽說常遇春抓住了張士德,便親自去大牢見了見張士德。


    朱元璋見到張士德的慘樣,便讓人將張士德放了出來。


    朱元璋此時在心中生出了欲要收服張士德的心思,便說道:“張將軍,勝敗是兵家常事,又何必耿耿於懷呢?”


    張士德看著朱元璋十分平靜地說道:“張某無能,辜負了大哥的厚望,被你們抓住,隻能任由你們處置了,要殺要剮,你就請便吧!”


    朱元璋說道:“你可願歸屬於我?”


    張士德搖頭道:“我怎麽可能會背叛我的大哥,此時你就莫要再提了!”


    朱元璋看著頑固不化的張士德,語氣森寒的說道:“你當真不怕死?”


    張士德幽幽道:“人活一世又有誰人能夠不死!”


    張士德此刻的樣子像透了那些看破紅塵的老僧。


    朱元璋淡笑道:“本帥不會殺你!”


    張士德看著朱元璋的樣子,心中突然有了不好的預感,嘿嘿笑道:“你說,若是你的大哥張士誠知道你落到了我的手上,他又會怎麽樣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河洛潛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河洛潛龍並收藏大明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