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為時夫人引路的二等丫鬟上前來,戰戰兢兢地道:「奴婢沒帶錯路,來去都一樣,走的月洞門。迴來之後,時夫人的丫鬟忽然就跑去了清竹那邊,奴婢原以為她們是舊相識,卻不想,她給了清竹一腳,奴婢真是看呆了……」之前夫人不詢問查證,她便沒敢上前說什麽。
時夫人的丫鬟立刻道:「你哪隻眼睛看到我踢她了?」想到唐攸寧指出的破綻,隻好順著那二等丫鬟的話下台,「我是看著那小丫頭像我一個熟人。」
「熟人?」秋月笑盈盈接話道,「若是熟人,總該體恤人在當差,稍等等。哦,隻是瞧著『像』,到了跟前兒發現不是,便翻臉無情了——剛剛我可是聽得看得清清楚楚,你捋胳膊挽袖子的要掌嘴清竹呢。」
時夫人的丫鬟啞聲,一張臉由紅轉白,垂了頭,後退兩步。
時夫人的臉色也很難看了,隻好揪著之前的一點不放:「不論怎樣,也是蕭府治下無方,怎麽能讓這麽小的孩子做這種差事?」
「你管得著麽?」攸寧揚了揚眉,語聲冰冷,「我瞧著她資質好,願意讓她多歷練。四五十活得不如四五歲的人多了去了,偶爾破例又何妨?她從廚房走到花廳外都沒出錯,誰能說她當不了這種差事?不是你身邊的混帳東西好端端去撞她,你怎麽敢擔保她接下來會出錯?你是能掐會算,還是能預知未來?真這樣的話,不妨告訴我,接下來我要怎麽待你。」
時夫人一聲冷笑,「倒是沒看出來,蕭夫人是這般……」
「我沒請你來,是你巴巴兒地來我蕭府,上躥下跳地滋事。」攸寧徹底失去耐心,打斷她,「四五十的人了,教出來的是什麽狗奴才?稍稍有點兒仁厚之心,也不該用個幾歲的孩子做文章。有本事就直接沖我來。你這般貴客,我招待不起,帶上你的丫鬟、我賠你的錦緞,走。」
「唐攸寧!」時夫人沒聽到一個髒字,卻覺得這是有生以來被罵得最狠的一次,「你這個……」
攸寧的眸子微微眯了眯,眼神倏然變得冷酷,整個人亦似是被寒意籠罩。她上前一步,「我什麽?想說怎樣的汙言穢語?也讓我長長見識。」
時夫人被瞧的心裏一陣發毛,寒意爬上了脊背,不自覺地後退一步。該怎樣,該怎樣?她還能說什麽?已經是缺理了,再把私下裏那些指摘唐攸寧的言辭說出口,怕要就此壞了名聲。
攸寧揚眉,「你走不走?」語氣完全是在問人你怎麽還不滾。她本來就氣兒不順,這混帳再瞎嘚瑟,她讓她鼻青臉腫地離開也未可知。
這會兒的唐攸寧,愈發懾人,那氣勢……簡直比時閣老發作她的時候還駭人。時夫人又後退一步,無法掩飾地現出了怯意。
已到了這份兒上,也隻有走人了。
她神色近乎扭曲地帶著丫鬟離開。
攸寧吩咐晚玉:「多帶幾個人送時夫人,省得她再走錯路。」
晚玉笑著稱是而去。
攸寧低頭看向清竹的時候,才發現清竹也正仰臉望著自己,那小表情……好像是欽佩?她笑了,「去趟正房,讓筱霜姐姐給你看看傷口,上點兒藥,帶些相宜的藥膏迴去。這兩日不要當差了,養養傷,告訴齊貴家的,這是我說的。」
清竹抿著小嘴兒笑了,脆生生稱是道謝。
攸寧帶著秋月迴了花廳。
這時候的花廳,已經恢復了眾人歡聲笑語織就的喧譁,仿佛剛剛什麽也不曾發生,但每個人望向攸寧的眼神,與先前又有不同。
遇到缺心眼兒的主僕兩個而已,哪兒就至於這樣了?攸寧心裏失笑,坐到了老夫人身邊。
老夫人什麽也沒說,拍了拍她的手臂,笑容慈愛。
二夫人、四夫人分別與攸寧會心一笑。
要說心情最複雜的,就是三夫人了。
類似的突發情況,她也遇到過,處理的方式……與攸寧完全不同。
她從來是用下人不懂事說事,直接發落,以示對賓客的尊重與歉意。
現在想想,縱然做不到攸寧這般的有理有據與強勢,也實在不需要那樣的低聲下氣。
就像攸寧說的,自家僕人就算莽撞,賓客也不該與下人計較長短——那就是找上門來給人添堵。
那時候,凡有宴請,都是樊氏給她列出賓客名單,要她好生款待,切不可頤指氣使,要處處禮讓於人。
她被耳提麵命的次數多了,又遇到兩次臨時發生的事,亂了方寸,處理不當,在樊氏麵前便全然沒了底氣,就此言聽計從。
現在想想,那些都是怎樣的一些小家子的人?樊氏與之為伍,又能好到哪兒去?
三夫人忽然有種感覺:自己被樊氏坑了。再不濟,那時候就算低聲下氣的應對,也該是她樊氏出麵才對。
不,也不對,她一個妾室,憑什麽替已經持家的主母出麵?她自己也知道吧?一定知道,要不然,幹嘛總叮囑自己要賠著小心應承?
那她樊氏到底把她當什麽了?傀儡麽?
是的。一定是。
反反覆覆地琢磨著這些事,越琢磨,三夫人就越氣悶。
麵色越來越尷尬的吳夫人到底是耐不住心頭的煎熬,以敬酒之由到了老夫人與攸寧這一席前,賠著笑找了個機會,與攸寧悄聲說了前來的原由,「……我想著,夫人與閣老正是新婚,借著赴宴的機會再次來道賀一番也好,卻不想……她也不知是怎麽了,以前好歹還是有分寸的,真的。也不知是不是這一陣家事太繁雜鬧的,唉……瞧著竟像是失心瘋了,偏生我是跟她一道來的,要命了。」
</br>
時夫人的丫鬟立刻道:「你哪隻眼睛看到我踢她了?」想到唐攸寧指出的破綻,隻好順著那二等丫鬟的話下台,「我是看著那小丫頭像我一個熟人。」
「熟人?」秋月笑盈盈接話道,「若是熟人,總該體恤人在當差,稍等等。哦,隻是瞧著『像』,到了跟前兒發現不是,便翻臉無情了——剛剛我可是聽得看得清清楚楚,你捋胳膊挽袖子的要掌嘴清竹呢。」
時夫人的丫鬟啞聲,一張臉由紅轉白,垂了頭,後退兩步。
時夫人的臉色也很難看了,隻好揪著之前的一點不放:「不論怎樣,也是蕭府治下無方,怎麽能讓這麽小的孩子做這種差事?」
「你管得著麽?」攸寧揚了揚眉,語聲冰冷,「我瞧著她資質好,願意讓她多歷練。四五十活得不如四五歲的人多了去了,偶爾破例又何妨?她從廚房走到花廳外都沒出錯,誰能說她當不了這種差事?不是你身邊的混帳東西好端端去撞她,你怎麽敢擔保她接下來會出錯?你是能掐會算,還是能預知未來?真這樣的話,不妨告訴我,接下來我要怎麽待你。」
時夫人一聲冷笑,「倒是沒看出來,蕭夫人是這般……」
「我沒請你來,是你巴巴兒地來我蕭府,上躥下跳地滋事。」攸寧徹底失去耐心,打斷她,「四五十的人了,教出來的是什麽狗奴才?稍稍有點兒仁厚之心,也不該用個幾歲的孩子做文章。有本事就直接沖我來。你這般貴客,我招待不起,帶上你的丫鬟、我賠你的錦緞,走。」
「唐攸寧!」時夫人沒聽到一個髒字,卻覺得這是有生以來被罵得最狠的一次,「你這個……」
攸寧的眸子微微眯了眯,眼神倏然變得冷酷,整個人亦似是被寒意籠罩。她上前一步,「我什麽?想說怎樣的汙言穢語?也讓我長長見識。」
時夫人被瞧的心裏一陣發毛,寒意爬上了脊背,不自覺地後退一步。該怎樣,該怎樣?她還能說什麽?已經是缺理了,再把私下裏那些指摘唐攸寧的言辭說出口,怕要就此壞了名聲。
攸寧揚眉,「你走不走?」語氣完全是在問人你怎麽還不滾。她本來就氣兒不順,這混帳再瞎嘚瑟,她讓她鼻青臉腫地離開也未可知。
這會兒的唐攸寧,愈發懾人,那氣勢……簡直比時閣老發作她的時候還駭人。時夫人又後退一步,無法掩飾地現出了怯意。
已到了這份兒上,也隻有走人了。
她神色近乎扭曲地帶著丫鬟離開。
攸寧吩咐晚玉:「多帶幾個人送時夫人,省得她再走錯路。」
晚玉笑著稱是而去。
攸寧低頭看向清竹的時候,才發現清竹也正仰臉望著自己,那小表情……好像是欽佩?她笑了,「去趟正房,讓筱霜姐姐給你看看傷口,上點兒藥,帶些相宜的藥膏迴去。這兩日不要當差了,養養傷,告訴齊貴家的,這是我說的。」
清竹抿著小嘴兒笑了,脆生生稱是道謝。
攸寧帶著秋月迴了花廳。
這時候的花廳,已經恢復了眾人歡聲笑語織就的喧譁,仿佛剛剛什麽也不曾發生,但每個人望向攸寧的眼神,與先前又有不同。
遇到缺心眼兒的主僕兩個而已,哪兒就至於這樣了?攸寧心裏失笑,坐到了老夫人身邊。
老夫人什麽也沒說,拍了拍她的手臂,笑容慈愛。
二夫人、四夫人分別與攸寧會心一笑。
要說心情最複雜的,就是三夫人了。
類似的突發情況,她也遇到過,處理的方式……與攸寧完全不同。
她從來是用下人不懂事說事,直接發落,以示對賓客的尊重與歉意。
現在想想,縱然做不到攸寧這般的有理有據與強勢,也實在不需要那樣的低聲下氣。
就像攸寧說的,自家僕人就算莽撞,賓客也不該與下人計較長短——那就是找上門來給人添堵。
那時候,凡有宴請,都是樊氏給她列出賓客名單,要她好生款待,切不可頤指氣使,要處處禮讓於人。
她被耳提麵命的次數多了,又遇到兩次臨時發生的事,亂了方寸,處理不當,在樊氏麵前便全然沒了底氣,就此言聽計從。
現在想想,那些都是怎樣的一些小家子的人?樊氏與之為伍,又能好到哪兒去?
三夫人忽然有種感覺:自己被樊氏坑了。再不濟,那時候就算低聲下氣的應對,也該是她樊氏出麵才對。
不,也不對,她一個妾室,憑什麽替已經持家的主母出麵?她自己也知道吧?一定知道,要不然,幹嘛總叮囑自己要賠著小心應承?
那她樊氏到底把她當什麽了?傀儡麽?
是的。一定是。
反反覆覆地琢磨著這些事,越琢磨,三夫人就越氣悶。
麵色越來越尷尬的吳夫人到底是耐不住心頭的煎熬,以敬酒之由到了老夫人與攸寧這一席前,賠著笑找了個機會,與攸寧悄聲說了前來的原由,「……我想著,夫人與閣老正是新婚,借著赴宴的機會再次來道賀一番也好,卻不想……她也不知是怎麽了,以前好歹還是有分寸的,真的。也不知是不是這一陣家事太繁雜鬧的,唉……瞧著竟像是失心瘋了,偏生我是跟她一道來的,要命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