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兩個從疑惑到失望再到恐懼,一時間顧不得禮數,抬眼望向蕭拓。
男子身著大紅官服,俊美無儔,眉眼清清冷冷,如皎皎明月,看容顏也就二十四五的樣子,可那震懾人心的氣勢,又是久居上位者數十年都不見得能有的。
蕭拓示意向鬆送客,轉身步履如風地去了外書房,更換家常的穿戴。
有火不能發的滋味不好受,想到攸寧,情緒就更惡劣。她遇到的都是些什麽混帳、什麽破事兒?
她都不上火,你上什麽火?——這一次,這想法無法寬慰到他。
.
顧澤坐在蘭園的外書房,與唐攸寧隔著書案相對而坐,手邊一盞六安瓜片。
近一個月未見,在顧澤看來,唐攸寧沒有什麽變化,衣飾素雅,做派優雅溫婉。
唐攸寧和聲問道:「顧大人怎麽知道我要見您?」
顧澤照實道:「齊家的人到訪寒舍,於你麵上無光,看起來多餘,於我反而是蹊蹺,便查證了一些細枝末節,做了一番推測。自然,也到這時候,才又仔細迴想了關乎文季的一些事,料想著你手裏還有顧家的把柄。」
唐攸寧頷首。
雖是意料之中,顧澤的心還是一沉,「眼下你作何打算?」
「有些事我很急躁,有些事則是慢性子。對您,我不會急於求成。」唐攸寧從抽屜中取出一封信,遞到他近前,「您先看看這個。」
顧澤取出信紙來看,見上麵寫著人名、住址和關乎貪墨的一些字句,卻是無法看出關乎哪個官員。他細看了兩遍,用眼神詢問唐攸寧何意。
唐攸寧卻不當即作答,閑閑地道:「我與尊夫人不合至今,對您的仕途可有影響?」
顧澤苦笑,「你是聰明人,你說呢?」
文官不比武將、勛貴、外戚,聲譽很重要,能力不相上下的兩個文官,吏部給予升遷貶職時沒得比較了,便會比較兩個人的私德,走運的一定是名聲好的。
他這個位置,這兩年已經開始晃悠。
「都說齊家治國平天下,先能治家,才能談其他。可治不好家卻做得了高官的人,自來不在少數。」唐攸寧理解地笑了笑,「您地位堪憂,不論是官場親信、府中幕僚,現下心裏應該都有些沒底,甚至會覺得沒盼頭。」
顧澤默認。
唐攸寧指了指那封信,「您剛才看的,關乎滄州齊知府及其手足貪墨。這次我攻其不備,運氣很好,人手也還算得力,趕在錦衣衛之前抓了主要的人證。」
顧澤一驚,驚訝的是她的實力,明知她不會迴答,還是忍不住問出了口:「你怎麽會有那樣出色的人手?」
唐攸寧答非所問:「出色的人手,要用心結交、以誠相待,更要讓他們手頭富裕,覺得有盼頭。」
於是顧澤明白,她為何明裏暗裏地想法子賺錢。安置那樣的人手,怕是少不了一擲千金的時候。他問道:「那麽,讓我看的用意是——」
「您給您的親信盼頭,捎帶著幫我整治齊家。」唐攸寧道,「拔出蘿蔔帶出泥,從齊家入手,能揪出一些與之狼狽為奸亦或上行下效的官員,稍稍為朝廷整頓一下不正之風。您是否出麵順勢立一功,在於您的取捨。」
顧澤沉思良久,目光深沉地審視著她,「暫且拋開你與齊夫人的淵源,給我的好處是不是太多了些?還有什麽?」她會那麽好心?鬼才信。
「大人睿智。」唐攸寧笑微微的,「還有您嶽父、舅兄。橫豎他們夏家已經官至末流,倒不如痛快些,離開官場。」
顧澤蹙眉。
「離開官場,並不是隻有獲罪一條路。」唐攸寧語聲如和風細雨,「您可以請夏家父子主動辭官,接他們迴到京城,好生安置——這麽多年,要說您不知道他們的軟肋,我可不信。而隻有等夏家的人迴京城來,我才會告訴您,手中的把柄是什麽。」
「若是不然——」
唐攸寧嫣然一笑,「不敢說您前程盡毀,起碼連降三級。文官熬資歷的苦,您最清楚。或者,您可以賭我隻是危言聳聽。」
顧澤望著她清雅出塵的容顏,有一刻懷疑她隻是在孩子氣的惡作劇,再想想臥病在床的繼室、她離開前後的做派,才打消了那份疑慮。他告訴自己要時刻記得,這人在外的綽號是笑麵虎,就是個說什麽事都能笑靨如花的人。
唐攸寧翻了翻筱鶴送來的四份口供,選出一份,適時地遞給顧澤,「滄州的事,您可以查證。」
顧澤凝神看完,要點全部記在心裏,「我隻需再問一句,你被逐出家門的事,順安伯是不是迫不得已?」
「是。」
「容我想想再做商量。」顧澤端起茶盞,慢慢地享用。
他之前那個問題,意在驗證自己的猜測,亦能更為清楚的了解她的涼薄狠絕到了什麽地步。
是蕭拓幫她脫離了家族;她寧可無父無母,也不要與虧欠拖累她的人為伍。這種人什麽事都做得出,他需得謹慎應對。
唐攸寧沒打擾顧澤,拿了一冊棋譜來看。
過了約莫一刻鍾,顧澤放下茶盞,「我不想把事情做絕,而你想讓齊家怎樣?」
這便是明確表態了,唐攸寧道:「兵荒馬亂的,朝廷總是缺少可用之才,不需讓齊家離開官場。齊家現今有兄弟兩個為官,都是五品,獲罪後不妨補夏家父子的缺。自然,我也就這麽一說,補到別處末流的官職亦可。」
</br>
男子身著大紅官服,俊美無儔,眉眼清清冷冷,如皎皎明月,看容顏也就二十四五的樣子,可那震懾人心的氣勢,又是久居上位者數十年都不見得能有的。
蕭拓示意向鬆送客,轉身步履如風地去了外書房,更換家常的穿戴。
有火不能發的滋味不好受,想到攸寧,情緒就更惡劣。她遇到的都是些什麽混帳、什麽破事兒?
她都不上火,你上什麽火?——這一次,這想法無法寬慰到他。
.
顧澤坐在蘭園的外書房,與唐攸寧隔著書案相對而坐,手邊一盞六安瓜片。
近一個月未見,在顧澤看來,唐攸寧沒有什麽變化,衣飾素雅,做派優雅溫婉。
唐攸寧和聲問道:「顧大人怎麽知道我要見您?」
顧澤照實道:「齊家的人到訪寒舍,於你麵上無光,看起來多餘,於我反而是蹊蹺,便查證了一些細枝末節,做了一番推測。自然,也到這時候,才又仔細迴想了關乎文季的一些事,料想著你手裏還有顧家的把柄。」
唐攸寧頷首。
雖是意料之中,顧澤的心還是一沉,「眼下你作何打算?」
「有些事我很急躁,有些事則是慢性子。對您,我不會急於求成。」唐攸寧從抽屜中取出一封信,遞到他近前,「您先看看這個。」
顧澤取出信紙來看,見上麵寫著人名、住址和關乎貪墨的一些字句,卻是無法看出關乎哪個官員。他細看了兩遍,用眼神詢問唐攸寧何意。
唐攸寧卻不當即作答,閑閑地道:「我與尊夫人不合至今,對您的仕途可有影響?」
顧澤苦笑,「你是聰明人,你說呢?」
文官不比武將、勛貴、外戚,聲譽很重要,能力不相上下的兩個文官,吏部給予升遷貶職時沒得比較了,便會比較兩個人的私德,走運的一定是名聲好的。
他這個位置,這兩年已經開始晃悠。
「都說齊家治國平天下,先能治家,才能談其他。可治不好家卻做得了高官的人,自來不在少數。」唐攸寧理解地笑了笑,「您地位堪憂,不論是官場親信、府中幕僚,現下心裏應該都有些沒底,甚至會覺得沒盼頭。」
顧澤默認。
唐攸寧指了指那封信,「您剛才看的,關乎滄州齊知府及其手足貪墨。這次我攻其不備,運氣很好,人手也還算得力,趕在錦衣衛之前抓了主要的人證。」
顧澤一驚,驚訝的是她的實力,明知她不會迴答,還是忍不住問出了口:「你怎麽會有那樣出色的人手?」
唐攸寧答非所問:「出色的人手,要用心結交、以誠相待,更要讓他們手頭富裕,覺得有盼頭。」
於是顧澤明白,她為何明裏暗裏地想法子賺錢。安置那樣的人手,怕是少不了一擲千金的時候。他問道:「那麽,讓我看的用意是——」
「您給您的親信盼頭,捎帶著幫我整治齊家。」唐攸寧道,「拔出蘿蔔帶出泥,從齊家入手,能揪出一些與之狼狽為奸亦或上行下效的官員,稍稍為朝廷整頓一下不正之風。您是否出麵順勢立一功,在於您的取捨。」
顧澤沉思良久,目光深沉地審視著她,「暫且拋開你與齊夫人的淵源,給我的好處是不是太多了些?還有什麽?」她會那麽好心?鬼才信。
「大人睿智。」唐攸寧笑微微的,「還有您嶽父、舅兄。橫豎他們夏家已經官至末流,倒不如痛快些,離開官場。」
顧澤蹙眉。
「離開官場,並不是隻有獲罪一條路。」唐攸寧語聲如和風細雨,「您可以請夏家父子主動辭官,接他們迴到京城,好生安置——這麽多年,要說您不知道他們的軟肋,我可不信。而隻有等夏家的人迴京城來,我才會告訴您,手中的把柄是什麽。」
「若是不然——」
唐攸寧嫣然一笑,「不敢說您前程盡毀,起碼連降三級。文官熬資歷的苦,您最清楚。或者,您可以賭我隻是危言聳聽。」
顧澤望著她清雅出塵的容顏,有一刻懷疑她隻是在孩子氣的惡作劇,再想想臥病在床的繼室、她離開前後的做派,才打消了那份疑慮。他告訴自己要時刻記得,這人在外的綽號是笑麵虎,就是個說什麽事都能笑靨如花的人。
唐攸寧翻了翻筱鶴送來的四份口供,選出一份,適時地遞給顧澤,「滄州的事,您可以查證。」
顧澤凝神看完,要點全部記在心裏,「我隻需再問一句,你被逐出家門的事,順安伯是不是迫不得已?」
「是。」
「容我想想再做商量。」顧澤端起茶盞,慢慢地享用。
他之前那個問題,意在驗證自己的猜測,亦能更為清楚的了解她的涼薄狠絕到了什麽地步。
是蕭拓幫她脫離了家族;她寧可無父無母,也不要與虧欠拖累她的人為伍。這種人什麽事都做得出,他需得謹慎應對。
唐攸寧沒打擾顧澤,拿了一冊棋譜來看。
過了約莫一刻鍾,顧澤放下茶盞,「我不想把事情做絕,而你想讓齊家怎樣?」
這便是明確表態了,唐攸寧道:「兵荒馬亂的,朝廷總是缺少可用之才,不需讓齊家離開官場。齊家現今有兄弟兩個為官,都是五品,獲罪後不妨補夏家父子的缺。自然,我也就這麽一說,補到別處末流的官職亦可。」
</br>