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與李善長二人在後方卻一直派人觀察著戰況。
二人此時正在帥帳之中聽著傳令兵匯報軍情。
隻聽傳令兵說道:“稟將軍,南城門已破,其餘三門守軍皆派兵增援南城門,湯和,馮國用,馮國勝三位將軍,已率軍發起總攻!”
朱元璋聞言,扭頭看向李善長,笑道:“二弟果真勇猛,這麽快就攻破了南城門!”
李善長悠悠道:“以吳兄弟的本事攻破城門不是難事兒!”
朱元璋點頭,又道:“李先生認為我們接下來應該怎麽打?”
李善長笑道:“將軍已經有了打算,不是嗎?”
朱元璋聞言,手指著李善長灑然一笑,道:“李先生果真懂我!”
朱元璋說完,頓了一頓,將目光轉向傳令兵,朗聲道:“傳本將軍令,你指派三位傳令兵分別向馮國用,馮國勝二位將軍傳令,命二位將軍各自在戰場中留下一千兵馬,後率部至湯將軍處,全力協助湯將軍攻打東門,令給湯將軍傳令,待兵力合於一處,全力發起攻擊,一戰攻下滁州!”
朱元璋話落,傳令兵躬身抱拳道:“得令!”
在傳令兵即將走出帥帳之際,朱元璋似是突然想起了什麽,隻聽朱元璋又道:“等等!”
傳令兵聞言急忙迴返帥帳,躬身聽著朱元璋發布命令。
隻聽朱元璋又道:“傳本將軍令,駐地所屬五百兵馬,立即奔赴東門,協助湯將軍!”
傳令兵聞言,當即抱拳說道:“得令!”
傳令兵領命隨即離去。
待傳令兵離去之後,過了稍會李善長才道:“看來將軍這是要孤注一擲了!”
朱元璋淡淡道:“難道李先生還有更好的方法不成?”
李善長聞言,微笑道:“將軍就不怕那滁州的守軍前來攻打我們?要知道我們這裏可是沒有任何防備了!”
朱元璋聳肩一笑,道:“除非我們已經兵敗,不然的話,滁州守軍定然走不出城門!”
李善長欣然道:“破釜沉舟,將軍此計甚好,如此看來將軍確實有王者之姿!”
朱元璋饒有趣味道:“難道我以前沒有嗎?”
李善長道:“先前隻看出將軍有王者之象!”
朱元璋淡笑道:“如此說來,此戰也算是李先生對我的考驗了?”
李善長聞言略一點頭,拂手一笑,默然不語,其中意味已經明了。
……
在二人談笑之間,三位傳令兵便已到了戰場之上。
隻見兩位傳令兵在戰場之上策馬狂奔。
其中一位傳令兵策馬跑到馮國用跟前,大聲叫道:“傳朱將軍令,命馮國用將軍留下一千兵馬,隨即率領行至湯將軍處,協助湯將軍全力攻打東門!”
馮國用隨手劈死麵前的一位敵軍,便朗聲應道:“得令!”
傳令兵聞言折馬即時迴返。
另一位傳令兵也策馬到了馮國勝的跟前。
隻見馮國勝正在軍中有條不紊的隻會隊伍攻打西門。
傳令兵道:“傳朱將軍令,命馮國勝將軍留下一千兵馬,隨即率領行至湯將軍處,協助湯將軍全力攻打東門!””
隻見馮國勝淡笑一聲,道:“你迴去告知將軍,國勝定不負厚望!”
傳令兵點頭抱拳,隨即折馬離去。
湯和在這時也已經接到了朱元璋傳達的命令。
馮氏兄弟二人不約而同開始在戰場上清點兵馬。
一番清算之下,馮國用處還有三千三百多人,馮國勝處稍好一些,越有三千五百多人。
兄弟二人在戰場上各自留下一千兵馬,便率領大部兵馬全力趕赴湯和處。
約莫過了三個羅預的時間(一羅預為2.4分鍾)兄弟二人便率領兵馬,與朱元璋派出的五百兵馬一同趕到了湯和處。
湯和所屬東門戰場上的兵力一時間充斥到了八千多人。
兄弟二人找到湯和,三人一合計,便發動了總攻。
此時滁州的守軍也發覺了不對勁之處,但無奈兩外兩門還各有一千兵馬在攻擊城門,大多數士兵又陷在了南城門的戰場,已經無力東門的戰鬥。
而這一點,也正合了朱元璋的意。
……
滁州城內的百姓也知道又起義軍攻打滁州的消息。
那些飽受元軍壓迫的百姓,懷著相同的目的集結在一處。
場中足足集結了兩千人之多,充斥了整條街道。
隻見一個手中拿著鋤頭的老漢說道:“鄉親們,現在城外正有一批起義軍在攻打滁州,我們何不在城內攻擊元軍策應城外的守軍!”
老漢話落,當即便有三個年輕人大叫道:“反正我們也早就受過了元人的壓迫,還不如反了算了!”
在這三個年輕人說完後,在場的百姓紛紛響應。
隨即便各自迴家拿起鋤頭、耙子、菜刀、擀麵杖等物,匯聚到了東門處。
這些人不知道的是,這老漢還有那三個年輕人盡皆是朱元璋的屬下。
東門處的滁州守軍在應付湯和等人的進攻之際,還未來到城內的百姓竟在這時造了反。
等兩千多手持武器的百姓趕到東門,發起進攻之時,東門的守軍頓時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這下子腹背受敵,東門的守軍一時竟還騰不出兵力來應對這些百姓。
在那老漢還有三個年輕人的帶領下,兩千多百姓開始浩浩蕩蕩的衝擊東門,一羅預的時間百姓們便殺了城門處的守軍,城樓上的收兵還來不及阻止,百姓們便已經打開了東城門。
在城外的湯和,馮國用,馮國勝三人看到城門打開,急忙趁機加大了進攻力度。
兩千多百姓打開城門還不罷休,在老漢和那三個年輕人的帶領下,竟有登上城樓,與城樓上的守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百姓們畢竟沒有經過軍事訓練,不大一會時間便以死傷慘重,好在這時,湯和率領隊伍爬著雲梯登上了城樓。
過了盞茶的時間,東門的戰鬥結束了。
在百姓們和湯和等人合力之下,東門的守軍沒有一個活口。
幾千守軍便在這裏葬送了性命。
他們直到死也想不到,東城門的陷落在了那些平時都是任他們欺淩的平凡百姓手中。
二人此時正在帥帳之中聽著傳令兵匯報軍情。
隻聽傳令兵說道:“稟將軍,南城門已破,其餘三門守軍皆派兵增援南城門,湯和,馮國用,馮國勝三位將軍,已率軍發起總攻!”
朱元璋聞言,扭頭看向李善長,笑道:“二弟果真勇猛,這麽快就攻破了南城門!”
李善長悠悠道:“以吳兄弟的本事攻破城門不是難事兒!”
朱元璋點頭,又道:“李先生認為我們接下來應該怎麽打?”
李善長笑道:“將軍已經有了打算,不是嗎?”
朱元璋聞言,手指著李善長灑然一笑,道:“李先生果真懂我!”
朱元璋說完,頓了一頓,將目光轉向傳令兵,朗聲道:“傳本將軍令,你指派三位傳令兵分別向馮國用,馮國勝二位將軍傳令,命二位將軍各自在戰場中留下一千兵馬,後率部至湯將軍處,全力協助湯將軍攻打東門,令給湯將軍傳令,待兵力合於一處,全力發起攻擊,一戰攻下滁州!”
朱元璋話落,傳令兵躬身抱拳道:“得令!”
在傳令兵即將走出帥帳之際,朱元璋似是突然想起了什麽,隻聽朱元璋又道:“等等!”
傳令兵聞言急忙迴返帥帳,躬身聽著朱元璋發布命令。
隻聽朱元璋又道:“傳本將軍令,駐地所屬五百兵馬,立即奔赴東門,協助湯將軍!”
傳令兵聞言,當即抱拳說道:“得令!”
傳令兵領命隨即離去。
待傳令兵離去之後,過了稍會李善長才道:“看來將軍這是要孤注一擲了!”
朱元璋淡淡道:“難道李先生還有更好的方法不成?”
李善長聞言,微笑道:“將軍就不怕那滁州的守軍前來攻打我們?要知道我們這裏可是沒有任何防備了!”
朱元璋聳肩一笑,道:“除非我們已經兵敗,不然的話,滁州守軍定然走不出城門!”
李善長欣然道:“破釜沉舟,將軍此計甚好,如此看來將軍確實有王者之姿!”
朱元璋饒有趣味道:“難道我以前沒有嗎?”
李善長道:“先前隻看出將軍有王者之象!”
朱元璋淡笑道:“如此說來,此戰也算是李先生對我的考驗了?”
李善長聞言略一點頭,拂手一笑,默然不語,其中意味已經明了。
……
在二人談笑之間,三位傳令兵便已到了戰場之上。
隻見兩位傳令兵在戰場之上策馬狂奔。
其中一位傳令兵策馬跑到馮國用跟前,大聲叫道:“傳朱將軍令,命馮國用將軍留下一千兵馬,隨即率領行至湯將軍處,協助湯將軍全力攻打東門!”
馮國用隨手劈死麵前的一位敵軍,便朗聲應道:“得令!”
傳令兵聞言折馬即時迴返。
另一位傳令兵也策馬到了馮國勝的跟前。
隻見馮國勝正在軍中有條不紊的隻會隊伍攻打西門。
傳令兵道:“傳朱將軍令,命馮國勝將軍留下一千兵馬,隨即率領行至湯將軍處,協助湯將軍全力攻打東門!””
隻見馮國勝淡笑一聲,道:“你迴去告知將軍,國勝定不負厚望!”
傳令兵點頭抱拳,隨即折馬離去。
湯和在這時也已經接到了朱元璋傳達的命令。
馮氏兄弟二人不約而同開始在戰場上清點兵馬。
一番清算之下,馮國用處還有三千三百多人,馮國勝處稍好一些,越有三千五百多人。
兄弟二人在戰場上各自留下一千兵馬,便率領大部兵馬全力趕赴湯和處。
約莫過了三個羅預的時間(一羅預為2.4分鍾)兄弟二人便率領兵馬,與朱元璋派出的五百兵馬一同趕到了湯和處。
湯和所屬東門戰場上的兵力一時間充斥到了八千多人。
兄弟二人找到湯和,三人一合計,便發動了總攻。
此時滁州的守軍也發覺了不對勁之處,但無奈兩外兩門還各有一千兵馬在攻擊城門,大多數士兵又陷在了南城門的戰場,已經無力東門的戰鬥。
而這一點,也正合了朱元璋的意。
……
滁州城內的百姓也知道又起義軍攻打滁州的消息。
那些飽受元軍壓迫的百姓,懷著相同的目的集結在一處。
場中足足集結了兩千人之多,充斥了整條街道。
隻見一個手中拿著鋤頭的老漢說道:“鄉親們,現在城外正有一批起義軍在攻打滁州,我們何不在城內攻擊元軍策應城外的守軍!”
老漢話落,當即便有三個年輕人大叫道:“反正我們也早就受過了元人的壓迫,還不如反了算了!”
在這三個年輕人說完後,在場的百姓紛紛響應。
隨即便各自迴家拿起鋤頭、耙子、菜刀、擀麵杖等物,匯聚到了東門處。
這些人不知道的是,這老漢還有那三個年輕人盡皆是朱元璋的屬下。
東門處的滁州守軍在應付湯和等人的進攻之際,還未來到城內的百姓竟在這時造了反。
等兩千多手持武器的百姓趕到東門,發起進攻之時,東門的守軍頓時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這下子腹背受敵,東門的守軍一時竟還騰不出兵力來應對這些百姓。
在那老漢還有三個年輕人的帶領下,兩千多百姓開始浩浩蕩蕩的衝擊東門,一羅預的時間百姓們便殺了城門處的守軍,城樓上的收兵還來不及阻止,百姓們便已經打開了東城門。
在城外的湯和,馮國用,馮國勝三人看到城門打開,急忙趁機加大了進攻力度。
兩千多百姓打開城門還不罷休,在老漢和那三個年輕人的帶領下,竟有登上城樓,與城樓上的守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
百姓們畢竟沒有經過軍事訓練,不大一會時間便以死傷慘重,好在這時,湯和率領隊伍爬著雲梯登上了城樓。
過了盞茶的時間,東門的戰鬥結束了。
在百姓們和湯和等人合力之下,東門的守軍沒有一個活口。
幾千守軍便在這裏葬送了性命。
他們直到死也想不到,東城門的陷落在了那些平時都是任他們欺淩的平凡百姓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